◎劉慎宏 劉丹璐
恩施州屬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是湖北省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僅幫扶力量方面,就組建了2438個扶貧工作隊,覆蓋全州所有行政村,2萬多名扶貧工作隊員進村入戶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恩施日報社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一方面派出扶貧工作隊,對咸豐縣的兩個貧困村駐村幫扶,一方面精心策劃脫貧攻堅宣傳報道,為全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從去年3月到目前,恩施日報社已組織3次記者蹲點式采訪報道活動,既展示了脫貧攻堅成果,又鍛煉了新聞工作者隊伍。
2018年3至4月,恩施日報社從日報、晚報和新媒體中心抽調女記者組成報道組,開展“決戰(zhàn)脫貧 我們蠻拼·女記者訪女支書”系列報道活動。16名女記者深入貧困村,以蹲點的方式了解村情民情,從挖掘女支書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感人事跡入手,全面反映重點貧困村自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以來的巨大變化。
通過蹲點式采訪,記者長了見識。一是采訪前,參與采訪活動的女記者便認真學習關于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到扶貧一線后,又與女支書和村民深入交談,了解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與基層干部群眾一起分享脫貧攻堅成果。二是這些重點貧困村的女支書,為做好精準扶貧工作舍小家顧大家、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和雷厲風行、堅持原則的工作作風,以及耐心細致、靈活多樣的工作方式,無不深深感染著女記者。好多場合,記者都是含著淚水采訪女支書的故事。三是這些重點貧困村通過調整產業(yè)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等精準扶貧政策,使農村面貌和農民生活特別是貧困人口生活發(fā)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增長了女記者們的見識,豐富了她們的寫作素材。
通過蹲點式采訪,記者錘煉了作風。2018年7至8月,恩施日報社組織“記者蹲點貧困村”走基層大型采風活動,由社領導帶隊,派出多路記者,赴全州19個貧困村開展蹲點采訪,報道脫貧攻堅一線的精準扶貧典型做法與精彩故事。
今年3月中旬,恩施日報社又啟動了“蹲點貧困村·記者脫貧一線強‘四力’”集中采訪活動,以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要求,和對新聞工作者要發(fā)揚優(yōu)良作風,撲下身子、沉下心來,扎根基層,把基層特別是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學習歷練的平臺和難得機會,增加見識、增進感情、增長才干的要求。此次活動主要是報道基層脫貧攻堅好舉措、好做法,展示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貧困村的喜人變化,挖掘脫貧攻堅一線的精彩故事、典型人物。
從2018年3月第一次蹲點式采訪開始,恩施日報社就采取 “報紙專題+網站專欄+新媒體專題”的全媒體報道方式,綜合運用文字、圖片、短視頻等手段,在恩施日報、恩施晚報、恩施新聞網和恩施日報微信公眾號、恩施晚報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同時推出報道內容,形成宣傳強勢,發(fā)揮主流媒體的主流輿論陣地作用。
“決戰(zhàn)脫貧 我們蠻拼·女記者訪女支書”系列報道從2018年3月8日起,恩施日報、恩施晚報在一版重要位置進行報道,恩施新聞網同步開辟專欄,推送日報稿件,并配圖片及短視頻。日報欄目加掛二維碼,讀者掃描二維碼可觀看圖片及短視頻。采訪開始前,編委會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做好視頻、圖片資料的收集整理,新媒體中心要突出視頻、圖片新聞元素。記者在每個貧困村采訪時,十分重視采訪對象工作圖片和短視頻的收集。
之后的“記者蹲點貧困村”走基層大型采風活動和“蹲點貧困村·記者脫貧一線強‘四力’”集中采訪活動,同樣采取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形式和手段,運用全媒體方式集中統(tǒng)一推出報道。其中,“記者蹲點貧困村”走基層大型采風活動共推出10個專題報道,發(fā)圖文稿件100余篇(幅)。
蹲點式采訪活動除采取全媒體報道方式外,還運用組合報道的方式進行呈現,以增強宣傳效果。
“記者蹲點貧困村”走基層大型采風活動的報道,由“蹲點報告”+“走訪日志”+“脫貧紀事”+“說句心里話”+“蹲點手記”+圖片等組成組合報道。其中,“蹲點報告”全面反映貧困村脫貧現狀及駐村工作隊幫扶工作;“走訪日志”要求記者全天跟班扶貧工作隊成員,以工作隊成員第一人稱、記者整理的形式寫作;“脫貧紀事”主要對駐村干部、貧困戶、致富帶頭人中的典型人物及脫貧攻堅中的典型事跡進行報道;“說句心里話”對采訪對象具有代表性、富有正能量的話語進行摘登,這樣多角度呈現貧困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變化,以及老百姓的新生活、新追求、新期盼。
“蹲點貧困村·記者脫貧一線強‘四力’”集中采訪活動,也由 “蹲點報告”+“扶貧日志”+“蹲點手記”+“脫貧人物”+圖片組成組合報道,豐富了報道內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