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曙光
據(jù)媒體報道,吉林省洮南市的農(nóng)村危房改造存在弄虛作假現(xiàn)象。當?shù)匚7扛脑煊袃煞N方案,其中一種是“包房”,自己不用花錢,村里組織施工人員把村民的土房用磚包起來,上面蓋上彩鋼板。村民韓淑娟的家三面紅磚,正面進行了粉刷,窗戶明亮寬大,乍一看是一處嶄新的房子,但屋內(nèi)竟然是舊的土房子,裸露的土墻已經(jīng)被煙氣熏黑,裂縫從屋腳直裂到屋頂。
看了這則消息,筆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此蒙騙上級、自欺欺人的“包房”,真叫人哭笑不得。眼下,類似這種弄虛作假的事例并非偶然。前不久,某鄉(xiāng)鎮(zhèn)開展小城鎮(zhèn)綜合治理,將集鎮(zhèn)主要街道和沿街店面以及房屋外墻粉刷一新,當有市民要求粉刷工人將樓道內(nèi)脫落已久的墻面同時也粉刷一下時,粉刷工人當場拒絕:“上面有規(guī)定,看得見的地方刷,看不見的地方不刷?!?/p>
按理說,危房改造和小城鎮(zhèn)綜合治理都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理應將其做好做實。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地方只做表面文章,光注重“臉面”,不重視“里子”,甚至還弄虛作假蒙騙上級,敷衍群眾,這樣的做法實在令百姓反感,而且還會失去民心。
眼下,類似“盆景”“景點”式的臉面工程、形象工程在一些地方還有市場。一些地方官員之所以熱衷于搞形象工程、臉面工程,無非就是想往自己臉上貼金,為仕途鋪路。在他們看來,多搞一些形象工程和臉面工程,上級領導看了高興,自己升遷的機會也就有門了,至于百姓的抱怨聽不聽無所謂。
古語云:兼聽則明。要避免被一些虛假的政績工程和臉面工程蒙住雙眼,上級部門檢查考核時除了要擦亮眼睛看個究竟以外,檢查考核工作不妨也要增加一點隨機性,不僅要聽匯報看材料,更要多到背街小巷去走一走,多聽一聽當?shù)乩习傩盏恼鎸嵚曇簟H绻l(fā)現(xiàn)地方官員熱衷于搞“景點”、搞臉面工程時,一定要毫不留情,當面揭穿并嚴肅追究,讓弄虛作假者再無“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