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慶 張西云 劉懷新 李志寧 張同作 李積良 林恭華
(1.青海大學畜牧獸醫(yī)科學院,西寧,810016;2.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寧,810001;3.青海省祁連縣野牛溝鄉(xiāng)獸醫(yī)站,祁連,810005)
青藏高原草地具有涵養(yǎng)水源與全球氣候調(diào)節(jié)的重要作用,青藏高原草地應(yīng)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為主要目的,以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戰(zhàn)略為優(yōu)先[1-2]。然而,近年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包括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在內(nèi)的多種害鼠對高原牧區(qū)草地植被的破壞日趨嚴重。
高原鼢鼠為鼢鼠科(Spalacidae),鼢鼠屬的動物,體形粗圓,吻短,眼小,尾短,四肢也較短粗。成體毛色從頭部至尾部呈灰棕色,腹面較背部更暗灰色;幼體及半成體為藍灰色或暗灰色。高原鼢鼠長期生活于黑暗、封閉的環(huán)境中,不冬眠,主要采食植物的地下根系,1年繁殖1次,每胎產(chǎn)仔數(shù)1—6只,主要棲息于高寒草甸、草甸化草原、草原化草甸、高寒灌叢、高原農(nóng)田、荒坡等比較濕潤的河岸階地、山間盆地、灘地和山麓緩坡,僅分布在中國[3]。高原鼢鼠主要采食植物的地下根系,尤其喜食雜類草肥大的軸根、根莖和根蘗的地下部分,也常將植物地上部分的莖葉拖入洞道內(nèi)食用或作巢內(nèi)鋪墊之用。對于禾本科(Gramineae)植物,除少量食其根莖和嫩葉外,其他部分則很少取食。
近年來高原鼢鼠種群數(shù)量急劇增長,危害十分嚴重,發(fā)生危害面積呈擴大趨勢,對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良性循環(huán)和當?shù)匦竽翗I(yè)生產(chǎn)的持續(xù)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據(jù)張生合等[4]報道,青海省鼢鼠危害面積110×104hm2,占全省草原鼠害面積的10%,其中青海玉樹、果洛和環(huán)湖地區(qū)危害最嚴重,形成了大面積寸草不生的“黑土灘”,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據(jù)張桂芳[5]報道,青海省農(nóng)田鼠害年發(fā)生13萬hm2,其中鼢鼠危害面積最大,有6.7萬hm2,鼢鼠種群密度每畝30只。2007年,高原鼢鼠危害面積31.2萬hm2,約占全州總面積的10%,密度最大的區(qū)域每畝有662個鼢鼠土堆,危害十分嚴重。
利用毒性化學藥物滅鼠可以在居民區(qū)等特殊環(huán)境中達到可觀的效力,但是在物種繁多的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化學鼠藥的毒性通過食物鏈危及嚙齒類動物的天敵香鼬(Mustelaaltaica)、艾虎(Mustelaeversmanni)、狐貍(Vulpesvulpes)等,天敵數(shù)量急劇下降,沒有天敵的抑制作用反而造成鼠類種群數(shù)量劇增[6]。物理防治利用各種物理器械(鼠夾、鼠籠及弓箭等)捕捉或殺死鼠類,減少嚙齒類種群的數(shù)量,顯然在廣袤的草原物理滅鼠的效果極為有限,所以化學、物理滅鼠不能成為草地滅鼠的主要方式。生物防治法主要是利用天敵防治鼢鼠,鼢鼠的天敵很多,主要是食肉目(Carnivora)的小型獸類如黃鼬(Mustelasibirica)、野貓、家貓、狐等,鳥類中的猛禽如鷹(Accipiter)、貓頭鷹等,鼠類天敵的繁殖技術(shù)尚未解決,面對日益猖獗的鼠害,已不能適應(yīng)新形勢下鼠害天敵防治的要求。
20世紀90年代,三江源地區(qū)的鼠害治理方法主要是化學和物理防治,即化學藥劑毒殺和人工捕殺?;瘜W藥物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先后更換了三代藥物。早先使用的藥物毒性大,能引起動物的二次中毒和積累中毒,從而破壞食物鏈[7]。
鑒于此,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利用D型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所產(chǎn)毒素成功研制了D型肉毒滅鼠劑。并先后開展了D型肉毒滅鼠劑防治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青海田鼠(Lasiopodomysfuscus)的實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對高原鼢鼠鼠害防治目前還普遍采用弓箭抓捕的手段,其效率低下,費工費力。本實驗室開展了D型肉毒滅鼠劑防治高原鼢鼠的實驗研究,取得了相關(guān)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今后利用生物毒素防治高原鼢鼠提供了可靠的技術(shù)依據(jù)。
1.1.1 實驗藥品
D型肉毒滅鼠劑(毒價:1 000萬MLD/Ml,小白鼠靜注,批號:20151003批)由青海畜牧獸醫(yī)科學院提供。
1.1.2 試驗動物
利用已取得的實用新型專利“高原鼢鼠活體定位捕捉儀”從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大通縣向華藏族鄉(xiāng)捕捉野外高原鼢鼠。
1.2.1 D型肉毒滅鼠劑對高原鼢鼠半數(shù)致死量的測定
1.2.1.1 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的測定
用霍恩氏法測定LD50,以每千克體重設(shè)置2 150 MLD、4 640 MLD、10 000 MLD、21 500 MLD 4個劑量組,每組5只動物,以每100 g體重灌服215、464、1 000、2 150 MLD的毒素,試驗后正常飼喂,觀察10 d,記錄死亡情況。
1.2.1.2 口服半數(shù)致死量的測定
取鼢鼠25只,稱重后單只飼養(yǎng)于鼠籠中,分別以2.0、1.0、0.5、0.25及0.125 g/200 g體重稱取顆粒毒餌,置于平皿中,待鼢鼠采食后,轉(zhuǎn)為正常飼喂,觀察7 d,記錄鼢鼠死亡情況。采用改良寇氏法計算LD50(計算方法:LD50=log-1[Xm-i(∑P-0.5)])。
1.2.2 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餌的適口性試驗
1.2.2.1 有選擇適口性的測定
取健康鼢鼠10只,稱重后編號,放置于相應(yīng)編號桶內(nèi),夜間放回裝有泥土的原桶內(nèi)。于每日9:00,將含有10 g D型肉毒滅鼠劑小麥毒餌(4萬MLD/g)的平皿以及含有10 g無毒小麥基餌的平皿同時放置于已編號的每只鼢鼠桶內(nèi),每天17:00取出稱量毒餌剩余量,記錄數(shù)據(jù)。
1.2.2.2 無選擇適口性的測定
取健康鼢鼠20只,隨機分為4組,稱重后編號,放置于相應(yīng)編號桶內(nèi),夜間放回裝有泥土的原桶內(nèi)。
第一組(毒餌組):于每日9:00,將含有10 g D型肉毒滅鼠劑小麥毒餌(4萬MLD/g)的平皿放置于已編號的每只鼢鼠桶內(nèi),每天17:00取出稱量毒餌剩余量,記錄數(shù)據(jù)。
第二組(無毒組):于每日9:00,將含有10 g無毒小麥基餌的平皿放置于已編號的每只鼢鼠桶內(nèi),每天17:00取出稱量毒餌剩余量,記錄數(shù)據(jù)。
1.2.2.3 再遇適口性的測定
取健康鼢鼠5只,于2016年9月25日投給亞致死量D型肉毒滅鼠劑毒餌,飼喂24 h后取出分別稱重,記錄采食量,連續(xù)飼喂3 d后,改為正常飼喂料。3 d后,分別稱取10 g 含4萬MLD/Ml 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放入Z01-Z05的飼養(yǎng)有前述試驗高原鼢鼠的試驗桶內(nèi),每12 h稱重記錄毒餌剩余量,觀察記錄采食量及死亡情況。
D型肉毒滅鼠劑對高原鼢鼠的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LD50為5 840 MLD/kg體重,可信線為3 430—9 950 MLD(小白鼠)/kg體重。
結(jié)果:LD50為5 840 MLD/kg體重,可信線為3 430—9 950 MLD(小白鼠)/kg體重,是中等毒,表明D型肉毒毒素對高原鼢鼠敏感。
2.2.1 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口服半數(shù)致死量的測定
加入毒素量為4萬MLD/g的小麥毒餌對高原鼢鼠LD50=0.17(g/200 g體重)。即LD50為0.85 g/kg體重。由此證明,小麥毒餌對高原鼢鼠敏感,且適口性良好,可以在實地應(yīng)用。LD50測定情況見表2。
表1 D型肉毒滅鼠劑對高原鼢鼠的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LD50測定
Tab.1 Determination of LD50 about D-type botulinum toxin to plateau zokor
表2 4萬MLD/g 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對高原鼢鼠LD50的測定
Tab.2 The LD50 Using 40 000 MLD/g D-type botulinum toxin of wheat bait to the plateau zokor
表3 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對高原鼢鼠LD50的計算
Tab.3 Count of LD50 about wheat bait of D-type botulinum toxin to plateau zokor
LD50=log-1[Xm-i(∑P-0.5)]
LD50=log-1(-0.301 029 9-0.903 089 9)(1+0.6+0.2-0.5)
=log-1(-0.301 029 9-0.903 089 9)(1.3)
=log-1(-1.475)
=0.17(g/200 g體重)即LD50為0.85 g/kg體重。
2.2.2 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顆粒毒餌口服半數(shù)致死量的測定
加入毒素量為4萬MLD/g的顆粒毒餌對高原鼢鼠LD50=0.26(g/200 g體重)。即LD50為1.30 g/kg體重。由此證明,顆粒毒餌對高原鼢鼠敏感,且適口性良好,可以在實地應(yīng)用。LD50測定情況見表4。
LD50=log-1[Xm-i(∑P-0.5)]
LD50=log-1[0.301 029-(-0.903 089(1+0.4+0.6+0.2-0.5))]
=log-1[0.301 029-(-0.903 089(1.7))]
=log-1(-1.475)
=0.26(g/200 g體重)
即LD50為1.30 g/kg體重
試驗測得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的攝食系數(shù)(毒餌組攝食量/對照組攝食量)第1天為0.93,第2天為1.08,第3天為0.46,總計攝食系數(shù)為0.81,說明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小麥適口性很好。采食毒餌第3天開始高原鼢鼠陸續(xù)死亡,也能證明對毒餌的采食性良好(表6)。
表4 4萬MLD/g D型肉毒毒素顆粒毒餌對高原鼢鼠LD50的測定
Tab.4 The LD50 Using 40 000 MLD/g D-type botulinum toxin of particle bait to the plateau zokor
表5 D型肉毒毒素顆粒毒餌對高原鼠兔LD50的計算
Tab.5 Count of LD50 about particle bait of D-type botulinum toxin to plateau zokor
表6 無選擇適口性試驗結(jié)果
Tab.6 Results of no choice palatability test
攝食系數(shù)(毒餌組攝食量/對照組攝食量)第1天為1.45,第2天為1.09,第3天為1.43,總計攝食系數(shù)為1.33,說明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有選擇適口性很好。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滅鼠劑適口性很好,攝食系數(shù)為1.33(表7)。
2.5.1 投喂亞致死量小麥毒餌后,其毒餌平均采食量分別為第1天5.18 g,第2天為8.74 g,第3天為9.84 g,說明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適口性良好,逐步適應(yīng),且在試驗期內(nèi)無實驗動物死亡。
2.5.2 投喂正常防治劑量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后,第1天的采食量為9.1 g,第2天8.58 g,與第1天基本相當,第3天即有3只高原鼢鼠中毒死亡,說明在采食亞致死量D型肉毒毒素后高原鼢鼠并沒有或產(chǎn)生警戒厭食現(xiàn)象,而是繼續(xù),直至中毒死亡,表明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的再遇適口性良好,可用于大面積高原鼢鼠的鼠害防治。
表7 有選擇適口性試驗結(jié)果
Tab.7 Results of select palatability test
表8 高原鼢鼠對D型肉毒毒素小麥毒餌的再遇適口性試驗
Tab.8 Experiment on the palatability of wheat bait of D-type botulinum toxin to plateau zokor
3.1 試驗測得D型肉毒梭菌毒素對高原鼢鼠的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5 840 MLD/kg體重,可信線為3 430—9 950 MLD(小白鼠)/kg體重,表明D型肉毒滅鼠劑對高原鼢鼠敏感,具備潛在的防治野外高原鼢鼠的能力。
3.2 試驗測得D型肉毒毒素顆粒毒餌、小麥毒餌口服半數(shù)致死量(LD50)分別為0.85 g/kg體重和1.30 g/kg體重。證明毒素以小麥或顆粒餌料作為基餌,其口服敏感性良好。
3.3 試驗以小麥為基餌拌制毒餌,測得高原鼢鼠對小麥毒餌的有選擇適口性良好,攝食系數(shù)為1.33;無選擇適口性很好,攝食系數(shù)為0.81;再遇適口性良好,該項試驗研究為利用D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進行大面積高原鼢鼠的防治提供了基礎(chǔ)數(shù)據(jù)。
4.1 肉毒梭菌屬于厭氧性梭狀芽胞桿菌屬,具有該菌的基本特性,即厭氧性的桿狀菌,形成芽胞,芽胞比繁殖體寬,呈梭狀,新鮮培養(yǎng)基的革蘭氏染色為陽性,產(chǎn)生劇烈細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可形成一種強力的毒素抑制呼吸導(dǎo)致死亡,是迄今為止所知的最毒的自然生成的毒素之一[8]。根據(jù)肉毒毒素的抗原性,肉毒梭菌至今已有A、B、C(1、2)、D、E、F、G等7個型。引起人群中毒的主要有A、B、E三型。C、D二型毒素主要是畜、禽肉毒中毒的病原。F、G型肉毒梭菌極少分離,未見G型菌引起人群的中毒報道[9]。本試驗所涉及的D8901菌株是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于1989年在國內(nèi)首次從動物體內(nèi)分離的一株肉毒梭菌[10],通過對該菌株產(chǎn)毒特性的研究,為D型肉毒毒素滅鼠劑的規(guī)?;a(chǎn)奠定了基礎(chǔ)。
4.2 D型肉毒滅鼠劑是利用D型肉毒梭菌所產(chǎn)毒素蛋白研制成的一類新型生物類滅鼠制劑,大量試驗證明該滅鼠劑對于防治高原鼠兔具有良好的效果[11],尤其是通過三江源草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鼠害防治工程的實施,在利用D型肉毒滅鼠劑防治高原鼠兔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防治技術(shù)日臻完善,但高原鼢鼠作為青藏高原牧區(qū)另一大危害鼠種,始終未能找到成功的防治方法和技術(shù)。因此,本試驗通過測定D型肉毒毒素對高原鼢鼠的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LD50),初步證實該滅鼠劑對高原鼢鼠極其敏感,灌胃半數(shù)致死量5 840 MLD/kg體重,可信線為3 430—9 950 MLD(小白鼠)/kg體重,另外,還進行了高原鼢鼠喜食性餌料的篩選以及害鼠對D型肉毒毒素的適口性、再與適口性等試驗,為應(yīng)用該滅鼠劑進行高原鼢鼠的大面積鼠害防治提供了相應(yīng)的技術(shù)參數(shù)。
4.3 高原鼢鼠俗稱瞎老鼠,藏民又稱塞隆。眼睛極度退化,常年生活于地底。我們推測,該鼠種對于食物的采食,很大程度上依靠其靈敏的嗅覺。因此,如何提高餌料的采食率是保證滅效的一大關(guān)鍵。針對于此,我們將青稞、燕麥、小麥以及自行研制的顆粒餌料作為基餌進行對比試驗,試驗結(jié)果證明,小麥的采食率最高,顆粒餌料次之,燕麥的采食率最低。實驗發(fā)現(xiàn),高原鼢鼠對燕麥有嚴重的蛻皮現(xiàn)象,因此嚴重影響毒素的攝取量,故在高原鼢鼠的防治過程中要區(qū)別于高原鼠兔,避免使用燕麥作為餌料,以免影響滅效。另外,餌料選擇性試驗結(jié)果,我們推薦在大面積鼠害防治時使用小麥拌制毒餌,而在林地、中藥材種植區(qū)域采用顆粒毒餌進行鼠害防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