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倩
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為引導學生學習而設計的都是“階梯型”的問題,一問一答,劃分好小步子,一步一步獲得知識,達成學習目標。這樣的問題設計固然有它的好處,可以避免學生走彎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從學生學習體驗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角度來看,這樣的問題設計害處極大,長此以往,孩子形成學習惰性,喪失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優(yōu)化問題,深度導學,是促使學習真正發(fā)生,實現(xiàn)生本課堂的途徑之一。
以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第六單元的例題——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為例,筆者談談如何優(yōu)化問題,深度導學?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能有條理地一一列舉,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下面是三次教學的課堂實錄及反思。
第一次教學的課堂實錄:
【課堂再現(xiàn)】
首先,出示例1及其場景圖,全班一起讀題:“王大叔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
學生讀題后,教師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引導:
(1)要圍長方形必須知道什么?(2)看到“18根1米長的柵欄”你想到了什么?(3)怎么確定長與寬?(4)結果是怎么呈現(xiàn)的?(5)怎樣可以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
【分析與思考】
這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以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的問題一步一步思考,在思考中逐步前行,最終接近知識的終點為目標。尤其是學生對“18÷2=9,是長方形長與寬的和”理解比較深刻,學生思考時可以少走彎路。
但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例題教學嚴重不到位,問題看似精心設計了,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了,其實沒有想學生之所想,是“牽”著學生向目標邁進。孩子們的天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課堂上,教師是主導者,沒有讓孩子發(fā)揮主觀性和創(chuàng)造性。
從優(yōu)化問題入手,筆者進行了第二次的教學實踐:
【課堂再現(xiàn)】
出示例1及其場景圖,全班讀題。讀題后,引導學生思考: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問題是‘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看到條件中的18你先想到了什么?”(18÷2=9,求出長方形長與寬的和)
師:“老師就提示到這里,接下去請同桌的同學討論一下,可以結合已學的方法,畫圖、擺小棒操作,也可以不畫圖不操作,直接用列表的方法寫一寫。”
有一些學生開始動手操作,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開始轉移,自己做自己的事了。
【分析與思考】
這節(jié)課在突破難點(9是長和寬的和)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用畫圖、擺小棒、列表等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圍法的多樣性。在教學中,問題設計更加開放了,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通過畫圖、擺小棒的操作,認識、理解和感悟策略,促使學生的思維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刻。表面上看,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注意力渙散,沒有集中到課堂上來。佐滕學說:“教師的責任不是‘上好課’,而在于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權利。”對那一部分沒有參與其中的孩子而言,如果缺少參與數(shù)學活動,就不能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無法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這樣的課堂教學必然是低效的。
如何再優(yōu)化問題,促使全體學生參與學習呢?
第三次問題優(yōu)化如下:
【課堂再現(xiàn)】
出示例題及其場景圖,全班讀題。
師:“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說明了什么?
師:“既然有好多種圍法,那你有什么好的策略能把所有的結果都找出來?”
讓學生獨立練習,再進行集體交流。
師:“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呢?”(一一列舉)
師:“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呢?”(一一列舉)
師:“回想一下,我們是用什么策略解決‘有多少種不同圍法’這個問題的?”
(不重復、不遺漏,一一列舉出所有的結果)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
【分析與思考】
在第三次教學中,優(yōu)化過的問題更加開放,沒有針對題目本身做過多的追問,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與探索的空間,通過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自主感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意猶未盡。在“怎樣做到不重復、不遺漏”這樣的質(zhì)疑之下,學生的思考會更深入,會覺得自己的探究方法非常有價值,從而理解“一一列舉”的策略。
既然是策略,須靠自悟,既然自悟,就得讓學生呈現(xiàn)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思考過程,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走在“教學”之前。這就需要教師布置適當?shù)娜蝿?,挑?zhàn)學生的思維,設計合理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對比三次教學實踐,從優(yōu)化問題的角度,我們能夠看到區(qū)別,從將大問題細化成一個一個小問題的步步引導,到逐步放手的問題設計,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理念,給予了學習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也從小步向前的固定模式中解脫出來,呈現(xiàn)出了具有主觀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成果。這樣的學習體驗是有趣的、生動的,這樣的學習經(jīng)歷是主動的、深刻的。
通過三次教學實踐,我們能感受到,學生的學習不是靠教師簡單的說教就能夠真正發(fā)生。我們應立足于解決問題的過程,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深度學習,變階級型課堂為登山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