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青
(浙江省東陽市南市街道復夏小學,浙江東陽 322100)
隨著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增強,學生提出質疑的機會大大增多,這需要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產生困惑的原因、理解的偏差、評價的觀念、觀點的創(chuàng)意[1],這些“意外”也許會擾亂教學的節(jié)奏,但教師若能及時抓住動態(tài)生成,并睿智地進行引領與點撥,許多意想不到的閃光點也將不期而至。因此,小學語文課堂必將因動態(tài)生成而更加精彩。
筆者聆聽了一位青年教師教學人教版第一年級下冊《兩只鳥蛋》一課,整堂課展現(xiàn)出教師嫻熟的教學技巧和精致的教學設計。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教師缺少“生成意識”,沒能抓住不經意間產生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導致課堂丟失了更吸引人的光彩。
【部分教學案例】
正當教師完成對課文的感悟、朗讀,想進入拓展練習環(huán)節(jié)時,被一個響亮的聲音打斷了。“老師,我有問題!”此刻全班學生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名學生身上。該教師象征性地詢問:“什么問題呢?”“圖畫畫錯了,樹畫得這么高,小男孩根本碰不到鳥窩??墒钦n文中卻說,‘我’小心地捧著鳥蛋,走到樹邊就把鳥蛋輕輕送還了。這么高的樹,這位小哥哥怎么還?。慷疫€是‘輕輕地’。”小男孩認真地述說著自己的想法。教師愣住了,脫口而出:“這位同學很會觀察,我們下課后再討論吧,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屏幕!”教師仍沿著預先設計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想象最后一節(jié)內容所描繪的畫面。
【反思沉淀】
學生天真的質疑讓教師不知所措,教師只能采取回避的策略,繼續(xù)回到教學預設中。教師不妨試著借用學生的質疑與教學預設有效地銜接起來[2]。教師可以及時地肯定學生:“你們看這位同學多聰明!他不但認真讀懂了每句話,而且連圖畫都認真研究過?!苯處煷藭r可順勢告訴學生學習方法:“原來看插圖理解課文,也是很好的閱讀方法呢,其他同學也可以像這位同學一樣,再讀一讀有關句子,觀察插圖,然后想想能不能給那位同學的問題找到答案呢。”由教師追問激起的“漣漪”,這不正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漣漪”嗎?
一位教師執(zhí)教《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接近尾聲時,她和顏悅色地引導學生:“孩子們,從臘八到正月十九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老舍爺爺用極其凝練的語言勾勒出了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我們剛過完春節(jié),能說說我們家鄉(xiāng)獨具特色的春節(jié)嗎?”話音剛落,學生便熱烈討論起來。有的說:“臘八粥好喝嗎?每年過小年都是吃湯圓,我都吃膩了,真想嘗嘗臘八粥是什么味道?!庇械恼f:“隨便吃了幾口年夜飯,伙伴就來邀我出去玩,過年沒什么新鮮感了。我們的春節(jié)越來越沒意思了?!币晃粚W生一副失落無奈的樣子,“老師,我們這里怎么從來沒有元宵燈會???我還想逛廟會、猜燈謎呢!”該教師原本期待著學生描述精彩的畫面,然而聽到學生的抱怨、無奈、向往與憧憬,教師當時沒有加以任何點評,只是示意學生坐下,但其他學生仍在下面竊竊私語。
【反思沉淀】
上述案例中,學生對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描述各抒己見,這恰恰不是教學的異端,這些與課堂教學大方向不一致的聲音,蕩起了不和諧的“漣漪”,此時教師應以一個睿智的引導者身份及時合理地給予學生引導與點撥。首先,讓學生說說課文中這樣描述春節(jié)的理由。然后,借機引領學生感悟老舍先生展現(xiàn)出的京味語言,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過春節(jié),都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風俗習慣”的道理,聯(lián)系到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自然也有獨到之處。最后,再讓學生細細回憶春節(jié)期間最開心、最幸福的畫面,這就是特別之處,這就是獨特的年文化。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領悟了語言大師靈動的語言美、意境美,又讓學生大膽地闡述了自己的個性體驗,深刻領略傳統(tǒng)年文化的獨特魅力。如果教師能在當時學生激起的“不如意”處抓住教學契機,進行點撥,自然就能泛起教學生成的“如意漣漪”。
一位優(yōu)秀青年教師執(zhí)教的《草船借箭》一課,讓筆者聽得意猶未盡。整堂課教師高超嫻熟的教學手段令人羨慕,更讓人驚嘆的是教師具有強烈的“生成意識”,他巧妙地抓住課堂上學生質疑后產生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一瞬間貌似“波瀾不驚”的課堂上“漣漪四起”。
在品讀課文后,教師讓學生大膽質疑。一位學生的提問出人意料:“我覺得諸葛亮不是向曹操借箭,應該說是‘騙’箭。”此語一出,同學們也隨聲應和著。此時教師從容鎮(zhèn)定,沒有按預設的教學思路強行“回歸”,而是笑瞇瞇地問:“同學們,究竟是‘借’好,還是‘騙’好呢?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討論,我們來一次辯論賽?!惫?,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各抒己見,教室里熱鬧非凡。
(筆者記錄下了“正”“反”兩方唇槍舌劍般的精彩發(fā)言)
正方代表:誰都知道三天造十萬支箭是無稽之談,不借怎么行呢?當船兩邊的草把子上插滿箭后,諸葛亮吩咐將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如果是騙,還需要這么有禮貌嗎?只有借箭才會說謝謝,因為有借有還嘛!你難道沒向同學借過東西嗎?所以,我方認為應該是“借箭”。
反方代表:一則諸葛亮明知三天造不好十萬支箭,可還是立下軍令狀,這不是欺騙周瑜嗎?二則諸葛亮不讓魯肅告訴周瑜,這也是為了騙箭。三則諸葛亮利用大霧天出發(fā),在曹軍摸不清虛實的情況下騙曹軍射箭,這難道還是“借箭”嗎?所以我方認為應該是“騙箭”。
【反思沉淀】
上述案例展現(xiàn)了生成基于質疑而豐富多彩,疑問借于生成而豁然明朗的道理。課堂上,學生們針對一個問題互相討論,互相爭辯,交流彼此的見解,感受彼此的情感,這樣的課堂真正詮釋了“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由此可見,在“正反之音”不和諧下,通過教師智慧引申,能形成人人真誠溝通的學習氛圍,啟迪學生的智慧,在不斷創(chuàng)造中泛起教學生成的“智慧漣漪”,從而使課堂走向生成性教學的美好境界。
總之,課堂教學中不會一帆風順,那隨時出現(xiàn)的“意外”插曲不正是強而有味的調味劑嗎?這種種“意外”也正是動態(tài)生成的最好機會,這要求教師具備很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教師要及時捕捉課堂上的“生成”資源,只有這樣的動態(tài)生成課堂,才能再現(xiàn)師生“清新純樸”的生活情境。筆者認為,課若有華,因相蕩于“生”漣漪,精彩的生成源于教師智慧的擷取,讓我們理智對待每一處渺小的課堂動態(tài)生成,讓語文的真諦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