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第二小學 崔偉榮
當前,學科繁多且重要,都要學生下苦功夫。語文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基因、傳承與載體,是所有學科的基礎(chǔ),而且是學語文的重點、難點,也就有了語文考試——“得語文者得天下”的說法。寫作能力將決定學生發(fā)展的高度。但現(xiàn)實當中,寫作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望而生畏”的課程。面對這種困境,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寫作并寫上一手好作文呢?本人從教語文多年,做了很多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簡單談幾點認識。
當前,學生對寫作文不感興趣、怕作文、不肯寫,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下手,怎樣去寫。這個問題,就要回到教師的身上。一般來說,教師工作事務(wù)多,除了所教的課本以外,基本上很少涉獵各方面的知識,造成了只為教課本而教課本,就作文講作文,僅限于簡單的布置、改錯別字、評個分,無法作深入講解,生動描述,或只是教條式評講,無法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甚至還有以“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作為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搪塞、為自己辯解。名師方能出高徒,教師只有一碗水,就不可能給學生一條河流。因此,教師提升自身寫作能力是一個很關(guān)鍵性的問題。教師對寫作的愛好以及充滿激情的教學,是激發(fā)學生愛好寫作的最大誘因。教師愛好寫作并具有較好的寫作能力,并通過長期積累寫作方面的諸多知識和特殊的能力,無論是歷史典故還是地理風俗,無論是教育理論還是教學理念,都能信手拈來,對學生的指導具有無可替代的權(quán)威性和實用性。教師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的潛移默化比任何口頭說教都要有效果。同時,教師將自己的文章在學生中傳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讓學生的興趣與激情充分燃燒起來,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布置好作文是讓學生喜歡寫作文、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的思考能力還很有限,知識面也不廣,遇到作文時,思想不可能一下子放開,也不可能聯(lián)想到什么實質(zhì)性的東西,或從題目中找到可寫的東西,所以一聽到作文就頭疼,寫起來沒有靈魂,沒有血肉,就是一味記流水賬,加上教師常常也是在結(jié)束課前才匆匆忙忙地布置作文,無法講清楚要求,也沒有留多少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深入思考,這必然造成了“不懂—害怕—亂寫—批評—不懂”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教師要優(yōu)化布置作文的方法,留有比較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去講解作文的要求,做到充分溝通。那該如何去講解溝通?比如,最近我們學校舉辦了校外研學活動,要求學生寫游記,就要先讓學生知道什么叫游記,游記的主題是什么,是突出研學活動時看到的景色,所聽到的聲音、所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所獲得的感想,還要寫清楚研學時的感受等。還比如讓學生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后寫觀看感,那就要提示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看到了什么?第二,感悟到了什么?該學習主人公什么精神?第三,自己該如何去學習?同時,還要一層一層地深入講解、提示,只有真正教得明白,學生才能學得明白、寫得精彩,并從心里面真正地喜歡上寫作文。
做好作文評講是讓學生喜歡寫作文、提升寫作能力的關(guān)鍵?,F(xiàn)在很多學生一看到習作題目不稍加思考就寫,寫后也沒有經(jīng)過修改就直接交了上來。同時,教師批改時不能馬虎了事,要端正態(tài)度,從標點符號、錯別字到句子、內(nèi)容,甚至文章的布局都要一絲不茍地認真進行修改。修改后,教師還應(yīng)找出來幾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課堂上先讓學生來讀一讀原文,再讀一讀修改過的作文,這樣學生自己通過了對比,就發(fā)現(xiàn)了作文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適時進行點評,并結(jié)合已學過的文章作個全面的比較,既讓學生自我感悟,又能做到教學相長。同時,也要進一步增強學生自我修改的意識,讓學生與同桌或其他同學交換互念對方作文,及時發(fā)現(xiàn)文章中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地方,并改正過來。寫多了,讀多了,就能解決語句不通順的問題,并通過修改,文章的語句就流暢,更加形象生動了。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對于剛剛寫作文的小學生而言,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任何新鮮的東西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成為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wù)。比如學校鼓勵師生捐書、到圖書館借閱、評選“書香家庭”、開展讀書比賽活動,班上搞的“閱讀園地”也是很好的方式,但學生除了這些從書上獲得知識之外,其實小學生更喜歡大自然,增城是個森林資源豐富、四季花開、鳥語花香的城市,到處綠樹紅花,百蟲啾啾,新鮮空氣,拂面清風;同時,掛綠荔枝、增城菜心等“增城十寶”農(nóng)產(chǎn)品遠近聞名。美麗神奇的大自然,為我們小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的作文素材。因此,要多組織學生到接近大自然的活動,可以看到莊稼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也可以捉到活蹦亂跳的魚兒,還可以組織參與做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苦與甜,勞動的體驗是刻骨銘心的。這些都是增城獨有資源,要抓住契機,或借助一定的情境,比如學校利用增城特產(chǎn)“荔枝”,提出“荔”字文化,不但引導學生樹立優(yōu)秀的品格,而且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感受到獨特的悠久歷史文化,體驗到濃濃的鄉(xiāng)情、親情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習作將不再是“干癟”的了,而會變得很“飽滿”。只要我們善于發(fā)掘,勤于開拓,讓學生有意識地觀察思考身邊所見、所聞、所聽、所經(jīng)歷的,并將情景和感想寫出來。這種作文是學生的參與和有意識地去思考、去品味,學生的觀察力就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提高,就會慢慢喜歡上寫作文,作文的質(zhì)量也自然隨之提高。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沒有捷徑,也沒有唯一的道路,我們應(yīng)該從實際出發(fā),大膽創(chuàng)新,總結(jié)經(jīng)驗,探求新教法,讓學生熱愛學習、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練筆,才能真正闖出小學作文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