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都開設了歌唱課程,但是在教學效果以及綜合性能上并不盡如理想,因此,針對幼兒歌唱藝術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分析,提高家長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讓幼兒成為歌唱藝術教學的主體,從而推動歌唱藝術教學的有序發(fā)展。在未來的幼兒園的歌唱藝術教學過程里面,針對幼兒的特質(zhì),教師應該組織一些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特別是讓幼兒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將是提高幼兒園綜合效果的一種趨勢,所以幼兒園應該重視歌唱藝術教學的師資培育以及家園共建的模式,進一步地提高合唱教學的效果,從而讓幼兒得到更多的美學啟蒙。
關鍵詞:幼兒教育;歌唱藝術教學;幼兒主體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音樂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需要了解認識兒歌對幼兒的發(fā)展影響,即幼兒歌唱藝術教學的價值是非常豐富的,歌唱藝術教學實際上是對科學知識教學的一種有力的補充,由于通過這種歌唱藝術教學的方式,幼兒在認知以及學習各種知識的時候,于身心的特點能夠更加放松,所以能夠更好地調(diào)動這些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里面,這種積極性與主動性的調(diào)動是極為重要的。當前幼兒園的聲樂教學以及歌唱藝術教學等方面的管理,其實還是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有一些幼兒園認為只需要對幼兒播放一些相關的音樂,讓他們跟著演唱就可以,這樣的一種歌唱藝術教學,顯然是無法真正地挖掘出幼兒的音樂潛能,更不可能對這些幼兒起到一種美學的啟蒙教學作用。從本質(zhì)上看,幼兒在歌唱藝術教學當中應該突出其主體地位,而如果其主體地位是相對比較薄弱,也就是幼兒是被動地參與到歌唱藝術教學和學習的過程里面,就很難真正意義上把幼兒對于歌唱藝術的興趣延續(xù)下去,也就是不能夠讓幼兒成為歌唱藝術教學的跟從者,而是讓幼兒成為幼兒園歌唱藝術教學的主體。文章結合幼兒音樂教學經(jīng)驗,就幼兒兒歌教學提升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實效性記性探討,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全面發(fā)展,具體如下三點:
一、 促進幼兒聲樂教學手段多元化
在音樂教學時,教師需要針對幼兒的一些心理與認知的特征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的過程里面,不能夠超脫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應該圍繞幼兒的心理與身體發(fā)展特點,有目的性引導這些幼兒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對世界以及情感的認知等。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的音樂教師,其實是有充分的學習過音樂與歌唱藝術的教學規(guī)律,但是他們對于幼兒的歌唱藝術教學不一定是具備經(jīng)驗的,大部分幼兒園的教師及教學的資歷以及經(jīng)驗相對比較少,針對幼兒的一些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還不到位,所以就往往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就是音樂教師雖然對音樂有充分的理解,但是很難將歌唱藝術教學在幼兒群體當中加以推廣,這是本質(zhì)上是幼兒對于音樂的認識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而這種規(guī)律性是需要長期的教學實踐加以探索與積累的。
例如,在教兒歌《數(shù)鴨子》的時候,幼兒園音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比較能吸引幼兒的方式,如播放鴨子的視頻等,這時候教師不需要一定急于將歌曲的視頻播放出來,而是可以考慮將一些真實的鴨子活動的視頻介紹給幼兒,隨后循序漸進地再介紹《數(shù)鴨子》的歌曲視頻,讓幼兒有一個逐漸了解的過程,也能夠更加喜歡和熱愛鴨子這類動物,對學習《數(shù)鴨子》這首兒歌也有著更加高漲的熱情。由此可見,在幼兒園內(nèi)開展歌曲藝術教學,要尊重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并且運用多媒體等手段,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于歌曲的認知與了解,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熱情。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如何進一步地針對幼兒的規(guī)律情況,以及集合音樂歌唱藝術教學本身的特征,進行雙方面的融合,提高音樂培訓在整個幼兒園教學過程當中的管理,只是當前在進行幼兒歌唱藝術教學過程當中所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層面,也是幼兒園需要提高音樂教師師資力量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 將幼兒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在進行幼兒園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忽視幼兒的主體作用,也就是重視幼兒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一些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幼兒園的課堂教學過程里,還應該進一步地將幼兒歌唱藝術教學這種模式和內(nèi)容融入?yún)^(qū)域活動里面,成為幼兒交流和互動的一種形式,只有將歌唱藝術教學融入幼兒的活動里面,如何才能夠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提高幼兒園當中歌唱藝術教學本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幼兒園的各項教學還應該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通過多形式多元化的活動方法,讓幼兒能夠在游戲當中進行幼兒歌唱藝術教學,從而將歌唱藝術作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讓他們帶著興趣快樂參與到學習里面,歌唱藝術教學的綜合效果能更為理想。
在開展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具體體會這種教學本身所應有的價值,針對幼兒進行音樂與歌唱藝術教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幼兒園實際上應該強化其聲樂教學的針對性,也就是根據(jù)幼兒的認知特點,根據(jù)不同學習階段的幼兒,制定出更加良好的聲樂培訓與教學策略。這種幼兒方面的啟蒙與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觸發(fā)這些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的歌唱藝術教學才是真正意義上成功的,如果幼兒對于歌唱藝術教學并沒有辦法產(chǎn)生興趣,那么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顯然就不可能調(diào)動這些幼兒的積極性,也就無法從創(chuàng)造的角度讓幼兒參與到歌唱藝術教學的互動中。
例如,在進行兒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學過程里,因為這首歌曲的場景非常有特色,幼兒園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一邊學習唱這首歌曲,一邊則是以小規(guī)模的舞臺劇方式,讓幼兒深入體會感受這首兒歌所包含的內(nèi)容。小規(guī)模的舞臺劇也是以《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主體旋律作為背景音樂,讓幼兒扮演里面的蘑菇、森林樹木以及采蘑菇的小姑娘,甚至還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想象力,適當?shù)卦黾右恍┙巧蛢?nèi)容,讓小舞臺劇變得更加曲折。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幼兒學習到歌唱這種藝術體裁,還能夠?qū)ξ枧_角色、小戲劇等這些藝術形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對于幼兒的藝術興趣的激發(fā)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教學時也一定以幼兒的興趣為主導,這樣就能夠在《采蘑菇的小姑娘》歌曲教學中真正突出以幼兒為中心,將歌唱藝術教學以滲透的方式進入到幼兒的生活里,發(fā)揮出比較理想的藝術教學效果。
三、 家園聯(lián)合進行幼兒歌唱引導
幼兒園還應該積極地推動家長對于英語教學的正確認識,也就是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讓家長參與到歌唱藝術教學理念,特別是幼兒在場里的歌唱藝術教學的活動之后,回到家中,家長應該及時地了解幼兒在與新的教學過程里面所掌握的一些具體情況,幫助這些幼兒正確地處理課堂教學當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讓幼兒能夠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并且感受到自己在歌唱藝術教學當中所參與的活動是得到了充分的關注。只有家園共建的方式,才能夠讓家長能夠轉(zhuǎn)變這種歌唱藝術教學的觀念,同時讓課堂教學真正意義上的融入幼兒的學習活動當中,歌唱藝術教學才能夠形成一種更加積極的效果。
幼兒在歌唱藝術教學的過程當中,為提高幼兒的綜合表達能力。由于歌唱藝術教學不同于一種普通的教學方式,幼兒在一些場合里面,由于自己害怕與陌生人交流,在表達能力發(fā)展上面比較遲滯,但是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幼兒與歌唱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表達方式上面有著更多元化的特點,在歌唱藝術教學的過程當中,針對幼兒的一些心理與身體的特點,讓幼兒能夠真正地敞開自己的心胸,用歌唱藝術的方式來運用和表達,從而讓他們在交流方式上有個更新的一種途徑,就在于表達能力的提升上,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價值。
例如,在教了《捉泥鰍》之后,幼兒都對演唱這首歌曲有一定的興趣,這個時候,幼兒園教師就可以將這些幼兒在學校內(nèi)演唱這首歌曲的過程拍攝下來,不一定是每一個孩子單獨拍攝,而是采取集體演唱的方式,讓幼兒對這首歌曲的演唱有著更加深刻的記憶。隨后,幼兒園教師可以和家長聯(lián)系,讓家長在家中邀請幼兒演唱《捉泥鰍》,并且可以用當前比較流行的一些短視頻工具拍攝下來,家長通過鼓勵幼兒聽、唱、演等方式,讓幼兒在家庭里也能夠受到這種藝術性的影響,強化幼兒對于《捉泥鰍》這首歌曲的印象,同時也讓幼兒有更加強烈的歌唱藝術興趣。這種基于興趣的引導,必須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圍繞《捉泥鰍》這首歌曲進行引導,讓幼兒能夠浸潤在歌唱藝術的氛圍里面,強化幼兒對于音樂的樂趣和熱情,從而為其在歌唱方面進一步表現(xiàn)和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善于強化家園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學習掌握各種兒童歌曲的同時,創(chuàng)設不同的歌唱表演氛圍,這樣讓幼兒能夠樂于演唱,培養(yǎng)幼兒對于藝術的強烈興趣,整合對于幼兒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并且愿意表現(xiàn)自我等方面有積極的意義。
四、 總結
幼兒歌唱藝術教學對于幼兒的音樂美學啟蒙有著積極的價值。由于在幼兒的教學過程當中,在幼兒園開展歌唱藝術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忽視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而應該尊重這些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特點。教師不僅僅要讓幼兒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更需要對幼兒進行美學的啟蒙,所以在進行幼兒歌唱藝術教學的過程當中,針對幼兒的一些生理與心理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幼兒音樂教學,讓幼兒放開自己進行歌唱藝術,從而能夠起到一種非常理想的一種教學作用,由于幼兒對于音樂美感的理解,往往是需要利用一些具體的歌唱藝術實踐模式來體現(xiàn),如果是僅僅采用抽象的美學教學,幼兒對于美的理解可能也無法真正地深入,所以采用歌唱藝術教學的方式,讓美更加具體,讓幼兒能夠更加體會音樂本身的韻律與美感,這些都是歌唱藝術教學所能夠起到的一種美學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娟.淺析音樂表演——幼兒歌唱活動的教學方法[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12).
[2]薛潔茹.幼兒歌唱教學方法初探[J].黃河之聲,2016(9).
[3]呂燕.幼兒園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2(12).
[4]龍凌冰.論幼兒歌唱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藝術教育,2012(2).
[5]王淑婷.淺談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3(31).
作者簡介:鐘秋紅,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賴源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