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云
作文對許多中學生來說,仿若是一只出籠的猛獸,每到作文課,學生大有“狼來了”之感。由此可見,加快語文教學改革,減輕學生心理負擔,作文首當其沖。筆者在作文“快樂”教學方面作了一番嘗試,現(xiàn)作初步探討:
一、要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思之以樂
學生寫不出作文,部分原因是平時生活平淡單調,積累的素材太少。因此,教師應盡量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并因勢利導教會學生積累素材。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老師也要指導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社會,感悟人生。
要鼓勵學生大膽聯(lián)想、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構思能力,并進行生活原始素材再積累。筆者主要用了以下方法:
1.在毫無關系的事物之間建立聯(lián)系。如“木頭”和“足球”,充過以下聯(lián)想可以溝通起來: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
2.用指定的詞語、辭格造句。比如指定詞語讓學生造句;指定比喻、排比、擬人等辭格造句;讓學生把一組相關的詞語串成一段有意義的話。
3.設置情景作文。比如:有兩個人在路上騎單車,撞到了一起,其中一人摔倒了,讓學生設想,如果這兩人分別是父子、師生、朋友或過路人,他們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又會怎么樣。
4.續(xù)寫童話。我曾要求學生續(xù)寫《皇帝的新裝》,他們很有興趣,而且也想象得很好。
以上這些方法,都能激起學生主動思考,激發(fā)他們積極開辟作文思路,從而產生寫作的欲望,解除第一道“沒材料沒興趣”的“緊箍咒”。
二、要求寫實,使學生寫之以樂
很多老師指導作文,對寫作技巧講得過多、過細,讓學生產生錯覺,覺得作文很難很神秘;加上老師一開始就強調主題要明確、積極,更加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學生為了迎合絞盡腦汁想出的所謂積極的主題,便搜腸刮肚地去尋找其實自己并沒有經歷過的“有意義”的材料,按照僵死的模式去虛構事實,這樣作文怎不讓人頭痛呢?更何況寫出的作文既無光彩,也不動人。
所以,中學作文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寫實。寫實,就是要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或喜聞樂見的事,小到日?,嵤?,大到國家大事,凡是學生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經過的,都可以寫??傊?,實的東西是最有價值的,也是永遠也寫不完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對人生的感悟,摒棄那種拼命虛構事實的做法,輕輕松松去寫作。
提倡寫實的同時,也要提倡寫“話”。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說,手上就怎么寫。語言樸實,不要刻意矯飾。不要以為只有那些鑲嵌著文言成語、裝點著外來詞匯、辭藻華麗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其實作文往往于平淡處最顯真情。既要寫自己的事情,又要寫自己的語言。
還要給學生以正確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都是要強化學生的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以解除學生作文的“后怕”心理。
總之,中學作文指導若能從激發(fā)興趣、鼓勵寫實、多加肯定三方面入手,就能比較徹底地解除學生“最怕作文”的心理負擔,讓學生輕輕松松快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