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磊
(湖北黃石有色醫(yī)院 湖北 黃石 435005)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左室肥大、胸痛是患者典型的臨床特征,該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所致,導致小冠狀動脈狹窄、肥厚心肌代謝需求增加、心肌內心肌橋存在等,該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方法不當,極易引發(fā)心衰、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及早的對患者病情做出診斷,對于控制疾病發(fā)展意義重大[1-2]。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選定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肌病并發(fā)心絞痛患者50例研究,報道如下。
研究時段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選定本院收治的心肌病并發(fā)心絞痛患者50例,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齡在42~70歲。平均年齡為(56.28±4.16)歲;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為(4.02±1.66)年;BMI在18~26kg/m2,平均BMI為(22.05±1.62)kg/m2。
納入標準:(1)病情穩(wěn)定者。(2)患者、家屬于研究前均知情,并閱讀、簽字“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哺乳期、妊娠期女性。(2)存在肝臟、心臟等重大臟器功能障礙者。(3)對本研究造影劑過敏者。(4)存在心臟手術史者。(5)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礙、聽語障礙者。
冠狀動脈CTA:采用64排128層螺旋CT(GE Optima CT680),參數(shù)設置:120Kv,650mAs,自動螺距,0.625mm的準值,0.625mm的層厚,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培訓,保證心率在70次/min以下,15s的掃描屏氣時間,經(jīng)肘靜脈注入60~8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速率是5ml/s。冠狀動脈造影:采用X線數(shù)字減影儀,在患者右冠、左冠投照2個體位,6個體位,導管經(jīng)一側動脈進入主動脈竇部,選擇碘克沙醇造影劑,觀察患者冠脈情況。
(1)管徑無明顯異常為正常。(2)管徑減少在50%以下為輕度狹窄。(3)管徑減少在50%以上(包括50%),74%以下為中度狹窄(包括74%)。(4)管徑減少在75%以上為重度狹窄[3]。
用SPSS25.0軟件展開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診斷符合率),表達形式為[n(%)],以t檢驗為主,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分析冠狀動脈CTA診斷符合率。50例患者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確診率為100.00%(50/50)。冠狀動脈CTA檢出48例,檢出率為96.00%(48/50)。冠狀動脈CTA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的診斷結果相比,P>0.05(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χ2=2.0408P=0.1531)。
冠狀動脈CTA檢出48例患者中,20例輕度狹窄,占 41.67%(20/48);18例 中 度 狹 窄, 占 37.50%(18/48);10例重度狹窄,占20.83%(10/48)。25例鈣化斑塊,占52.08%(25/48);14例混合斑塊,占29.17%(14/48);9例非鈣化斑塊,占18.50%(9/48)。
斑塊是引發(fā)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易損斑塊極易引發(fā)一系列腦補損害或者臨床癥狀,鈣化的斑塊一般穩(wěn)定性較高,不容易破裂,在心肌病并發(fā)心絞痛診斷中,及早的確定斑塊性質,可及早的對病情危險程度進行分級,對于疾病治療意義重大。冠狀動脈造影一直是臨床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金標準,但是由于具有創(chuàng)傷性、診斷費用高,部分患者不易接受,無法在臨床中廣泛推廣開來。冠脈CTA可及早的發(fā)現(xiàn)管腔中狹窄的斑塊,精確的診斷出官腔狹窄程度從輕度到中度,起到監(jiān)控病情的作用,其次冠脈CTA還可協(xié)助臨床醫(yī)師詳細的了解血管壁的硬化程度,分析斑塊的特性以及血管內情況,進而精準的評估患者病情,冠脈CTA利用三維動態(tài)成像原理,將所獲得的圖像傳入到工作站中,方便臨床醫(yī)師談論,可更加準確的評估病情,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度,可有效降低漏診率、誤診率,在診斷冠狀動脈斑塊中具有獨特的診斷價值[4-5]。本研究示:冠狀動脈CTA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的診斷結果相比,P>0.05。說明冠脈CTA在心肌病并發(fā)心絞痛診斷中的可靠性、準確性較高,應當作為心肌病并發(fā)心絞痛患者理想的診斷方法。
綜上所述:冠脈CTA具有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無創(chuàng)傷等一系列優(yōu)點,將其應用于心肌病并發(fā)心絞痛的診斷中,診斷符合率較高,可為臨床醫(yī)師診斷患者疾病提供更加科學、準確的參考依據(jù),有效避免了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防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值得臨床信賴并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