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核心素養(yǎng)不僅是當前教學中的一個新概念,也是一個重要概念。對于中學教育的高級階段而言,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僅是知識的提升,更是對能力的一種要求。就從體育這一學科角度講,高中階段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老師的要求是不僅要讓學生學到體育知識與技能,更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體育的興趣與體育精神,形成一種綜合的體育能力。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在此就從三個意識角度展開思考。
一、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但創(chuàng)新從來不是科技的專屬品,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不可或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通過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獲得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名現代高中體育教師教學的任務與目標。對于高中生而言,在經歷過初中階段對體育的認知與實踐后,完全具有進一步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意識。體育教師務必在新的教學目標與考核要求下,勇敢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創(chuàng)新的課堂帶動學生突破思維的禁錮,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籃球技能的授課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先對理論進行講解,再帶領學生來到球場進行實際操作與訓練,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對球類知識的傳遞應該將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直接在訓練場上進行現場講解,要脫離課本,以多次演示并附帶講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實現從授課方式上使學生感受到與之前的不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亦或是老師可以在知識講解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啟發(fā)引導學生,集思廣益,提出對課堂學習更具幫助的建議與意見。
二、團隊意識
在現代社會競爭日趨的今天,教師不僅擔負著教會學生學習這一任務,而且要使學生學會團結協(xié)作,具有團隊意識。這就對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提出了要注重學習活動開展的集體性。其實,體育活動本省在諸多方面都具有著集體性、實踐性的特點。無論是老師的教學活動本身,還是學生在體育活動實踐中,離開了同學與老師的幫助,都是無法展開的。這就從根本上對體育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初中階段對于一些單項體育活動的教學與學習,取而代之的是在高中階段進行一些具有集體性特點的體育活動的訓練與練習。諸如:足球、籃球、羽毛球、接力賽等等。具體講,在籃球訓練中,關于傳球練習,離開了同學的協(xié)作是無法進行訓練的,這就要求學生或兩兩進行傳球練習,或多人組成一個團隊,進行多方傳球訓練,尤其是多人傳球練習對于學生在傳球技能的掌握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的多人訓練,在潛意識中就讓學生形成了團隊意識,彼此相互依賴,互相為隊友負責,成為訓練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再者,團隊協(xié)作在田徑接力賽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教師與學生都是一場接力賽的主角。試想,如果沒有了教師在比賽前的指導與技巧的傳授,接力賽的訓練質量便大打折扣。在接力賽的訓練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交接棒練習,學生開始可以進行自由組合,一棒棒傳遞,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即使調整每一棒的交接人員的組合情況,結合接力賽參加人員的體育特長給予適當的安排。在這樣一種需要具有相互配合能力的活動中,逐漸地就引導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同學學會與他人團結協(xié)作。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充分發(fā)揮自主能動性的前提下鼓勵、協(xié)助學生展開訓練。具有團結意識,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階段得以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健身意識
體育課之所以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會開設的原因都是為了強健國民體魄,加強國民身體素質,這也是事關中華民族復興的一項大任。在高中階段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現狀,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更深入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終生健身的理念像發(fā)芽的種子深種在每一位學生心中,使學生具有自覺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的自覺性并持之以恒。本著體育教學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強健體魄,相對應的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終生健身意識這一核心素養(yǎng)。因而,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將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終生體育理念寫入其中。
這樣做第一是為了讓參加體育活動的每一位學生養(yǎng)成長期健身的習慣,不僅僅將體育看作是一門課程,更不應該把體育運動看作是一種負擔。相反,作為體育教師,在根據課程計劃、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等情況下,要通過安排豐富多樣的活動,如各種各樣的球類活動比賽、運動會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給有著很大學業(yè)壓力的高中生生活中添加一抹亮色。第二是為了盡可能做到人人參與,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目標,并使每一位同學養(yǎng)成堅持多做運動、健身的好習慣,作為高中體育教師要在課程開展中豐富學習內容。例如可以通過每年的春季運動會展開多種方式的比賽,以激發(fā)同學們參與其中,像健美操比賽活動、綁腿跑活動、也可以結合地區(qū)特色展開一些特殊體育項目,給予學生充分選擇的權利,盡可能囊括更多的人參與到運動中才是根本目的。最后,作為高中體育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定期安排一些校際聯賽等,不僅加強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更在比賽中加強了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團結互助。提升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學生將終生健身意識轉化為理念,并將這種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與學習中。
綜上,在從三個方面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思考后,更是進一步明確了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這一角色所起到的作用與肩上擔負的重任。體育課為保證學生正常學習,提供了強健體魄的途徑與方式,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一些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團結協(xié)作意識與終生健身意識。為不斷完善學生自我發(fā)展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張研(1989.2—)男,漢,輝南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