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溶,易學堯
倫理精神是民族倫理的深層結(jié)構,是民族倫理的內(nèi)聚力與外張力的體現(xiàn),其層面體現(xiàn)的是倫理規(guī)范的價值取向、對民族社會生活的內(nèi)在生命秩序的設計原理[1](P29)。中國傳統(tǒng)倫理精神無疑主要來自儒家。然而,儒家經(jīng)過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人的演繹發(fā)展,與最初的孔孟儒家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差別,孔孟儒家倫理精神隨著儒家理論的發(fā)展而變得斑駁不清。因此,對孔孟儒家倫理精神進行準確地辨析,就成為當代儒家研究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準確把握儒家倫理精神則必須理解孔孟儒家理論的內(nèi)在邏輯。而孔孟儒家的核心關切恰恰是孔孟儒家展開其理論演繹的邏輯起點,是理解孔孟儒家的內(nèi)在邏輯的關鍵。因此,本文從厘清孔孟儒家的核心關切著手,辨析并總結(jié)了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基本特質(zhì),希冀通過這一邏輯理路而達到對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準確理解與解釋。
在中國古代,普遍的觀念是認為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是趨于下降的。所以中文語言中有“人心不古”“大有古風”等等說法。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正因為存在“不仁不義”,所以才需要提倡“仁義”;從“大道通行”的理想狀況往下墮落,才有“仁義”之說。而從“大同社會”到“家天下”,孔子無疑也認為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是往下墮落的。佛教將佛法興衰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代,從“正法”到“末法”也是往下墮落的。
不幸的是,缺乏量化指標來衡量社會整體道德水平高低,當然也不存在相關的歷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因此,它是上升還是下降是說不清的,學術界也從未有過嚴肅的討論。但是這個問題很重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
第一,這涉及到學術發(fā)展的最終目的。與中國不同,古代西方并不存在社會墮落的普遍觀念,也沒有孔子的這種危機感。因此,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相反,西方倫理哲學的發(fā)展重邏輯與思辨。雖然西方倫理哲學也涉及到道德實踐,但總體來說,學者們專注于其理論體系構建,而普遍并不關心它如何影響大眾。如果比較西方倫理學術對西方社會的影響,可以斷言,儒家思想對于中國社會的影響時間之久、程度之深與范圍之廣是任何一種西方倫理理論望塵莫及的。不能否認西方倫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但是總體來說,其發(fā)展對于社會道德水平的影響有限是無可置疑的。尤其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倫理學術發(fā)展對于民眾的直接影響更是日趨式微。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倫理學的發(fā)展最終目的是什么?科技發(fā)展可以用于指導生產(chǎn)實踐,倫理學的發(fā)展是否應當以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為最終目的?如果是,那么什么樣的倫理精神才能夠提升社會道德水平?如何實現(xiàn)提升?
第二,這涉及對中國傳統(tǒng)倫理精神的準確理解,尤其是孔孟儒家倫理精神。倫理精神是倫理實體的內(nèi)在邏輯及設計原理所體現(xiàn)出的價值導向與價值追求,因此對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準確理解必須以對其理論內(nèi)在邏輯的全面認知為基礎??鬃诱f“仁”孟子說“義”,他們講仁義正是希望挽救社會的墮落,希望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恢復到大同社會。然而,孔子卻“罕言仁”,因為他更重視“身教”,認為道德是要踐行的。光說不做是“巧言令色鮮矣仁”,是無法感化別人,從而實現(xiàn)前述理想的。這奠定了后世儒家學術發(fā)展重實踐、輕邏輯與思辨的傳統(tǒng),包括后來的理學和心學,都重視知行合一的。但是這一傳統(tǒng)也使得學術界長期以來對孔孟儒家理論建構的內(nèi)在邏輯缺乏全面認知,由此導致對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誤解與片面解讀。
孔孟儒家的核心關切正是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其理論建構圍繞這一基本目標而展開——這是理解孔孟儒家理論的內(nèi)在邏輯及其倫理精神的關鍵??酌纤非蟮拇笸鐣?,其本質(zhì)特征就是社會整體道德水平達到至高的水平。在孔孟的設想中,“社會大同”的實現(xiàn)途徑是:通過統(tǒng)治階層的道德自律,以“德治”持續(xù)地教化民眾以提升其道德水平,最終達到“大道通行”的境界。因此,儒家從一開始就注意到個人道德對他人的感化作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重視個人道德追求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乃至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的積極意義。具體到理論的建構則遵循了如下三個原則:道德超越利益、“人皆有向善之心”和道德是自律的。其中,第一個原則是確立社會道德共識的必要條件,第二個原則是道德力量發(fā)揮作用的機制,第三個原則則為道德秩序的自我恢復提供基礎。很顯然,這種內(nèi)在邏輯結(jié)構正是為了確保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
根據(jù)孔孟儒家的內(nèi)在邏輯及其理論的目標指向,可以將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基本特質(zhì)總結(jié)為三點:“志道據(jù)德”“為仁由己”與“慎終追遠”,其中,志道據(jù)德是孔孟儒家倫理的整體價值導向,對應的外在倫理規(guī)范是“仁”和“義”;為仁由己是其倫理實踐的執(zhí)行關鍵,對應的倫理規(guī)范是“禮”;而慎終追遠則為為仁由己提供內(nèi)在動力,包涵了孝道精神和造福子孫的價值導向。
《論語·述而》中孔子說“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北疚膶ⅰ爸居诘馈焙汀皳?jù)于德”合稱“志道據(jù)德”,用作對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概括。朱熹如此解釋“志于道,據(jù)于德”:“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矣。據(jù)者,執(zhí)守之意。德,則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則終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盵2](P90)“志”是“一心向慕”,“據(jù)”指“堅守”,簡言之,“志道據(jù)德”是指“堅守對道德的追求”,其實質(zhì)就是“崇德尚賢”。
如果說“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孔孟儒家的核心關切,那么“崇德”作為孔孟儒家倫理精神基本特征便是順理成章的?!俺绲隆钡膫惱砭耋w現(xiàn)為孔孟儒家將“仁”本身視為最高目的,也即體現(xiàn)儒家道德的超越性——這一點可以從大量的孔孟言論中得到佐證,例如:孔子說過“求仁得仁又何怨”,“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等語。孟子服膺于孔子,但崇德思想?yún)s有其自身特點。第一,較之孔子更激進——表現(xiàn)為孟子對于湯武革命的態(tài)度。在《孟子.梁惠王》中孟子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泵献诱J為統(tǒng)治者無德,則推翻其統(tǒng)治是正義的。這實際上是一種更激烈的崇德精神。第二,孟子進一步將統(tǒng)治者的德與民生聯(lián)系起來,從而發(fā)展出了民本思想。他明確地說“天視自民視,天聽自民聽”,統(tǒng)治者的德最終要體現(xiàn)為為民眾謀利益。
孔子將“仁智勇”稱之為“三達德”,后來又將“仁義禮”并稱。從“仁智勇”到“仁義禮”是道德與倫理的關系,即前者理想人格的理論闡釋,而后者是其實踐規(guī)范??鬃訉Α傲x”的解釋是:“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百t”是有德之人,“尊賢”即“崇德”精神表現(xiàn)為外在的倫理規(guī)范。這一點應從孔孟的政治倫理角度去理解??酌厦鞔_提出“舉賢才”治天下的思想,孔子政治理想是從民眾中推舉出的賢能統(tǒng)治者(“選賢與能”),并且居上位者率先踐行“仁”,以其德行感化民眾。賢德之人被推舉出來,正是由于社會崇德的倫理精神。因此,在民眾中樹立崇尚道德的風氣至關重要,所以孔子說“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尊賢”即崇尚道德。而“禮”則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guī)定:“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
儒家“安貧樂道”主張正是源于“志道據(jù)德”精神?!墩撜Z·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薄鞍藏殬返馈狈从吃谥袊鴤鹘y(tǒng)教育中,“讀圣賢書”不是為了升官發(fā)財,而是為了“成圣成賢”,即成就自身道德。儒家對人生的成敗也是以道德境界為評判。典型的如顏淵,終其一生社會地位不高,貧困潦倒,而且沒有什么驚人的事跡。若以世俗功利眼光評價,顏子的人生無疑是非常失敗的;然而孔子卻對其大加贊揚,視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后世儒家更是將顏淵列為亞圣。
值得注意的是,墨家同樣也有“尚賢”思想,例如,墨子提出“尚賢為政之本也”。但是墨家認為物質(zhì)功利是人的根本屬性,把“義”定義為“義、利也”,認為倫理的實質(zhì)就是物質(zhì)功利?!半m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盵3]與墨家不同的是,孔孟儒家的“志道據(jù)德”精神并非基于物質(zhì)利益,而是超越利益的,如孔子所說“求仁得仁又何怨”。與墨家類似,西方倫理學也是通過利益得失的合理性來判斷公平與正義——這無形中就將利益當作了目的,使得西方倫理學墮落為一種利益分析的學術?;诶娴牡赖卤厝蛔呦虻赖碌姆疵?。由于利益分析這一學術傳統(tǒng)的影響,在西方社會不主張謙讓,而是普遍信奉:“如果不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別人一定會侵害它”。堅持自己的利益或許沒錯,問題是現(xiàn)實中很難把握這個“度”,社會矛盾由此而不斷產(chǎn)生和積累。試想一下,如果“從利益的角度來判斷是非”成為普遍思維方式,社會各階層之間、民眾之間的利益爭斗將日益激烈,社會道德水平無疑會日趨下降。而道德是制度的基礎,社會道德水平越低,制度的執(zhí)行成本就越高。當制度開始失效時,為了堵住原制度漏洞就需要更復雜的制度。如此一來,社會將陷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制度成本越來越高,最終結(jié)果是社會秩序的全面崩潰。反觀孔孟儒家,其道德理論中很少涉及“公正”命題,它實際上是以謙讓、以德服人代替了西方倫理學中的“公正”,從而避免了道德上的邏輯悖論。
“為仁由己”出自《論語》:“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孟儒家“為仁由己”的倫理精神即是個人的道德?lián)斁瘼??!吧鐣赖滤降奶嵘毙枰總€人從自身做起—,正因為“道德?lián)敗笔巧鐣赖滤教嵘年P鍵,孔孟儒家極為重視個人的“道德?lián)敗?,《論語》和《孟子》中的大部分均可視為對個人“道德?lián)敗被蚺c此有關的論述。例如《論語》中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薄捌┤鐬樯?,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薄安荒苷渖?,如正人何?”;而《孟子》中則有“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自返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等等。
為仁由己精神是孔孟儒家倫理實踐的執(zhí)行關鍵,對應的倫理規(guī)范是“禮”?!墩撜Z·顏淵》中,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己”是個人的道德?lián)敚鐣赖滤降奶嵘恰疤煜職w仁”,而銜接這二者的正是“禮”。孔孟儒家的“禮”是由為仁由己精神轉(zhuǎn)化而來的外在倫理規(guī)范。在孔孟看來,“政治”即是“禮治”,“禮”是對居上位者的約束,要求居上位者作出道德表率——“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正因為“為仁由己”與政治的密切關系,“為仁由己”便不再僅僅是個人修養(yǎng)問題,而是關乎天下社稷。因此,孔孟儒家的為仁由己精神便很自然地擴展為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
道德修養(yǎng)(即所謂“修身”)最終主要體現(xiàn)為個人的道德?lián)敚础盀槿视杉骸??!洞髮W》中開宗明義地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边@就把“修身”(或者說個人的道德?lián)敚┡c社會治亂興衰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將“修身”視為天下之“本”。圍繞“修身”的實踐路徑,孔孟儒家的“為仁由己”精神被繼承發(fā)揚,在后世儒學中便發(fā)展出理學和心學兩大支流。理學的格物致知和心學的“致良知”均是系統(tǒng)的“修身”(即個人道德修養(yǎng))理論,是“為仁由己”的實踐理論。
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為仁由己”本質(zhì)上類同于西方倫理中的“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由于缺乏現(xiàn)實動力而在實踐中淪為空洞的說教——這是西方倫理思想對現(xiàn)實社會影響有限的主要原因。與此不同的是,孔孟儒家的“為仁由己”以“世界大同”為目標,以“慎終追遠”為動力,從而使儒家理論具備了極大的實踐可行性和頑強的生命力。這也造就了二千年來儒家思想對于中國社會的巨大影響。
在西方倫理思想中,自由意志的基礎是理性;與之類似的是,孔孟儒家極其強調(diào)內(nèi)省。孟子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焙笫赖某讨炖韺W和陸王心學繼承發(fā)揚了自我反省的精神,因之內(nèi)省精神成為東方文化的一種鮮明特質(zhì)。內(nèi)省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西方倫理學中的“理性”,但較之“理性”更具積極意義??偨Y(jié)來說,孔孟儒家“為仁由己”的倫理精神包括個人道德的擔當精神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由于“擔當”必然要求“內(nèi)省”,因此可以認為“為仁由己”的倫理精神已經(jīng)涵蓋了內(nèi)省精神;故在此對孔孟儒家倫理精神的總結(jié)中不再單獨列出內(nèi)省精神。
對于社會中的個人而言,其自覺“道德?lián)敗保础盀槿视杉骸保┑囊饬x和動力何在?孔孟儒家要實現(xiàn)“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的這一理論目標,就必須解決個人“為仁由己”的內(nèi)在動力問題。在當時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下,孔孟儒家很自然地選擇了“慎終追遠”作為這一問題答案。因之,“慎終追遠”與“志道據(jù)德”、“為仁由己”一起構成了孔孟儒家的倫理精神體系。
“慎終追遠”出自《論語》所載:“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孔安國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歸于厚也[4]。朱熹《論語集注》注曰:“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于厚。”[2]以孔安國與朱熹為代表的傳統(tǒng)解釋把“慎終”和“追遠”理解為“治喪”和“祭祀”某種態(tài)度——這是“慎終追遠”的字面意義。而據(jù)周遠斌考證,“慎終”應指“孝、悌”等德行善舉,自始至終,一而貫之,不但有始,而且還要能終;而“追遠”應指行仁之道,“死而后已”[5]。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文字記錄與流傳的成本極高,因而古人論述問題時只能言簡意賅,往往在字面之下隱藏了更深遠的意義。周的解釋可以看作從慎終追遠的字面意義的引申,這無疑是正確的方向。但本文認為,這一解釋仍不夠準確,“慎終追遠”的引申意義必須在理解孔孟儒家的核心關切的基礎上進行詮釋。
“追遠”是指追思祖先之德,孔孟儒家繼承了周代“德”“得”相通的傳統(tǒng),認為祖先之德能蔭庇后人。孔孟儒家由此認為,后人有德是先人的榮耀,是為“光宗耀祖”;而后人無德則是辱沒了先人??鬃诱f“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先人的事業(yè)與美德后繼無人是為“無后”,“無后”是對祖先的不孝??梢?,“追遠(追思祖先之德)”的倫理精神不僅僅體現(xiàn)為重視對祖先的祭祀,更重要的是繼承和發(fā)揚祖先的美德。
“追遠”的外在表現(xiàn)之一就是重視對祖先的祭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孔子本人對鬼神的態(tài)度是存而不論,也曾說過“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語,然而他對祭祀一事卻非常重視??酌先寮覟楹螐娬{(diào)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將其置于軍國大事之上?學術界將儒家對祭祀的重視簡單地歸因于中國古代先民的祖先崇拜,這至少是不準確的。這一問題與孔孟儒家的社會理想的建構邏輯有關。“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孔孟儒家極其重視對民眾的道德教化。但是現(xiàn)實中可以作為“道德楷?!钡娜宋锖苌俣也煌昝馈梢哉f,這是一種稀缺資源。這一現(xiàn)實困難迫使儒家另辟蹊徑,將祖先視為道德楷模。而事實上,以祖先為道德楷模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首先,將祖先神圣化、道德楷?;先祟惖钠毡樾睦?;其次,相對于在世的人物,已逝的人不會再犯錯誤,因而其作為道德楷模的風險較小。在儒家看來,祭祀的意義在于“慎終追遠”,“追遠”即追思祖先之德??梢?,儒家重視祭祀的根本原因并非祖先崇拜,而是出于道德教化的需要。
而將“慎終”解釋為“慎重辦理死者的喪事”是不對的。“民德歸厚”即是“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這正是孔孟儒家的核心關切所在。很顯然,“妥善處理喪事”是無法承載如此宏大的主題的,這種解釋在邏輯上說不通?!吧鹘K”與“追遠”對應。如上文所述,“追遠”是指追思祖先之德;那么“慎終”則是指“謹慎自己的言行,因為言行失德也會禍及子孫”。西方歷史上有句話:“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慎終”的意思恰恰與之相反,大致可以理解為“造福子孫”或“為子孫謀”。但孔孟儒家的“慎終”精神卻不能僅僅理解為“為子孫謀”,而是已經(jīng)升華為“為萬世開太平”。舉例來說,有權勢的父母利用自己的特權為子女開后門,這對別人是不公正的——這不是真正地為子孫謀,更不是“慎終”——因為你并不能保證你的子孫世代都有這種特權,終有一天,他們也會受到類似的不公正的對待。因此,真正的“為子孫謀”應當是(從自身做起)提升社會道德水平,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公正、友善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惟其如此,子孫才能世世代代受益?!笆甲髻刚?,其無后乎”,孔子的這句話說的正是“慎終”。
如果缺乏內(nèi)在動力,“為仁由己”在實踐中就會淪為空談。慎終追遠精神將個人道德修養(yǎng)與家族、民族乃至國家的傳承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為個人的道德追求提供了內(nèi)在動力。一個人為什么要做一個好人?為什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在孔孟儒家看來,這既是感恩祖先的蔭庇,又是造福后世子孫;而作惡不僅辱沒了祖先,且對子孫后世起了一個壞的示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依本文理解,“不忘初心”是“追遠”,“牢記使命”則是“慎終”——這正是孔孟儒家“慎終追遠”倫理精神的體現(xiàn)。社會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后世子孫的福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必須重視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那么如何實現(xiàn)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孔孟儒家指明的途徑即“志道據(jù)德”(即“崇德尚賢”)和“為仁由己”;而“慎終追遠”則為“志道據(jù)德”和“為仁由己”提供了內(nèi)在動力。
當前中國社會科學領域言必稱制度而普遍忽視社會道德的基礎作用;而道德是制度執(zhí)行的基礎,當整體社會道德水平低下時,絕大多數(shù)制度都會失效。不可否認,重視制度的西方倫理思想有其普世意義,但是其弊端也十分明顯,而孔孟儒家恰恰是補救這種弊端的良藥??梢哉f,恢復和重建孔孟儒家的倫理精神是擺脫當代社會道德困境的重要途徑。
[注 釋]
①需要注意的是,作為倫理精神的“道德?lián)敗笔侵競€人的“道德?lián)敗?,與“社會道德?lián)敗笔莾蓚€不同的概念?!吧鐣赖?lián)敗笔侵浮吧鐣赖隆碑a(chǎn)生作用的機制。其內(nèi)容包括:第一,社會道德價值、原則、規(guī)范來自于何方即由誰提供、制定的;第二,社會道德內(nèi)容的合法性是由誰、通過什么方式來論證的;第三,社會道德教化是由誰來主導的;第四,誰、及其如何在對社會道德進行這些作業(yè),從而使某一社會的道德呈現(xiàn)為如此的狀貌,哪些力量應對社會道德負怎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