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保慈、貴柔與無為
——《老子》的思想主旨及其現(xiàn)代意義

2019-12-15 18:29張豐乾
管子學(xué)刊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老子孔子思想

張豐乾

(中山大學(xué) 哲學(xué)系,廣東 廣州 510275)

引言:《語文》教科書的問題——孔老關(guān)系

先說一件讓我驚訝許久的事情。

現(xiàn)行人教版小學(xué)生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里邊有一篇課文叫做《孔子拜師》,這是之前沒有的。我開始聽我兒子講起來時還覺得欣喜,認為孩子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可以得以深化了。但看了課文內(nèi)容之后,我覺得很疑惑,乃至驚訝許久。課文里面這樣說: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fēng)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xué)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fēng)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鬃舆B忙說:“學(xué)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xué)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xué)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xué)習(xí)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xué)問淵博,跟您學(xué)習(xí),一定會大有長進的?!?/p>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xué)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這和歷史典籍上所記載的孔子向老子求教的過程出入很大:老子知道孔子要來,還在路上等孔子,又被孔子認出,雙方都十分客氣等等——這些都是很滑稽的描述。

而且,孔子見老子也不是三十歲的時候。《莊子·天運》云:“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船山學(xué)報》第九期(1935年10月)刊發(fā)《孔子年譜》,認為孔子見老子是在孔子三十五歲的時候。梁濤撰有《孔子行年考》,列舉多種文獻,其中關(guān)于孔子問禮與老子的時間有五種說法,且孔子與老子可能不止一次見面:

(一)在魯昭公七年,孔子十七歲時。

(二)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歲時。

(三)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歲時。

(四)在魯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歲以前。

(五)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歲時。

梁濤自己認為《史記·老子列傳》所載孔子見老子為孔子三十一歲時(1)梁濤:《孔子行年考》,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liangtao/detail_2010_02/04/335953_2.shtml。。而常會營考證認為:魯定公二年(前508年),孔子年四十四歲。在魯??鬃拥仅靡貑柖Y于老聃(2)常會營:《孔子生平事跡考》,《輔仁書院》微信公號。。

依據(jù)《史記·孔子世家》的所載,孔子從到當時的魯國到東周的都城去是得到了南宮敬叔的幫助,而老子曾贈言于孔子: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濒斁c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笨鬃幼灾芊从隰?,弟子稍益進焉。

特別是老子對孔子講的話語氣非常嚴厲,內(nèi)容以告誡為主。大意是你自己非常聰明,論辯能力非常強,可是你總是盯著人家的短處,非議別人,攻擊別人,實際上這會危害到你自身。無論是作為兒子,還是作為下屬,都不要自以為是。這符合老子的思想特征,就是冷峻而深邃。

孔子給老子留下什么印象呢?“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笨鬃颖救舜蟾艣]有注意到,他的行為舉止在老子看來有些洋洋得意,覺得自己讀了很多書,有很多抱負,志向非常宏大。老子又告誡孔子:“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這些對孔子本人沒有什么益處。老子還提醒孔子,寫書的人和他所寫的書不能等同起來。如果時機合適,君子就出來做事情,為朝廷效力;如果時機不合適,也可以過一種非常自在、物質(zhì)生活相對簡陋的生活。老子說,好的商人,財富藏得很深,容貌也很謙虛,意在提醒孔子要做到“深藏若虛”(《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難能可貴的是,孔子聽了批評以后,不僅沒有辯解,而且對他的弟子們說: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fēng)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大意是說他知道鳥在天上飛,魚在水里游,野獸在地面跑。跑得快的可以拿網(wǎng)把它套住,在水里游的可以把它撈上來,在天上飛的可以射中它;可是,龍乘飛云上天,沒有辦法控制它,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鬃诱f他看到老子就像龍一樣。我想孔子對于老子這種的贊譽和評價,可以說其中的推崇之情是無以復(fù)加的。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币簿褪钦f,孔子學(xué)問的長進及影響的擴大,和老子有莫大關(guān)系,而弟子的增多也是從周返回魯之后?!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分袆t記載:“孔子之所嚴事,于周則老子。”可見,孔子是很認真地向老子學(xué)習(xí)的。

《禮記》等經(jīng)典中還記載了孔子向老子請教禮的具體情況。西漢從武帝開始,朝廷推行的政策是獨尊儒術(shù),到東漢更是如此。但是,兩漢時期的眾多石刻中,孔子向老子求教仍然是常見的題材。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巖”聞名遐邇,一般認為是雕成于宋代的老子石像,是中國最大的石刻雕像,也說明說明老子在歷史上的影響非常深遠。到了明代,孔子問禮于老聃還是常見的繪畫題材。而現(xiàn)在有一些所謂儒者,門戶之見非常強烈,否認孔子向老子學(xué)習(xí)的記載;并攻擊老子、攻擊莊子、攻擊道教和佛教,言辭鄙陋,見識短淺。和孔子相比,他們的心胸更是狹隘。

一、老子其人與《老子》其書

根據(jù)《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出生在“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有人說是指今天的河南鹿邑,也有說法是指安徽渦陽,兩個地方曾經(jīng)似乎在打官司,爭做老子故里;現(xiàn)在抑或不再爭執(zhí)而共做老子故里。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唐代以道教為國教,為什么?因為他們認老子為先祖,他名耳、字聃,聃的意思是耳朵長得特別長,特別突出,他的職務(wù)是周守藏室之史也,相當于現(xiàn)在國家博物館館長,負責管理國家歷史文物。所以老子歷史上的禍福得失有很多思考。

司馬遷評論說,老子“修道德”,老子的思想主旨,不光講“道”是什么,“德”是什么;而且按照“道”和“德”的內(nèi)涵自己去修行。老子的思想非常深邃,但是他不會刻意突出自己,“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他在東周的時間很長,看到周朝日益衰落,于是離開周朝,“至關(guān)”,有人說是到了函谷關(guān)(今河南靈寶境),有人說是到了大散關(guān)(今陜西寶雞境)。守關(guān)的官員對他說,您就要去隱居了,還是勉強給大家寫本書吧?!坝谑抢献幽酥鴷舷缕缘赖轮馕迩в嘌远?,莫知其所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就是《道德經(jīng)》的來歷。有關(guān)老子出關(guān)也是很多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題材。當然,司馬遷的記載有一些也是根據(jù)傳說而來。比如說老子有160多歲,甚至200多歲。他長壽的原因是什么?司馬遷認為就是因為他“修道而養(yǎng)壽”,效果非常好。司馬遷總結(jié)說,老子是個隱居的君子,從來不特意突出他自己的身份,這也是老子對于自己“無名”思想的實踐。

司馬遷說:“世之學(xué)老子者則絀儒學(xué),儒學(xué)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梢?,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信奉者,在漢代或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互相攻擊,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老子的生平盡管有些撲朔迷離,但他的思想?yún)s被寫成文字,流傳于世。

記載老子思想的書籍是《老子》,又被稱為《道德經(jīng)》(3)譚寶剛:《〈老子〉書名出現(xiàn)時間、異稱、分篇和分章考》,《鄂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7年第4期。。但《老子》這本書又很特別,版本非常多,就我們目前能夠看到的,有傳世的,有出土的,有的寫在竹簡上,有的抄在絲綢上,有的是石刻的,有的是手抄的,當然也有印刷的。北齊后主高緯武平五年(公元574年)在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妾的墓里,發(fā)現(xiàn)了陪葬的《老子》,被后人成為“古本《老子》”。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當中,也出土了《老子》,是抄在絲綢上的,非常完整,而且有甲乙兩種,這個帛書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理出來了。時隔20年,1993年,在湖北郭店又出土了戰(zhàn)國時期用楚國文字抄寫的《老子》,但是郭店的《老子》只有五千字的三分之一,大概一千六七百字。北京大學(xué)前兩年又從文物市場上收購了西漢竹簡本的《老子》。

《老子》的注解也非常多(4)據(jù)丁巍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的《老子》相關(guān)文獻有2185種、日本有430種、韓國有91種。參見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老學(xué)典籍考》(批準號97BTQ004)。。最早系統(tǒng)注解《老子》的是戰(zhàn)國時期韓非子所著的《解老》和《喻老》,《解老》就是從理論上解釋老子,《喻老》就是引述一些故事來印證老子的思想。《解老》和《喻老》都收錄在《韓非子》一書之中。

《老子河上公章句》則是西漢時期從養(yǎng)生方面講解《老子》的著作,是現(xiàn)存《老子》注本中成書較早,影響較大者,每一章都有題目。魏晉時期非常年輕,非常有才華的學(xué)者王弼作了《王弼注》,對老子的哲理有非常重要的發(fā)揮。僅明代正統(tǒng)《道藏》所搜集的《道德經(jīng)》本文和注本就有41種之多。我們非常熟悉的大學(xué)者和大人物,如孫思邈、唐明皇、司馬光、王安石,乃至王安石的兒子王雱,都為《道德經(jīng)》做過注。

中國思想典籍的外譯大多比較晚。但據(jù)Misha Tadd(邰謐俠)研究,《老子》的外文譯本最晚在唐朝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是梵文譯本。西方最早的印刷譯本則是儒蓮(Stanislas Julien)1842年出的法文譯本,儒蓮后出現(xiàn)的其譯本已達72種語言、1548種譯本(5)Misha Tadd(邰謐俠):《〈老子〉的全球化和新老學(xué)的成立》,《中國哲學(xué)史》2018年第2期。。這說明《老子》也是被翻譯成最多種文字的思想經(jīng)典之一,在世界范圍產(chǎn)生了非常的重要影響。

二、對《老子》思想常見的誤解

《老子》流傳很廣,可是對老子的誤解也特別多。有人說《老子》是講權(quán)術(shù),講陰謀的,甚至說他是厚黑學(xué)的鼻祖。最常見的誤解就是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的、倒退的、復(fù)古的。比如著名學(xué)者李澤厚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說過老子要人們像動物一樣渾渾噩噩地生活(6)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頁。,這種誤解到現(xiàn)在還比比皆是。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極端,有一些人推崇老子思想,動不動就說只有老子的思想能夠拯救二類,或者鼓吹老子的思想中有驚天的秘密,而對于《老子》的文本又做出了很多似是而非,乃至荒謬可笑的解讀。所以,我們讀書之前,先要有合適的態(tài)度和恰當?shù)姆椒ā?/p>

(一)經(jīng)典是“糟粕”?

不妨從《莊子》書中的有關(guān)記載說起?!肚f子·天下篇》非常推崇老子,稱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而《莊子·天道篇》不僅記載了孔子往見老聃的故事,也記載了一個“輪扁對桓公”的寓言,對我們今天怎樣讀《老子》也很有啟發(fā):

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斲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痹唬骸笆ト嗽诤??”公曰:“已死矣?!痹唬骸叭粍t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陛啽庠唬骸俺家惨猿贾掠^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估計只是一個代稱,但他在堂上讀書,說明很好學(xué)。名為“扁”的工匠正在堂下做車輪,阿扁可能是注意到了桓公讀得入神,所以放下椎和鑿子,問桓公正在讀的是什么書?;腹f:“是圣人的書?!边@位叫阿扁的輪匠又問:“圣人還活著馬?”桓公回答說:“已經(jīng)死了”。輪扁隨即說:“那您讀的只能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厲聲斥責:“我在讀書,你一個匠人,憑什么妄議我讀的書?!你能說出個道理來,還則罷了;說不出道理,就要被處死!”可見,桓公十分任性。輪扁就拿他自己做車輪的體會來說,粗糙一點或者順滑一點,要恰到好處,否則過松過緊都不會做出好車輪。而“得心應(yīng)手”的技能,父子之間都無法傳授,所以他盡管年逾古稀,但還得要親自做車輪。由此可見,圣人的精妙思想,也是不能言傳身教的,也必會隨著圣人的去世而被帶走,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些糟粕罷了。

莊子在這里所強調(diào)的是,最核心、最要緊的一些理念和技能,人和人之間不能完整傳遞,比如京劇、昆曲等很多傳統(tǒng)技藝,一個“空前絕后”的大師去世以后,這個時代就結(jié)束了。大師們留下的書籍確實如釀酒之后留下的糟粕一樣,都不是最精粹的了。莊子的意思就是,讀書不要拘泥的形式,掌握它的精髓且有親身體會才是要緊的?!痘茨献印さ缿?yīng)》中引用了這個故事,文末就是用《老子》中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為結(jié)尾。

和經(jīng)典的作者本人相比,經(jīng)典當然是“產(chǎn)品”。但是,經(jīng)典一旦形成,又具有獨立性,是思想和行為的依據(jù);同時隨著時空的變遷,也具有可被重新解釋的空間。對于怎么對待經(jīng)典,還是可以借用孔子所講的話:“溫故而知新?!蔽覀円环矫嫘枰獙糯ベt和他們的經(jīng)典有尊敬之心,不能冷漠和輕慢;同時也要耐心閱讀,積極思考,得出自己的切身體會,達到“得心應(yīng)手”的美妙境界。

相比于其他思想家,對老子思想所存在的誤解或爭議尤多,比如,“小國寡民”是不是反對技術(shù)進步;“守雌貴柔”,是不是甘做弱者;柔弱會不會被人消滅;“無為而無不為”是不是厚黑學(xué);老子是不是推崇愚民政策等等。

(二)老子推崇“小”和“弱”是不求進步?

“小國寡民”是老子的社會理想,他是這樣描述的:“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边@是說,人們的社會關(guān)系和交往完全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不是沒有往來的可能,而是沒有往來的必要。小和寡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可以理解成動詞,是國小和民寡,目前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強的幾個國家都是小國寡民。從政治哲學(xué)角度講,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權(quán)力可以下放到民間,下放到社區(qū),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國家包辦;同時要減少折騰,防止擾民,從而使社會真正安定。

老子的總體思想主旨,不是看重堅強,而是看重柔弱。在《淮南子·繆稱訓(xùn)》里面記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就是老子拜見自己的老師商容?!叭輳埧谠唬骸嵘啻婧??’曰:‘存?!唬骸猃X存乎?’曰:‘亡?!??’老子曰:‘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盡矣?!边@個故事可能也是杜撰的,強和弱實際上相輔相成的,但是老子覺得柔和弱更為根本。

《老子》第55章講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老子主要以“含德之厚”者與“赤子”相似的形象和特征來揭示什么才是“德”的特性,他也不是片面地否定“強”,而是認為血氣方剛之時,應(yīng)該做主宰的,還是柔軟的“心”。 有一些人駐顏有術(shù),可以做到鶴發(fā)童顏,最關(guān)鍵的就是有赤子之心,德行非常地淳厚。

(三)是不是鄙視人才,反對競爭?

《老子》第三章里面確實講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殊不知老子主張在“愚民”之前,先要“愚圣”(而不僅僅是“愚王”)?!安煌瞥缬胁鸥傻娜恕薄安话严∮械臇|西看得貴重”“看不見足以引起欲望的東西”,都是指最高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做的事情。只有統(tǒng)治者自己“頭腦簡單,心志柔弱,填飽肚子,四肢發(fā)達”,才能“永遠使百姓什么也不懂,什么欲望也沒有”。這樣,那些有智巧之心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了。依照這種“無為”的原則辦事,就沒有治理不了的事情?!疤撈湫模瑢嵠涓?,弱其志”的三個“其”字,皆指“圣人”而言,正如“不見可欲”“不貴難得之貨”“不尚賢”的主語都是“圣人”一樣。這種思想不是只關(guān)心統(tǒng)治者的既得利益,而是要他們徹底放棄一切既得利益。有幾個統(tǒng)治者能做到這樣呢?!一部《儒林外史》就是“知識精英”在“尚賢”的政策下人格被扭曲、身心被摧殘的畫卷?!吧匈t”的社會吃掉了寶玉、吃掉了黛玉、也吃掉了一切的“狂人”,因為他們都不符合“賢者”的標準。成為“賢者”是要符合條件、付出代價的。所以莊子寧愿“曳尾涂中”,也不愿意成為冠冕堂皇的犧牲。賢與不賢,在有權(quán)柄者的眼里,乃是“說你行(不行),你就行(不行),不行(行)也行(不行)”。在“尚賢”的環(huán)境中,一旦被當成“不值得‘尚’的人”,其境遇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賢者”的稱號與地位往往被沽名釣譽之輩、欺世盜名之徒所竊取,即使是本來善良的“賢者”,在被“尚”之后,或者不堪“賢者”之重負而害己,或者忘乎所以而害人。一批又一批的“賢者”此起彼伏地敗露,甚至摩肩接踵地入獄。公眾被“賢者”欺騙之后,就會對所有的“榜樣”和“典型”產(chǎn)生懷疑和拒斥的心態(tài),正與“尚賢”的初衷背道而馳。真正的賢者,做了好事是他應(yīng)盡的本分,得到愛戴是他應(yīng)得的回報,沒有“尚”與“不尚”的問題。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整天像牛馬一樣疲于奔命,像豬狗一樣忍氣吞聲,需要越來越多的心理醫(yī)生,不就是因為處處有“尚賢”的騙局嗎?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里,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不尚賢”的思想也越來越顯得重要。不尚賢就是你自己在處于被“尚”的狀態(tài)下,放下架子,平易近人,知道“天外有天”的常識,放棄“天下第一”的狂妄和“舍我其誰”的自負。而在不被當作“人才”的情況下也可以超越名分、等級、貧富的差距,回歸自我,更多地享受生命本身的樂趣。

(四)是不是否定物質(zhì)財富?

《老子》第十二章里面講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焙芏嗳伺u老子說,老子的思想多么保守,多么愚民,他反對好看的東西、反對好吃的東西,反對好玩的東西,這怎么行呢?我們想想,所有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為什么有人上當?要么是顏色,要么是形狀,要么是功利,要么是價格,總有一方面會吸引你。如果長期聽那些高分貝的搖滾音樂,就會反感高雅音樂;有些人聽慣了高雅音樂,就覺得通俗音樂俗不可耐。同樣是古典音樂或通俗音樂,也會產(chǎn)生很這樣那樣的爭論。生活中其他很多方面都是這個樣子的:五音、五色、五味都會使得人們的感官停留于淺薄的滿足中,從而導(dǎo)致功能退化,偏見盛行。

老子說,“圣人為腹不為目”,食物的功能就是要解決饑餓問題,可是很多情況下,我們眼饞,加之嘴饞,而不是生理必須,就會被欲望牽著走。在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里,廣告業(yè)非常發(fā)達,就是千方百計挖掘刺激控制你的欲望,然后形成一種消費的怪圈,或者形成一個消費的泥潭。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就是要像老子說的“去彼取此”,“彼”就是表面浮躁的東西,“此”就是根本樸實的方面。

(五)是不是反對人際交往?

老子所說的在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下,“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不是“不要往來”,而是因為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沒有往來的必要”。這種理想社會的前提是擯棄用來用兵打仗的“什伯之器”,雖然有快船大車,也派不上什么用場。老百姓只要結(jié)繩記事就可以了。后世所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也是休養(yǎng)生息的前提條件嗎?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里也引用老子的思想,說:“太史公曰:夫神農(nóng)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彼抉R遷感慨神農(nóng)氏以前的情況他不知道,至于像《詩經(jīng)》與《尚書》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來的情況,則是人們總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口腹之欲盡情地得到滿足,身軀盡量安處于安逸興奮的環(huán)境,而精神上還要炫耀自己的權(quán)勢與能力,使這種風(fēng)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經(jīng)很悠久了,即使用美妙的言辭逐家逐戶地去勸說他們,終究也不能使他們的精神淳化。所以,如老子所言,對掌權(quán)者而言,最高明的辦法順應(yīng)民眾,其次是誘導(dǎo)他們,再其次是教育他們,更其次是束縛他們,而最不可取的辦法是與民眾爭奪資源和利益。

三、保慈·貴柔·守雌——無為

“慈”是老子所推重的“三寶之一”: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老子》第六十七章)

顯然,在“三寶”之中,老子更看重“慈”。從古至今,慈愛的媽媽都是最勇敢的,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承受一切苦難。但是老子同時又講到:“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庇逻€要有智慧,還要看好時機;“不敢”意味著謹慎和戒懼,比血氣之勇更為難得。為什么在野生動物園里會發(fā)生老虎吃人的事情,就是我們以人類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太久了,把它們當成玩物、寵物,就很難有一種平等意識,畏懼心態(tài),更沒有和它們和諧自然相處的能力,結(jié)果反而成為了受害者。

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道德經(jīng)》也有類似的思想:“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崩献拥囊馑际?,圣人常常善于補救別人,所以不會廢棄任何一個人;善于補救萬物,所以不會廢棄任何一種物。這是老子非常寶貴的一種思想,今天要建立健全各種資源保護和社會保障制度,離不開這樣的指導(dǎo)思想。即使是在戰(zhàn)爭之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慈”也是可貴的品質(zhì):不以殺人為樂。同時,人類的“慈”可以和上天的救助相配合,從而使得患難解除,天下安定。

老子進一步闡釋,從人的身體狀態(tài)來說,人生下來都是非常柔弱的,草木也是這樣的,柔弱是生命的狀態(tài),而死的狀態(tài)就是很堅硬的樣子。運用到軍事方面,給我們的啟示則是,不要認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過分強調(diào)軍事就會導(dǎo)致覆滅,因此我們現(xiàn)在看道家認為君主高高在上的時候又表現(xiàn)出柔弱,不要那么強硬,這樣老百姓才會有安定的生活。假如舍棄了慈愛而選擇冷酷,舍棄了柔軟而選擇強硬,舍棄了節(jié)省而選擇了鋪張浪費,結(jié)果都是非常危險的。

“保慈”“貴柔”實際上都是“無為”的重要體現(xiàn)?!兜赖陆?jīng)》第二章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個惡不是兇惡的意思,惡是丑的意思,莊子里面講過東施效顰,當西施皺眉頭成為美的典范,大家效仿她時,這個美就變成了丑。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人為了學(xué)雷鋒,先占一個位置,再讓給別人,這就是偽善。而近年來以慈善的名義行詐騙的事情也非常多,善和不善,實際上相互影響或者相互依存,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都是這樣子的。圣人就應(yīng)該處無為之事,不要刻意說你喜歡什么,不要總是靠語言、編故事來教化老百姓偏好,這是“無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們做父母的,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有老子的無為思想。為什么?我們生下這個孩子,但孩子并不是我們的私有物品,每個都有獨立的人格,父母不能因為生了這個孩子就去控制、支配和干涉孩子。在社會生活中也是一樣,像西漢張良就是很有智慧的人,不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結(jié)果其他哪些貪戀權(quán)利的人都落得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

老子苦口婆心地勸解統(tǒng)治者:恰好是因為你不居功自傲,不長期把持這個位置,反而老百姓不會拋棄你,或者其他的人會記著你。這也是“無為”的一個重要方面。

老子一方面講無為,一方面又講無不為。所謂的“無不為”,乃是“無為”的效果,也是“道”的特性,對統(tǒng)治者來說尤其重要: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鳎釋㈡?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第五十七章)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的思想也引起誤解。頗有人據(jù)此認為知識越多越愚蠢,對道的損害越來越大,以至于什么事都干不了。這種解釋顯然和老子的原意不符,因為“損之又損”的目的是達到“無為而無不為”,所以“損”是受老子肯定的行為。其實老子在這個地方講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學(xué),一方面是為道——對于為學(xué)、求學(xué)的人來說,知識要日益增加,先要把書讀厚,每個細節(jié)都不要放過,書本變得越來越厚了,這叫日益。但是不能停留這里,很多知識應(yīng)該貫穿起來,提煉出來。帛書《老子》中就是寫成“為道者日損”,這個“損”不是損害,而是減少和歸約的意思。當我們的知識掌握得越來越多的時候,那些枝枝葉葉的東西我們必須日益減少,只留下最根本的,最要緊的東西,就是“道”。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別人搶不走,偷不走。

“取天下無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無事”是什么意思?就是用最和平的方式獲得天下,而不是靠制造事端和訴諸于武力爭奪政權(quán)。對民眾的限制越多,越銳利的工具,越繁雜的法令,所造成的紛爭,陰暗和偷盜越多。古人的智慧已經(jīng)把如何取天下看得非常通透,可是統(tǒng)治者們往往利令智昏,把老子對統(tǒng)治者的要求置之腦后,走上相反的道路。在軍事方面也是這樣。戰(zhàn)爭的目的達到一個最低限度就可以了,而且戰(zhàn)勝以后不要逞強,要以喪禮處置,祭奠那些戰(zhàn)爭當中死去的人。

四、 “玄德”、“無為”與“大道”

《老子》第六十五章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大家猛地一看,會覺得這不是愚民是什么?其實老子講得非常明白,統(tǒng)治者不要耍弄你那些所謂的機智和聰明去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否則就是國之賊?!靶隆本褪歉揭徊?,要用淳樸地自然的心態(tài)對待老百姓,不和老百姓斤斤計較,不光要求老百姓有赤子之心,統(tǒng)治者同樣有赤子之心,這樣的德行叫做“玄德”,表面上看起來是愚民,其實是要求統(tǒng)治者首先放棄依靠所謂的聰明才智,或者是所謂的奸詐治理國家。如果說“生”“長”“為”體現(xiàn)了“德”的話,“生而不有”“長而不宰”“為而不恃”就體現(xiàn)了“玄德”(7)如鄭開所論,“玄德”既是老子哲學(xué)的重要概念,亦是諸子時期“哲學(xué)突破”的重要標尺。一方面,《老子》中的“玄德”涉及政治和倫理兩方面的內(nèi)容,是老子政治哲學(xué)和倫理學(xué)的基礎(chǔ)概念;另一方面,從思想史發(fā)展的角度看,“玄德”概念及其理論的提出和發(fā)展,深刻改變且豐富了中國古代思想世界。"玄德"不僅是道家無為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之一,也是道家倫理學(xué)中超道德論的思想依據(jù)。參見鄭開:《玄德論——關(guān)于老子政治哲學(xué)和倫理學(xué)的解讀與闡釋》,《商丘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第1期。。

可見,“無為”“好靜”“無事”“無欲”,都是對統(tǒng)治者而言,如果統(tǒng)治者的言傳身教都符合無為的要求,老百姓就會自動受到感化,自覺端正行為,生活也就會非常安定?!爸未髧襞胄□r”,治理國家,就像做小魚一樣,不能翻騰來翻騰去,掌握好火候和幅度,保持其原汁原味最要緊。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币馑际钦f,最理想的善德善行就像水一樣,善于利益萬物而不借助爭斗的途徑。因為水有這樣的特性,和“道”非常接近。老子之所以強調(diào)“若”,是因為貪婪短視的人們常常自以為是,自作聰明,即使在水資源方面,也常常排污濫用,破壞水源,占用河床,結(jié)果造成災(zāi)害頻仍。而都江堰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就是充分利用當?shù)氐牡貏莺退畡?,根?jù)氣候變化蓄積或疏導(dǎo)水流,無論旱澇,都能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

“無為”,如果一定勉勉強強用現(xiàn)代漢語概括的話,可以為理解為不妄想、不強制、不僵化、不把持、不干擾、不欺詐、不誘惑、不居功、不炫耀、不攀附、不妄為等等。

總結(jié)一下老子的思想,就是“道”“德”并重,“生”“成”并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币馑际歉鞣N事情由“道”生成,由“德”蓄養(yǎng)育,由“物”體現(xiàn),由“勢”成就。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看重“德”,而“玄德”則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在老子眼里,“大道”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其實,“道”和“大”也是勉強的稱呼,但是它所指稱的那個“物”卻在天地之前業(yè)已生成,而且由多種因緣混合而成。它的特性一方面是因為沒有依賴而顯得寂寞和寥落;另一方面又是生天生地,并和“天”“地”“人”一起被稱為時空場域中的“四大”?!叭恕弊鳛椤八拇蟆敝?,要效法“地”,而“地”又效法“天”?!暗亍焙汀疤臁敝档谩叭恕毙Хǖ奶匦?,借用《周易·大象傳》所言,則分別是“厚德載物”和“自強不息”。而《老子》進一步指出“天”所效法的是“道”,而“道”所效法的則是“自然”——“由自而然”或“自己而然”(8)如劉笑敢所論:“‘自然’不是一般的敘述性詞匯,而是與道、與圣人、與萬物密切相關(guān)的普遍性概念和價值?!?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刊與析評引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頁。)“自然”是“萬物”的“自然”,而不是“道”的“自己如此”。亦如王中江所論:“‘萬物’按照自身的本性自行其是,自行變化,這才是老子所說的‘自然’”;“在廣大的宇宙體系中,‘道’遵循萬物的‘自然’”;在有限的人間社會中,“圣人”則遵循“百姓的‘自然’”。(王中江:《“道法自然”本意》,《尋根》2009年第3期。)老子“自然”的思想中也蘊含著“自由”的價值觀,參見陳霞:《論自然》,《宗教與哲學(xué)》第六輯,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

讓我們記住老子的訓(xùn)誡。

五、老子思想與“現(xiàn)代”

老子的思想往往被指斥為“前現(xiàn)代的”。近現(xiàn)代以來,老子思想成為一些中國思想家表達“自由”“民主”,乃至論述市場經(jīng)濟必要性的思想資源。有學(xué)者總結(jié)認為:

中國古代《老子》一書中有許多思想與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的見解頗為相似。這些思想成分包括:“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無為而治”的最小政府主張,“視若芻狗”的一視同仁主張,“見素抱樸”的自然人性論,“可道非道”的不可知論,“謙和慈柔”的博愛主義。(9)馬德成:《老子思想的自由主義解讀》,《江淮論壇》2007年第3期。

這些總結(jié)還不足以闡發(fā)老子思想的價值,因為老子思想同樣適用于對于“現(xiàn)代”的反思,正如白奚所論:

老子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早期,就依據(jù)自然主義的理念,預(yù)見到了文明進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 ,并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這種道家式的憂患意識 ,是對整個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的終極關(guān)懷?,F(xiàn)代人類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嚴重問題 ,而老子思想中以自然主義為基本精神的古老智慧,正可以作為現(xiàn)代人尋找文化對策、解決生活危機的新的智慧的源泉。(10)白奚:《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現(xiàn)代意義》,《首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第3期。

當然,老子的思想首先是基于對于歷史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的反思,《漢書·藝文志》謂:“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11)后世學(xué)者對此爭論頗多,王博撰有《老子之道的史官特色》一文,見于陳鼓應(yīng)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而這些反思是具有超越性的。

猜你喜歡
老子孔子思想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與“劍”
孔子的一生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智者老子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
老子
南昌县| 惠来县| 普兰县| 攀枝花市| 丰宁| 东方市| 隆尧县| 新余市| 和静县| 迁安市| 东山县| 栖霞市| 甘泉县| 吴江市| 安陆市| 汝州市| 景洪市| 璧山县| 武乡县| 积石山| 滦南县| 崇州市| 瑞金市| 安康市| 乐陵市| 翁牛特旗| 双鸭山市| 六枝特区| 长泰县| 温宿县| 抚顺市| 湖南省| 双流县| 灵丘县| 广饶县| 大新县| 隆子县| 海原县| 贵阳市| 上杭县|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