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敏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原本廣為傳唱的紅歌被當下以娛樂性為主的流行音樂所替代,這雖然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性,但我們應從中進行反思,不應任由紅歌背后蘊藏的深刻教育價值被埋沒,應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時代的“東風”,讓紅歌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從而讓當下青少年真正接納并喜愛上紅色歌曲,并進一步認同、學習紅色歌曲背后代表的精神內(nèi)涵[1]。基于此,需要在紅歌宣傳上另辟蹊徑,在歌曲中融入一些反映時代特色、滿足大眾需求的新元素,有效推動紅歌在廣大青少年群體中流傳,充分發(fā)揮紅歌的作用價值。
紅歌反映了真實的歷史。每一首紅歌創(chuàng)造的背后都源于真實的歷史,紅歌便是歷史的見證者與傳承載體[2],如紅歌《南泥灣》反映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國大生產(chǎn)運動,紅歌《松花江上》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等,當人們唱起紅歌,便能回憶起艱苦奮斗的抗日革命歷史。只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才能充分認識當下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為中華民族復興努力奮斗。因此,我們應對紅歌歷史價值的挖掘引起重視,并將其作為新一代革命歷史教育的重要資源,實現(xiàn)歷史傳承。
紅歌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紅歌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本身有著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首先,在精神層面上,紅歌反映了革命先烈勇于拼搏、敢于犧牲、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的精神,革命先烈正是在上述精神力量的鼓舞下,才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其次,從紅歌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看,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色彩,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喜愛,有著非常高的傳唱度,群眾基礎較為深厚。最后,紅歌的藝術審美價值還體現(xiàn)在歌曲的節(jié)奏與旋律上,相對于一般娛樂性較高的歌曲,紅歌更偏向嚴肅性,表達了歌曲創(chuàng)作者對抗戰(zhàn)革命歷史與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歌曲旋律或大氣磅礴、慷慨激昂,給予人莫大的精神鼓舞;或清麗婉轉、柔美清亮,表達了歌曲創(chuàng)作者對抗戰(zhàn)革命歷史與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與頌揚,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審美價值。
紅歌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當下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jīng)歷過當時的苦難,對于當時歷史事件的感受也僅停留在表面,缺少共同情感,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如今面對西方外來文化的強勢輸出,一些青少年很有可能被西方腐朽的價值觀念所影響[3],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所迷惑,從而誤入歧途。因此,必須要以紅歌為載體,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紅歌在青少年愛國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紅歌作為紅色文化的根本內(nèi)容,在教育內(nèi)容上主要以歌曲形式展現(xiàn),相對于傳統(tǒng)單調枯燥無味的“說教式”愛國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紅歌教育更易于被青少年接受,讓青少年通過紅歌感受老一輩革命精神的崇高與偉大,認識到如今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銘記歷史,不忘初心,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提升自身對民族、國家的認同感與自信心,并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一是豐富了藝術體驗。當下青少年以“90后”“00后”為主,他們成長的時期正是我國音樂、電影等各種藝術飛速發(fā)展的時期,因此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流行音樂。相較于當下流行音樂而言,紅歌本身有著更加嚴肅的內(nèi)核與豐富的內(nèi)涵,因此當青少年在欣賞完紅歌或者觀看紅歌匯演后,普遍認為相較于流行歌曲,紅歌“更具有教育意義”“能夠帶給人強大的震撼與激情”“能夠深刻認識到自身背負的建設祖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人不再頹廢”“帶給自身一種全新的藝術體驗”。這些體驗是當下流行音樂無法給予他們的全新體驗,對于青少年思想、行為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意義。
二是提升了審美情趣。盡管當下流行歌曲不乏經(jīng)典、高度傳唱的作品,但從審美價值上來看,流行歌曲遠不及紅歌深刻。在具體格局上,流行音樂多是以“自我感受為中心”,只關注內(nèi)心情感,缺乏良好的普世價值,并且受這種“格局的局限性”影響,在當下一些流行歌曲中,不乏有一些“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低品質音樂作品,青少年若過于沉迷這種“自我欣賞”“自我憐惜”的小情緒無法自拔,必然會造成自身審美低俗化、無意義化。而紅歌作品的創(chuàng)作則是從民族存亡、歷史事件的角度出發(fā),展現(xiàn)了當時的歷史社會背景,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心聲,如對侵略者的痛恨、對革命戰(zhàn)士的擁戴歌頌、對侵略戰(zhàn)爭的描繪等,具有大氣磅礴之美。因此,廣大青少年普遍認為,紅歌之所以能夠吸引自己,是由于作品展現(xiàn)的審美價值,如“催人奮進的美”“慷慨激昂的美”“積極進取的美”等,從而提升了自己的審美價值,開闊了自身視野,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更加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價值觀念。
三是增強了愛國情感。紅歌是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英勇抗戰(zhàn)的生動紀錄,是中華兒女在為中國抗戰(zhàn)勝利拋頭顱、灑熱血的見證,是中國抗戰(zhàn)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青少年通過紅歌,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抗戰(zhàn)的艱苦歷程,充分認識到當下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強大感到由衷的開心與自豪。很多青少年表示欣賞紅歌最大的收獲便是“增強了責任感”“了解了更多的抗戰(zhàn)知識”“身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開心自豪”。
在紅歌中融入流行元素實現(xiàn)紅歌新唱,雖然歌曲在旋律、節(jié)奏、唱腔上有所變化,但紅歌內(nèi)容、主題仍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氣質”,紅歌內(nèi)核依然不變,仍具備歷史的厚重感與深刻教育內(nèi)涵[4]。在融入流行元素后,在表達形式上更貼合當下人們的需求,不僅使紅歌具有革命歷史的厚重感,同時還具備時代感與時尚感,更易于人們接受,從而讓唱紅歌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例如,歌手劉紫玲在自己的專輯《瘋潮2010紅色慢搖》中,針對《十送紅軍》這首經(jīng)典紅色歌曲,在保持詞語基調不變的前提下,將其進行重新編曲,并在歌曲中融入“慢搖”這一流行元素,并采用廣大群眾喜愛的民歌唱法進行演繹,賦予了經(jīng)典紅歌新的生命,使歌曲既有年代的滄桑感,同時又具備和平年代的音樂時尚感,從而使紅歌傳唱成為一種新時尚。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各種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xiàn),極大地提升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如今人們不僅是信息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與此同時,由于紅歌本身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與受眾心理距離較短,情緒傳遞更加直接,為紅歌新唱實現(xiàn)提供了有效傳播途徑??梢越柚ヂ?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等,將紅歌與紅色電影、紅色電視劇相結合,打造一個全新的新媒體宣傳平臺,有效擴展紅歌新唱宣傳范圍,促使紅歌新唱的形式更加豐富。例如,可以借助紅歌容易與信息設備相結合的特點,再配以漫畫、微視頻等形式,以供大眾在閑暇時間學習,更好地領略紅色文化之美,在滿足大眾基本休閑娛樂需求的同時,還能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紅歌內(nèi)涵,有效提升愛國主義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從現(xiàn)代傳播學理論來看,傳播活動主要包含兩個主體,分別是傳播者與受眾,而傳播活動開展則是上述兩個主體互動的過程,需要通過受眾的反饋,才能夠對最終傳播效果進行評判,因此,為有效提升紅歌新唱的傳播效果,在實際傳播過程中,還應對傳播受眾的實時反饋予以較高的重視程度。要以受眾為傳播中心,建立向上互動反饋機制。尤其在信息化時代下,互聯(lián)網(wǎng)強大的通信能力賦予了受眾更多選擇權利,因此想要留住受眾,從根本上提升傳播效果,需要注重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公平的氛圍,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受眾積極性,使紅歌新唱傳播由被動變主動,有效提升傳播效果。除此之外,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還應對受眾對紅歌的真實反饋進行全面收集,虛心接納受眾對紅歌新唱的意見,并做好相關意見的分析,使紅歌新唱更易于被受眾接受,提升紅歌新唱的傳播效果,促使紅歌政治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
綜上所述,紅歌作為承載我國抗戰(zhàn)奮斗史的藝術作品,本身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因此,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紅歌的這一作用價值,并深刻了解紅歌對信息化時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并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推動信息時代下紅歌新唱傳播,促使“唱紅歌”成為一種新的風尚,使紅歌更好地融入受眾的學習與生活中,充分發(fā)揮紅歌蘊藏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