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探微
這是一個常常會出現(xiàn)在中國人夢里的湖泊。從古時的“云夢澤”到現(xiàn)在的“洞庭湖”,這個湖泊承載了中華兒女關(guān)于自然之美的豐沛想象,成為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靈感繆斯”,更無聲浸潤了每一個“依水而生”的生靈。
沒有來洞庭之前,我從《岳陽樓記》中想象它的浩渺與美妙,而真正促成我的洞庭之行的,則是一張關(guān)于洞庭湖的照片:一輪落日染紅了岳陽樓的飛檐翹角,整個湖面猶如一張波光粼粼的大網(wǎng),等待著接住即將下沉的太陽。
這張照片,出自一個拍攝洞庭湖30多年的老攝影師之手。洞庭湖畔長大的楊一九,從20世紀(jì)80年代開始,就將手中的鏡頭對準(zhǔn)了母親湖。他的第一張照片也跟洞庭湖的落日有關(guān):日暮時分,湖面上的漁船穿梭來往,漁網(wǎng)在陽光下閃著星星點點的光,撒下去,也撒下了豐收的希望。從拍下這張名為《漁鄉(xiāng)風(fēng)情》的照片開始,楊一九開始用鏡頭記錄洞庭朝夕、四時之美。
在他眼中,無論哪個季節(jié)的洞庭湖都值得入鏡。洞庭湖在枯水期、豐水期落差大,豐水期時,湖面浩瀚如海,枯水期時,水位變低,又會形成奇特的“湖中草原”景觀。
春季的洞庭湖,擁有湖中現(xiàn)草原的驚艷。君山島附近,兩片綠色的草原夾著窄窄的水面,草原深處,有白色的水鳥揚起雙翅,發(fā)出一聲聲鳴叫,近處,大片大片的紫云英盛放,蜜蜂蝴蝶飛舞,一時間,竟讓人有一種身處大草原的錯覺。
夏季的洞庭湖,蘆葦瘋長,穿過叢叢蘆葦,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對長長的鹿角,不用驚訝,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生活著一大群野生麋鹿。炎熱夏季,它們最愛躲在蘆葦蕩里乘涼,對于它們而言,清幽的蘆葦蕩,就像是天然的“空調(diào)房”。
秋季的洞庭湖,若恰逢一個無風(fēng)的月夜,便成了劉禹錫筆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的景致。天高月明,湖水清澈,涼風(fēng)拂面,迎湖而立,自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之感。
冬季的洞庭湖,則成為鳥類的天堂。每年冬天,都有來自西伯利亞以及我國北方的候鳥們來洞庭湖過冬。彼時的洞庭湖,霧氣氤氳,一群群白鷺在洲灘上悠閑覓食,三兩只斑嘴鴨悠閑劃過水面,還有一群群豆雁從草里“嘩啦啦”突然飛出來。更讓人欣慰的是,近年來這些鳥兒們沒那么怕人了,在專門拍鳥的攝影師們的“長槍短炮”之下,它們往往舒展身姿,如模特兒一樣展示著自己優(yōu)美的曲線。
拍了30多年洞庭湖,楊一九更愿意稱自己是一個“守望者”“見證者”,他拍下了第一座橫跨洞庭湖大橋合龍的歷史性瞬間,也記錄下這些年洞庭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總的來說是越來越好了,從前挖沙船特別多,湖水一年四季都是渾濁的,只有春節(jié)期間,挖沙船停了,才拍得到清澈的湖水?,F(xiàn)在,因為加大了治理力度,洞庭湖的水質(zhì)明顯好轉(zhuǎn)。湖區(qū)的蘆葦,也好幾年沒有割了,這給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空間。”眼前的洞庭湖,確實是清澈而熱鬧的,湖面上來往的船只上,載滿了欣賞動人風(fēng)光的游人,他們看湖水,看飛鳥與魚,也看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最美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