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琴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衛(wèi)生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在中職學校教學中,英語可謂是困難較大的一門學科,大部分中專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英語缺乏濃厚的興趣。因此,提高中職學校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勢在必行。英語教師應該大膽實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采用適合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語言情境,激發(fā)與培養(yǎng)中專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是一門國際語言。在當今時代,一個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要發(fā)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外,還必須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特別是先進民族的科學技術(shù)文化的精華,以此來提高本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開發(fā)本民族智力。為達到此目標就必須掌握好英語這個交際工具,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才能激起他們心底想學好這門功課的愿望,學好英語就有了思想基礎。
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老師的培養(yǎng)下逐漸形成的。老師和學生主要的接觸的場所是課堂。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guān)系,他們佩服、喜歡任課教師,才會喜歡上他的課,才會對英語感興趣。在教學中,我認為“愛”是情感誘導的根基,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手段,是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心理兼容的良好環(huán)境,并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助、團結(jié)、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關(guān)系。學生就會由愛老師到愛上英語學科,使學生從喜歡學、愿意學到自覺學,由“苦學”變成了“樂學”。在這種融洽的師生的關(guān)系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在中專學校中,要想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就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首先,在課堂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其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一味的被動式學習;其次,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的講解忌繁、雜、重,要讓學生有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最后,對于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英語學習的工具從單一的錄音機演變到今天的VCD、DVD和電腦。在教學過程中,不光是讓學生能聽到,還要讓學生能看到,能自己做到。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功能,將投影、錄象和錄音機有機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氣氛,使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中專英語教材的每一課,都有情景會話,讓學生每個人都有機會練習如何自我介紹、打電話、購物、去餐館、描述天氣、問路等,使他們學會實際應用。在實際教學中,還采取了分層次教學的方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其自身的實際水平能力,能者多學,差者從簡單入手,盡量使每個學生能學有所得。利用此種種教學手段,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英語實際應用的機會,真正做到使學生在“動中學”、“用中學”,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真正使學生掌握并能應用所學知識。
英語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一門外語,學生主要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自學。因此,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每次課都只安排一種活動,那么,就會使學生有單調(diào)乏味之感。英語作為一門技能課,教師不妨把聽、說、讀、寫各項技能融為一體,讓學生進行多種技能實踐,從而使課堂活動擺脫單一乏味而變得多姿多彩。例如,課前一支英語歌,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極大的興趣走入了英語課堂;課前的duty report,同學之間的free talk,更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中的教學游戲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住所學內(nèi)容,同時寓教于樂,如單詞接龍游戲,讓學生更容易記牢單詞。事實證明,學生們很喜歡這種方式。再如,有時可以給學生進行聽寫練習,或是給學生朗讀一些有趣的故事,讓學生進行聽力理解練習。這樣既能練習口語,又能使學生對馬上要學的課文加深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另外,讓學生每天閱讀一篇短文,這樣不但增長了課外知識,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讓他們更加喜愛英語這門學科。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正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國內(nèi)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工具性動機往往比融合性動機在學習者的英語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更大,學生總覺得學習是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往往勉力而為。但是,當他們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以后,就會不由自主地將工具性動機轉(zhuǎn)化為融合性動機,從而迸發(fā)出巨大的學習熱情。恰如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其學習動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其成為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樂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