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盈犀 郭麗娜
翠衣生津湯是清代著名醫(yī)學(xué)家王孟英所著《溫?zé)峤?jīng)緯》中的清暑益氣湯的改良版。原方由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組成。改良方去黃連、竹葉、知母、甘草這些較少用在藥膳湯中的中藥材,加入導(dǎo)熱下行的燈芯草,配用雞肉、瘦肉等肉類以顧護脾胃。
西瓜翠衣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療咽喉干燥、疼痛及泌尿系感染等。西瓜翠衣?lián)v碎后敷在皮膚上,可改善皮炎癥狀,冰鎮(zhèn)后效果更佳。
西洋參性涼,補氣之余更重養(yǎng)陰生津,兼清熱,適合氣虛傷津、傷陰或夾熱者。
暑熱天,不僅應(yīng)清解暑熱,還要益氣生津。西瓜翠衣甘涼,可清暑生津;西洋參補氣生津,一清一補,顧護已傷之津液。荷梗是荷葉的葉柄和花柄部分,可清熱解暑、理氣寬胸;搭配養(yǎng)胃生津、滋陰清熱的石斛,加入清心、導(dǎo)熱下行的燈芯草,肉類則選用偏溫的雞肉及益氣陰的瘦肉,適合暑熱傷及氣津見疲倦、口渴、汗多者,或陰虛、氣陰不足者。
西瓜翠衣、荷梗、燈芯草清熱祛暑,口渴、體熱、尿短赤明顯者可酌情增加此類藥量;西洋參、石斛可益氣生津,疲乏、汗多而津液不足者可適當(dāng)增加此類藥量。
原料:西洋參15克,西瓜翠衣50克,石斛20克,荷梗15克,燈芯草2扎,雞小半只,瘦肉300克,蜜棗1粒。
制作方法:藥材沖洗后裝入煲湯袋;雞去皮、脂肪,洗凈切塊;瘦肉洗凈、切塊。雞和瘦肉一同飛水。瓦煲內(nèi)加水2000毫升,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約1小時,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暑、益氣、生津。
適用人群:身熱心煩、精神不振、體倦少氣、口渴汗多、尿短赤等暑熱氣津兩傷者。
注意事項:有肢體困重、口黏口甜、大便黏等夾濕癥狀者不宜服用。
大眾醫(yī)學(xué)201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