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學生挫折教育新論

2019-12-23 07:26江晨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自我教育

江晨

[摘 要]大學生挫折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塞涅卡的挫折觀為視角,對當前大學生挫折教育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生挫折教育存在主體作用未能充分發(fā)揮、缺乏挫折情境的預見教育和對挫折情境的價值判斷過于武斷等問題。塞涅卡的挫折觀對當代大學生承認挫折情境、預見挫折情境和正視挫折情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大學生能依靠自我教育的形式最終化解挫折情境,實現(xiàn)自我超越。

[關鍵詞]大學生挫折教育;塞涅卡;自我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9)11-003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1.006

所謂挫折,是指個體遭遇引發(fā)目的受阻的客觀情境或事件時,對這一情境或事件產生的認知及自身的情緒感受,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認知、挫折情緒三個要素。所謂挫折教育,是指在受教育者遭受挫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其進行理論教育或技能訓練,充分激發(fā)受教育者的潛能,從而使受教育者能夠正確地認識挫折、面對挫折,增強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的教育[1]。

一、大學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座談會上對青年們說:“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2]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當前尚未經歷過挫折的人生看似是幸運的,實際上卻潛藏危機,任何一個小的打擊都可能徹底擊垮所謂的幸運。目前,很多正在經歷挫折的大學生不知如何應對挫折,而一些尚未經歷過挫折的大學生卻暗自歡喜,錯誤的認為挫折永遠不會在自己身上發(fā)生。因此,不論是正在經歷挫折的大學生,還是仍處于一帆風順的大學生,對其開展挫折教育都是必要的。

大學階段作為人生的重要轉折階段,與其他人生階段不同。一方面大學生剛剛成年,思想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大學階段作為學校教育的最后階段,面臨著就業(yè)的壓力。如此一來,大學生可能會遭遇來自學習、人際交往、經濟、感情、擇業(yè)等多方面的挫折,如果挫折教育不到位,會加重其的心理負擔,造成心理扭曲,甚至會做出極端行為。目前,在校大學生多為90后、00后的獨生子女,根據(jù)有關調查顯示,大部分獨生子女相對于非獨生子女存在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3]。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前習慣于家庭、學校的兩點一線的生活,進入大學之后,原來的生活被徹底顛覆,高考的唯分數(shù)論的選拔機制使其缺乏意志、情感、合作等方面能力的訓練,很多學生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情緒。一些學生會選擇沉迷于網絡游戲、賭博等方式排解心中情緒,甚至有些學生因心中不適的長期積壓會造成抑郁。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找準生活學習的方向,實現(xiàn)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塞涅卡的挫折觀

塞涅卡(約公元前4—65年)是在羅馬帝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晚期斯多亞學派的代表人物。stoic(音譯:斯多亞)蘊含“恬淡寡欲的、堅忍的;恬淡寡欲的人、禁欲主義者”之意。在面對命運中的磨難方面,塞涅卡主張堅強、不動心、甚至冷酷。盡管塞涅卡哲學的宗教色彩因素早已過時,但他“只要內心不垮,一切打擊都可以等閑視之”[4]的挫折觀依然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挫折情境存在的客觀性

在塞涅卡看來,挫折情境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是最杰出的人也免不了會遭遇挫折情境?!盀牡湹囊u擊是輪著來的,它一視同仁地摧毀一切事物,它驅趕著一切事物,將他們當作自己的獵物。它一個接一個地命令所有的人最終結賬,無人可以逃脫因生于人世而應償付的懲罰?!盵5]不僅人人都會遭遇挫折情境,甚至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情境也可以是連續(xù)不斷的?!叭松茉鉂摲T多形形色色的不幸,它們不會允許任何人處于長時間的寧靜之中,甚至不讓人短暫休戰(zhàn)。”[6]因此,要正視挫折情境存在的客觀性。一方面,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挫折情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挫折情境潛藏在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不可大意。

(二)對挫折情境的積極價值判斷

塞涅卡指出,遭遇挫折情境并不會造成自我損失,“我們接受的都是會毀滅的東西,我們自己也會毀滅。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獝琅??為什么要抱怨?我們生來就是為了這個的。讓自然隨其所愿處理質料吧,那是她自己的;讓我們面對一切時都開開心心,保持勇敢,要記?。何覀冏约旱臇|西是絕對不會毀滅的”[7]。誠然,挫折情境會導致我們失去一些東西。但仔細想想,又能失去什么呢?失去錢財、面子、地位、愛情亦或是榮譽?在塞涅卡看來,這一切皆為身外之物,因為它們從未真正屬于過你,唯有“美德”,是真正屬于你的,也是終身不會失去的。

挫折情境不但不會引起損失,反而會磨練美德。塞涅卡在《論天意》一文中用大量篇幅闡述經受困境與磨難對自我實現(xiàn)的重要意義?!耙粋€人如果沒有遇上困境,在我看來就是最為不幸的?!薄耙粋€人如果要認識自己,那他首先要接受考驗;沒有經過測試,誰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薄盀碾y是美德的機會?!薄安唤洑v風吹雨打,沒有哪棵樹能根深蒂固。長在灑滿陽光的山谷之中的樹木是弱不禁風的。所以,災難是為了好人的利益,為了使它們無所畏懼,堅定地生活在驚險中,并耐心承受所有那些在無力承受的人看來是災難的事件”[8]。由此可見,塞涅卡十分認同挫折情境對于個體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個體也只有在多次經歷挫折情境之后,才能修煉美德,是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三)如何應對挫折情境

1.順應自然,以人為本。塞涅卡在《論天意》一文中寫大地、海洋、暴雨、烏云、星星等自然之物的有序運行,來論證時神明在維系自然中的一切,否則宇宙絕不會如此井然有序。塞涅卡還在文中寫道:“自然絕不允許好被好傷害?!盵9]此處,塞涅卡將自然與神混用,可見在塞涅卡看來,神與自然之間是可以相互替代,互劃等號的。學界也認為,“斯多亞學派的自然哲學其實就是它的神學”[10]?!白匀辉手Z給我們的是何等樣的生活——她宣告人類呱呱落地后的第一項行為就是哭泣。”[11]塞涅卡在此處指出人生遭遇挫折是自然之神賦予的,是不可改變的。因而,塞涅卡主張萬事萬物的運行應順應自然,遵循事物本性及內部發(fā)展規(guī)律。個體遭受挫折是人生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要學會順應自然,尊重生命中的挫折,允許并接受挫折情境的存在。

塞涅卡還在《論天意》一文中寫道,“好人與神明之間存在著美德帶來的友誼”“好人與神的區(qū)別僅僅在于時間這一要素”“好人是神的學生、神的模仿者、神的真正后裔” [12]。由此可見,塞涅卡眼中的神并非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自然萬物之中,因為人具有理性,所以區(qū)別于其他生物。這種理性只有神和人類具有,因而這種理性可以稱為“神性”或“人性”?!吧衩鞯哪康摹瑫r也是智慧的人的目的”[13],塞涅卡在此處將神明與智慧的人混為一談,可見在塞涅卡看來,神明存在于人心中。當然,神明并非存在于每個人心中,對于那些膽小鬼和卑劣之人,神明是不屑一顧的,只有好人,擁有美德與精神的人,心中才會有神明常駐。表面看來,塞涅卡崇尚神,崇尚一種虛無。仔細辨認才發(fā)現(xiàn),塞涅卡崇尚的神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神,這是一種倫理學意義上的神,是強調類似美德的一種倫理道德。因而,塞涅卡尊重人、尊重人性,深具人本主義色彩,并期望神的精神促進人美德的發(fā)展。所以在面對挫折情境時,塞涅卡提倡的順應自然不是消極的宿命論,而是強調人在遭遇挫折情境中積極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2.正視死亡,預見挫折。塞涅卡在《致瑪西婭的告慰書》和《致波里比烏斯的告慰書》這兩篇文章中對死亡問題進行了細致的探討。因宗教信仰的關系,塞涅卡把死亡視作對痛苦的解脫和對生命的超越,這種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是我們唯物主義者所不能接受的,將這種對待死亡的看法摒棄之后,其死亡哲學中依然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塞涅卡首先論證了人生命的脆弱。“對于人,嗅與嘗、疲累與失眠、飲與食,以及一切對他來說必不可少的東西都充斥著死亡”[14]。人活著需要空氣、水源、溫暖、食物、睡眠等許多要素的合作,失去任何一個最簡單的要素都會導致人的死亡。塞涅卡把人視作一艘輕輕一晃微微一顛就會破碎的船,足見生命的脆弱。既然死亡如此簡單,相較于生活,死亡似乎是最簡單的事,因而只有懦夫才會去選擇最容易的死亡,而勇者會選擇勇敢的面對生活。塞涅卡還提到一切不幸的最壞結果也不過是死亡?!八劳鍪且磺型纯嗟慕饷?,它是我們不幸難以逾越的界限”[15]。人遭遇到的最大的不幸最終會導致的最壞的結果是死亡,而人的生命無比脆弱,死亡又那么容易。既然死亡尚且可以如此輕易面對,更何況挫折呢?畢竟挫折的最壞結果也不過是死亡罷了。

挫折情境常常是非人力所能控制的,但卻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見。人生本就是變化無常,不可能事事順意。在行事之前,如果抱著必然成功的心態(tài),那么打擊的來臨對人造成的傷害將是劇烈的。“在我們的眼前那樣多的財富突然間一貧如洗,然而我們卻從未想到自己的財產也一樣會轉眼成空!因此,我們必然更加易于崩潰;或者說,我們根本沒有防備”[16]。當提前預見,有所防備之后,挫折情境帶來的打擊將會大大減少?!叭绻悴⑽创_定無疑的保證你的欲求一定成功,那么欲求的舍棄給心靈帶來的痛苦也必定會輕得多”[17]。由此可見,挫折情境的預見對挫折情緒的控制幫助很大。

3.寄情閱讀,效仿賢哲。在塞涅卡看來,成為賢哲應是人一生的追求。而賢哲唯一重視的就是其美德,不在意身外之物的得失,唯有美德是他人搶奪不去的。正因如此,“賢哲是不可傷害,不可羞辱的”[18]。塞涅卡在其書中多次舉蘇格拉底、伽圖等賢哲遭受不幸卻美德長存的例子證明賢哲根本無法受到傷害。“這些人中(指賢哲)沒有一個會‘不在家,這些人中沒有一個不會讓他的來訪者在離開時更加快樂、更加專注于自身,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會讓任何人兩手空空地回去;或夜晚、或白天,一切人都可以與他們見面”[19]。通過哲學閱讀,普通人也能實現(xiàn)與賢哲對話,他們是幾個世紀以來最優(yōu)秀的人,普通人可以不帶任何委屈的、以最真實的狀態(tài)與他們相處。賢哲也不會吝惜自己的財產,會用其全部所學影響他人。通過與賢哲交流,我們可以習得美德的重要性,從而能收獲心靈的寧靜。因而,塞涅卡提到:“哲學研究會治愈你的創(chuàng)痛,它們會根除你的一切悲傷”“哲學是你最可靠的衛(wèi)士,惟有她能救你于命運之神的掌控之中?!盵20]通過哲學的閱讀,受傷者能夠徹底根除消極的挫折情緒。

三、當前大學生挫折教育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初,孫云曉撰寫了一篇文章——《我們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對手嗎?》,這篇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呼吁要注重對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提升,正是這篇文章開始,我國明確提出了挫折教育,之后,挫折教育在我國得以廣泛研究[21]。鑒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教育界一直把大學生群體的挫折教育作為重點研究領域,并形成一定實踐體系,但以塞涅卡挫折觀的視角來審視,依然可以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

(一)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未能充分發(fā)揮

塞涅卡強調挫折教育要以人為本,但當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心理健康講座、團輔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以這些形式開展的挫折教育具有實施性強、輻射面廣的優(yōu)點,但集中教育也忽視了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大學生是挫折教育的接受者,同時也是挫折教育的主體,只有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在挫折教育中的主體作用,使其自我感受挫折教育,才能夠取得實際效果。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自我意識和個性都比較強,一味地對大學生灌輸式的進行挫折教育,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得挫折教育流于形式。此外,不能夠有效發(fā)揮大學生主體作用的挫折教育,會產生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并不能夠真正的提高大學生應對挫折情境的能力。

(二)缺乏挫折情境的預見教育

塞涅卡強調預見挫折情境的重要性,然而大學生挫折教育把重點放在挫折情境發(fā)生之后的應對上,而忽視大學生對挫折情境預見能力的培養(yǎng)。在挫折的三個要素中,由于挫折情境是導致挫折產生的客觀原因,非主觀力量所能控制的,所以挫折教育多把重點放在挫折認知和挫折情緒等主觀反應的教育上,這一點本無可非議。但是,作為不可改變的挫折情境,挫折教育真的就沒有對策了嗎?通常我們文化引導了我們習慣于采用鼓勵式教育。例如,學生在考試前的鼓勵與找工作時的祝福與期望。然而,現(xiàn)實境況卻與學生被注入的美好生活向往形成了巨大反差,潛藏挫折的生活輕而易舉的擊垮學生的幻想,毫無心理準備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由于長時間無法承受,進而造成一定的心理疾病甚至抑郁。倘若在事先學生心中就能對失敗的結果有所預見,心理有所警惕,當真正失敗時,一切將變得可以接受。而這種在挫折情境發(fā)生之前預見能力的培養(yǎng)正是高校挫折教育中嚴重缺失的。

(三)對挫折情境的價值判斷過于武斷

塞涅卡認為挫折情境未必是壞的,反而可以磨練人的美德,然而大學生挫折教育卻普遍認為挫折情境是消極的。美國應激理論的代表人物拉扎勒斯認為,引發(fā)問題的是主觀壓力,而非客觀壓力。事件是否會導致挫折產生,并非先驗決定的,而在于人們差異化的詮釋。人們只有感到自己的能力無法應付環(huán)境需求的能力時,才會產生挫折。因而,面對相同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的表現(xiàn)可能會完全不同。傳統(tǒng)挫折教育研究多用“抗挫”來應對挫折情境,如此定義已經將挫折情境當作負面之物,但實際上挫折作為人的主觀產物,絕不能如此武斷定義。2018年,施一公院士在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上說:“我對一帆風順、很少取得負面結果的學生總是很擔心,因為它們沒有經歷過科研上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庇纱丝梢姶煺矍榫硨θ擞泻軓姷腻憻拑r值。因而,過度地對挫折情境進行消極價值判斷,不但會讓學生將挫折情境妖魔化,不能正視挫折情境,而且會讓學生不能有效的利用挫折的鍛煉價值,耽擱其獲益成長。

四、塞涅卡挫折觀對大學生挫折教育的啟示

塞涅卡的自然哲學觀強調尊重人、尊重人性。挫折的涵義中所包含的挫折認知和挫折情緒也表明挫折的產生主要是主觀因素。塞涅卡的挫折觀啟示我們在挫折教育中要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教師為主導的挫折教育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自我教育的潛能。因而也只有通過大學生自我教育,才能真正實現(xiàn)挫折教育的有效實施。在大學生的自我挫折教育中,塞涅卡的挫折觀可以給我們如下啟示:

(一)承認挫折情境

塞涅卡的自然哲學觀強調要順應自然。因而,大學生要學會尊重自然世界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承認挫折情境的存在性。由于大學生尚處于人生的青年時期,未來人生發(fā)展充滿變數(shù),其須認識到挫折情境的發(fā)生是不可避免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因而,當挫折情境尚未發(fā)生時大學生不應該抱有僥幸心理,挫折情境發(fā)生時,大學生也不能自暴自棄。當然,大學生對待挫折情境的這種淡然的態(tài)度要建立在自身已付出努力的基礎上,如果因學生并未付出過努力而遭遇失敗,學生要學會總結自身原因,并積極改進自我,不可一味地把責任推卸給挫折情境的發(fā)生。現(xiàn)在很多挫折教育提倡人為的創(chuàng)造挫折情境,基于挫折情境的存在性,筆者是反對這種做法的,因為挫折情境是必然會發(fā)生的,只是或早或晚罷了,而這種人為創(chuàng)造的挫折情境沒有很好地順應自然規(guī)律,只會起到揠苗助長的作用。

(二)預見挫折情境

塞涅卡強調要對挫折情境有所防備,這樣在挫折情境來臨時,人不會受到過于強烈的沖擊,從而能夠更加從容的應對。但現(xiàn)在的大學生在做事前總是刻意回避去預想失敗的結果,把這當成不好的兆頭。但實際上心理學有一個說法叫“目的顫抖”,當你越期待某一件事的成功時,完成過程中反而會出現(xiàn)緊張、心跳加速等反應,從而更易導致失敗。因而,對于大學生來說,在事情發(fā)生之前應在心理作好失敗的準備是很有必要的。提前預見失敗絕不是詛咒,而是一針強心劑,既可以幫助學生緩解“目的顫抖”,又可以幫助學生在失敗之后勇敢面對。不僅學生自身如此,教師、家長在鼓勵學生的同時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可能失敗的預期教育,鼓勵成功是美好的,但會在無形之中增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目的顫抖”效應,也易讓學生在經歷失敗之后覺得對不起老師、家長的期望,陷入自責之中。家長、老師和學生三方在行事之前不妨都預想一下挫折情境的發(fā)生,那樣即使挫折情境真的發(fā)生也已經有所準備,可以坦然面對了。

(三)正視挫折情境

首先,塞涅卡的死亡觀啟示我們不該畏懼人生中的挫折。很多大學生在遭遇挫折之后想不開甚至會選擇輕生,這種極端的做法是極其懦弱的。當代大學生必須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同時也要意識到生命的脆弱。選擇死亡是懦夫所為,而勇者會選擇直面人生,直面各種挫折情境。其次,塞涅卡挫折觀啟示我們挫折情境可以磨練美德。很多大學生對此觀點不以為然,認為遭遇挫折情境則意味著失敗,失敗就意味著沒有未來。這種想法其實是沒有遠見的。人活一世,不是爭這一朝一夕的成敗,人一生的追求應該是美德和心靈的寧靜。挫折情境可以磨練美德、鍛煉能力、熨平心境。因此,大學生應學會正確看待挫折情境,充分利用挫折情境的磨練價值,鍛煉自身品格,實現(xiàn)自我提升。

(四)化解挫折情境

塞涅卡在書中多次提及賢哲,并指出挫折情境從來無法對賢哲造成傷害,而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哲學書目實現(xiàn)與賢哲交流并受其影響。對于現(xiàn)代大學生挫折教育而言,未必非要把閱讀書目局限在哲學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對學生內心美德發(fā)展有益的人文學科書目供學生自主選擇。通過閱讀,學生會積極自然地融入其中,內心變得更加強大,再面對挫折情境時會自然聯(lián)想到從書中所得,用歷史名人所為來教育自己。在歷史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挫折教育將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參考文獻:

[1]張作平,李春鳳.當代大學生挫折教育研究——以瀘州醫(yī)學院為例[J].傳承,2014(9):106-107.

[2]習近平.五四青年節(jié)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3-5-4.

[3]鄧建生.挫折教育:高校德育的題中要義[J].江蘇高教,1998(3):22-24.

[4][7][8][9][12]塞涅卡.強者的溫柔——塞涅卡倫理文選[M].包利民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3,338-339,330,334,335,337,326,304.

[5][6][11][13][14][15][16][17][18][19][20]塞涅卡.哲學的治療——塞涅卡倫理文選之二[M].吳欲波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96,98,122,337,90,104,86,58,23,109,170.

[10]汪子嵩,陳村富,包利民等.希臘哲學史( 4)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1]何超男.大學生挫折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渤海大學,2017.

(責任編輯:宇美臻)

猜你喜歡
自我教育
自組織視閾下的研究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自我教育視閾中大學生責任感培育探究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目標設定研究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中職學生良好習慣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職校班級管理中如何加強學生自我教育
網絡維度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自我教育機制研究
初中學生互動式德育工作探究
作為班主任,去堅持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