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碩
【摘要】塑造學校品牌的過程不同于學校特色的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注重的是辦學的多樣化,而學校品牌的“品”指的是“品質”,先有“品”再有“牌”,學校教育的質量儼然成了學校發(fā)展的重點。
【關鍵詞】學校品牌;品牌塑造;實施戰(zhàn)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學校教育正逐步向優(yōu)質教育的方向平穩(wěn)過渡。多數學校已經達到了特色教育的發(fā)展要求,進而繼續(xù)進行高質量的品牌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品牌教育對于受教育者來說凸顯的是量的積累,更是質的飛躍。創(chuàng)建品牌教育的第一步是品牌的定位,能準確鎖定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固然重要,但是關鍵的一步是如何圍繞品牌定位進行學校品牌的塑造,這更能體現學校的行動力和決心。如果沒有做好這一步,也就談不上品牌的經營、維護和創(chuàng)新了。
一、塑造學校品牌的四個原則
俗話說,做人要有原則,做事要有規(guī)矩。塑造學校品牌不是一時興起,雖然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是可以體現各個學校辦學的自主性和個性化的,每個學校留有一定的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但是也要符合一定的規(guī)范和要求。
(一)優(yōu)質性的原則
義務教育所需要的優(yōu)質均衡的發(fā)展是時代的呼喚,品牌教育是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品牌”二字決定了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是學校教育的成果。學校想要躋身品牌學校的行列,對學校的風氣,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成績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做“精加工”,才能說明對學校品牌的認識達到了新的境界。學校發(fā)展如何,必須用事實來證明,用實際行動來說話。這一點歸根到底是從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體現出來的,這也是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大眾最為看重的。學校是教育的場所,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了,社會知名度自然會得到擴張,學校也自然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因此,只有保證學校教育的優(yōu)質性,學校品牌才存在可塑性。
(二)整體性的原則
“整體性”的含義較廣泛,它可以指學校這一整體也可以指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的整體性等等。首先,打造學校品牌不是把學校中某一個別項目、學科或活動作為招牌進行宣傳,而是將學??醋饕粋€整體來進行塑造。其次,學校品牌發(fā)展規(guī)劃的具體步驟包括品牌設計、教育理念、學科建設、活動實施等一整套完整的規(guī)劃。只有某一步驟做得好或者缺少了某一步驟,無法稱為完整的學校品牌規(guī)劃。最后,學校品牌的塑造涉及本學校中的所有人,包括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還包括教育主管部門、大眾媒體、其他學校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忽視了其中某一方面的智慧,學校品牌的塑造出現片面性的可能就會越大。
(三)個性化的原則
每所學校的發(fā)展狀況千差萬別,選擇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打造出不同的學校品牌是必然的。學校進行品牌策劃,就是要打響學校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一塊招牌,能夠在同等學校中脫穎而出。通過梳理近幾年學校發(fā)展的案例,我們能夠發(fā)現多數學校的品牌塑造是以學校個性化的特色發(fā)展為基礎的。學校特色與學校品牌雖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特色”即獨特性也可以等同為個性。如果特色辦學能夠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學校品牌的塑造將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以特色辦學為跳板,發(fā)展成功的品牌學校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特色”一詞內涵豐富,常見的有學校歷史文化特色、管理特色、課程特色、活動特色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學校極大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北京市愛樂實驗小學倡導“愛樂教育”,用音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帶動學校整體飛速發(fā)展。事實也證明,這確實是學校進行品牌塑造最實用、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四)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
塑造學校品牌需要學校各方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品牌定位既要尊重眼前的實際,又不能失了“面向學生的未來,面向學校的未來”的發(fā)展觀。眾所周知,學校品牌是具有“育人”功能的品牌,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的教育等需要時間的積累。因此,學校品牌的塑造一定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從一開始,參與品牌塑造的人員就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另外,在實際操作方面,學校在制定學校品牌短期規(guī)劃的同時更應該做好長期的規(guī)劃,甚至必要時還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中期規(guī)劃。學校品牌的塑造好比一個新生命生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管理者要采用科學發(fā)展的理念,不斷思考、反思、修正不足之處,切忌急功近利。認真落實好每一步,學校品牌的塑造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二、塑造學校品牌的戰(zhàn)略
(一)知名校長引領戰(zhàn)略
成功的品牌學校離不開學校中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在學校的進步中發(fā)揮了作用。其中,校長就起到了引領的作用。知名校長不單單是自己所在學校的帶頭人,而且也是其他學校的校長學習的榜樣。學校的發(fā)展側面體現了校長的個人能力,校長的教育思想影響著學校的發(fā)展軌跡,品牌學校的發(fā)展見證著每一位知名校長的成長歷程。校長想要打造品牌學校,塑造學校品牌就要懂得進行自我修煉、學習品牌學校成功的經驗、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路,最終成就品牌校長,塑造學校品牌。
(二)校內名師宣傳戰(zhàn)略
教育消費者希望能夠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服務,而教師是教育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優(yōu)秀的學校一定會有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教育教學質量可以得到保證,更有可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這一點在社會公眾的心中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名師是學校品牌的一張名片,可以使學校品牌的馬太效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校擁有名師,社會關注度自然很高。家長與學生對學校充滿期待,生源問題得到了解決,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會更加關注學校的發(fā)展狀況。學校越辦越好,反過來會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師資和其他教育資源,學校的發(fā)展會進入到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
(三)學校文化輻射戰(zhàn)略
塑造學校品牌的過程也是對學校文化進行檢驗的過程。品牌學校一定是一所充滿文化魅力的學校。學校中的人、學校內的環(huán)境、設備設施,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無不散發(fā)著文化氣息。學校文化對品牌學校的影響可以是有形的更可以是無形的。學校品牌是學校文化的精髓,學校品牌文化的內涵對學校品牌的塑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北京市東城區(qū)府學胡同小學始建于1368年,支撐其經久不衰的力量就是府學文化的根,府學人對學校文化不斷鞏固和創(chuàng)新,學校文化承載著學校發(fā)展的歷史,更見證著一個個時代的更迭。
(四)學生全員參與戰(zhàn)略
學校中的主體包括學校管理者、教師還有學生,學生是學校品牌塑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身份很特殊,他們屬于被管理者,同時也是學校管理的參與者。學習是學生的本職工作,但是學校的發(fā)展關乎學生個體,與每一個學生息息相關,他們有最直接的感受和體會,最具發(fā)言權。雖然在學校管理方面學生沒有決定的權利,無法扮演最終定奪者的角色,但是學生的參與對學校管理決策的可行性、有效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是學生的分內事。學校管理者如果遠離教學第一線,忽視學生的心聲,不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最終的舉措是收效甚微的。部分學校已經率先開展了學生參與機制,學生參與到學校品牌建設中,將學生的意見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塑造學校品牌一定少不了每一位學生的身影。上海市七寶中學的校長鼓勵學生自主管理,充分尊重學生的權益,為學生提供了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率先為其他學校做出了示范。
三、塑造學校品牌的誤區(qū)
(一)違背學校品牌的文化本質
學校品牌背后蘊含著文化,具有人文主義色彩。雖然“品牌”一詞最早來源于企業(yè)管理,但是教育和傳承文化的職能是學校品牌不同于商業(yè)領域產品品牌的本質區(qū)別。學校品牌不能完全照搬企業(yè)品牌的衡量標準,更不能以偏概全直接用產品品牌的特點來看學校品牌的特點。很多學校在片面追求學生考試成績的漩渦中,漸漸遺失了塑造學校品牌的初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未來更好地生活,塑造學校品牌不僅要關注學生當前的學習生活,還要關注到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fā)展。這是塑造學校品牌的初心,也是學校品牌文化的本質。如果學校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那么學校只是履行了學校品牌在教育功能上的價值。而實際上,學校品牌還具有一項不可替代的價值即情感功能。品牌學校的學生對于自己的學校一定是充滿感情的,不管是在校學生還是已經畢業(yè)的學生,他們一定熱愛自己的學校,對學校充滿懷念、感恩和依戀。因為學校不僅教給了他們知識,更讓他們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他們的這種情緒會感染身邊的人,人們自然而然會對這所學校形成一種良好的認知。具有這樣的文化內涵的學校才是優(yōu)質的學校,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學校。
(二)追求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塑造學校品牌不等于塑造學校形象,呈現在表面的形象工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塑造學校品牌絕對不是重新設計一下校服?;眨亟ㄐ@校舍,整頓校容校貌,費盡心思想出幾句響亮的校訓口號這么簡單。塑造學校品牌更注重的是內在的、無形的精神追求,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校長要不斷反思,勇于創(chuàng)新,聽取各方的意見,教師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自身學術修養(yǎng),鉆研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學生在充滿學校品牌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從物質化的進一步上升至精神層面的進步,這些才是品牌學校真正的“門面”。個別學校對于塑造學校品牌目前還存在著許多誤區(qū),有的學校照抄照搬成功學校的經驗而忽略了自己學校天然的優(yōu)勢資源。不是說學校設施、環(huán)境先進一流、國際化就能成為最好的學校,那些學會選擇適合本校發(fā)展道路的學校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南京市浦口區(qū)行知小學的前身是五里小學,是典型的落后農村小學。在這三十年間,楊瑞清校長利用學校原有教育資源,在農村辦實驗班、教育基地等。在與城市小學激烈的競爭中,謀求農村小學發(fā)展的求生路,走出一條適合農村薄弱小學改進的道路,行知小學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熟知的從農村走向國際的知名小學。
(三)有塑造無經營
學校品牌也是有“保質期”的,沒有“保鮮劑”的保養(yǎng),會導致已經建立起來的學校品牌的優(yōu)勢加速流失。學校盲目自大、故步自封和缺乏與各方溝通交流的意識,會使學校品牌的成果一點點被消磨掉。唯有強調精益求精,不斷創(chuàng)新,樹立品牌危機意識,方能經得起千錘百煉。
塑造學校品牌不是只爭朝夕的事情,因為學校品牌要經歷百般的磨礪和時間的檢驗,也許這還是一個反復的和敢于不斷嘗試的過程,需要學校的一代人乃至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建設。
參考文獻
[1]閆德明.學校品牌的涵義、特性及其創(chuàng)建思路[J].教育研究,2006(8).
[2]陳麗,等.學校發(fā)展策劃:理論、方法與實踐[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
[3]宋運來.品牌學校最需要關注的問題[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