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傲
劉勰的實證方法的提出是在《辨騷》篇中:“將核其論,必徵言焉。”想要核實前輩的言論,一定要查驗前輩說過的話是否符合事實,是否具有一定的道理;或者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一定要用真實可信的例子來證明自己提出的觀點。比如:在《辨騷》篇中,“漢代四家”提出了對楚辭的不同看法:“四家舉以方經,而孟堅謂不合傳。”劉勰認為,這是“抑揚過實”的,是“鑒而弗精”“玩而未核”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核實”理論,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實證方法。劉勰的這種實證方法在《文心雕龍》的文體論部分有大量的運用,從文體發(fā)源要求符合事實、文體發(fā)展講求脈絡清晰、有跡可循,到文體寫作(內容)要求“取事必核”[注]《文心雕龍·銘箴》:“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簡而深?!?、文章風格必須“務實棄華”。這種文章方面的要求固然是為了糾正六朝浮靡的文風和魏晉玄學的影響,但也在客觀上開啟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的重實證、考據(jù)的時代。新時期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更應該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從文學作品和文學歷史的實際出發(fā),在歷史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聯(lián)系中評價作品,尋求文學發(fā)展的真相。
劉勰在《文心雕龍》[注]文中涉及的《文心雕龍》內容的底本等均出自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文體論中駁倒前人的評論或觀點的方法多是重讀文本。在對文本進行重新解讀后,進而駁倒前人的評論或指出前人評論的優(yōu)缺點。例如:在《辨騷》篇中,劉勰認為評騷“四家舉以方經,而孟堅謂不合傳;褒貶任聲,抑揚過實”,然后回到《離騷》的文本,認為其有四事“同于風雅者”,有四事“異乎經典者”,正因為如此,《離騷》才能變一代之文學,影響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使“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才學的不同使人看到的文學作品呈現(xiàn)的面貌不同,能學習的東西也互有區(qū)別,這是外力不可強求的。重讀文本作為“征言”的一種方式,對當今的文學史研究也有巨大的重要意義。左東嶺[1]教授在改革開放40年古代文學研究座談會提出,新時期古典文學研究回歸文獻學,強調具體問題的實證性研究很有必要。對元典材料的再閱讀,既有助于我們重新認識文學文本,也有助于我們在新時期的文學史研究更有基礎性。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上的研究是靠不住的,一旦發(fā)現(xiàn)新材料,或前人論證過程有錯誤,那么我們建立的文學史研究大廈就會頃刻倒塌,因此,這也警示著我們新時期重回文本閱讀的重要性。
劉勰在《文心雕龍》文體論部分還采用了核查事實或史實的方法來核驗他人的觀點?!稑犯菲校泻椭羰怯脕泶頃r代的繁華、治理有方的,人們用音樂來觀盛衰、鑒興廢。隨著時代的推移,音樂越來越傾向靡靡之音。到了晉世,“杜夔調律,音奏舒雅;荀勖改懸,聲節(jié)哀急”。從樂府的發(fā)展史來看,這是不應該發(fā)生的,“故阮咸譏其離聲”,面對這種差異,劉勰贊同的是“后人驗其銅尺”,得出荀勖是對的?!俄n非子·顯學》中說:“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币彩窃诟嬲]我們,在面對他人的觀點或言論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這個時候,用核查事實或史實的方法,就能得出一個相對公允的結論了,盡管這個結論是背離我們的常識的。另外,像《銘箴》篇中,劉勰認為銘是刻在器物上的,箴是寫給帝王以正得失的,因此這兩種文體的寫作一定要“取事也必核以辨”,只有這樣,帝王、后代人才能核查事實檢驗這銘、箴的真實性。揚雄在《法言·問神》中說:“君子之言,幽必有驗乎明,遠必有驗乎近,大必有驗乎小,微必有驗乎著。”各種紀實性的文體寫作都一樣,事必須要實才能使人信服,文章也就可以算作君子之文了。在新時期的文學史研究中,實證方法是必不可少的?,F(xiàn)在還存在著的每一種文學體裁,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針對這些特殊性對虛實的要求,主觀地進行夸大或描述從而完成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對文體的一個發(fā)展。不論是“三實七虛”還是“三虛七實”,都是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所以,這也是對當今的作家的一個建議,一定要立足現(xiàn)實。沒有現(xiàn)實土壤耕種的花朵,都是無根之花,永遠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
劉勰在《文心雕龍》文體論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論點時也采用了實證的方法。在《詮賦》篇中,劉勰認為賦“討其源流,信興楚而盛漢矣”,并給出自己的論據(jù),即“及靈均唱騷,始廣聲貌”,于是荀況、宋玉等賦家頻出;到了漢代,“陸賈扣其端,賈誼振其緒,枚馬同其風,王揚騁其勢,皋朔已下,品物畢圖”;到了漢宣帝、漢成帝時期,呈給皇上的賦已經達到了千首之多。用賦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事實說話,既直接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又容易說服別人,達到更好的效果?!妒穫鳌菲?,劉勰認為史書的書寫者“貴信史”,寫作一定要真實,然后批評了司馬遷、班固的“違經失實”,因為“牝雞無晨,武王首誓;婦無與國,齊桓著盟;宣后亂秦,呂氏危漢:豈唯政事難假,亦名號宜慎矣”。也就是說,前代即便有女性參政的現(xiàn)象,史官也會換個方式書寫而不是像司馬遷和班固一樣直接為這些女性立傳。這從一方面反映了劉勰落后的女性觀,另一方面也是對司馬遷、班固的史書書寫的合理批判。新時期的文學史研究中,更應注意用符合史實的態(tài)度來表達我們的觀點,并看到那些發(fā)展著的現(xiàn)象。司馬遷、班固等的史書書寫其實就是對歷史態(tài)度的一種發(fā)展,而劉勰卻沒有看到并依舊墨守成規(guī)。
此外,與作文的“華”相對,劉勰對文章(體)的要求多次提到了“實”。在《文心雕龍》中,劉勰的“實”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文章內容的樸素、簡約,與文章內容的浮靡、繁雍相對應;二是對不同文體的要求,要求事信而實,而本文探討的主要是第二種意思:文章所記述的事情要真實可信,就像論文提出的論據(jù)要真實可信一樣。《封禪》篇中,劉勰指出張純的碑文“事核理舉,華不足而實有余矣”,因為事情是真實的,那么文章就不會特別華美而偏向樸實??淌展Φ谋氖怯脕硇麚P帝王的功德的,當然要以事核為主?!墩卤怼菲?,“章以謝恩,……表以陳情”,因為文體的特殊性,所以章表的書寫應該華實相勝,“言必貞明”?!稌洝菲?,書記的衍生文體多是民間用來記事的,所記之事多與生意有關,所以更加要求文體的紀實性特征,才能“征事以對”“征召防偽”,等等。總之,劉勰在面對公文寫作時認為“事以明核為美”,尤其是那些涉及國家大事和祭奠過世之人的文體。這種想法與傳統(tǒng)儒家的不談鬼神、積極入世的思想也一脈相承。當今的文學史似乎流入了一種固定的求大、求全的書寫模式,像劉勰這樣,針對某一種文體的流變敘述,也是一種文學史寫作,但是更精細。這種宏觀與微觀研究,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相互依存也相互轉化。宏觀必須以微觀、專精為基礎,微觀必須有宏觀的視野,必須在歷史事實的全部總和以及事實的各種聯(lián)系中去把握個別[2]。
這種實證的方法對后代的文學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實證精神是歷代不斷發(fā)展、進步著的。到了國家大一統(tǒng)、社會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唐代,這種實證思想和考據(jù)的方法沿襲了漢代以來的實踐。到了宋(元)明時期,經學越來越向著內心發(fā)展,原本的追求實證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也轉變而成了唯心思想,經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們更注重對史實的個性化解釋,使其符合自己的理論構建、學術思想。到了清代,隨著乾嘉學派的興起,考據(jù)之風又一次重回人們的視線。乾嘉學派考據(jù)的基本理念即“凡立一義,必憑證據(jù);無證據(jù)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摒”[3]。這正與劉勰所謂“將核其論,必征言焉”相對應。更可貴的是,乾嘉學派在此基礎上還提出了孤證不為定說。反例有一個就夠了,但是沒有反例也不代表這一說法成立,我們只能是存而疑之,等待后世慢慢認證。乾嘉學派對名物訓詁的注重、對個別事實的訂正都是其對我國古典文學史研究所作的一大貢獻。到了近代的古史辨派,所看重的古典文學史材料不再集中于經學一類,還包括非經典的歷史、野史、筆記等,對口傳資料如歌謠、傳說、故事等的重視。在研究對象上,古史辨派也十分重視對“事實”的研究。
在當代文學史研究中,“實證”作為一個經過歷史檢驗的手段、方法,將依舊在文學史研究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原典實證在當代依然是最直接、最有力的研究方法。對原始材料的挖掘一刻也不能停止,對原始材料和新出材料的大量占有是實證研究的第一步,要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提升問題意識[4]。文學史研究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過程,古代文學研究的目的是追尋文學的真實軌跡,勾勒其發(fā)展演進脈絡,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以此為依據(jù)解釋中國古代所發(fā)生的文學現(xiàn)象,因此,古代文學研究的性質仍然是科學研究,必須遵循科學研究所秉持的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客觀態(tài)度[5]。中國古代學者們對待文學問題的方法是實證、是考據(jù),而當今的文學史研究依然需要這種實事求是的實證精神。文學史研究方法以“文獻實證”為主,將依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占據(jù)我國當今的文學史研究主要方法之首。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廢棄必要的理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