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聰,秦宏毅
(桂林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深刻分析當前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的基礎上,透徹地指出當前宣傳思想工作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創(chuàng)新理念。這些創(chuàng)新理念為新時代持續(xù)深入順利開展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新狀況、新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極端重要的理念,不僅為新時代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提供保障,而且為新時代全面開展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奠定強大的思想基礎。
馬克思指出,“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fā)展是以經濟發(fā)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fā)生作用?!盵2]雖然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歷史的前提和出發(fā)點,但是作為觀念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tài)對人們的社會實踐也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國家的整體發(fā)展中,不僅要注重經濟、政治、科技等“硬實力”的發(fā)展,更要兼顧文化、藝術、思想等“軟實力”的提升,因為后者在某種程度上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歷史告訴我們,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國家和社會的長久發(fā)展。回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的慘痛命運,歸根結底是其因為忽視和放松意識形態(tài)建設。美國學者大衛(wèi)·科茲曾經向人們展示了一份來自美國的蘇聯問題專家在1991年6月做的調查,結果表明當時在蘇聯約有1/10的人具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且支持社會主義模式的運行。持有希望社會主義國家實現民主化的人有12.3%,而將近8成的認為蘇聯應當實行資本主義。[3]這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蘇聯解體是因為其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了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導致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銳減。這恰好與亨廷頓所闡述的“蘇聯敗在了意識形態(tài)上”的觀點不謀而合。由此可見,意識形態(tài)工作至關重要,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中國要想在改革發(fā)展中立足根基,必須要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和管理,才能保證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不變。
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和管理,首先要堅持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包h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4]為了讓反映人民心聲、體現人民意志的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讓黨的宣傳思想在人民心中生根發(fā)芽,我們就應該從黨管宣傳的政治定位來把握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宣傳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領導權。這就對宣傳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宣傳工作者在開展宣傳思想工作時必須做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不動搖,堅決同錯誤的思想觀點作斗爭;善講黨的主張,靈活多樣地運用人民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宣傳黨的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增強“四個意識”,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
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穩(wěn)定發(fā)展才能帶來國家整體的安定和諧。因此,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全黨同志都應不斷增強世界意識和大局意識,不斷開拓新的發(fā)展思維,明確意識形態(tài)工作對國家及社會發(fā)展的強大推動作用,這樣才能促進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實踐不斷向前發(fā)展,保證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戰(zhàn)略地位不動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盵5]新時代推進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向前發(fā)展,必然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始終維護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將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訴求作為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一方面是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繼承與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是對中國共產黨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傳承與發(fā)揚。
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政黨的發(fā)展與人民群眾的發(fā)展緊密相連,一方面,它要為人民群眾的發(fā)展服務,另一方面,它也要通過人民群眾的發(fā)展來壯大自身。首先,馬克思在著作中反復強調其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是為了爭取廣大人民群眾的解放和自由服務,代表著他們的根本利益,他堅持“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壯大”[6],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其次,馬克思也強調,“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表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7],歷史活動中的人民群眾也是具有無限潛力的。因此,新時代貫徹落實好黨的宣傳工作就要真正的深入人心,要將意蘊豐富的思想哲理以通俗樸實且生動的“人民”話語表達出來,構建出群眾喜聞樂見又能心領神會的話語體系,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fā)展,勾勒起共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宏偉藍圖。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作為其持之以恒的執(zhí)政追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努力發(fā)展社會生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各方面需求。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強調要深刻認識“社會主義的財富屬于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8],人民群眾是推動改革向前發(fā)展的動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主體,要帶領人民群眾共同致富。進入21世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都深深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凡事以人民群眾為本,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群眾的心聲完美結合,提出了包含人民訴求和時代特色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要求開展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不能簡單地浮于表面,要真正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想人民群眾所想,做人民群眾真正想做的事情。一方面,要積極倡導宣傳思想工作者改變宣傳思想工作的形式、方法、手段等,變理論的灌輸為雙向的互動,強調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作為出發(fā)點進行宣傳教育,讓人民群眾真正實現物質和精神需求的雙豐收。另一方面,也要積極鼓勵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更多謳歌和反映勞動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勞勇敢、團結奮進精神的優(yōu)秀作品,讓鮮活生動的榜樣力量和振奮人心的中國故事激發(fā)社會正能量,滿足人民群眾更高品質的精神需求,從而激發(fā)廣大勞動人民向著美好生活而不斷奮進。真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9]。
對外宣傳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黨的一項重要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國內外發(fā)展大勢,多次對黨的對外宣傳工作作出重要論述。這些新思想、新論述不僅體現了我們黨對對外宣傳工作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更為我們在國際社會樹立大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推行中國觀念、傳播中國聲音、提高國際話語權指明了方向。
如何做好對外宣傳工作,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進行了不同的探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突破封閉保守的思想,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軌,勉勵新聞工作者要“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10]。改革開放初期,乘著全球化和多極化的浪潮,我們黨將改革開放和對外宣傳工作巧妙結合,讓世界了解改革的中國、開放的中國,為今后的對外宣傳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進入21世紀,我們黨根據世情、國情積極調整對外宣傳工作,更加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對外宣傳工作。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更加自信,更加強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信念更加堅定。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文化軟實力的建設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和有效的依托。當然,提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并不是要對所有文化都盲目自信,而是要注重建立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這些文化不僅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資源、中國話語的關鍵詞匯,更是傳播中國聲音、提高國家話語權必不可少的主旨要素。可以說,文化自信為傳播中國聲音、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要素,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必須自始至終的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過卓越的貢獻。但近幾年,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世界上部分人對中國的發(fā)展產生懷疑和恐懼,別有用心地制造對中國不利的不實言論,企圖阻礙中國融入世界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此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深入發(fā)展,世界舞臺上各種文明之間的斗爭更加激蕩,對國際話語權的爭奪也更加激烈。因此,為了在國際社會上增添更多的中國元素,也為了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全面地了解新時代的中國,增強我國的國際話語權,宣傳思想工作者必須更加明確新時代黨的對外宣傳工作的職責和任務。首先,宣傳思想工作者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引導國際友人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認識中國發(fā)展實際、發(fā)展理念、發(fā)展前景,大力宣傳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駁斥“中國威脅論”“中國掠奪論”等錯誤言論。其次,宣傳思想工作者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增信釋疑、凝心聚力,聯結中外,溝通世界”[11],做好中外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要積極利用中國優(yōu)秀文化、優(yōu)秀資源開展對外宣傳工作,增強我國國際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為我國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huán)境。
新時代做好黨的對外宣傳工作,增強我國的國際話語權,重點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加強對外傳播話語體系建設,更新對外話語表達的內容,創(chuàng)新對外話語表達的方式和方法。宣傳思想工作者要根據國外受眾群體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尋找適合其接受的話語表達方式,用簡潔質樸的語言向其闡釋中國的理論、中國的實踐,準確清晰地表明中國的立場和主張。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利用好新興媒體,積極建構全媒體的傳播格局。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12]新興媒體較傳統(tǒng)媒體而言,傳播范圍更大,時效性更強且運行成本低、快捷方便,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必須借助新興媒體,壯大對外宣傳的力量,增強對外宣傳的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真正達到“讓黨的聲音傳的更廣”的效果。
在當今世界,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各國爭分奪秒要搶占的戰(zhàn)略高地,網絡空間的合理利用對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整體戰(zhàn)略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大勢,提升網絡媒體在國家發(fā)展中的戰(zhàn)略定位,“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增量”[13]。宣傳思想工作者既要通過網絡及時了解民生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也要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通過網絡平臺 “飛入尋常百姓家”,為人民群眾理解、接受,讓理論真正地掌握群眾,發(fā)揮理論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地強調,中國共產黨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執(zhí)政關。據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9.6%,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比例高達98.6%。[14]由此可見,網絡普及率越來越高,網絡對人們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做好新時代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要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guī)律,利用網絡傳播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實施網絡宣傳工作,不僅要了解宣傳思想工作的受眾分布,還要注重區(qū)分受眾類別,對其因材施教,在把握好網絡輿論引導時、效、度的同時,善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進行傳播,做到精準傳播、精準教育。另外,也要提高用網治網的水平,重視和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凈化網絡生態(tài),堅決抵制網絡虛假和有害信息的傳播,弘揚主旋律,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提升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強新時代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網絡建設,重點從兩方面把握。首先,要立足媒體融合的發(fā)展背景,強化網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新時代開展宣傳思想工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引導報紙等傳統(tǒng)媒介與網絡新興媒體平臺實現一體化,引導主流媒體與網絡媒體溝通交流,在堅持正確輿論方向的前提下以適當的途徑實現資源的共享,實現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指引,宣傳積極正面的網絡文化信息,向網民宣傳體現真善美、具有正能量的案例,引導民眾的情緒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奏響先進網絡文化的主旋律。其次,要積極推動媒體融合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建構全媒體傳播格局。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勢必要利用好線上線下、國內國外的相關資源,搭建起全方位、全覆蓋、全立體的媒體傳播系統(tǒng)。特別是主流媒體,它們作為政治內容的解讀者和意識形態(tài)的建構者,任何時候都應向大眾提供真實可信的新聞報道,以保證媒體的權威性。而積極利用好線上媒體,建設并壯大網絡主流平臺,讓政府和民眾的聲音在同一平臺自由表達,以實際行動贏得民眾的支持,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發(fā)展凝心聚力。
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是一個事關黨興衰成敗、國家穩(wěn)定和諧的復雜系統(tǒng)。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紛繁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對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進行了全面性、系統(tǒng)性的改革,整合了分散的宣傳工作資源,構建起符合當今時代發(fā)展、具有全新定位的“大宣傳”格局。他指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動員各條戰(zhàn)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1]??傮w來講,“大宣傳”是一種廣泛汲取各方意見,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最大限度完善工作布局,改善工作效果,從而達到1+1>2效果的宣傳模式。具體而言,“大宣傳”格局就是要打破工作領域的限制,實現各個部門的協(xié)調配合,動員全員參加、全員配合,打造宣傳思想工作的全新視野。
首先,要實現全黨抓宣傳。宣傳思想部門是黨的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導部門,承擔著重要的職責。一方面,宣傳思想部門要盡職盡責做好它們的本職工作,樹立責任意識,積極主動完成黨交代的任務,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另一方面,宣傳思想部門要整合其他各部門力量,把宣傳工作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各部門相互配合形成統(tǒng)一的宣傳戰(zhàn)線,共同將黨的政策方針宣傳到位、解釋到位、落實到位。其中,在整合各部門力量時,宣傳思想部門的領導者自身首先要具備較強的素質,要有大局思維、世界思維、時代思維,能夠整體清晰地把握國家的大政方針,理解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為人民群眾著想,才能真正地讓人信服,更好地動員各方宣傳力量。其次,要實現全過程抓宣傳。真正的宣傳思想工作,要落實到經濟社會發(fā)展、城市建設管理等社會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那些在服務工作第一線的人積極宣傳黨的理論政策,成為最杰出的宣傳思想工作者,最大程度地展現宣傳思想工作的魅力和威力。
歷史實踐證明,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就會蓬勃發(fā)展。事實證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方位的“大宣傳”格局是站在國家大局考量的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思想意識,它為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的定位、開拓了新的視野、定義了新的格局,更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習近平關于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創(chuàng)新理念,開創(chuàng)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的新格局。它既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及歷屆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認識,又立足于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實際,其不容忽視的先進性必將成為指導當前和今后我們黨和國家宣傳思想工作的堅實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