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華林
(賀州學(xué)院,廣西賀州 542899)
筆者有幸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招標項目“《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編纂整理與研究”的工作,與萬光治師共同主持子項目《全東漢文》的編纂整理。編纂整理《全東漢文》有一項重要工作即是重新整理嚴輯《全后漢文》[1]。在整理《全后漢文》的過程中,我們陸續(xù)發(fā)現(xiàn)《全后漢文》編纂所存在的一些失誤。茲將這些失誤歸納為如下類型,并舉例論述,以期能對《全后漢文》的后續(xù)研究與利用有所幫助。
《全后漢文》漏收東漢作者有兩種情況:
一是有的作者本有文字尚可收錄而《全后漢文》未加收錄,故不收這些作者。如《華陽國志》[2]卷一〇中《廣漢士女》載:“鄭度,綿竹人也。先主自葭萌南攻,說牧璋曰:‘左將軍懸軍襲我,野谷是資。急驅(qū)巴西、梓潼民內(nèi)涪水以南。一切燒除野谷,固壘待之。彼請戰(zhàn),不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當面縛?!戎髀劧鴲褐?。璋不納。”其中鄭度進諫劉璋破劉備的一段文字,前后首尾較完整,集中反映了鄭度在劉備兵臨城下之時的軍事智慧,是一篇頗有識見的、能反映鄭度軍事思想的文章,但《全后漢文》因未收此文,故連“鄭度”這一作者也一并闕收。
二是有的作者在史傳或有關(guān)著述中明言他們撰有某著述,但因其所撰著述已佚,故《全后漢文》對此作者不加收錄。如據(jù)《后漢書·列女傳·馬倫》載,馬倫為東漢名將馬援之女,其妹馬芝“有才義。少喪親而長追感,乃作《申情賦》云”?!渡昵橘x》今已不存,然馬芝以此賦而可列入東漢賦家則未嘗不可,曹道衡、沈玉成二先生編撰的《中國文學(xué)家大辭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3]就列馬芝為東漢女辭賦家可證。馬芝作為東漢女辭賦家,《全后漢文》卻因其所撰之賦亡佚而未收這一作者。這樣的情況實際是比較多的,如程章燦先生《魏晉南北朝賦史》[4]附錄(二)“先唐賦存目考”就存有劉玄(有《簧賦》)、侯諷(有《神雀頌》)、服虔(有《連珠》《九憤》)、韓說(有《連珠》《九憤》)四位東漢賦家之賦作六篇,而劉玄、侯諷、服虔、韓說四位作者因其所撰之文亡佚而為《全后漢文》漏收。
即某文本為某人之作,但被誤系于他人名下。如建安二十四年秋八月,劉備手下諸將領(lǐng)勸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三國志·蜀書卷二·先主傳》[5]記此事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lǐng)長史[領(lǐng)]鎮(zhèn)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guān)羽、征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征西將軍臣黃忠、鎮(zhèn)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yè)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云云,這一百二十人中,究竟誰撰寫了上言勸進的文字呢?《全后漢文》徑指為馬超,而據(jù)《華陽國志》卷一〇中《廣漢士女》的記載:“李朝,字永南……先主領(lǐng)牧,朝為別駕。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其文朝所造也?!眲t知上言勸進之文實出李朝之手,但因《三國志》未提及李朝其人,故《全后漢文》便張冠李戴將勸進之文系于馬超名下,由此,李朝這一作者也就從《全后漢文》里抹掉了。又如《全后漢文》卷一二收桓譚《啟事》一文,未標出處,而《太平御覽》[6]卷七五九引班彪《上啟事》一文與此全同,則知本篇應(yīng)是班彪之作,嚴氏卻誤隸于桓譚名下。
除上述之外,《全后漢文》中誤系主名還有以下兩種情況:
1.誤取他人文中一二句話別為一篇,系于另一人名下。如《全后漢文》卷二〇據(jù)《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李善注收馮衍《書》一文,僅二句“百齡之期,未有能至”??肌逗鬂h書·馮衍傳》[7],此二句本出田邑《報馮衍書》,《文選》注也未誤?!度鬂h文》未及細考,乃誤作馮衍書,遂收于馮衍名下。又如《全后漢文》卷二〇據(jù)《初學(xué)記》卷四收馮衍《銘》一文,亦僅二句“元正上日,百??嘴`”。此二句實為崔瑗《三珠釵銘》“元正上日,百??嘴`。鬢發(fā)如云,乃象眾星。三珠璜釵,攝媛贊靈”之首二句,崔瑗此篇見于《北堂書鈔》[8]卷一三六、《藝文類聚》[9]卷七〇、《太平御覽》卷七一八,《海錄碎事》[10]卷五,且篇題亦有差別(《藝文類聚》題作“三珠釵箴”,《太平御覽》題作“三子釵銘”)?!冻鯇W(xué)記》將此二句誤為馮衍所作,嚴氏未加深考,亦沿《初學(xué)記》之誤而致此張冠李戴,未妥。
2.誤將后代文章系于前代作者名下。造成這種情況,乃因嚴可均失檢。如《全后漢文》卷四四于崔骃名下?lián)侗碧脮n》卷一三四收《扇銘》二則,而考《北堂書鈔》,則其作者為晉人孫康,而嚴可均輯入崔骃名下且無任何根據(jù),顯誤。又如《全后漢文》卷五〇據(jù)《太平御覽》收《良弓銘》一文,系其作者為李尤,而查《藝文類聚》卷六〇、《初學(xué)記》[11]卷二二,則其作者乃為晉人李充。嚴氏失考后二種文獻,以致誤將后代文章系于前代作者之名下。
《全后漢文》輯錄作品不全、不完整的缺憾已是公認的事實,我們以其所收單篇文章為例來略說其事。這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情況:
1.整篇為《全后漢文》漏收,導(dǎo)致讀者難見某文。這又可細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因嚴可均囿于條件未能見到某文出處而漏收某文。如《文館詞林》[12]卷三四六收劉珍《東巡頌》一篇、卷六六五收漢章帝《郊廟大赦詔》一篇、卷六六七收漢章帝《麟鳳等瑞改元赦詔》一篇、漢順帝《災(zāi)旱大赦詔》一篇、卷六九九收李固《恤奉高令喪事教》一篇和《祀胡毋先生教》一篇,這些文章皆不見于《全后漢文》。由于嚴可均編纂《全后漢文》時所見《文館詞林》乃是《佚存叢書》中所收的四卷,他難以見到《文館詞林》的其它卷帙,故導(dǎo)致漏收上舉諸篇。二是某文見于某處,但因嚴可均失檢而漏收。如《續(xù)漢書·律歷志中》詳細收錄了賈逵論歷法的一大段文字,這段文字反映了賈逵的歷法觀念和天文學(xué)思想,十分重要,而《全后漢文》漏收,其原因即在于嚴氏失檢。
2.某文有殘存文字見于某處,但因嚴可均失檢而漏收這些殘存文字,致使讀者難見某文。如據(jù)《后漢書·文苑傳·侯瑾》載“州郡累召,公交車有道征,并稱疾不到,作《矯世論》以譏刺當時”,侯瑾所作《矯世論》殘文,《太平御覽》卷八〇九、《緯略》[13]卷八俱引有一條,作“碧似玉,唯猗頓能別之”,《太平御覽》卷八〇五引另一條作“白玉之肖牙者,唯離婁能察之”。嚴可均因漏檢《太平御覽》《緯略》二書,致使《矯世論》之文難為讀者所見。又如《藝文類聚》卷八三、《太平御覽》卷八〇五收王逸《正部論》殘文曰:“或問玉符。曰: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豬肪,黑如純漆。玉之符也?!庇挚讖V陶校訂本《北堂書鈔》卷三三收王逸《臨預(yù)州教》殘文曰:“為我答能,舉遺逸于山藪,黜奸邪于邦國,給谷五百斛?!贝硕囊豢裳a王逸“論”體下之文,一可補王逸“教”這一文類,對于了解王逸的文章創(chuàng)作皆有重要的意義,但因嚴氏失檢,致此二文淹沒于典籍之中。
3.某文部分文字為《全后漢文》漏收。這種情況在《全后漢文》中十分普遍,又有幾種情形:
一是嚴可均無法見到某文完篇之出處而致所收之文為殘篇。如《文館詞林》卷三四六收崔骃《東巡頌》《西巡頌》《南巡頌》《北巡頌》各一篇,四篇文字首尾完整,屬于完篇無疑。由于嚴可均未能見到《文館詞林》其它卷帙,故只能據(jù)《初學(xué)記》《藝文類聚》《古文苑》《太平御覽》等類書節(jié)引之文加以拼湊并收入《全后漢文》卷四四,但所錄文字極少。以《東巡頌》為例,羅國威先生對前舉類書所收字數(shù)做過統(tǒng)計,“《初學(xué)記》卷一三節(jié)引二十八字,《類聚》卷三九節(jié)引一百七十字,《古文苑》(《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卷二一節(jié)引一百九十五字,《太平御覽》卷三四○節(jié)引六字、卷五三七節(jié)引二十四字”(羅國威校證《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第一○一頁“校證[一]”),我們也對《文館詞林》所收崔骃《東巡頌》的字數(shù)進行過統(tǒng)計,總計為一千三百四十八字,其間相差可謂巨大。又如馬融《東巡頌》一文,《全后漢文》卷一八據(jù)《藝文類聚》卷三九、《初學(xué)記》卷一三、《太平御覽》卷五三七之節(jié)引整理收入,計一百四十九字,形制短小,且無頌序;而《文館詞林》卷三四六所收則形制完整,頌首有序,大約一千多字,可定為完篇無疑。又如《文館詞林》卷四一四收王粲《七釋》八首,首尾完整,為完篇無疑;《全后漢文》卷九一則據(jù)諸類書節(jié)引收王粲《七釋》,顯得支離破碎,聊勝于無。
二是某文見于多處,但因嚴可均無法見到其中一個出處,致使《全后漢文》所收之文脫落部分文字。如蔡邕作有《廣連珠》,《全后漢文》卷七四據(jù)《北堂書鈔》卷九九、《太平御覽》卷四五九、八一四所引輯入四條,而敦煌本《勵忠節(jié)鈔》[14]下篇卷第一《忠臣部》亦收錄一條,此條并不見于《全后漢文》。又如《全后漢文》卷二六據(jù)《后漢書·和帝紀》收班超《答任尚書》一文,僅七十二字,而《勵忠節(jié)鈔·將帥部》引《東觀漢記》亦收錄此篇,計有二百〇三字,幾為嚴氏所錄之三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因為嚴可均無法見到《勵忠節(jié)鈔》這一出處所致。當然,《勵忠節(jié)鈔》所收亦非完篇,但其所收文字可以對《全后漢文》所收之文予以增補,對讀者窺探《全后漢文》所收之文的面貌自然是有幫助的。再如《和名類聚抄》[15]卷二《鬼神部五·鬼魅類第十七》“瘧鬼”條引蔡邕《獨斷》云:“昔顓頊有三子亡去,而為疫鬼,其一者居江水,是為瘧鬼?!北M管嚴可均也據(jù)諸書所引輯有蔡邕《獨斷》,但因其無法見到《和名類聚抄》,故未能輯錄到此條文字。
三是某文見于多處,這些出處嚴可均皆能見到,但因其漏檢其中某一處或某幾處,致使《全后漢文》所收之文脫落部分文字。如陳琳《大暑賦》,《全后漢文》卷九二但據(jù)《初學(xué)記》卷三輯錄“土潤溽以敲烝,時淟涊以溷濁。溫風郁其彤彤,譬炎火之陶燭”四句共二十四字,而程章燦先生《魏晉南北朝賦史》附錄(一)“先唐賦輯補”則據(jù)《韻補》卷一“煩”字注輯補“料救藥之千百兮,祇累熱而增煩。耀靈管之匪念兮,將損性而傷神”四句二十六字,又據(jù)《韻補》卷一“遷”字注輯補“樂以忘憂,氣變志遷,爰速嘉賓,式燕且殷”四句十六字。嚴氏是能見到《韻補》的,但因其漏檢,致使《全后漢文》所收之《大暑賦》脫漏如此。又如徐干作有《齊都賦》一文,《全后漢文》但據(jù)《文選》李善注引輯錄二句八字;程章燦先生《魏晉南北朝賦史》附錄(一)“先唐賦輯補”則據(jù)《太平寰宇記》卷一八、《韻補》卷一、卷三、卷四、《北堂書鈔》卷一四二、《玉燭寶典》卷三、《編珠》卷二等諸書所引輯補六十一句計二百五十一字,從句數(shù)上和字數(shù)上遠較《全后漢文》所輯為多,且這二百五十一字不見于《全后漢文》。設(shè)若嚴氏未漏檢《太平寰宇記》《韻補》等出處,則《全后漢文》所收之《齊都賦》將存六十三句共二百五十九字。如此,《齊都賦》就顯得更加完整且更具研究價值了。
四是某文見于多處,各處所收文字差異甚大且可為補充材料,嚴可均但據(jù)某處錄文而失收他處所載之異文,變相導(dǎo)致所收作品面貌不全。如《全后漢文》卷二據(jù)《后漢書·臧宮傳》收光武帝劉秀《報臧宮馬武請滅匈奴詔》一文,此文又略見《后漢紀》卷八,兩相比較,《后漢紀》所收不僅文字差異甚大,且句序多有不同,顯然應(yīng)并收以為補足且為校勘之資料。然嚴氏但據(jù)《后漢書》錄文而失收《后漢紀》所載之異文,導(dǎo)致讀者難窺該文全貌。
4.某一作者之某一語段見于某處,本可視為一文而《全后漢文》不收。如《全后漢文》卷二九有鮑駿其人,其上書丁鴻的文字,《全后漢文》據(jù)《后漢書丁鴻傳》注引《續(xù)漢書》加以擬題輯入。而據(jù)《后漢紀》卷一三記載,鮑駿曾對丁鴻辭讓封國一事予以誚責,其誚責之文為:“自昔伯夷、吳札亂世權(quán)行,故得申志。漢有舊制,《春秋》不以家事廢王事,故與衛(wèi)輙之子。今以兄弟私恩而絶父不滅之基,未可謂智也?!边@一段文字首尾完整,語意具足,不失為一篇可收之文,然《全后漢文》棄而不錄,致使《全后漢文》在鮑駿名下僅輯文一篇。又如《全后漢文》卷四三于何敞名下收《族斬龔壽表》《上封事言諸竇》等文章,但據(jù)《后漢紀》[16]卷一二記載,“自元和已來,鳳皇、麒麟、白虎、黃龍、鸞鳥、嘉禾、朱草、三足烏、木連理為異者數(shù)百,不可勝紀。咸曰福祥,以為瑞應(yīng)”,何敞就這些現(xiàn)象寓意“福祥”、屬于“瑞應(yīng)”的觀點與宋由、袁安加以討論,所論之文為:“瑞應(yīng)依政而生。昔海鳥止魯,文仲祀之,君子譏焉。鴝鵒來巢,奪陽之象。孔子睹麟而泣曰:‘吾道窮矣?!浜螅臼嫌兄鹁?,孔子有兩楹之殯。今非常鳥獸品物非一,似鳳翔屋,怪草生庭,不可不察也!”此段文字對所謂“瑞應(yīng)”與政治的關(guān)系問題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見解,并認為對不同的“瑞應(yīng)”現(xiàn)象應(yīng)作出考察、分辨,這很能體現(xiàn)出何敞的辯證思想。這段文字不失為一篇可收之文,然《全后漢文》亦棄而不錄。
《全后漢文》錄文大多清楚注明出處,這對讀者核檢原文、辨別異同頗有幫助,也反映出嚴可均編纂此書的審慎態(tài)度。盡管如此,《全后漢文》所收之文仍然存在出處信息交待不明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三方面:
1.有出處,缺具體卷數(shù)。如《全后漢文》卷二錄光武帝劉秀《征鄧禹還軍敕》一文,但云出《后漢紀》,未標具體卷數(shù),查今本《后漢紀》則知出卷四?!度鬂h文》卷三據(jù)《玉海》引《東觀漢記》輯錄漢明帝《還馮魴爵土詔》一文,但未標《玉海》的具體卷數(shù)。查今本《玉海》[17],知出卷九〇?!度鬂h文》卷一七收歐陽歙《下教論繇延功》一文,其中一出處但云《風俗通》,缺具體卷數(shù),實出《風俗通義》[18]卷四?!度鬂h文》卷六四錄《劉梁碑》,出處但標“書鈔”二字,實出《北堂書鈔》卷三五?!度鬂h文》卷九七輯《月暈上書請赦命》一文,出處但云《華陽國志》,也缺具體卷數(shù)。今查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知出卷一〇下。
2.有出處,缺具體篇名。如《全后漢文》卷一七收馬融《與隗囂將楊廣書》一文,“車丞相,高祖園寢郎,一月九遷為丞相者,知武帝恨誅衛(wèi)太子,上書訟之”一條文字別出,出處但標“《文選·□□□□□□》注引《東觀漢紀》”,缺具體篇名。今查《文選》[19],知出《文選》卷三八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李善注引《東觀漢紀》。
3.漏標出處。如《全后漢文》卷二輯光武帝劉秀《賜侯將軍詔》一文,未標出處。查明人梅鼎祚所編《東漢文紀》[20],是書卷一正有之,則嚴氏當據(jù)《東漢文紀》錄文,至于其為何不標明這一出處則未可知?!度鬂h文》卷三收漢明帝《案驗郰令詔》一文,缺出處。而《藝文類聚》卷一○○引《會稽典録》曰:“鄭弘為鄹令,永平十五年,蝗發(fā)泰山,郡國被害,過鄹不集,郡以狀上,詔書以為不然:‘自朕治京師,尚不能攘蝗。鄹令何人,而令消弭?遣案驗之。’”則知《全后漢文》乃據(jù)《藝文類聚》所引《會稽典録》輯錄《案驗郰令詔》一文。《全后漢文》卷九七錄《奏請封郭鎮(zhèn)》一文,缺出處。考《后漢書·郭躬傳》所附《郭鎮(zhèn)傳》“延光中,鎮(zhèn)為尚書,迎立濟陰王,率羽林士擊殺衛(wèi)尉閻景,再遷尚書令。三公奏,乃封定潁侯”云云,則知出《后漢書·郭躬傳》附《郭鎮(zhèn)傳》。
如《全后漢文》卷一收光武帝劉秀《檢核州郡墾田及戶口詔》一文,出處之一為“《后漢書·光武帝紀下》注”,然查《后漢書·光武帝紀下》之注文,并未引有本篇文字,則知嚴氏誤標此一出處?!度鬂h文》卷二收光武帝劉秀《報陳俊》文,其所標又一出處為“《后漢紀》卷三”,實則見“《后漢紀》卷五”,嚴氏誤?!度鬂h文》卷三收《以吳良為議郎詔》一文,所標又一出處為“《北堂書鈔》五十六引《東觀漢記》”,實則《北堂書鈔》所引者為《后漢書·吳良傳》,并非《東觀漢記》?!度鬂h文》卷五四據(jù)《北堂書鈔》卷一三四收張衡《扇賦》二則,一則文字為“憺舟□以尋弱,隨俯仰而成形”,檢今本則未見,知嚴氏妄言出處?!度鬂h文》卷六四收張芝《與李幼才書》,文獻出處作“□□□□□□引《三輔決錄》注”,實則本篇出《藝文類聚》卷二二引《三輔決錄》,不出《三輔決錄》注,嚴氏誤增一“注”字?!度鬂h文》卷九七錄《梁商誄》一文,出處標“東觀漢記”四字,查《后漢書·梁商傳》,知錄文出自該傳注引《東觀漢記》,嚴氏并非自《東觀漢記》直接得來而云出“東觀漢記”,未妥,應(yīng)標其出處為“《后漢書·梁商傳》注引《東觀漢記》”。
《全后漢文》誤定篇題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棄用原篇題而另擬題;二是不同篇題之文以一篇題統(tǒng)攝;三是失察原篇題而妄擬題。
1.棄用篇題而另擬。如《全后漢文》卷五〇據(jù)《古文苑》卷一三、《藝文類聚》卷八、卷九及《水經(jīng)注·河水》收李尤《河銘》一文,而考《古文苑》[21]及《藝文類聚》,則俱引作“李尤孟津銘”,而正文中雖開篇有“洋洋河水,赴宗于?!钡木渥?,但下文又有“昔在周武,集會孟津,魚入王舟,乃往克殷”的語句,明此文所記重點為孟津處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故“孟津銘”這一篇題十分貼切,嚴氏卻棄用此篇題而泛泛定為“河銘”,委實不妥,當從《古文苑》及《藝文類聚》所引。
2.不同篇題之文以一篇題統(tǒng)攝。如《全后漢文》卷五六輯錄葛龔《遂初賦》二條文字,其中一條文字作“考天文于蘭閣,覽群言于石渠”,出自《太平御覽》卷一八四,題作“反遂初賦”,與“遂初賦”顯然有別,嚴氏概以“遂初賦”為題統(tǒng)攝之,實未當。
3.失察原篇題而妄擬題。即某文本有篇題,嚴氏因失察而以“失題”系之。如《全后漢文》卷九三據(jù)《北堂書鈔》卷一三收徐干之文二句“總螭虎之勁卒,即矯涂其如夷”,因《北堂書鈔》卷一三未載篇題,故嚴氏擬作“失題”二字。然此二句又見于《北堂書鈔》卷一一八,則作“從征賦”。嚴氏因漏檢《北堂書鈔》卷一一八,故失之。
某文本有殘句存世,然因嚴氏未細翻檢,乃定某文已亡佚。如《全后漢文》卷二六存班固《安豐戴侯頌》之目,嚴氏注曰:“《御覽》五百八十八?!段恼铝鲃e論》‘昔班固為《安豐戴侯頌》’?!段男牡颀垺贰蠄灾灤骱睿慕褙?。”而《太平御覽》卷一六四引班固《安豐戴侯頌》有“高平第一,帝臨我?guī)煛倍?,則此篇仍殘存有文字,嚴氏定為“文今佚”,實未深考。
《全后漢文》卷五收有漢章帝《巡幸詔》和《北巡告常山等郡守相》兩文,實則前篇僅為后篇之首四句,后者見《后漢書·章帝紀》。嚴氏既據(jù)《章帝紀》收《北巡告常山等郡守相》,則不應(yīng)據(jù)《初學(xué)記》卷一三之節(jié)引而改題重收。又如《全后漢文》卷三收明帝《即位恩赦詔》和《以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詔》兩文,實則后篇只不過是前篇的部分文字,嚴氏卻將其析出而改題重收,別為一篇,析出之時又脫去一句,甚誤。再如《全后漢文》卷三三收應(yīng)劭《駁韓卓募兵鮮卑議》和《鮮卑胡市議》兩文,兩相比較可以看出,后文僅為前文篇首數(shù)句,但《藝文類聚》節(jié)引此文時個別字句小有差別,嚴氏不加辨別且又據(jù)以改題重收,這樣處理委實不當。
《全后漢文》卷五收漢章帝《報東平蒼書》,其作年但標“元年”,然章帝有“建初”“元和”“章和”三個年號,嚴氏并未明確交待是哪一個元年??肌秲愿敗穂21]卷一○○“章帝建初元年地震,東平王蒼上便宜其事,留中,帝報書曰”云云,則嚴氏所標“元年”實為“建初元年”(七六)?!秲蓾h詔令》[23]卷一五此篇下原注:“(此篇)見《本傳》。地震在三月,則此報書疑當在三、四月間?!眲t將此篇所作時間進一步確定到了具體月份。又如《全后漢文》卷一九收杜詩《薦伏湛疏》一文,其作年但云“建武六年(三○)后”,未明具體某年。據(jù)《后漢紀》“是時(建武十三年五月),有上書言,‘宜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南陽太守杜詩上書”云云,知本篇實作于建武十三年(三七)五月。
《全后漢文》收馬融《上書請赦龐參梁慬》一文,系其作年為“元初中”,元初為漢安帝劉祜的第二個年號,自一一四年至一二〇年,歷時七年。據(jù)《冊府元龜》卷八八四“馬融為校書郎時,永初四年,護羌校尉龐參以失期下獄。融上書請之”云云,則本篇實作于永初四年(一一〇)?!霸踔小迸c永初四年前后相差至少四年時間,且《冊府元龜》已明言此文作年,則《全后漢文》系年實誤。又如《全后漢文》卷二二收梁商《上書讓屯騎校尉》,系于順帝永和三年(一三八),而據(jù)《后漢紀》卷一八,實作于順帝陽嘉元年(一三二),未知嚴氏據(jù)何而誤系。再如《全后漢文》卷九七錄《奏上尊號》一文,所標作年為“建武末年”。而考《后漢紀》卷三“(建武元年五月,蕭王)至中山,群臣上尊號,曰”云云,則本篇實作于建武元年(二五)而非建武末年,《全后漢文》系年顯誤。
《全后漢文》雖經(jīng)王玉藻等人多次???,但其錄文之文字錯誤依然不免。歸結(jié)起來,其誤有二,一是史書敘述文字誤入正文;二是擅改底本文字。
1.史書敘述文字誤入正文。如《全后漢文》卷九七據(jù)《后漢書獻帝紀》錄《奏除四帝后尊號》一文:“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稱后,皆請除尊號。制曰:‘可。’”查《后漢書·獻帝紀》,“制曰可”三字實為敘述文字而《全后漢文》誤入正文中。
2.擅改底本文字。如《全后漢文》卷五〇據(jù)《北堂書鈔》收李尤《寶劍銘》,其“水截鯨鯢”句改為“水截鯢鯨”以求上下文押韻,此尚可理解。而同書同卷據(jù)《太平御覽》卷三五二、《文選·鮑明遠〈白頭吟〉》注收李尤《戟銘》,“湏曳之忿”改為“須臾之忿”則未知是何目的。又如《全后漢文》卷六一據(jù)《后漢紀》卷二三收李咸《上書請合葬竇太后》一文,“武以沒矣”,“沒又不聞?wù)忛溨А倍渲皼]”改“歿”字,“皇太后親與孝桓皇帝共承宗廟”之“承”改“奉”字,“私幸郎吏”之“私”改“陷”字,不知其所據(jù)本如此抑或妄意而為之。又如《全后漢文》卷九七據(jù)《古刻叢鈔》錄《討羌符》一文:“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廿日丙寅,得車騎將軍幕府文書,上郡屬國都尉中二千石守丞廷義縣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綬,發(fā)夫討叛羌,急急如律令。馬卌匹,驢二百頭,日給。”今核《古刻叢鈔》[24],嚴氏擅改者有數(shù)處,篇題“討羌符”原作“漢永初討羌符”,正文“幕”原作“莫”,“中二千石”原作“二千石”,“叛”原作“畔”,“匹”原作“疋”。其擅改底本文字導(dǎo)致篇題難以提供文章作年信息,導(dǎo)致正文官秩描述不確,致使正文異體字信息消失。這些改動毫無意義,消減了原文的研究價值,是對原文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全后漢文》卷四九據(jù)《續(xù)漢書·律歷志中》收《天度遠近對》一文,系其作者為“舒承梵”,嚴氏并曰“承梵,和帝永元中為太史令”云云。而查《續(xù)漢書·律歷志中》,永元十四年,霍融上言改官漏刻,詔下太常,“太史令舒、承、梵等對”云云,則“舒”“承”“梵”本為三人,且皆為和帝太史令,嚴氏讀書不細,竟誤以三人為一人,實不應(yīng)該。
有關(guān)《全后漢文》編纂方面的諸種失誤,林家驪《日本影弘仁本〈文館詞林〉與我國先唐遺文》[25]、程章燦《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之闕誤》[26]、王利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證誤》[27]、趙厚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所收誄文補遺》[28]、蹤凡《嚴可均〈全漢文〉〈全后漢文〉輯錄漢賦之闕誤》[29]、王京州《先唐論說文輯補》[30]、陳海燕《〈全后漢文〉作品系年舉正》[31]等學(xué)者的文章中也曾言及一二,且識斷精當,切中肯綮。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系統(tǒng)考察《全后漢文》存在的各種失誤并歸納出上述各類型,并非是吹毛求疵、苛責古人,而是指出該書客觀存在的局限性,以期為后續(xù)使用者和研究者能進一步提升該書的學(xué)術(shù)價值與研究價值,使其能在東漢社會與文化的研究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