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考生
一聲,芬芳四溢;二聲,沁人心脾;三聲,零落成泥。
三聲彈奏,一點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紛飛,描出一枝寒霜傲骨。點點靈動,聲聲溫婉,萬千心靈必能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種共鳴吧。我們從民間拾起幾近湮沒在歲月長河中的國樂,嘗試著從《梅花三弄》《陽關三疊》《高山流水》中找尋那一抹“中國味”,尋找與生俱來埋藏在靈魂深處的東西。它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風雪掩埋的寒梅,是滿眼云煙后的一束微弱的光。
踏雪尋梅,或許能夠撥云見日。我們緣何要去尋找那心中的“中國味”呢?
我想,這應當是源于一種失落。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民族之味,進而找回一種文化自信。在全球化主導的今天,歐美、日韓文化逐漸占據(jù)了所謂文化的主流地位。看著始于我國的端午節(jié)甚至漢字被他國拿去申遺時(即使沒有成功),憤懣不平的我們依然感受到了一種缺失,我們渴望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從《經(jīng)典詠流傳》到《國家寶藏》,我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尋,從傳唱詩歌的鄉(xiāng)村教師,到堅持古法制取顏料的仇慶年老先生,我們將他們稱為匠人,給予他們崇高的敬意,我們開始努力,并一直努力著,讓中華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民族精神,屹立于“東方日出之地”。
我想,這也應當是源于一種博觀。許淵沖先生用自己大半生的精力,筆耕不輟,將我國大量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譯成外文出版。我們敬佩他的毅力與決心,更認同他對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我們在對外開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絢麗多彩,對這光輝燦爛的世界文化之林有著難以丈量的熱愛與憧憬。博觀之后,我們懂得,不可能在文化復興之后,自以為是地閉門造車,更不可能在文化復興之前,全盤否定,肆意揮霍?!叭テ湓闫?,取其精華”自不必說,文化在交流中產(chǎn)生,更在交流中進步。我們想要海納百川,就應當用靈魂深處的東西去回饋世界。
我想,這還應當是源于一種歸屬。我們希望找到一種生命之味,這是一種使命感、歸屬感?!爸袊丁甭癫卦陟`魂深處,可以說是造就了中國人的靈魂,它時時提醒著每一個中國人應有的使命。
沈從文在給張兆和的信中如是說:“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shù)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蔽蚁搿爸袊丁庇谖覀兌砸嗍侨绱?。我們攜著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萬水,依然經(jīng)不起一曲秦腔的蕩氣回腸,或半句羌笛的婉轉悠揚。生活在東南亞的潮州人,始終稱自己為潮州人,并為修護金漆木雕大神龕去籌措大量資金。而那些下飛機后親吻故鄉(xiāng)熱土的人啊,是否也在探尋著自己心底的中國味道?“中國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們對故鄉(xiāng)的無比懷念,也正是這“中國味”,給我們帶來了歸屬感和幸福感。
我們熱愛梅,只因它自信而不張揚,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尋找“中國味”,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為這“中國味”帶給我們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觀之后學會的認同,更是用心感悟之后體味到的歸屬感和使命感。
是的,踏雪尋梅,終有所得。
【評點】
文章將“中國味”具象化為“一株被風雪掩埋的寒梅”,其核心意思非常明確——尋找“中國味”,就是要擁有一種歸屬感與使命感。文章的標題、開頭和結尾都相互照應(如結尾處的“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呼應了第二段的“它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并且首尾部分用筆簡練而意蘊深厚綿長,言有盡而意無窮。
同時,這還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感情深摯的佳作。閱讀本文,一下子就會被作者那美妙的語言抓住眼球,被文字所營造的氛圍所感染,產(chǎn)生一種如沐春風的愜意感。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中國味”的敬愛與贊美,其情感真摯而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