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園
(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北周大定元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了隋朝,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中國歷史上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在北方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王朝。 隋朝建立初年,民生疲弊困苦、國家百廢待興。 為了恢復國家元氣,文帝在經(jīng)濟、 文化、 政治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經(jīng)濟方面,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并通過大索貌閱、抵制佛教、推行均田制等方式來恢復人口數(shù)量,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 在文化方面,積極推行漢化、恢復漢姓,尤其注重漢族文化的發(fā)展,保證了國家文化發(fā)展的繁榮昌盛。 在政治方面,施行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quán),同時為了保證國家政治格局的穩(wěn)定,文帝根據(jù)當時的嫡長子繼承制, 早在開皇元年就已經(jīng)冊立長子楊勇為皇太子,讓楊勇管理國事、參政議政,以保證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在文帝的勵精圖治下,隋朝國泰民安、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穩(wěn)定,同時國家未來的合法繼承人也已明然,成為不可撼動的事實。然而,就是在這種看似既定的事實下,楊廣卻一步步逆襲奪嫡, 最終讓文帝罷黜太子楊勇以次子的身份登上帝位。 楊廣又是怎樣上位的呢?
關(guān)于楊廣上位的原因, 近些年來國內(nèi)學者多有研究,唐華全在1991年《河北學刊》第五期“試論隋文帝廢立太子的原因”一文中就有所提及,莊俊華在他的文章《隋煬帝楊廣生平事跡述議》中也有提及。但是從這些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 他們并沒有系統(tǒng)的、完整地去論述楊廣登上帝位的原因,該文將利用歸因法,在綜述前人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楊廣自身和社會外部因素出發(fā),歸納他逆襲上位的原因。
早年征戰(zhàn)奪取江山的艱險歷程使文帝變得十分多疑。 特別是在對待自己子女的教育上,尤為嚴苛,總是以自己的經(jīng)歷來要求子女的行為。 到了晚年之后, 文帝猜疑之心更甚, 已經(jīng)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就連有大功于隋王朝、 輔政二十年的大忠臣高順也遭到其猜忌”[1],即便是對自己的子女也不放心。而獨孤皇后作為文帝唯一的妻子,與文帝甚是恩愛,她的話文帝總會再三斟酌。 文帝每次上朝都會帶上獨孤皇后,文帝坐于朝堂之上,獨孤皇宮居于文帝之后的小閣之中。“后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圣。 ”[2]此外,獨孤皇后是鮮卑人士,對漢族的三妻四妾的行為很是厭惡, 而文帝又是一個懼內(nèi)的皇帝,為了討妻子歡心,和獨孤皇后生活期間,從未選妃納妾,對獨孤皇后的意見也基本上是完全采納。以至于,獨孤皇后“見諸王及朝士妾有孕者,必勸上斥之”。 在文帝的寵愛下,獨孤皇后自然而然也將自己愛情觀、價值觀帶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她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像自己跟文帝一樣實行一夫一妻制,一生只忠于一人。 可惜楊勇好奢侈,喜歡穿繡花衣服,同時又喜歡膚白貌美的妾室。 這使得文帝和獨孤皇后對于楊勇不甚滿意。 可以說獨孤皇后和文帝的性格是楊廣登上帝位的一個可利用因素。
蕭妃是西梁孝明帝之女,后嫁給楊廣。蕭妃一個端莊典雅、聰慧嫻熟的女人,她出身于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知禮儀、懂人情、識事故,有著精明的政治頭腦。 同時,早年的坎坷經(jīng)歷,又養(yǎng)成了蕭妃謹慎縝密的性格,對于人情世故的體察細心妥帖。作為帝王家的兒媳, 蕭妃深知討公婆的歡心有時要比夫妻之情更為緊要。當?shù)弥约旱姆蚓龡顝V志在奪嫡后,蕭妃自是全力支持, 她利用文帝和獨孤皇后對自己的喜愛,接近文帝和獨孤皇后幫助楊廣打探消息,同時以自己對時局的獨到見解一步步幫助楊廣討得了文帝和獨孤皇后的歡心。儲君的選立既是國家大事,同時也是皇家內(nèi)部自己的私事,既然是家事,那么一個家庭中的親疏遠近關(guān)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這一點,楊廣夫婦心知肚明。因此,蕭妃的配合下,楊廣以勤儉節(jié)約贏得了文帝的肯定,以至善至孝、用情專一打動了獨孤皇后。 可以說楊廣奪嫡計劃的施行與最終實現(xiàn),與蕭后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楊素身為隋朝最有勢力的權(quán)臣, 為隋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安定有著不世之功績, 且深得文帝與獨孤皇后的賞識,可謂貴極人臣,朝野內(nèi)外有著極高的地位和話語權(quán)。 在楊廣看來,楊素能否倒戈于他,是他奪嫡道計劃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 然而要讓楊素倒戈卻絕非易事,就在楊廣苦惱該如何讓楊素幫助自己時,楊素胞弟楊約的出現(xiàn)讓事情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 由于楊素平日名震朝野,得罪了不少權(quán)臣,尤其是太子楊勇身邊的權(quán)臣恨不得將楊素除之而后快。 于是楊廣派人花重金買通了楊約, 并讓宇文述向楊約闡明其中利害關(guān)系,勸其兄長楊素幫助自己成就帝業(yè)。楊素身為一代奸雄,能貴極人臣,自然也不簡單;聽完楊約的言辭之后,他就明白自己的弟弟怕是被晉王收買了。不過,這并沒有讓楊素反感,他反而很欣賞這位皇子的膽識和謀略。在將楊廣和楊勇進行一番對比思量后,楊素最終下定決心決定幫助楊廣成就帝業(yè)。
楊素憑借對文帝和獨孤皇后關(guān)系多年的了解,深知獨孤皇后是楊廣破局的關(guān)鍵。于是他利用宴會,旁敲側(cè)擊試探獨孤皇后的口風。宴會后,“素既知意,因盛言太子不才。皇后遂遺素金,始有廢立之意”。有了獨孤皇后的肯定,楊素心中大致有了結(jié)果,同時也更加有恃無恐。他開始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大肆活動,廣造輿論以誹謗太子楊勇,一時“內(nèi)外渲謗,過失日聞”,同時又在朝野內(nèi)外大力夸耀楊廣,稱贊其功績。 600年始,文帝日漸蒼老,對太子楊勇的猜疑愈發(fā)嚴重。 同時,加之獨孤皇后的原因,同年9月文帝最終決心廢除太子楊勇,下令楊素帶兵搜查太子處。楊廣聽聞此事后,連夜找來宇文述商議,宇文述暗地里找到楊約并對他說“今若請立晉王, 在賢兄之口耳?!弊罱K,在楊廣和楊素等人的合謀下,楊勇被軟禁于東宮。 同年,文帝廢黜太子并處決太子一處黨羽。至此,宣告了楊勇集團退出了歷史舞臺,楊廣的奪嫡計劃最終成功。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身性格和努力之外, 外界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楊廣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他依靠自生努力扳倒楊勇外, 機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不是文帝和獨孤皇后性格使然,讓楊廣抓住突破口,即便他再有心機,也改變不了楊勇登基的結(jié)局。正因為有了文帝和獨孤皇后這一突破口,楊廣后續(xù)的一切努力才會有結(jié)果, 蕭妃的配合才能恰到好處,楊素的計謀也才能成功實施。 因此可見,外部因素也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懂得和利用外部因素的人,往往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楊廣少時“美姿儀,少敏意”雖然備受父母喜愛。但可惜他是次子。其兄長楊勇步入政途、管理家國事務都要早于他,其地位也非他所能撼動。 然而,楊勇性奢侈,好鋪張,平日里喜歡穿繡花衣服,經(jīng)常惹文帝不悅。 同時,楊勇不喜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私生活不檢點,廣納妾室,更是經(jīng)常與妾同床共寢,這讓原本善妒的獨孤皇后更為不喜。 楊廣從父母對哥哥的不喜中看到了希望,為了迎合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喜好,他效仿父母的婚姻, 專情于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蕭妃一人,“皇太子勇內(nèi)多嬖幸,以此失愛。 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取媚于后”[3]。此外,楊廣和妻子蕭妃平日里衣著樸素,不享奢華,帝后每至楊廣邸宅,楊廣“悉屏匿美姬于別室,唯留老丑者……絕樂器之弦,不令拂去塵埃,上見之,以為不好聲色”[4]。 后來,被太子楊勇冷落已久的發(fā)妻元妃過世, 楊堅夫婦疑心是楊勇故意謀害之,于是,文帝命人大張旗鼓地操辦了元妃的喪事,以警告楊勇。 可楊勇我行我素,依然整日與寵妾歡歌宴飲。如此行事,讓太子楊勇在父母心目中一再減分。獨孤皇后觀楊廣行為舉止后,大為贊嘆,稱其有其父文帝之風范。 反觀太子楊勇,獨孤皇后看見就覺得生氣,怎么看都不順眼,愈發(fā)不喜歡楊勇,恨楊廣不是長子,經(jīng)常在文帝身邊稱贊楊廣的品行。 就這樣,在楊廣的精心謀劃下,楊勇雖然身居太子之位, 但是已經(jīng)逐漸被文帝和獨孤皇后所疏遠,這為后來楊廣上位奠定了基礎。
此外, 在迎合父母之余, 楊廣十分注重人才培養(yǎng), 他深知自身政治勢力在自己奪嫡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招賢納士上,楊廣重才惜才,從不自持身份,輕視文人學士。 每當接見文人學士時,不管有多忙多累楊廣總是親自接見,以禮相待,這讓很多文人學士大為感動,對楊廣贊譽有加,愿意為他效力。 后來,憑借宇文述、楊素等人的力量,楊廣的權(quán)力不斷集中, 出現(xiàn)了與太子楊勇分庭抗禮甚至有所超越的局面。但是,對于楊素、宇文述等人楊廣依舊不放心,他認為朝堂臣子是靠不住的只能相互利用, 真正能為自己所用的只有自己的親信。于是,這一時期楊廣更是廣招賢才, 大肆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 豐滿自身羽翼,這群為楊廣所擒之文人被稱為王府學士,鼎盛時期,更有百人之多。這其中,不乏當時極負盛名之人,如王錫、諸葛穎等就曾是王府學士中的一員。
楊廣招攬文人學士除了他本人喜愛文學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政治意圖。楊勇被立太子之后,雖然文帝和獨孤皇后略有不喜, 但是太子楊勇在朝中威望很高,手下門客更是人才濟濟。 只要不犯大錯,楊勇繼位一事便是名正言順之舉。 因此,楊廣廣招賢才,禮賢下士,為的就是通過這些知名度很高的文人墨客,為自己造聲勢,揚功績,贊美名,以此來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望, 達到與太子楊勇相抗衡的目的。同時,這些文人學士在府內(nèi)不僅可以幫自己出謀劃策,而且一旦進入朝野將會成為自己強有力的政治勢力。
公元588年, 坐擁江山的文帝看著還未收復的陳國,決心一統(tǒng)中原,建立不世之盛業(yè),伐陳之戰(zhàn)就此拉開序幕。文帝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完成天下一統(tǒng);二是讓太子楊勇獲取軍功,為繼位做準備。 可惜楊勇在出征前夕,飲酒大醉,校場點兵之時,誤了時辰。文帝見此狀況,面容惱怒、心中大為不悅,覺得太子楊勇不堪重用。 為了萬世之基業(yè),一番考量后,決定任命次子楊廣為三軍統(tǒng)帥,帶兵伐陳國以定天下。楊廣不失所望,“及陳平,封府庫,資財無所取,天下稱賢。 ”[5]陳國被滅,其府庫滿是財寶。 看著堆砌成山的財寶,楊廣并未心動,他深知這是自己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大隋剛剛建立不久,文帝雖勵精圖治但奈何國庫空虛,國家正值用錢之際。 隨即,他命人封府庫,將陳國所獲財寶悉數(shù)運回都城。果然,文帝大喜,稱贊其不但才華橫溢、治軍嚴明而且有孝心,軍營內(nèi)外無不稱贊楊廣之品行。而后,楊廣又處決了一批陳朝剝削百姓的貪官惡吏,安撫江淮百姓,成功贏得了江南地區(qū)人民的擁護。
平陳次年,北方突厥達頭可汗興兵作亂邊境。為了彰顯大隋盛世國威,給予北方突厥致命的打擊,文帝決定迎戰(zhàn)突厥,以安邊境,隨即又任命楊廣為行軍元帥。 這一次,楊廣同樣沒有辜負文帝的期望,大破突厥,致使邊境蠻夷不敢興兵作亂。 此戰(zhàn)過后,北方突厥一蹶不振,不敢涉足中華大地一步,天下得以安寧,邊境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伐陳之戰(zhàn)和平定突厥之戰(zhàn)的勝利, 使得楊廣在內(nèi)政與邊功的軍政格局中迅速站穩(wěn)了腳跟。同時,也使楊廣名正言順擁有了自己的軍事勢力, 這為楊廣后來登上帝位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可謂是改變他命運的兩場戰(zhàn)役。
楊廣之所以能登上帝位, 與他的性格和其自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工于心計的性格是他成功的一方面他對妻子的專一、不寵愛妾的行為迎合了獨孤皇后的愛情觀,深得母親的喜愛。 而他不享奢侈、勤儉持家的行為迎合了文帝的人生觀, 深得父親的喜愛。在他的刻意表現(xiàn)和楊素等文人勢力的造勢下,漸漸在朝堂內(nèi)外獲得了仁孝之美名。 而他縝密的政治思路、兩次卓越的戰(zhàn)功是他成功的另一方面,禮賢下士,廣招賢才,不僅讓他聲名遠播,而且使他擁有了足以與太子楊勇相抗衡的政治勢力, 從而豐滿了自己的羽翼; 伐陳之戰(zhàn)、 抗突厥之戰(zhàn)兩次征戰(zhàn)的勝利,不僅使他獲得了文帝的肯定,而且也培養(yǎng)了自己的軍事勢力。 可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楊廣并沒有因為自己是次子,輕言放棄,平庸一生,而是抓住機遇,挑戰(zhàn)命運。
歷史上,對于楊廣的評價歷來功過不一。但歸結(jié)起來看,他絕不是一個昏君;如果他是一個昏君又怎么可能打破中國千年的嫡長子繼承制, 奪取太子的帝位呢? 他的成功是自身內(nèi)部因素和社會外界因素的相統(tǒng)一,他能在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成就帝業(yè)原因無外乎有五。 其一,他不但善于把握機遇,而且能夠在絕境中創(chuàng)造機會;其二,他有一個政治精明的賢內(nèi)助, 蕭妃的配合在這場奪嫡戲碼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三,在上他善于心計能取悅于父母,在下能夠禮賢下士,結(jié)交權(quán)臣;其四,他善于隱忍刻意偽裝自己,使生性多疑的文帝放松對自己的警惕,轉(zhuǎn)而猜疑太子楊勇;其五,眾兄弟中,他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功卓越,有強大的軍事背景。 楊廣其人才華橫溢、雄才大略,更有此等謀略,在中國歷代帝王中能與之相媲美者,屈指可數(shù),他本可以成就一番宏圖偉業(yè),只可惜過于驕奢,沒有顧及百姓?!半m是暴君,但仍作出了不少影響當時及后世的重大功績,因此是功過參半、可褒可貶的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