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亞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將“思維品質(zhì)”定義為“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凸顯了培養(yǎng)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現(xiàn)實意義和重要性。批判性思維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是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前提,是信息素養(yǎng)的組成部分。
寫是聽、說、讀、看、寫五項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培養(yǎng)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理念貫穿于高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如何激勵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批判性地“取人之長,補己不足”,從而提升書面表達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師熱議的話題。筆者持之以恒地指導學生在批判中“鞏固基礎”,在批判中“借鑒研習”,在批判中“互閱改進”,培養(yǎng)了批判性思維,提升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最終也提高了英語成績?;谂囵B(yǎng)批評性思維的書面表達教學“三部曲”策略簡述如下。
筆者所說的基礎,主要指的是書面表達的基礎,比如:審題基礎、結(jié)構基礎、主題句基礎、立提綱基礎、前后文連貫基礎、開頭和總結(jié)基礎等,鞏固這些寫作基礎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過程。
美國哲學協(xié)會“特爾斐”項目定義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包括六個方面,分別是:闡釋(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評價(evaluation)、推理(inference)、解釋(explanation)和自我調(diào)節(jié)(self-regulation)。為了幫助學生批判地鞏固書面表達基礎,筆者選擇從表達性技能“說”入手,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提升表達能力。從“說”前構思、“說”前提綱、“說”前修改,到最后展示“說”,逐步做到能“說”,敢“說”,有話“說”,培養(yǎng)和強化“說”的技能。然后過渡到依據(jù)話題去“寫”,“寫”提綱,“寫”觀點,“寫”素材,“寫”情感,能將“寫”的內(nèi)容加以整理、修改、潤色,供同伴交流和借鑒,以此培養(yǎng)和強化“寫”的技能。
筆者為他們首先設定的“說”的話題是“I have a dream”,因為高三是學生構建生涯規(guī)劃的最佳時期,在設想和選擇院校和專業(yè)之時,他們對美好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待,借“說”正好讓他們各自分析(analyze)自己的愛好、特長、強弱學科,推斷(infer)未來可達院校和專業(yè)以及努力后的大致的理想達成度,包括達成理想過程中需要做的努力,再通過演講來解釋(explain)自己設定理想目標的原因和需要應對的挑戰(zhàn),之后再接受同伴評價(evaluate),并闡釋(interpret)同伴所提疑問,最后將“說”的內(nèi)容潤色成文。具體操作時,提出內(nèi)容、格式、展示、評價和成文的要求。
第一次實踐嘗試成功之后,筆者不斷安排“說”和“寫”練習活動,內(nèi)容涉及圖片描述說明、影視評論、活動策劃、新聞與時事點評等。短期的“說”和“寫”技能訓練,讓學生對書面表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構成要素有了一定的認識,寫作逐漸有了章法,對寫作產(chǎn)生了自信。
批判性思維表現(xiàn)為有揚有棄,有批判有繼承,有否定也有肯定。指導學生書面表達時,筆者鼓勵學生借鑒和研習各類閱讀素材和優(yōu)秀書面表達范文,借鑒他人思想,確立自己的主題;借鑒他人內(nèi)容,積累素材;借鑒他人寫作思路,把握結(jié)構;借鑒詞句,錘煉自身語言。
具體操作分為三個階段:(1)收集與整理;(2)研究與運用;(3)展示與推介。筆者安排的收集和整理期限是10 周(兩個半月)。在這10周內(nèi),每個學生廣泛閱讀,每周選出至少一篇素材或佳作進行整理。在這段時間內(nèi),筆者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盡可能地廣泛閱讀。閱讀時,學生不僅要關注所閱讀的文章內(nèi)容,更要關注文章的寫作特色,比如:整體布局、文體風格、段落主題、前后關聯(lián)、高級詞匯、優(yōu)秀句型以及句與句之間的銜接等。筆者還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懂、讀透、關注重點,還要在各自的專用記錄本上有選擇地摘抄或剪貼,所摘抄或剪貼內(nèi)容之間要留有空間,以便自己補充內(nèi)容、增加解釋、提示說明和拓展語句等,也方便自己日后翻閱、查找和選擇使用。
建議學生采用“三心”研究方法有序推進,即“用心靜看”“細心品味”“專心默讀”。下一步就是將這些經(jīng)驗、體會或感想進行展示和推介。展示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口頭展示,二是成果展示。具體操作如下:
口頭展示,即學生在自己收集和整理的十多篇素材和佳作中自選一篇,并根據(jù)需要制作成PPT。展示內(nèi)容分必選和自選兩部分,必選內(nèi)容為Why do I recommend this article? What do I think I need to recommend to classmates,like words,phrases,sentences,structure,beginning,ending,etc? What do I think I need to add to perfect it?口頭展示的準備過程就是一個批判地借鑒過程,學生通過闡釋、分析、評價、推理、解釋和自我調(diào)節(jié),掌握書面表達技巧并提升寫作能力。
成果展示,即學生將自己摘抄或剪貼的內(nèi)容定期上交,集中展示,以供同伴相互學習和借鑒。為了提高展示效度,筆者組織學生先瀏覽內(nèi)容,后投票評比,再公開投票結(jié)果,通過表彰、推薦、傳閱等方式鼓勵先進,激勵后進。
(1)學生自閱。為減輕學生自閱壓力,筆者采取的“先杜后看”的方法?!岸拧本褪侵笇W生盡量杜絕錯誤,盡量少出錯。指導他們寫前列好提綱,寫好各段的主題句,斟酌好寫作中可能用到的“高級”詞匯和語法,這樣他們下筆后就能思維順暢,一氣呵成,避免寫作中不斷“擦、修、粘、刮、涂”而干擾思維或出現(xiàn)不必要的錯誤。第一步的“杜”大大減輕學生“回頭看”的壓力,給“批判和評估”留出足夠空間。
學生自閱不是以糾錯改錯為主要目的,而是以更新升級為根本宗旨。由于第一步的“杜”,學生自閱就可以“更新升級”為主,以“糾錯改錯”為輔?!案律墶本褪沁x用自己在不斷借鑒研習中習得的更精確、更符合句意、更適合文章情景的詞、句和語法。筆者要求學生對“更新升級”部分用區(qū)分度較大的彩筆標注清楚,與之前形成對照,既適合個人后續(xù)研習,也適合他人參考借鑒。
(2)同伴互閱。同伴互閱的任務是,對同伴的寫作進行檢視,查找錯誤,尋找不足,學習優(yōu)點,提出建議,即“理性評估”同伴的思考過程。同伴互閱為學生的書面表達提升搭建了一個互請“吾師”的平臺,促進了班級形成良好的互幫互學氛圍,也讓學生個體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自己的寫作,反思自己的寫作思維。
筆者要求學生互閱做到如下幾點:自請“吾師”,閱后留痕,指明問題,提出建議,最后簽名返還。閱后留痕有利于分析對比,區(qū)分伯仲,借鑒學習,改進提高。簽名返還有利于明確責任,接受請教,提供咨詢,答疑解惑。筆者還要求被閱的學生在自己認可的問題、能夠接受的建議后打“√”,以此表明謙虛的態(tài)度和接受建議的誠意。
(3)教師面閱。面閱,即面批,就是教師當著學生的面批閱。面閱的學生可以是教師選定,也可以學生主動要求。教師主要通過瀏覽學生自閱和同伴互閱的標注內(nèi)容,再根據(jù)自己的判斷選定需面閱的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是寫作中存在明顯問題,或有具體突出問題。面閱時,教師可以邊批閱,邊講解,邊問答,邊指導,邊建議,邊鼓勵,這樣可以靠船下篙,對癥下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效果也非常顯著,有利于教師采集學生共性例錯,為課堂書面表達講評提供指導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