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濱海實驗學校 王勁松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踐性作業(yè)憑借其趣味性、探究性,以及動態(tài)性等優(yōu)勢特點,獲得了諸多教師的關注與學生的青睞。而針對WSR 系統(tǒng)方法論來講,其作為一種能夠使復雜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的工具,在此基礎上來進行化學實踐性作業(yè)開發(fā),可以實現(xiàn)各個方面的綜合考慮,從而使作業(yè)適應性、有效性得到顯著增強。
要想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實踐性作業(yè),首先就要引導學生對作業(yè)布置的意圖做出正確理解。本文就基于WRS系統(tǒng)方法論,針對“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方面相關的知識點來進行實踐性作業(yè)設計。而本次作業(yè)設計的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對二氧化碳形成的原因、排放量過大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來做出深入了解。且還希望通過相關實驗的開展來為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以及觀察與合作等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另外,通過對二氧化碳的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社會責任感也能夠得到顯著增強,且能夠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有效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基于對各類文獻資料的分析了解到,幾乎沒有對二氧化碳制取實踐性作業(yè)做出專門研究的文獻資料。而通過對相關作業(yè),以及教材配套練習的查閱,可以搜集到一些比較類似的實踐性作業(yè)。如,讓學生探究二氧化碳制取方法的多樣性。但大多都標注了“選做”的字樣。由此可見,實踐性作業(yè)還未得到充分重視。且即使一些化學教師有布置實踐性作業(yè),也難以獲得實驗室、機房等資源的配套支持,難以將實踐性作業(yè)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
對此,基于初中生大多都對二氧化碳的產生有了一定了解,也認識到了其過多排放的種種危害,以及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且很多都喜歡參與各項實驗活動,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還需要教師、同伴的指導與幫助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小組形式來進行實踐性作業(yè)的設計。通過對一些初中生的訪談了解到,在應試教育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生大多都處于完成各科、各種作業(yè)、考試當中,面對的壓力非常大,再加上單一、枯燥的書面作業(yè)給其自主性、主動性帶來了諸多限制。一些思維敏捷、活潑好動的學生更渴望可以完成一些新穎、有趣的實踐性作業(yè)。所以,在設計作業(yè)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將作業(yè)重點設立在小組性、趣味性方面,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能力接受程度。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以及小組同學的相互幫助,對酸雨的類型、危害以及所形成的危害進行調查分析,設計一些比較科學、合理的治理方式。同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小組同學,共同收集當?shù)氐乃嵊曩Y源,并測量酸雨的PH 值。通過動手實踐、親身體驗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為了本次作業(yè)目標可以得到全面實現(xiàn),教師在內容上要體現(xiàn)出對事理、物理與人理的充分考慮。簡單來講,就是理論、實踐與情感三個部門。理論上,要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課外調查二氧化碳的產生,及其過量排放可能帶來的影響記錄下來;實踐上,則要劃分為實驗室制取,以及相關部門訪問調研兩個部分;情感上,則要引導學生調查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多的危害,并進行匯報?;谙嚓P調查分析,可以將作業(yè)主體合理劃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是:化學專家組、生活貼士組、生態(tài)護衛(wèi)組。不同小組分別負責著不同的任務,真正擺脫以往作業(yè)布置的種種局限,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為之后的學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在具體布置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主動性做出充分考慮,盡可能讓學生自己進行小組組建、組長選擇以及成果匯報。同時,還要做好與學校的溝通工作,爭取實驗室、機房以及相關部門的有力支持,為學生順利完成實踐性作業(yè)、獲得更全面的鍛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綜上所述,基于WSR 系統(tǒng)方法論來進行化學實踐性作業(yè)的開發(fā)、布置,能夠有效突破傳統(tǒng)作業(yè)存在的種種束縛,學生不需要再局限于化學課堂完成書面作業(yè),還可以通過圖書館、實地調查以及各類資料的搜集分析來完成各項實踐性作業(yè)。這樣既有助于激活、拓展學生的化學思維,也能夠為學生實踐動手、合作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為其之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