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階段,一些學生還會對寫作這一活動產生較強的抵觸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當前我國所貫徹的教育理念仍舊是應試。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只要求學生背誦教材中的知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語言積累相對較少,寫作時自然也就無話可寫。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引導下,教師需要對這一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進行調整,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诖耍疚膶θ绾卧诤诵乃仞B(yǎng)理念的背景下開展高中作文教學活動展開分析。
當前,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穩(wěn)定推進,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新的教學任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是學生必須要接觸的一種活動,同時也是其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這一部分進行關注,并需要適當地改變原本的教學思維。
第一,教師教學觀念固化。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仍舊會將側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這會限制學生的寫作思路,甚至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第二,學生的寫作素材缺乏。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時都只是接觸教材,對于課外知識涉獵不多,自身的文學基礎較差,從而無法提升寫作能力。
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組成體系中,語言建構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兩種技能。所以,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這一技能培養(yǎng)為目標,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性的活動。
比如,在完成基本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評論性較強、相對嚴謹的節(jié)目,比如《吐槽大會》《奇葩說》《朗讀者》等等。在這些節(jié)目中,很多嘉賓提出的觀點都比較深刻,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1]。并且他們的觀點也比較鮮明,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質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觀看節(jié)目時,積累其中的一些臺詞,豐富寫作素材。
除此之外,為了加深學生的觀看印象,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演講活動以及辯論活動,在活動中深化寫作主題,強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邏輯思辨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寫作一直都是學生公認的難點之一。很多學生在寫作一個話題時,都會面臨不知從何下筆的窘況,也有很多學生不知道怎么去調整自己的寫作邏輯,從而導致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這一情況進行高度關注,然后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仿寫訓練,鼓勵學生在已有的文章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改編,從而緩解自己的寫作壓力。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描寫景色時,就可以先組織學生對教材中的相關文章進行閱讀,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等。當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這些文章中描寫景色的語句進行重點分析,將其所應用的結構以及修辭手法進行有效篩選,例如擬人、排比、比喻等等。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這些信息為基礎構架,把自己想寫的內容融合進去,加以適當的調整,幫助學生感受寫作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除此之外,在仿寫的過程中,教師也應注意滲透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不要一味地引導學生進行模仿。一味地模仿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形成依賴性。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方法之后,就可以嘗試性地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寫作。鼓勵學生自主寫作,借此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寫作思維,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寫作教學活動中,評價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都會單方面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導致學生很被動。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升學生的主體位置,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作文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思維以及評價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當寫作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要求小組內的成員相互交換作文,然后欣賞其他同學的文章,找出自己認為不合適的地方,也可以找出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之后,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借此拉近彼此間的關系,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然成為教師的重點教學任務。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融合觀看演講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語言邏輯;通過仿寫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寫作基礎;通過評價展示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