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學俠
摘要:初中教學改革以培育學生的身心健康情感為根本目標,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變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難題。傳統(tǒng)式教學策略難以確保教育質量,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也難以提升,本文探討情感開拓在初中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關鍵含義,怎樣應用情感開拓來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課堂教學;情感啟迪
引言:
古詩是我國珍貴的人文財富,語言表達唯美,心思細膩,給人提供豐富多彩的體會。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了解古代詩詞,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語言表達的綜合素養(yǎ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在朗讀和背誦的同時,老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對詩詞的鑒賞水平。伴隨教學改革的快速發(fā)展和德育教育的深入開展,提升學生的情感素質和藝術修養(yǎng)變成了時不我待的核心和難題.但是傳統(tǒng)式的教育方法對教學計劃的實現(xiàn)和教育質量的提升都是不利的,所以怎樣應用情感開拓來提升初中語文詩詞教學的質量,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情感啟迪在初中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含義
(一)提升古詩詞教學水平
在初中語文詩詞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感開拓,能夠快速提升古詩詞教學的品質,怎樣正確認識學生對古代詩詞所要表述的情感和筆者的情感是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持續(xù)開展分類整理,進而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例如在執(zhí)教詩文《西江月》,在熟讀詩詞的基礎上,教師對詩詞情境進行描繪,使學生感受到明月清風,星星零落,稻谷飄香,青蛙鳴叫,平常的事物卻傳遞出豐收喜慶的情感。融合筆者的主題思想,疏導情感,激起學生心中情感,使之與筆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了解筆者需要表述的實際和合理的情感。應用情感啟迪課堂教學,讓學生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1]。
(二)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點。結合古詩詞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是初中語文詩詞課堂教學的新起點。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是促進學生快樂成長和健全人格的關鍵。在初中語文詩詞課堂教學中,應用古代詩詞來學生了解其所體現(xiàn)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達,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啟迪他們發(fā)現(xiàn)并體會身邊的美,從而能夠創(chuàng)造美。情感啟發(fā)式教學不僅包括古代詩歌景物的描寫鑒賞,而且也融合了對作者創(chuàng)作心境的分析。比如古代詩歌《錢塘湖春行》,單純的朗讀不能理解景致的意義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理,利用感情的開發(fā),讓學生認識到作家想要表達的情感,結合自己的感受心情和作家的創(chuàng)作心情,形成情感上的共鳴,讓人認識到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悠閑情趣,領略西湖的美景。
二、在古詩詞教學中如何運用情感激發(fā)教學
(一)創(chuàng)設審美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詩詞課堂教學中,依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來主動構建教學效果并激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適當?shù)膶徝狼榫碃顩r具備充足的審美觀念來遐想,進而激起學生的審美情趣,塑造學生的審美觀念心理和鑒賞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將古代詩歌所描述的情景轉換為鮮活的場景,鼓舞學生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力。融入詩詞描繪場景,體驗意境的內在感情,如《江南春》,老師在學生重復閱讀文章的根本上,讓學生遐想來了解詩詞所描述的景象,千里江南、黃鶯歌詠、綠葉映襯紅花、生機盎然的畫面,老師根據(jù)多媒體投放江南水鄉(xiāng)景色的照片或視頻,使學生真正體會江南美景,真正體會創(chuàng)作者寫作心理狀態(tài),來讓學生更好把握。
(二)反復朗誦古詩詞提升審美觀念
初中語文詩詞文化教育要遵循“讀”的教育原則,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環(huán)節(jié)中,體會詩文的節(jié)奏美、意境美、感情美,很多古詩詞要寓情于景,有感情的朗讀一部佳作,作者要根據(jù)相應的景物描寫來表示自身對事物的感情或看法。在賞析古代詩的情況下,根據(jù)創(chuàng)作者的日常生活情況、自身的經(jīng)歷、主題思想和作責感悟,來讓學生感受到古代詩的審美觀念,從而讓學生更好把握作品感情。例如,課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老師可以根據(jù)反復閱讀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古代詩的感情,來把握古代詩的審美觀念并提升教學水平。
(三)仔細反復推敲內容,提升審美觀念
初中語文考試的關鍵是詞和詩句的推敲,詩意的本質是文字和語言的推敲,形成情感的共鳴,理解詩意的意義。如果學生不能正確把握關鍵的詞語或詩意,就容易出現(xiàn)曲解詩意的現(xiàn)象。例如《玉樓春.春景》中“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將春季充滿活力的情況勾勒得酣暢淋漓,表達了作者對面前景色的喜愛和期待。古詩詞《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話中的“綠”不僅是形容詞,也有春天來臨的體會。眼睛里充滿了綠色、春天的氣息。春風吹拂江南,江南景色變得蒼翠生動,更形象化,將“綠色”換成另一個字,例如“滿”、“到”等詞,表達效果將完全不同。從這里看,字句的推敲對詩詞的欣賞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束語
古詩作為中國文學作品中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藝術價值的光輝名著,學習古詩有助于陶冶情操來提升文化情感能力。中學生處于思想觀念和性格的關鍵時期,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感情開拓課堂教學,不但可以高效地提升教學水平,也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麗萍. 情感啟發(fā)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語文課內外, 2020, 000(005):307.
[2]高建芳. 關于情感啟發(fā)在初中語文古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吉林教育, 2015(1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