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群 王 瑤
股動脈介入術最常用的是改良Seldinger穿刺術。改良Seldinger穿刺術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血管介入治療,成功率較高、且創(chuàng)傷小,但術后易引起外周血管并發(fā)癥,如穿刺部位皮下瘀斑、血腫、假性動脈瘤、腹膜后血腫、股動靜脈瘺及穿刺部位血栓形成等,減少及避免外周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是臨床關注的重點[1]。因此,本研究對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外周血管并發(fā)癥的原因及護理措施進行如下分析。
選擇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經股動脈介入術治療的1085例患者,其中男739例,女346例;年齡30~76歲,平均年齡(48.69±7.53)歲;病程1~5年;其中行單純腦血管造影666例,脊髓造影12例,行介入手術治療407例。術后共發(fā)生并發(fā)癥35例(3.23%),穿刺部位皮下血腫24例、假性動脈瘤5例、腹膜后血腫2例、股動靜脈瘺3例、血栓1例。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發(fā)生外周血管并發(fā)癥的原因如下。(1)穿刺部位皮下血腫:①穿刺次數過多,刺破動脈后壁,引起皮下出血;②術中更換鞘管次數多,對血管造成損傷;③鞘管出現打折或患者穿刺側肢體屈曲。(2)假性動脈瘤:①穿刺過程中穿刺點過低;②壓迫處理不當;③鞘管或導管型號不當[2-4];④患者術后過早活動穿刺側肢體。(3)腹膜后血腫:穿刺過程中穿刺點過高,損傷動脈后壁出現血腫。(4)動靜脈瘺:穿刺時可能貫穿動靜脈,且壓迫止血不充分。(5)穿刺部位血栓形成:①止血部位壓迫時間過長;②患者年紀大,血液循環(huán)功能較差,血脂水平異常,臥床休息時間較長。
術前告知患者需注意的相關事項(術側肢體避免屈曲、術后8 h內禁止屈髖、勿壓迫穿刺部位等),囑患者防止穿刺部位加壓繃帶移位,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護士定時巡查,關注患者反應及穿刺部位有無異常情況(紅腫、出血等)。
術前予以患者健康宣教,指導患者進行相關運動練習(肢體屈伸鍛煉等),并詳細了解患者穿刺可行性(血管情況、凝血功能等);術后若觸及與動脈波動一致的包塊,盡快行超聲明確診斷,囑患者繼續(xù)制動,并于超聲輔助下再次加壓包扎,可采用500 mL0.9%的氯化鈉溶液或鹽袋輔助壓迫;術后制定運動方案并指導患者進行鍛煉[5-8],并密切關注穿刺部位有無出血等情況,定期予以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檢測;加壓包扎無效時立即報告醫(yī)生,給予處理。
與患者進行交流,關注其主訴,給予心電監(jiān)護,動態(tài)監(jiān)測和記錄患者血壓、脈搏、呼吸和血氧飽和度。予以超聲檢查,觀察腹部情況,密切關注患者血常規(guī)、凝血檢查結果;停用抗凝劑,維持患者血容量。
予以患者超聲檢查,并于超聲引導下做好壓迫止血;若保守治療無效,可行外科修補。
囑患者術后24 h后下床活動(床下站立、病房內走動等),避免長期臥床休息;囑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維持1 000~1 200 mL;指導患者及家屬予以肢體按摩。
目前臨床經股動脈介入術應用廣泛,但術后可能會并發(fā)血管并發(fā)癥,對患者造成較大影響,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外周血管并發(fā)癥以穿刺部位皮下血腫、假性動脈瘤、腹膜后血腫、動靜脈瘺及血栓較為常見[9],其中穿刺部位皮下血腫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其主要誘發(fā)因素是局部的壓迫處理不夠充足,對患者的綜合性評估不夠準確,缺乏對潛在風險的預見意識等。故在護理工作中應針對潛在的因素做好風險評估[10],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