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玥
(沈陽大學 遼寧沈陽 110044)
隨著改革開放的普及和深化,我國進入了“市場經濟”的經濟發(fā)展建設的階段。那么,教育的發(fā)展就要適應經濟的變革與發(fā)展,高校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前沿陣地,就要在教育管理的體制和機制上做出改變,跟緊時代的步伐,從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人才需求。教育普及的提高,使多數的青年都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但是由于人數的大量增長和人員能力的層次不一,高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形式了。筆者從高校教育的管理問題出發(fā)進行探討,得出一些創(chuàng)新點和措施。
通過計劃和市場的兩只手來對社會的各類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配的經濟運行態(tài)勢就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體現出三種形性:(1)相對公平性——商品進行交換的時候,是以等價為出發(fā)點的,并且體現出了價值規(guī)律;(2)相對外放性——市場是無形的,它存在于各個地區(qū)和各種形式的等價交換之中,對于貿易壁壘和自我的市場封閉式是反對的,國內的經濟要素都是流通的;(3)相對的獨立性——參與市場的競爭的對象形式既能夠是個人也能夠是合法的公司集團等,這些參與者都是要有獨立的自我產權、能夠獨立自我的經濟利益和相關的市場交換資源,具有獨立的法人代表。
那么,我們就可以知道,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體現了公平競爭、環(huán)境開放、自由發(fā)展的一些經濟發(fā)展的理念。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理念的流行,對于高校的教育的發(fā)展和管理體制有著一定的影響,改革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近代以來,國內高校的經濟的發(fā)展是以計劃經濟形式運行的,教育的發(fā)展也是按照計劃經濟的形式運行。后來,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發(fā)展,但是高校的教育管理的模式沒有及時地轉變過來,或者是轉變的形式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高校的教育管理機制設置中,完全是依照政府的行政機制來進行運作的,也體現著行政管理的管理思想。學校的教育管理完全按照教務處的行政管理,本是教育管理主體的教職工和學生群體的管理作用沒有得到體現;在對于人事的變動調整中,沒有競爭思想的體現,教育教學的質量沒有得到根本性提升;在校內的財務管理中,對于財務的管理沒有落實“雙簽”制度,領導忽視監(jiān)督部門的作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不夠,使得財務模塊滋生腐敗;當下高校的職業(yè)任聘制度的改革發(fā)展依然不夠完整,對于職位的招聘只限于本校內的人員,沒有融入順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現代人事管理思想。以上的原因導致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落后,管理的效率低下。
學生作為學校的主要的組成群體,是教育管理的接受者也是教育教學的受益者。但是,當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的管理,在與學生群體的溝通之上是缺乏的,學校的教育管理沒有了解學生的實際的想法,也沒有為學生解釋相關的制度的制定的目的,學生無法感受到學校對學生的幫助和管理。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師生之間的矛盾,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矛盾,都是因為學校的管理者未能夠與學生進行合理的溝通,只是一味地將管理意志施加在學生的身上。
高校一定改變過去的在計劃經濟中存在的錯誤的觀念,保留正確的管理觀念。大學的管理要“興學術之風、樹自由之論、傳正確之言”,這是當下的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的共識。高校的教育管理的體制中,要不斷地去掉行政化管理的影子,改革管理的體制,使老師和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校的教育管理中來。高校內要建立正確的引導激勵機制,引導師生要以學術的發(fā)展和進步為自豪,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建立的服務重心是廣大的師生群體,激勵教師群體要專心做科研,細心做學問;激勵學生群體要立志學知識,做人才。
在高校內有學生的自治委員會也就是學生會,學生會可以對校內的教育教學管理活動起到輔助管理的重要作用。例如,紀律檢查委員會、寢室管理委員會、安全管理委員會、學生工作處等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構。學校對于參加學生會的學生也要要求其具有基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務的管理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生會的管理了解學校的管理方式與方法,體現學校管理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先進的管理思想。學校應該要協(xié)助學生的自我管理委員會建立合理的自我監(jiān)督機制,把控好學生管理委員會的思想政治的發(fā)展方向。學生會的建立是高校管理的體制機制的完善,突出了以人為本的高校管理改革的思想。[1-3]
高校管理改革的創(chuàng)新,要從實際的社會發(fā)展的情況出發(fā),時刻把握住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脈搏,與時俱進地進行高校的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校要重視師生的群體作用,堅持人本思想的管理理念,全體師生都要進行努力,保障高校的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