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強(山東省萊陽市柏林莊中心初級中學)
浪淘沙
⊙蘇⊙軾
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墻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喜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這首詞無題,或云“探春”。這是蘇軾詞中唯一一首“浪淘沙”,作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702)正月,是他最早的詞作之一。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此時蘇軾出京初至杭州通判任,時年三十七。
詞作記述蘇軾冬春之交,出東城踏看春情。此刻的蘇軾,政治上小受挫折,心胸悒郁,“探”字自然地流露出欲遣愁懷,尋求另一番景象的心情。然而,步出城外,一路迤邐,見到的卻是一幅清冷平淡的畫圖。早已是春回大地的時候了,墻頭伸出的杏樹枝干依舊是光禿禿的,晦暗而無生氣;柵欄里的百花尚未發(fā)芽,顯得荒涼而委頓。上闋寫實,三、四句選擇有代表性的兩種事物,以極簡練的筆墨,運用極富特征的白描手法,如兩個高度概括的特寫鏡頭,便勾勒出了冬春之際的自然景象。眼前之景太平淡、太乏味,甚至不能激起一絲情緒的漣漪,一個“試”字表明詩人此行,既有所希求也是有心理準備的,因而寫得不慍不火,以此為下闋情感的噴發(fā)蓄勢。
蘇軾詩詞善于“為文造情,憑空布局,善于掉弄筆峰”。上闋冷峭沉郁,下闋則峰回路轉。繼續(xù)前行,眼前忽呈現(xiàn)出一條纖塵洗凈的秀麗小道,原來是前村一帶雪后初晴。景移情易,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詩人不禁感嘆,春神原來是不辭辛勞,恪盡職守的。詩人不由得憧憬,春光到處,定然是梅花綻放,向人間報告春之來臨。下闋寫得明快輕捷,與上闋構成強烈的對比,鮮明地表現(xiàn)出詩人情緒的轉折,寄托了詩人美好的希望和期待。
“擊虛”之法貴在“移空作有”,善于創(chuàng)設虛景,“吹綻梅英”便是如此。眼前之景本是令人失望的清冷,卻幻想出花開的絢麗,春光的燦爛,借以抒寫個人的情志,曲折地表現(xiàn)出詩人雖遭挫折而樂觀曠達的襟懷。上下闋寫法一實一虛,以實襯虛,妙意追求,頗有毛澤東“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意趣。詩歌意象的選擇往往是作者好惡心理的反映。蘇軾一生酷愛梅花,在其詩中反復歌詠,“尚余孤瘦雪霜枝”“雪里開花卻是遲,何如獨占上春時”等佳句,無不表現(xiàn)了梅花高潔的品格,蘇軾將其概括為“梅格”。尾句既是對梅花傲雪報春品格的贊美,更是蘇軾人生追求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