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東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東莞 523520)
慕課是以互聯(lián)網為依托,以微視頻的教學方式把各類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和整合,在短短幾年內引領了教育信息化的趨勢。通過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高科技平臺不斷放大優(yōu)質資源以及吸引各領域專業(yè)知識在慕課平臺呈現(xiàn),為教師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優(yōu)化提供了素材和靈感,學生也通過更多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作為舶來品,慕課在東莞的發(fā)展如同雨后春筍。作為教育民生工程,慕課已經寫入了東莞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中,而且著重描繪了慕課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新增加1 萬節(jié),推送2 萬節(jié),指定100 所中小學校開展慕課教學試點。東莞的慕課通過把東莞及省內外的優(yōu)質資源進行整合,開始實施了“雙師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小學教室里學生每人都拿著平板進行語文課程的預習和復習。現(xiàn)階段東莞的慕課教學模式不斷得到政府和相關教育部門的支持和肯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莞式慕課”。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慕課是以學生為主體,它有著完整的學習計劃和教學周期,主要依靠學生的自覺能力來完成。在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慕課里的微視頻作為一個學習新課前的導入,先給學生一定的課堂時間進行自我探索和預習,之后教師再引領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靈活改善慕課呈現(xiàn)方式,例如可以用慕課里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慕課的教學更易被學生接受,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三單元有《開國大典》和《狼牙山五壯士》等愛國篇課文,教師可以通過慕課以動畫或者朗誦的形式介紹要學習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身份、文章背景,從而進一步了解中國艱辛的抗戰(zhàn)歷史和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才會對文章中的“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駕著五座白石橋:在北面是城墻,城墻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的描述有著直觀的印象,而不是憑空臆想。另外可以在慕課找出關于開國大典的真實視頻,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這樣高效的教學方式讓不少研究學者掀起了一股“慕課熱”,小學的教育家也開始不斷投入時間和精力打造和完善小學語文慕課教育平臺,達到培養(yǎng)一群實用型、能終身學習的人才的目的。
現(xiàn)代慕課的教學方法打破了“老師為主題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受限,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不得不采用“填鴨式”教學,這讓部分底子薄的學生感到學習吃力,但又沒有其他方法去彌補自己未掌握的知識。這時以互聯(lián)網為平臺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的小學慕課語文教學,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夠觀看到一線語文名師的課堂,從不同的課堂中學生學習到更多新知識,體會不同層面的思想情感,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對于那些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慕課進行語文課程的預習,例如:學生在放學等公交車的路上,可以選擇觀看慕課而不是與同學嬉戲打鬧,這樣充分利用了教學資源也節(jié)省了學生的時間,不必把大量時間浪費在上下學的路上,同時最大化地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慕課在鞏固學生以往的知識點時發(fā)揮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傳統(tǒng)課堂學生沒有資源再次聆聽老師講過的內容,基本都是一遍過。合理運用慕課可以讓學生回顧以往的知識點,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幾乎每一冊課本都會有一個單元是古詩詞,由于古詩詞含義較為晦澀,不少小學生感到古詩詞難讀難學。但是在小學語文考試時古詩詞默寫和理解占去一大部分比例,所以不少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死記硬背那些古詩詞。如果教師通過引進慕課,讓學生提前對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人或詞人風格、詩詞思想情感有一個提前的了解或者在該篇古詩詞講解完畢后進一步對古詩詞的重要難點、易錯點進行補充,學生通過理解記憶古詩詞將不再是難事,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點也將得到鞏固。
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方式,慕課對學生學習的檢測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常用一張語文試卷分數(shù)的高低來判斷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成果。但是在慕課的學習過程中每單元都有相應的檢測和討論區(qū),而且檢測和討論的時間有著固定限制,在每一次單元小測驗中,學生有三次作答機會并且取最高分的測驗成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線下考試時“一次成績論英雄”的片面性,同時學生要在該課程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討論測試以及最終考試等任務,最后才有資格獲得該課程的相應證書。
慕課平臺的誕生也為小學教師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教學方式和經驗,通過與慕課平臺其他學校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進行比對,小學教師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在線下教學時找到自己的定位,合理引導學生。在上小學語文課時,可以先給學生布置幾道課文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走進課文學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課堂的學習氛圍。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通過慕課平臺被其他老師廣泛了解和接受,從而達到更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有些教師堅持自己的教學理論,往往束縛住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出的學生千篇一律。但是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性格和特征,教師要充分尊重并且給予他們發(fā)展的空間。教師利用慕課進行授課,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己作為引導者。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口語交際是關于辯論的學習,教師可以選取幾個關于語文課文的辯論題目,留出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們去準備辯論。這樣學生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轉動大腦,加深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語文素養(yǎng)不斷得到提升。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語文學習的深層次理解,在和同學的互動中得到了快樂。
雖然慕課運用于教學在全國高校普遍地流行,并且不少高校將慕課成績作為該專業(yè)期末成績評定的重要指標,但是由于慕課的拍攝和后期剪輯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以及財力,所以有些中小學對慕課和傳統(tǒng)教學融合的模式還是處于觀望狀態(tài),導致慕課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視頻寥寥無幾,拍攝視頻的質量得不到根本保證。這些因素得不到妥善解決讓不少剛把孩子送進小學進行教育的家長不能充分信任通過慕課進行教學的方式,他們還是更偏向于面對面的教學。
由于慕課的教學視頻采用的是錄播形式,學生雖然能夠隨時隨地觀看錄播視頻,但是在看視頻時遇到的問題卻不能得到及時解決?;A好的學生可以進行鞏固知識,但是對于底子薄弱的學生,這些基礎性的問題越積越多最終會導致學生的成績停滯不前甚至下滑,逐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即使慕課每單元設有討論區(qū),但是由于老師的人數(shù)和精力有限顧不到每一個學生的問題,而且評論區(qū)的問題較多老師或許看不到,不能夠指導每一位留言的學生,這些因素導致慕課的教學不及面對面教學解決問題來得迅速。另外,慕課的錄播課程安排不能夠清楚地了解每位同學的知識接受能力,慕課過于濃縮的知識點對于接受能力較慢的同學來說提升成績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和線下教學相比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拉近彼此的關系,這也是慕課要運用到語文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慕課運用于小學語文教育也是大勢所趨。在這一過程中教育學者和小學教師不能一味盲從和全盤接受慕課的所有課程和設置,作為一種新型課程,教師們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為學生長遠的學習和發(fā)展著想。在慕課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勢必會存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相關教師積極思考,不斷反思解決問題;政府和慕課相關平臺可以更傾向于小學教學,多投入制作小學語文教學的視頻,引進更多的專業(yè)老師為學生在線解決問題,為小學語文慕課教學平臺提供更多的方案和措施;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力和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慕課夯實基礎,鞏固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達到慕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