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安丘市實驗中學 李新剛
在物理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關鍵內容便是實驗,同時它還是實現(xiàn)物理課程目標、重點提升學生自身科學素養(yǎng)的一個主要方法。根據當前高中物理實驗中學生方面、物理教師方面和實驗室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及漏洞,進一步提出以實驗管理模式作為主要方法,針對實驗的具體時間、參與學生及管理員,實施半開放式的管理,將個人承擔的職責進行合理轉變,為學生們主動參加物理實驗的創(chuàng)造設計奠定了基礎,同時提升了實驗室的利用效率。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著重提出,在物理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關鍵內容便是實驗,同時它還是實現(xiàn)物理課程目標、重點提升學生自身科學素養(yǎng)的一個主要方法。全面觀察實驗現(xiàn)象,對實驗進行詳細的演示,同時由學生親手進行實驗,均可以促使學生對于物理事實形成較為清晰而具體的認識、理解,這同樣是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規(guī)律的一個根本條件。觀察以及實驗均能夠培養(yǎng)并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實驗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極大的作用和效果。在《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已經開始對基礎教育當中關于實驗方面的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同時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確要求。在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實驗設計必須從下面幾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鍛煉。
1.親身經歷實驗探究的整個過程?,F(xiàn)在,很多教師往往會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不注重學生實驗探究的親歷性,這樣就導致了學生物理實驗學習的低效化。物理實驗是學生開展探究性物理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2.加強對于實驗方案的自我設計。實驗方案是開展物理實驗的基礎,制定實驗方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物理探究的開始。3.引導學生對實驗的整個過程以及誤差進行全面分析。物理實驗的開展要強調過程性,學生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是會出現(xiàn)誤差的,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實驗的整個過程及誤差進行全面分析。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進行物理探究學習反思的過程,對于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當前的實驗教學中,通常是結合課時教學的具體進度,在一個課時當中完成相應的實驗教學工作。但是,不一樣的學生往往對實驗進行的準備是不一樣的,掌握實驗的程度也不一樣,進而在一定層面上影響到具體的實驗效果。所以,在新課改的實驗室管理當中,把“一節(jié)課”進一步轉變成“一段時間內完成”,結合具體學科的課時進程開展相應的實驗活動,盡量把每一個實驗活動均部署在同個時間段當中。
在當前的實驗教學當中,通常是任課教師對于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方案以及注意內容等進行部署,而學生僅僅是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操作,根本不具有任何的創(chuàng)造性。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針對學生的具體要求應當從傳統(tǒng)的“學習實驗原理”進一步轉變成“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設計當中,學生能夠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依托于教材內容、網絡資源等等,設計出可行度較高的方案,做好相應的實驗方案設計,提交給相關任課教師進行評價和審定。
當前的實驗課當中,任課教師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結合教材的主要內容、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但是學生因為對于實驗活動的準備不夠充分,有不少的學生僅僅從表面理解了實驗的內容,一旦進入實際的實驗操作當中,根本不知道怎樣入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將教師的角色從傳統(tǒng)的“講實驗原理”進一步轉變成為“驗收實驗設計”的角色。在對方案進行最后驗收的時候,需要對學生設計實驗的可行性以及思路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幫助。
一般而言,實驗課往往只有一個課時,在每次實驗課的時候,任課教師均需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將實驗的目的、原理等進行詳細論述之后,學生依據教師所提供的步驟,或者跟著教師做幾個動作、記錄幾個數據,那么整個實驗就結束了。對于這種現(xiàn)象,要求將“組織學生做實驗”進一步轉變成“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劃分不同的實驗小組,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而任課教師僅僅擔負著指導的責任。當實驗結束之后,全班同學都要對任課教師的實驗指導,開展不記名的評價工作,這一評價結果是教師們年終考核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現(xiàn)階段的實驗管理當中,實驗室的管理教師僅僅是根據物理課的教學規(guī)劃以及具體進度,按照任課教師的具體要求以及教材關于實驗的具體要求,做好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實驗室的管理教師必須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設計實驗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同時配合任課教師一同做好學生實驗設計的評定、評價工作,另外還要對實驗儀器及設備進行全面的管理,給學生設計實驗提供合理而可靠的依據。
在教育實踐當中,仍然有一部分的學校并未讓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操作,這樣一來,根本無法對學生擁有的實驗能力進行評定,很難找到可行性較高的評價依據。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把學生在整個學期內的評價,從傳統(tǒng)的文化考試模式,轉變成實驗操作評價與文化考試有機結合的新模式,把學生們在創(chuàng)造設計實驗、實驗操作當中的具體表現(xiàn)等交由任課教師進行具體的評價,同時結合不一樣的實驗內容,劃分出不一樣的分數比重,將其納入學生在整個學期的物理成績當中,進而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實驗操作的關注度。
結合上述舉措,從某些角度針對當前學生的物理實驗中存在的漏洞進行了修復,提升了學生具有的實驗素養(yǎng),提升了學生對于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并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促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溝通的行為習慣;增強了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顯露出不少的問題,給實驗管理的實際效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例如,對于實驗時間進行了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物理教師的工作壓力,給他們的平時工作部署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挫傷了他們工作的主動性;關于學生物理成績評定當中,結合實驗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對于實驗的具體認知程度等一系列因素,進一步確定學生的實驗操作在整個學期物理成績當中占據的比重缺少相應的合理標準,嚴重影響了這一方案在整個學期成績評定當中所發(fā)揮的相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