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大變局中的兩宋女子教育生活樣態(tài)與檢視*

2020-01-09 20:58:04趙國權(quán)
跨世紀 2020年4期
關鍵詞:生活教育

趙國權(quán)

國內(nèi)外史學界普遍認可兩宋處于中國封建社會的轉(zhuǎn)型期,葛兆光喻之為“千年未有之大變局”[1]220。其文明理性的開國氣象不僅是社會形態(tài)上的進步,更使得兩宋的社會生活發(fā)生深刻、巨大變化,如謝和耐所言,11—13世紀中國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經(jīng)濟生活與前代比較,沒有任何一個領域不顯示出根本變化”,它所呈現(xiàn)給世人的是“一個新世界”[2]253。在這樣的“新世界”里,女子的教育生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透過這些變化能否打破以往固化的角色認知來重塑她們的形象,以及重新確立她們在家庭及社會生活的地位,這一切都需要歷史事實來佐證。

一、女子教育生活的“本真”書寫

查閱兩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史料,多散見于文本系列的正史、野史、筆記小說、墓志銘、文集以及非文本系列的壁畫、繪畫、器皿之中,自然都是書寫者經(jīng)過加工之后的產(chǎn)物,難免會融入個人的認知傾向,甚至有可能使部分教育生活情景失真。然而歷史發(fā)展及人類社會生活又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多學科、多維度審視,可以將碎片化的歷史加以整合,可以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兩宋女子無論是自然人、家庭人還是社會人,也無論是受教者還是施教者,其教育與生活一向是融為一體的,“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3]634,旨在學會生活和創(chuàng)造生活。

受傳統(tǒng)“主內(nèi)”觀念的影響,家庭生活對女子來說是第一重要的。兩宋時期的家訓文本《居家雜議》《家范》《袁氏世范》以及朱熹的《小學》等,對女子的種種規(guī)訓也多滯留在家庭生活層面上,諸如敬老教化,要求未成年的女孩子在雞鳴時分起床,盥洗著裝之后就要到父母房間問安及飲食與否,如尚未飲食,就要和兄長等一起侍奉父母進餐。對已經(jīng)成年會做家務的女孩子來說,還要做為父母搔癢、出入扶持、盛洗臉水、拿擦臉毛巾以及做好飯菜等事情。對已婚女子來說,要求像侍奉父母那樣來侍奉公婆(舅姑),以致她們有的諳悉為婦之道,“能順適其意,盥櫛溫凊,禮無違者”[4]94;有的“事舅姑盡禮,晨夕敬問衣服食飲寒燠之宜而節(jié)適之,舅姑未食不敢食,未寢不敢寢”[4]107,等等。又如相夫之教,要求女子要學會操持幾乎所有家務活,以便讓丈夫?qū)P膹氖赂?、為官、?jīng)商乃至求學等“主外”事務。于是,她們有的“盡斥奩具,置書史,以助其夫之學”[5]137;有的“經(jīng)理其家務,俾得專力于學”[6]398;有的在丈夫官場失意時,則溫馨地規(guī)勸道:“仕誰不愿達,其不得達者,命也,君如命何。我聞為善者必有報,姑教諸子以俟之可乎。”[7]63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給丈夫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所謂“茍以直言得罪,愿同謫嶺海,死不悔。妾愿為賢人妻,不愿徒為貴人妻也”[8]352,等等。

女子作為一名社會人,必須不斷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參與各種社會生活,如此才能扮演好多重社會角色。各種文本及圖像史料對兩宋女子參與放風箏、斗草、拈錢、蹴鞠、推棗磨等游戲活動的描述,以及在節(jié)慶之日與家人的閑暇之游等,都是她們密切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良好時機,參與其中不僅能愉悅其身心,還能增長見聞、養(yǎng)成合作意識,甚至還能激發(fā)其靈感進行創(chuàng)作。如文學大家李清照,寬松的家教環(huán)境使得她能自在地出游,不僅飲酒至“沉醉”,還玩到“日暮”之際才想到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雖遭遇迷途,卻留給后世一首膾炙人口的《如夢令》,“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為贏得社會以及未來婆家的認可,她們還要自幼接受種桑養(yǎng)蠶、紡織縫紉、洗衣做飯、經(jīng)營家產(chǎn)等家庭事務性熏陶,所謂“女紅烹飪,皆使之習”[9]72,“夜緝苧麻,教諸女紡織”[10]62,以致有的女子“四歲而知絲纊,十歲而知饋膳”[11]272;有的治家事“事無細大,處治條理,皆有法度,閨門之內(nèi),猶官府然”[12]59;有的“經(jīng)理生產(chǎn)業(yè),不避寒暑”[13]44。有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相對較好,則不忘周濟鄰里,以致“聞人緩急來有求者,應之唯恐不逮。衣服在身者必假,飲食在前者必輟”[14]353。

與此同時,大量女子還置身于閱讀活動之中,她們中有的“幼敏悟,聞人誦詩書,一過耳盡記不忘……日自課以書,使調(diào)四聲作詩賦”[15]135;有的自幼“從父兄學,通句讀,曉大概”[16]325;有的在女工之余“獨玩意筆硯間,泛觀六經(jīng)諸子,視其

大指”[17]298;有的“好學強記,老而不倦”[18]254,等等。無論是何種原因讓她們走進閱讀或以何種方式讀書明理,都是對傳統(tǒng)與自我的挑戰(zhàn),使得她們在精神上有一種超越,以致在婚姻、治家、相夫教子、社會服務等生活中也顯示出一定的自主或自覺,構(gòu)成社會生活中的靚麗風景。

二、女子教育生活的時空轉(zhuǎn)換

從各種史料所載來看,雖然兩宋社會對女子的角色規(guī)訓主要是對女教傳統(tǒng)的因襲,保持著“三從”“四德”“賢妻良母”的總格調(diào),平日對女孩子的教化也多傾向于為女、為妻、為媳之道,使得女子將“女事”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yè)來追求,她們或曰“此婦事也,不然,何所用心”[19]217;或曰“此吾職也,不可廢。其所不得為者,命也”[20]41-42。似是命中注定唯“女事”是從,而別無他求。也有不少女子在丈夫死后家人極力勸其再嫁時,卻誓不改嫁,如說“女不讀禮乎?信,婦德也,一與之齊,終身不改,夫死不嫁,古志甚明”[21]30;或說“女不事二夫,新婦自能供奉,勿為此說”[22]1555。但社會大變局本身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結(jié)果“野蠻、愚昧的因素在消減,理性、人道、文明的色彩在增多”[23]引言1-5。伴隨政治及社會生活新生因素的不斷增加,兩宋女子的教育生活也在發(fā)生著時空轉(zhuǎn)換,即由傳統(tǒng)向開放、由因舊向時尚發(fā)生著改變,在身體重塑、步入學門、廣泛社交等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現(xiàn)。

首先,身體規(guī)訓從禁錮走向重塑。依兩宋社會對女子的規(guī)訓,十歲之后要居家學習女工及接受日常禮節(jié)禮儀方面的教化,少有出門做事的機會,這自然有限制女子身體自由的傾向。事實上,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禁錮女子身體的諸多羈絆被打破,各個階層女子走出家門或聚會、或踏青、或登山、或從事農(nóng)耕及社會服務業(yè)等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據(jù)《武林舊事》載,在杭州顯應觀崔府君誕辰之日,“都人士女,駢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為避暑之游”,甚有女子“留宿湖心,竟夕而歸”[24]84。蹴鞠、相撲等這些只適合男子參與的運動,兩宋女子則毫無顧忌,男女蹴鞠的場景或燒制在瓷枕上,或制作在銅鏡上,且作為家庭日用品而公開銷售。女子相撲的裝束和男子的差別,只是胸部有所遮掩,甚至還有男女對打的情況,上至帝王嬪妃下至普通民眾都喜歡觀看,無不為之歡呼。

從身體著裝上看,政府屢次禁止所謂“腰上黃”“不制衿”的“服妖”以及發(fā)飾上的“假髻”“垂肩冠”等,違者要“重置于法”,禁令雖嚴卻總是禁而不止。就拿“著胡服”來說,宋仁宗曾頒布《禁士庶著胡人衣裝詔》,宋徽宗又詔令“敢為契丹服若氈笠、釣墩之類者,以違御筆論”[25]3577。南宋時的朱熹還無不擔憂地說:“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類,先王冠服掃地盡矣。”[26]2327可見,政府的胡服禁令并沒有多大強制力,先自宮中流行,然后蔓延到京城,又輻射到其他城鎮(zhèn),只因不合傳統(tǒng)規(guī)制而禁之,卻因社會及各層民眾所需而得以傳播,女子的身體美也得以精彩呈現(xiàn)。

其次,受教空間從內(nèi)闈走入學堂。兩宋社會是提倡女子讀書甚至是入學受教的,只因官學資源極其稀缺,到私學或書院接受教育是最好的選擇。據(jù)兩宋墓志銘載,有部分女子在未笄之前就有入學讀書的情況。如北宋處士徐某之妻周氏,父親周恭雖沒文化,但看到街坊鄰里都送孩子上學讀書甚是羨慕,鑒于兩個兒子“業(yè)已耕,念不可教”,便將“幼而慧”的周氏送入私塾受教[27]251。南宋朝請郎曾嘉謨之妻李氏,“生數(shù)歲,從兄弟入小學,通《孝經(jīng)》大義”[28]131。對此,兩宋筆記小說中也有不少的記載,如《青瑣高議》中提到的女詩人溫琬,“嘗衣以男袍,同學與之居,積年,不知其女子也”[29]1135?!蹲砦陶勪洝分刑岬降撵o女,“喜讀書,母令入學,十歲涉獵經(jīng)史”[30]14。《能改齋漫錄》中提到的幼卿,“少與表兄同硯席,雅有文字之好”[31]478?!毒劳ㄑ浴分刑岬降乃纬酉岔樑c男孩子樂和不僅“同學讀書”[32]323,且還私定終身。從家庭步入學堂,表明受教空間的進一步拓展和社會化。

最后,交往空間從家內(nèi)移到家外。交往是女子自我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兩宋社會生活空間日益開放活躍的情況下,各階層女子從原來相對閉塞的家庭走出,通過與各色人群交往豐富自己的教育生活及人生閱歷。除仕宦家族家庭的日常女子聚會外,最明顯的一點進步,就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活動的交往社團的出現(xiàn),有男女均可參加的社團,也有由女子獨立組建的社團。涉及專業(yè)或技巧活動的,有相撲社團“角抵社”,蹴鞠社團“齊云社”等。齊云社要求男女社員都要遵守社規(guī)“十禁戒”“十緊要”。涉及佛道信仰活動的,宋初就有浙江明州延慶院的“念佛凈社”,時有男女僧俗萬人,每年二月十五日都會在延慶院設道場開展佛事活動。南宋時出現(xiàn)專屬女子的佛教社團“庚申會”,平日聚會要主誦《圓覺經(jīng)》。此外,還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聽法會、浴佛會、放生活動等,使得信教女子在參與各種法事活動的同時也能擴大交往的范圍,甚至有些女子還會時常“游道人宗本、法秀之間,知生死之說”[33]116。誠然,在兩宋女子中最為活躍的一個交往群體是風塵女子,諸如李師師、溫琬、嚴蕊等與仕宦群體的往來非常密切,不僅能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還使得那些文人的詩詞書畫得以快速傳播開來。誠如日本學者齋藤茂所言:“無論哪個時代,妓女都是扮演歌舞、奏樂等音樂文化的主角,特別是高級妓女,與社會統(tǒng)治階層交往密切,有諸多接觸時代新文化的機會,并且通過與統(tǒng)治階層的接觸交往,其自身也具有相當?shù)慕甜B(yǎng)?!保?4]129

三、女子教育生活中的“母教”建構(gòu)

縱觀兩宋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整個社會對母親,乃至女性的尊重遠超其他朝代,如宰相富弼的母親病逝時,群臣共議哀樂之制,集體“請罷春宴,以表優(yōu)恤大臣之意”[35]138。朝廷還會對文武官員之祖母、生母、后母、妻子乃至乳母等,分別賜封為夫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和孺人等榮譽,且成為一種常態(tài)。之所以這樣,除“以文治國”外,更重要的就是表彰母親對子女教育的卓越奉獻。的確,作為母親無不將自己早年受教所得無私地付諸于子女的成長過程,在她們身上所表現(xiàn)出的敢于擔當、以教為樂、捐資助教以及由家及國的教育智慧與境界,實乃兩宋女子教育生活的真實寫照。

首先,敢于擔當教育子女之重任。司馬光在所撰《家范》中曾提出,母親對子女要“愛之當教之使成人”。事實上大多母親,無論丈夫是否在世,也無論丈夫從事何種職業(yè),她們都會默默地擔當起教育子女的重任,在日常生活中不間斷地遇物而誨、相機而教,這也是母愛在子女身上的一種最無私的表達和書寫,誠如南宋學者袁燮之妻邊氏所言:“吾之心,寫于兒之身?!保?6]38于是,有的母親在鄰里無視教育的情況下“始教其子”,又在旁人說三道四之時“自信不疑,而教之愈篤”[37]269;有的為支持孩子廣交賢達之士,不僅善待來訪賓客,還常幫助孩子分析“某可師,某可友,某當絕勿與通”[38]192;有的為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孟母而“筑舍于外,購書命師教之”[39]1483,或“徙居城中,擇精于教導者,俾師事焉”[36]28;有的親自教導孩子,“夜課以書,必漏下三十刻乃止”[38]192。當孩子步入仕途之后,還不斷教導兒子要為官清廉,要像父親那樣“以清白傳家”[40]205,等等。正因為有如此擔當,才贏得社會的普遍認可和贊許,如宋太宗召見新任參知政事賈黃中的母親王氏時,對王氏說:“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保?5]9161大凡有封號的女子,都是其子孫為官后請封的,既是對她們教子成效的最高獎賞,也是對那些準母親們最好的一種鼓勵。

其次,以教子為樂。孟子曾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作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從兩宋女子墓志銘的文本描述中可以看出,每位母親都會帶著對子女的美好期待,將教育子女當作一種快樂的事情而甘于付出,還會被鄰里引以為法。如彭城士人嚴矩之妻錢氏“頗樂于教子,故平居里巷有以婦事相誘,則指夫人以為法”[41]130。即便是在家庭生活困窘之時,贈給事中馮式之妻朱氏“惟知教子之為樂,不以不自給為憂”[42]277。之所以這樣,在于她們將子孫的學業(yè)成長與光大門庭看作是治家之重,既得其樂又齊其家,誠然也是教育者的最高精神境界。

最后,關注街坊鄰里的孩子受教育問題。兩宋社會的重教興學風氣,使得部分女子不僅重視自家子女所受教育,還盡其所能,通過捐資、助教、開館等不同的方式,將愛心傳遞到更多的適齡孩子身上,在其教育生活中更是錦上添花之舉。她們中有的是在鄰居家孩子想讀書而又無錢讀書的情況下,而“資以金錢,使與其子俱試太學,以遂其志”[4]176。有的是丈夫想辦學校卻苦于費用短缺,便“罄奩中物買地筑室佐其事,無一毫顧惜”[7]64。有的是在丈夫所辦私塾中擔當“教姆”的角色,周邊諸多學童紛紛“修弟子之禮……如是者凡三十年,遠近稱仰之”[27]209。更有女子開辦私塾,使得更多的孩子受益。如北宋故太子中允許益之的妻子劉氏,丈夫死在任上,她被迫攜子女回到成都,目睹舊居已荒廢無存,她便“寄人舍下,合聚閭巷親族、良家兒女之稚齒者,授訓誡,教書字。逾十年,獲所遺以給朝夕,僅取足,不營于他”[27]203。她們的捐資助教行為,足以表明女子教育生活自內(nèi)向外的拓展,是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不能不說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xiàn)。

還有母親,對已步入仕途的孩子繼續(xù)施與家國情懷之教。儒家經(jīng)典《孟子》中的“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及《大學》中的修齊治平論等,勾勒出宗法制社會里獨特的“家國同構(gòu)”觀念,建構(gòu)起封建文人士子的家國情懷,在內(nèi)憂外患不斷加劇及“國家”意識開始凸顯的兩宋時期,自然也是為人之母施教子女的重要內(nèi)容。如在家事與國事面前,她們總是以國事為重,極力支持兒子要報效國家。如北宋陳堯咨鎮(zhèn)守荊南(剛被收回不久的一個小國家)時曾抽空回家看望母親馮氏,馮氏問他“汝典郡有何異政”,陳堯咨甚是得意地說:“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嘆服。”馮氏聽后訓斥道:“汝父教汝以忠孝輔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豈汝先人志邪?”陳堯咨不僅沒有得到母親的認可,反被臭罵一通,還對其“杖之,碎其金魚”[43]1298。岳飛之母姚氏,在金兵大舉南下之時,為激勵兒子英勇殺敵,便在其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且“深入膚理”[25]11393。紹興三年(1133年)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韓肖胄,以通問使身份前去與金人談判,臨行之前母親叮囑說:“汝家世受國恩,當受命即行,勿以我老為念?!北凰胃咦诜Q之為“賢母”而加封為“榮國夫人”[25]11691。

四、女子教育生活的終極回饋

精彩紛呈的女子教育生活,其終極回饋除為兩宋王朝培育出大批人才外,便是多個領域的才女輩出,她們或以其大智實現(xiàn)人生追求,或以其大愛回饋社會,在詩詞、書畫、科技、軍事及科舉等領域均有卓越表現(xiàn)。

首先,在詩詞書畫領域多成一家。《全唐詩》中雖收有124位女詩人,傳世名篇并不多。《全宋詞》中收有85位女詞人,雖數(shù)量不及唐朝,但以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女子,其文學成就卻是文學史上其他朝代無女子可比的。另據(jù)《歷代婦女著作考》,收錄兩宋時期諸如李清照、朱淑真、謝慧卿、史琰、何師韞、劉京、王綸、溫琬、謝希孟、曹希蘊、蒲芝、李少云、楊吉、張玉娘、賀羅姑等有詩文集的女子多達43位[44]40-68。未被《全宋詞》及《歷代婦女著作考》收錄,又頗有文學天賦及成就的還不在少數(shù)。如北宋工部尚書李兌之妻錢氏,讀經(jīng)史、佛道書手不釋卷,自曉音律,尤其“善為歌詩,多或數(shù)百言,平生所著千余首”[45]321。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家庭同時有幾位女子能賦詩作文的。如王安石之家,魏泰在《臨漢隱居詩話》曾稱:“近世婦人多能詩,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荊公家能詩者最眾?!蓖醢彩钠拮訁菄蛉擞屑炎鳌按妹髂曛匕丫疲瑪y手那知無雨又無風”;王安石的妹妹長安縣君成就最高,有“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之佳句;王安石的女兒蓬萊縣君,有“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意應憐我憶家。極目江山千萬恨,依前和淚看黃花”之絕句;還有王安石的侄女王氏,亦有“不緣燕子穿簾幕,春去春來可得知”之美言[46]。又如太學博士李格非之家,其妻王氏為詩人王拱辰之孫女,“亦善文”。其女李清照,“詩文尤有稱于時”[25]13122。尤其是李清照,雖流傳至今的詩詞之作不多,但“無一首不工”,諸如早期的《如夢令》《一剪梅》及南渡之后的《夏日絕句》等,無不為人所知曉,其詩詞造詣可謂千古一才女,“詞家一大宗”。還有,在詩詞界比較活躍的另一個群體就是女伎,如女詩人溫琬,據(jù)劉斧的《青瑣高議》載,溫琬自幼被送往姨家,姨父“訓以詩書,則達旦不寐”,又“暇日誦千言,又能約通其大義。喜字學,落筆無婦人體,乃渾且有格”,被迫淪為風塵女子后頗有節(jié)操,在詩詞上更有成就,“有詩僅五百篇,自編為一集”,“后繼吟百首”[29]1135-1140。

至于書畫,不少女子多有章法。元末明初學者陶宗儀的《書史會要》收錄兩宋書畫女子23人,清朝學者厲鶚的《玉臺書史》收錄兩宋書畫女子41人,湯漱玉的《玉臺畫史》收錄兩宋書畫女子34人。從陶宗儀到厲鶚、湯漱玉,對收錄的人物因書畫兼工而有重合,又因編寫角度不同而有取舍,但可以肯定的是,被收錄的每一位女子都是書畫中的佼佼者。成就大者當是生活在宮廷中的女子,如宗婦曹氏,《宣和畫譜》稱其“所畫皆非優(yōu)柔軟媚取悅兒女子者,真若得于游覽,見江湖山川間勝概,以集于毫端耳”[47]347??芍苁喜粌H有繪畫功底更有生活體驗,于是將對江湖山川的勝景與喜愛躍然紙上。所畫雖傳世不多,但為皇宮收藏的就有《桃溪圖》《柳塘圖》《蓼岸圖》《雪雁圖》《牧羊圖》等,史稱“婦人女子能從事于此,豈易得哉”[48]。而仕宦家庭中的女子所作書畫有章法者亦不乏其人,如北宋章友直之女章煎,“工篆書,傳其家學……能如其父以篆,筆畫棋局,筆筆勻正,縱橫如一”[49]274。韓琦之妻崔氏“善書札,體法甚老,殊無夫人氣”[50]36。南宋臨川教授蔡詵之母徐蘊行,自號“悟空道人”,史稱其“手寫佛經(jīng)九十五卷,得唐人筆法,字畫亦細楷”[50]40等。誠然,風塵女子在書畫上也有不俗表現(xiàn),《書史會要》就收錄有徐州營妓馬眄、楚州官妓英英、洪內(nèi)翰侍人翠翹、彭澤娼女楚珍、天臺營妓嚴蕊、建寧樂伎蘇翠等6位女子。

其次,用自己的知識、技術和智慧來回報社會,造福閭里。兩宋女子不只是社會發(fā)展成果的分享者,也是各項社會活動的參與者和主導者。如北宋都料匠預浩(喻皓)的女兒預氏,受父親影響,自幼就看一些建造方面的書籍,還經(jīng)常跟隨父親在工地耳聞目睹,據(jù)說在她十歲時“每臥,則交手于胸為結(jié)構(gòu)狀。如此逾年,撰成《木經(jīng)》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51]603。北宋學者王令之妻吳氏,不僅“天才超然,辭翰之工,不假師授。喜讀孟軻氏書,論議宿儒所不及”,且還懂得工程技術。丈夫死后回到娘家,當?shù)毓賳T都不敢輕舉的墾荒治理廢坡這一大工程,她卻應承下來。史載其“辟污萊,均灌溉,身任其勞,筑環(huán)堤以潴水,疏斗門以泄水”,此舉使得“四境無復兇歲,民深德夫人之惠”,州守還上奏朝廷“優(yōu)賜米帛”,墓志銘贊其:“跡其澤被一方,功昭于時,豈特古今女子所未嘗有,雖烈丈夫建立,無以過之。”[52]134-135宋末元初的棉紡技術改革家黃道婆,年輕時前往海南學得先進的紡織技術,然后根據(jù)家鄉(xiāng)普種木棉且紡織業(yè)滯后的情況,她大膽改造紡織工具,將紡織技藝傳授給家鄉(xiāng)民眾,“人既受教,競相作為,轉(zhuǎn)貨他郡,家既就殷”[53]297,所主打產(chǎn)品以“吳涇被”而聞名。

最后,強烈的家國情懷和國難當頭的勇于擔當。在內(nèi)憂外患的情況下,兩宋女子不僅對子女施以忠君愛國之教,更有的以其膽略和智慧,如同男子一般出戰(zhàn)保家衛(wèi)國,如北宋永安軍節(jié)度使折德扆之女、名將楊業(yè)之妻折賽花(即佘太君),史稱其“性警敏,嘗佐業(yè)立戰(zhàn)功”[54]437。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妻梁紅玉,祖、父都是武將出身,她自幼練就一身功夫,建炎三年(1129年)元宵節(jié)那天,韓世忠與金兀術在鎮(zhèn)江約戰(zhàn),史載“戰(zhàn)將十合,梁夫人親執(zhí)桴鼓,金兵終不得渡”[25]11361。還有知州周虎的母親周氏,開禧二年(1206年)金兵圍攻和州,面對“敵騎蔽野,居民官軍無以為食,城欲下者屢”的嚴峻局勢,周氏毫不猶豫地“自拔首飾奩具,巡城埤,遍犒軍,使盡力一戰(zhàn)。命虎同士卒甘苦,與之俱攻圍以出戰(zhàn)”,以致“士卒感其誠意,遂以血戰(zhàn),敵騎幾殲”[55]4981。最終迫使金兵議和,江南一帶亦獲安寧,周母也因此被封為“和國夫人”。

自隋唐創(chuàng)立科舉取士制度后,包括設置童子科在內(nèi),雖然沒有性別限制,但至宋室南移之前一直是男子的天下。就在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9歲女孩林幼玉參加童子科應試得中,《文獻通考》如是說:“自置童子科以來,未有女童應試者。自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試,中書后省挑試所誦經(jīng)書四十三件,并通,詔特封孺人。”[56]330之后,在宋廷加大童子試難度的情況下,宋孝宗嘉定五年(1213年)居然還有一位叫吳志端的8歲女孩前來應試過關,雖在如何冊封及給與相應待遇問題上遭到一些臣僚的阻擾,未能像林幼玉那樣被封為“孺人”,只是賜予“量賜束帛以示優(yōu)異”[57]4466而已,但這些都足以表明她們生而穎悟,應試之前已閱讀過大量書籍,做過不少應試功課,最重要的是她們敢于挑戰(zhàn)自我和應試的性別差異,從而打破男子獨霸場屋的局面。此后,直到太平天國時開設女科,女子才能和男子一樣平等地進出場屋。

總而言之,社會大變局為兩宋女子教育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間,無論是作為自然人、家庭人還是社會人,也無論是受教者還是施教者,她們都能遵循來自社會及家庭的規(guī)訓來努力塑造自己的角色形象,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打破陳規(guī)或約束,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她們的教育生活,在兩宋社會生活中屬于最為活躍的一個場域,也是在中國教育歷史長河中女子教育發(fā)展的黃金期,在同時代的世界舞臺上獨領女子教育風騷。

猜你喜歡
生活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什么是“好的教育”?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昌平区| 枝江市| 东安县| 贵州省| 霍林郭勒市| 肥城市| 镶黄旗| 自治县| 淮安市| 丹江口市| 霍林郭勒市| 大新县| 正蓝旗| 万宁市| 宁陕县| 保德县| 天长市| 荆州市| 班玛县| 大邑县| 湟中县| 肇源县| 康平县| 鹿泉市| 合阳县| 壤塘县| 孟津县| 张家港市| 太谷县| 洛南县| 南安市| 昌黎县| 张家界市| 邳州市| 通海县| 胶南市| 旅游| 扶沟县| 昂仁县| 清河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