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羽
(浙江省寧??h大佳何鎮(zhèn)中心小學,浙江 寧波 315600)
學習策略中的實際實現(xiàn)方法之一即為閱讀策略,是指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從閱讀的目的、方向及具體的文章出發(fā),選擇不同的方式策略來加深閱讀的深度。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小學學生分為三個學段,此次研究從課程標準的角度出發(fā),劃定年紀為中高兩個年級。所以閱讀策略是指讓中高年級的學生通過閱讀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領會并使用讀書策略來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保證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說到教授小學語文課程,很多人會覺得并非難事,無外乎以課本內容為基礎,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學會一些字詞和語句的使用而已。但據筆者調查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非常重視,然而卻忽略了對于閱讀文章方法的培養(yǎng),還是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知識的觀念,只有少部分教師注意到了在閱讀中對學生在寫作方面進行培養(yǎng),但這仍然是有所不足的,教師還要教會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和技巧,比如通過結合上下文的方式。這就是我們倡導的策略教學,是老師需要重點加強的地方。
1. 教師文本解讀能力有差別
文本的解讀能力,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對于具體教材內容進行解析梳理的能力,這是文章和教師的溝通過程,集中表現(xiàn)了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審美及邏輯思考等方面的能力。然而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奉行“拿來主義”的教學觀念,教學目標的設計就常借鑒教材教輔中的要求,沒有主動思考的過程;也有部分教師雖大力倡導求新求變,卻偏離了原本的課本內容和價值觀念。筆者通過調查探究教師在構思《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目標時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把教學目標側重在閏土講的故事,而不是去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寫這幾件事的原因、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六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水平了,所以弄清楚文章講了幾件事對學生來說并非難事。教師需要做的是提高學生把課文深層次思想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的能力,這也是學生缺乏的。假如學生僅僅把重點放在理解文章意思上,便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除了教學時間不足的限制,教師對于文章的解析水平不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恰如孫紹振所言:“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沒有難度的,大講特講,有時無謂地制造難度,把本來很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和學生的生命?!?/p>
2.教師的課堂閱讀教學策略比較單一,缺乏對學生的興趣調動
針對教師在教學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現(xiàn)狀,筆者設計了“哪種教學方法是您常用的”這一問題來做調查。
問題:哪種教學方法是您常用的?
A教師認為:“在范文中閱讀教學,讓學生學習閱讀方式和技巧。重點結合一定的情景,增強學生學習的代入感。”
B教師認為:“把課文的閱讀方式分為講讀和略讀兩種,把略讀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增加交流合作。講讀課文更要結合小組合作,發(fā)揮學生的自學和交流的能力,把自己的疑點難點通過小組合作解決掉?!?/p>
C教師回答說:“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合作,討論自己的想法,與同學共享自己的思考成果。偶爾也會讓學生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表演的形式表達出來?!?/p>
D教師答:“借助教輔等相關資料,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概括總結、梳理整合能力以及對比反襯的寫作能力。也會采取一些綜合性的教學方式,聯(lián)系課外的文章、單元導讀等資源?!?/p>
筆者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在被調查的教師中,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教學的方式較為常見,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然而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策略卻運用較少,只有少部分的教師采用了結合情景的教學方式,比如角色扮演小節(jié)目等,但這樣的形式反而更有助于加深學生的閱讀情感。
通過讓學生用預測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是當下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本節(jié)課所學文章的關鍵信息、題目、關鍵詞、連接詞等信息提示,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對文章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然后在進一步的閱讀中去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進而深刻領會文章的主旨思想。下面結合實際教學案例來具體做進一步的闡述。
小學教師張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采用了預測閱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竹節(jié)人》這篇文章,具體的提問過程是:
師:“看到竹節(jié)人這三個字,大家能想到作者寫的是什么嗎?”
生:“是不是寫的加工竹子的工人?。渴遣皇且环N玩具?是不是生活在竹林里的人……”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門,教師在這時做了有效的指導,引導了孩子的思考方向:“我能告訴大家的是,竹節(jié)人是作者小時候和同學一起在學校發(fā)明的一種玩具,那關于這個叫竹節(jié)人的玩具,大家想想作者會講關于它的哪些方面呢?”
生:“竹節(jié)人的制作方法、竹節(jié)人的游戲規(guī)則、玩竹節(jié)人的樂趣!”
師:“大家的猜測非常好,那接下來讓我們打開課文,進入作者的童年世界,看看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吧!”
《竹節(jié)人》是小學六年級語文中的文章,通過作者的回憶,用生動有趣的文字和輕松歡快的語言向讀者展現(xiàn)了作者童年時的童趣,作者詳細描寫了竹節(jié)人的制作過程和技巧、玩法、樂趣之所在,充分展現(xiàn)了孩童那份天真有趣的天性。張老師的教學方式不拘一格,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前對文章內容進行充分大膽的猜測,并加以恰當?shù)囊龑Вㄟ^一個由預測到驗證的過程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更有參與感。這是一個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激發(fā)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大幅度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在小學教育中應把閱讀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不能單純重視閱讀本身,要把閱讀應用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同時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關系到學生方方面面的表現(xiàn),包括以后的學習進步、與人交際、工作發(fā)展等各項內容,因為這和閱讀中學會的閱讀理解及表達能力息息相關。因此要求閱讀教學不應該只重視課文內容,更要服務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