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飛
(聊城大學 運河學研究院,山東 聊城 252059)
高唐縣尹集鎮(zhèn)四新村西南首建有減水回龍廟一座,創(chuàng)建于元至正七年(1270年),明清兩代多次重修,1947年毀圮,現(xiàn)可見高約兩三米的土臺。四新村內(nèi)現(xiàn)存碑刻兩通,均為大理石石質(zhì),分別介紹了明嘉靖、萬歷年間當?shù)毓賳T、士紳和民眾重修廟宇的原因和經(jīng)過,對于研究明清時期高唐地理、風俗、水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
該碑高1.86 m,寬0.77 m,厚0.27 m,已斷裂為二(上段0.91 m,下段0.95 m),詳細記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重修廟宇的原因及經(jīng)過,碑陰刻錄捐資人姓名及錢數(shù)。碑文整理點校如下:
重修減水回龍廟碑記
先世承恩郡廩生隨□□□□□仕官李景書
廟舊有也,碣載至元七年同知陳君會議武略將軍于郡□□□民居,仍建減水回龍廟,為減水河之鎮(zhèn)也。去大河東屆上流也,減水西屆下流也。古堤南北屆,障溢也。夫廟緣回龍,緣水之減弱而回斯,則往古建廟立石本意也。夫廟建于大元,厥惟舊哉。逮我朝洪武二十五年,以宗室子弟朱公守郡,見郡水患東方為甚??谑韬酉⑺岳瘛4螝q仲春,躬造河濱,睹廟址,詢鄰邇鄉(xiāng)者,而得其為元之減水回龍廟也,遂捐俸資而筑焉,由□民有秋矣。胤成化三年,郡首陶公支瀹河息詣河,見廟宇傾壞,囑鄉(xiāng)民而新焉。時則有若張山、劉永等輯邇民尚□□,廟貌煥然惟新。由是水患亦息,而民亦有秋矣。暨嘉靖八年,李劉、隋常等緣河淤水泛害及禾稼、莊疃、墻尾浸傷,□□狀聞巡撫、山東都御史劉公帖理,河道副使孫公遂責郡守□□、義官田文遜等員率郡民通河之塞,洪水注而北矣。有秋之獲,猶夫昔也,民居之奠,猶夫昔也。天王自乙丑閏□□未二十年于茲矣。耆民張杰等欲恢廟圖祈報,冀利一方也。仍招道人圓住為廟主持,使旦暮奉燭香。時則有□供入者有限,道人之居可暫而難久也。捐鄰廟地,附碧霞元君行宮于左,則燭香之集者,廣道人之居可暫而亦可以□識垂于碑,以易碣焉。
余曰:代碣以碑有三善焉。人品之端可稽,一也;風俗之浮可征,二也;考前人之光不遏,三也。三□耆焉,以若人而鼓鄉(xiāng)黨之眾,秉祈報之誠,神有不格而水猶為患者,鮮矣。夫建廟鎮(zhèn)河者,元之陳公思濟暨武略□□纘之者,宗室朱公守仁與夫俊民甸郡陶公勖、李公涵也。嗚呼!昔存者孔子曰: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于風,而修廟于前者,張劉閆李四子也。聞四子之風而修廟于今者,杰等也。后有聞杰之風,興而修廟者,則廟永□,世官長為民之澤特焜耀于今焉已乎,是為記。
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歲次丁末季春朔越十五丙寅吉日
奉訓大夫知高唐事知州謝適然、同知陳□鳳、訓導陳雄、孟希介、閆科
由碑文可知,減水回龍廟建于至正七年(1270年),由時任高唐同知陳思濟修建。其修建廟宇的主要目的是“為減水河之鎮(zhèn)也”,即用來鎮(zhèn)壓減水河水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宗室子弟朱守仁擔任高唐知州。次年,對廟宇加以重修。成化三年(1467年),高唐知州陶勖見廟宇傾壞,命當?shù)孛癖娭匦?。至嘉靖八?1529年),由于減水河積水時常威脅莊稼、房屋,于是命時任“郡守”(即高唐知州)率民眾加以治理,洪水得以消除。光緒《高唐州志》記載李涵“鳳翔舉人,嘉靖七年任高唐知州?!盵1]同書卷七《政績錄》記載李涵:“鳳翔舉人,嘉靖七年任(高唐知州),浚減水河,人賴其利,有減水回龍廟記?!盵1]由此推知,這里的“郡守”指的應是高唐知州李涵。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耆民張杰發(fā)起重修,“招道人圓住為廟主持,使旦暮奉燭香”,并“捐鄰廟地,附碧霞元君行宮于左”。事成之后,勒石刻碑以記之。對于碑尾所列高唐知州謝適然、訓導陳雄等人,地方志中亦有相關記載??滴酢陡咛浦葜尽肪砦濉堵毠僦尽酚涊d謝適然:“浙江太平人,官生,以撫州通判任(高唐知州),遷延平同知?!盵2]嘉靖《太平縣志》卷七《人物下·蔭敘》記載謝適然:“字大統(tǒng),以曾祖思授刑部照磨,升撫州通判。”[3]康熙《高唐州志》卷五《職官志》記載:“陳雄,河南沔池人,監(jiān)生;孟希介,監(jiān)生,遷湘陰教諭;閻科,河南鄭州人,監(jiān)生,遷樂亭教諭?!盵2]
該碑高2.1 m,寬0.86 m,厚0.35 m,碑身亦斷為兩截(上段1.18 m,下段0.93 m),無碑帽,碑座倒置于回龍廟遺址北15 m處,碑文詳細記述了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重修回龍廟玉皇殿和十王殿的原因和經(jīng)過。該碑字跡清晰,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碑陰刻有捐資善男信女之姓名,但因石碑平倒,未能見到碑陰。碑文整理點校如下:
重修減水回龍廟玉皇大殿并十王殿堂碑記
后學張邦憲書
鄉(xiāng)貢進士郯城縣儒學訓導、郡人盧汝遷撰文
太學生、郡人姚和陽書丹
郡庠生李楊篆額
高唐州城東北方二十五里許有玉皇廟一區(qū),其來舊矣,其靈如響,其應如桴,祈求祝愿,至神至速。右《禮》云:“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神之保障一方,捍御孰大于是。尸而祝之,□其宜然。昔年,居民女子夢游一所清虛浩瀚,若王者之居。其神面命之曰:“某某生而善,與之以福福何若;某某生而不善,與之以禍禍何若?!辈粩?shù)年,驗若蒼素。信乎天堂無則已,有則君子登;地獄無則已,有則小人入,于茲判矣。遠邇居民益加尊信,兢兢然為善去惡,祈以迓福遠禍。顧風雨積久,廟貌不無摧拆。又相與結(jié)社捐資鳩工,它具金碧丹堊,煥然一新。兩側(cè)又益以十王殿,像貌森嚴。其門翼,如其廡奧,如其堂廓;如望之,有清凈軒朗之象,是以棲神妥靈焉。以首事則有張一桐,以綜理則有張和,以分贊則有張可官、張勤講等,協(xié)心同力,共成厥功。肇于萬歷幾月,竣于萬歷庚戌之十月。啇工載石,勒碑刻銘,以紀其事,垂之悠久。
《傳》不云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贝遂舫啥窠淘O,使瞻仰于斯,勃勃然生善心,則長善之功大矣;凜凜然去惡念,則救失之功大矣?!度鍟吩?“惠迪吉,從逆兇?!庇衷唬骸白魃平抵傧?,作不善降之百殃?!闭堃允菫樯凭用闫澿l(xiāng)家,知學文風日盛,將必有龍駒鳳雛以光鄉(xiāng)里,又必年谷順成,如水旱蝗螟一旦遠去,皆神之所捍御而貽福光仁里者也。石就砥矣,謹鐫其始末,并鐫眾善男婦之芳名于碑陰云。
主持道人趙洞明、莫緣道人米青山、徒弟張玄增
禹城石匠王子和、男王治民、教民鐫
該碑由時任郯城縣儒學訓導、郡人盧汝遷撰文。光緒《高唐州志》卷五《人物傳·選舉》記載盧汝遷:“字鳴喬,優(yōu)于學行,任郯城教諭,課士有法,再補禹城署縣事,年余,多善政,邑人感化,立石以志《列傳》?!盵1]嘉慶《東昌府志》卷三十《列傳五》對其生平亦有記載,與光緒《高唐州志》大致相同。[4]該碑由太學生、郡人姚和陽書丹??滴酢陡咛浦葜尽肪戆恕度宋镏旧稀酚涊d姚和陽:“別號春臺,年十五而游于庠,二十食廩餼,至四十三而賓薦,終于定州衛(wèi)參軍。公少食貧,孝友純篤,撫諸弱弟以養(yǎng)、以訓、以娶,翼之成立,視繼母弟無間也。……謁選得會稽丞,不以下僚甘自菲薄?!贫ㄖ葜l(wèi)幕,視事半載,以繼母喪還里,蓽門竹徑,澹泊自甘,而以疾告終矣,享年七十有五。”[2]對于張邦憲、李楊二人,在地方志中沒有找到相關記載,其生平不得而知。
碑文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論述重修廟宇的原因和經(jīng)過,第二部分則重點論述祭祀神靈的緣由。由碑文可知,減水回龍廟中原來就建有玉皇大殿,“其來舊矣,其靈如響,祈求祝愿,至神至速”,香火頗為興盛。因其主掌禍福,在懲惡揚善、教化民眾方面有著顯著作用,故“遠邇居民益加尊信”。除重修玉皇大殿外,還在兩側(cè)增建十王殿(即十殿閻王)。此次重修有民眾自行發(fā)起,首事為張一桐,襄助者有張和、張可官、張勤講等人?!罢赜谌f歷幾月,竣于萬歷庚戌之十月?!笔鲁芍?,刻石以記之,并邀請時任郯城縣儒學訓導、郡人盧汝遷撰寫碑文。
高唐減水河在今高唐縣東北尹集鎮(zhèn)四新村西南,為西南、東北流向,今已絕跡。[5]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高唐同知陳思濟挑浚,并建有減水回龍廟。對于其變遷及治理情況,地方志中記載較少,而現(xiàn)存碑刻為我們提供了重要信息。根據(jù)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可知,減水河在元至正七年(1270年)之前就已存在,“去大河東屆上流也,減水西屆下流也?!奔础按蠛印痹跂|,處于上游;減水河在西,位于下游。根據(jù)現(xiàn)今地圖可知,位于高唐四新村東南的河流應為“徒駭河”。徒駭河,原為禹疏九河之一。由徒河與商河兩條河流疏通合并而成,當時因大禹治理此河時用工極多,又因當時兩岸森林密布,野豬出沒,時有民夫被傷,眾徒一駭重勞,又駭野豬,故名為“徒駭河”。數(shù)千年來,故河早湮,形跡難覓。如今的徒駭河并非禹疏之河,而是金元時期開挖、并以“徒駭”而冠名的一條防洪排澇河道。
徒駭河是宋代漯川堙沒后逐漸演變形成的。隨著黃河的南徙,為適應地表徑流排泄的需要,在古漯川流域發(fā)育了一些新的河流,明代以前一般都稱“土河”,即徒駭河的前身。這些河流逐漸貫通演變,明代便更名為“徒駭河”??滴酢陡咛浦葜尽肪硪弧兜乩碇尽ど胶印酚涊d漯河:“在州西二里,即黃河之支流。按《水經(jīng)》云其源自頓丘,出東武陽縣,經(jīng)博平至州境東,由千乘人于海,其流今涸絕矣,州別名曰‘漯水’?!盵2]光緒《高唐州志》卷二《方輿考·山川》記載漯水:“自朝城西南諸陂發(fā)源,經(jīng)陽谷境至魯家堤決口入莘縣界西北,徑盛家河、黃家河,至縣城東北,有沙河水入之;又東北流復入陽谷縣之蓮花池東,由圮橋入鵝鴨陂,至姜家溝入聊城界;又東徑龍泉寺,至南龍灣閘入運河;又自聊城運河東岸減水閘分流,注七里河,同會于夏家橋;又北徑李家口至戴家橋,入博平界;又北徑孫家橋,至鄧家橋,為古鳴犢河;又北至許家橋,又東北徑陶家橋、池家橋、谷家橋,至南鎮(zhèn)橋,入高唐界,俗名‘土河’,舊志遂謂之‘徒駭河’;東北徑于家莊、夾灘莊至楊官屯,又東北徑茌平境之侯家莊,至珍珠廟,高唐境內(nèi)行六十三里,茌平境內(nèi)行十里,入禹城界,下流至雷化大洋堡入海,此今日漯水所經(jīng)也。”[1]光緒《高唐州志》卷二《方輿考·山川》記載徒駭河:“在高唐城東,……至城西金家洼十余里之河溝,城北袁家營四五里之減水河,城西北上平莊一段之德王河,城東南十余里湄河,又無論矣。無怪乎少雨之年百姓占種河身至堤,水間發(fā),淤塞不流,遂成巨浸,所當出示嚴禁,并令每歲農(nóng)隙挑浚也?!盵1]結(jié)合碑文內(nèi)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刻中的“大河”指的就是“徒駭河”,而高唐四新村減水河的主要功能是在汛期疏導和排泄徒駭河之洪水。
由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可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高唐知州朱守仁“見郡水患東方為甚,□疏河息水以利民?!惫饩w《高唐州志》卷七《政績錄》亦記載朱守仁:“字符夫,徐州人,洪武二十五年,以宗室子弟知高唐,潔已勤民,民有賦役煩累,輒乘黑驢詣當?shù)勒埫猓瑹o不聽從,百姓感之;又浚減水河。”[1]成化三年,高唐知州再次對河道加以治理。光緒《高唐州志》卷七《政績錄》記載陶勖:“武進舉人,成化二年任(高唐知州)。存心仁愛,蒞政不苛,浚減水河。未久,以憂去?!盵1]嘉靖八年(1529年),由于河水為患,命知州李涵、義官田文遜等率郡民通河之塞,“洪水注而北矣”。通過對碑文的解讀,再結(jié)合地方志中的相關記載,可對明代高唐減水河的變遷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有關減水回龍廟的沿革及建制,明清兩代高唐地方志中均無明確記載。據(jù)《高唐文史資料》第23輯《考古與遺存》記載,減水回龍廟始建于至元七年(1270年),明清兩代曾多次維修。據(jù)四新村中老人回憶,減水回龍廟規(guī)模宏大。1999年8月,文物管理所曾量其廟址,南北長120 m,東西寬26.7 m,高出村地平面約4 m,占地約4 ha。廟內(nèi)有五座大殿(從南到北分別為前馬殿、娘娘殿、玉皇殿,東西兩邊分別有一處閻王殿),另有一座后宿宮。前馬殿左右有兩座小廟(關爺廟、土地廟),共有房屋70余間,內(nèi)有神像66個。又因娘娘殿內(nèi)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奶奶、眼光奶奶,所以地百姓又稱回龍廟為“四姑廟”。[6]據(jù)民間口傳,修建減水回龍廟另有一種說法:很久以前,這一帶曾發(fā)水災,附近百姓被困在河西岸一處高地上。有一道士用法術解除了水患,為此附近百姓立下誓言,在此修廟,取名“減水回龍廟”。[6]還有傳說,四個打漁人常住廟中,因此叫“四罟廟”者。[5]《高唐文史資料》第19輯《地名專輯》則記載回龍廟占地五十畝,殿內(nèi)塑神像約二十尊,室外有石碑九通,石雕像六座。共有大殿四座,合計三十間,大殿包括前馬殿、娘娘廟、玉皇殿和后宿宮,另有關帝廟、土地廟、東西廊房、陰陽界等。[5]由以上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現(xiàn)有地方文史資料中雖對減水回龍廟多有記載,但多為采訪當?shù)孛癖娝玫目谑鲑Y料,缺少有效的史料支撐,前后矛盾之處眾多,諸多史實有待考證。
碑刻為我們了解減水回龍廟的歷史變遷以及當?shù)孛癖姷男叛鑫幕峁┝酥匾獙嵶C。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云:“夫建廟鎮(zhèn)河者,元之陳公思濟暨武略□□纘之者,宗室朱公守仁與夫俊民甸郡陶公勖,李公涵也。”根據(jù)碑文的記載,減水回龍廟建于至元七年(1270年),建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平息水患?!胺驈R緣回龍,緣水之減弱而回斯,則往古建廟立石本意也。”減水河是為排泄洪水而挑度的河道,這里的“減水”即“減弱水勢”之意,“回龍”則指水勢減弱而回到這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春,時任高唐知州朱守仁“躬造河濱,睹廟趾,詢鄰邇鄉(xiāng)者,而得其為元之減水回龍廟也,遂捐俸資而筑焉。”成化三年(1467年),高唐知州陶朂在治河時,“見廟宇傾壞,囑鄉(xiāng)民而新焉?!敝良尉付?1547年),耆民張杰再次發(fā)起重修,并“捐鄰廟地,附碧霞元君行宮于左”,這應是廟中“娘娘殿”的由來。由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碑文可知,減水回龍廟中建有玉皇大殿,兩側(cè)還有十王殿。對于廟宇的日常管理,碑文中亦有所涉及。據(jù)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可知,當時的廟宇以道人圓住為主持。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碑刻末尾則列有“主持道人趙洞明、莫緣道人米青山、徒弟張玄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減水回龍廟的日常管理應由道士負責。這對于我們研究減水回龍廟的歷史變遷以及區(qū)域社會民間信仰無疑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由碑文可知,減水回龍廟由高唐同知陳思濟于至正七年(1270年)創(chuàng)建。陳思濟(1232—1301年),字濟民,號秋岡,元睢州柘城(今屬河南商丘)人。弱冠事忽必烈于潛邸,世祖即位,累遷高唐知州,監(jiān)察御史。至元十四年(1277年),任紹興路同知,總管府事,轉(zhuǎn)同知兩浙都轉(zhuǎn)運司事,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丁憂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授浙東宣慰司同知,歷兩淮都轉(zhuǎn)運使,江浙行省平章,所至皆有政績。大德五年(1301年)冬卒,年七十,謚“文肅”。《元史》卷一百六十八有其傳。[7]
元明清時期,柘城陳氏家族歷史厚重,聲勢煊赫,支脈繁衍,家族文化源遠流長,產(chǎn)生了以元代著名文人陳思濟為代表的陳氏文人群。[8]陳氏后裔曾自豪地指出:“(陳氏)詩禮傳家,忠厚制行,貽謀相承者數(shù)百年矣,故柘之稱舊家者必曰陳氏。且寖昌寖熾,奕世蔓延,幾更僕數(shù)矣,而人丁之盛,亦必曰陳氏?!盵9]高唐及柘城地方志中對陳思濟之生平事跡亦有詳細記載??滴酢陡咛浦葜尽肪砥摺痘驴冎尽酚涊d陳思濟:“字濟民,柘城人,幼以才器見稱。世祖在潛邸,聞其名,召之以備顧問。既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遷承務郎、同知高唐州事,以績最聞,拜監(jiān)察御史。時阿合馬立尚書省,權(quán)在中書。右思濟與魏初等劾其不法,帝命近臣正之,御史各以次對。思濟獨厲聲曰;‘御史,吉官也,非為辯訟設?!餍涠?,累遷通議大夫,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事,謚文肅?!盵2]光緒《高唐州志》卷七《政績錄》記載與之大致相同。[1]乾隆《柘城縣志》卷九《人物志·列傳》記載陳思濟:“字濟民,幼以才噐見稱,世祖時,始建省部,俾掌敷奏,事無巨細,悉就準繩,姚樞、許衡皆噐重之。除高唐州同知,又知泌州事,以績最聞,拜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同知浙東道宣慰司事?!圻w河南江北等行中書省事,卒贈正議大夫、吏部尚書,追封潁川郡侯,謚文肅。”[10]縱觀史籍,對于陳思濟在高唐的事跡或語焉不詳,或一筆帶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云:“廟舊有也,碣載至元七年同知陳君會議武略將軍于郡□□□民居,仍建減水回龍廟,為減水河之鎮(zhèn)也?!奔粗猎吣?1270年),陳思濟參與修建減水龍王廟,這對全面了解其生平及其在山東的活動軌跡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而深遠的文化背景,其中“水文化”的發(fā)展和研究一直以來受到重視與推崇,而我國民間信仰中也流傳著諸多與水文化發(fā)展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內(nèi)容,涉及人類發(fā)展的方方面面。[11]水文化對民間信仰有著深刻影響,其中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水神信仰的盛行。水神信仰與所在區(qū)域的地理和社會環(huán)境有著密切關系,崇祀水神作為應對水旱災害重要手段,在促進官民互動、強化地域認同方面亦發(fā)揮了顯著作用。[12]高唐減水河在今高唐縣東北尹集鎮(zhèn)四新村西南,今已絕跡。對于其變遷及治理情況,地方志中記載較少,而現(xiàn)存碑刻為我們提供了重要信息。對于減水回龍廟,現(xiàn)有地方文史資料中雖多有記載,但多為采訪當?shù)孛癖娝玫目谑鲑Y料,缺少有效的實物史料支撐,前后矛盾之處眾多,諸多史實尚待考證,碑刻為我們了解減水回龍廟的歷史變遷以及當?shù)孛癖姷男叛鑫幕峁┝酥匾暯?。由碑文可知,減水回龍廟由高唐同知陳思濟于至正七年(1270年)修建,《元史》、高唐及柘城地方志中對其生平事跡亦有詳細記載,但對其治理減水河、修建減水回龍廟的事跡沒有涉及,碑文為我們?nèi)媪私馄渖郊捌湓谏綎|的活動軌跡提供了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