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王建新
(華東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 20024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扎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盵注]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頁。這是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文化源流和實踐基礎的表述,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產生的歷史邏輯。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和政黨的文化自信都不是天生就有的,民族精神像基因一樣深刻地印刻在傳統文化當中,形成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有傳有統。傳,是一代一代在現實生活中傳承下來的連續(xù)性;統,是優(yōu)秀的東西被后人繼承為當代人遵守和尊重的主導性[注]陳先達:《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堅定的中國人》,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頁。。毛澤東同志珍視歷史的價值,在他看來,歷史是延續(xù)的,而非割裂的,中華民族是幾千年歷史的民族, “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fā)展”。[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2014年,第50頁。習近平繼承毛澤東關于歷史的觀點,在他看來,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急需警惕和批判的思潮,在文化領域中國共產黨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而是堅定的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因,蘊涵中華民族獨特氣質和精神品質,突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不僅為中華民族提供滋養(yǎng),也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家國情懷、社會關愛和人格修養(yǎng),成為我們新時代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蘊。
家國情懷源自“家國一體”思想?!靶奚怼R家、治國、平天下”被無數封建社會士大夫當作人生格言和追求目標。個人超越了個體的意義,與家庭和國家一起具有了整體性?!凹覈閼选睂嵸|上是愛國主義,他將對國家的認同感表達為對民族的大愛,對國富民強的向往。這種深層的文化心理隱藏在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當中,這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也是本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核心。在中華兒女的內心深處,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個人和國家通過家庭的紐帶緊緊連在一起。中國人的家庭觀念來自對國家感情的縮小,對國家的感情是對家庭感情的放大。愛國主義之根、家國情懷之魂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深深植根于華夏兒女的血脈之中。
新時代愛國主義以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為鮮明主題,這就需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需要延續(xù)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家國情懷”的當代價值,使之與時代精神進一步融合,進行愛國主義的重構?!凹覈閼选笨梢赃M行這樣一分為二的解讀:一方面是“家國一體”,一方面是“情懷”也就是對國家對家庭的眷戀、熱愛和依賴。“家國一體”來自對國家的認同,家庭是以血緣為基礎建立的,有著天然的紐帶。國家作為抽象的主體,怎樣建立對國家的認同感,進而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國家統治和國家利益?家庭之愛是小愛,國家之愛是大愛,只有將小愛升華為大愛,才能建立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家國情懷作為中華兒女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價值追求,對于凝聚力量,艱苦奮斗具有重大的激勵作用。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是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它包括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黨的領導,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將愛國主義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領導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統一起來,自覺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以“愛國”列在首位,意味著對于公民個人而言,愛國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愛國主義已經成為經過理性鑒別和主體考驗之后人民的自我理性選擇。愛國主義與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相結合,就是在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要時刻具有憂患意識、和平意識、廉潔奉公的意識,以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公平環(huán)境的改善以及民主法治的進步貢獻力量;就是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愛國主義貫穿人們生產和生活全過程,貫穿到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改革開放以后,在市場經濟利益原則指導下的逐利行為,忽視了社會道德領域的建設。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情感、對社會的關愛品質和社會責任意識淡化。社會關愛指的是個體對所處群體、社會、國家的高度關注與社會認同,有強烈的人文關懷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關于社會關愛的表述,它集中體現在孔子關于“仁”的學說當中。如何實現“仁”,就是“忠恕”之道。蔡元培認為忠恕有積極的方面,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注]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頁。。也有消極的忠恕,就是我們常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馮友蘭在蔡元培的基礎上總結,所謂忠恕無非是從正反兩個方面表達了一個意思:推己及人[注]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4頁。。也就是將心比心,從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個人情感出發(fā)來推斷別人的所想所欲,本著自我的同情心和惻隱之心,用自己真實的心理情感來表達對他人的關愛。這是現代社會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基礎,也就是以同情心為基礎,推己及人??涤袨樵隈T友蘭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將個人之間的推己及人擴大為個人與社會,仁民愛物,一體成仁,來構建社會的和諧。實現“仁”,需要遵循推己及人,由他人到社會,再到國家、天下的路線[注]鄧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于優(yōu)秀傳統文化視域》,《學術交流》,2015年第9期。。也就是從愛自己開始,以仁愛之心關愛他人,進而關愛社會和國家。仁愛忠恕是古人在有限的信息傳播渠道的限制下,注重言傳身教,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感受,達到關愛他人和社會的目的。這其實是以人為主體進行價值準則的正能量傳播的過程,不過是借助了價值觀的生發(fā)機制,進行內化也就是價值觀的自我建構,進而外化為影響他人和社會的行為。
儒家的社會關愛思想從關愛自己到關愛他人,進而轉化為社會責任,它強調的是個體應該首先對群體盡義務負責任。這樣一種人倫關系對于緩和人際關系,解決社會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孔子所說的仁愛,是有階級有區(qū)別的愛,不是一視同仁的愛。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語境下所說的社會關愛是無差別的,一視同仁的,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推己及人,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傳播,使自己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通過以身作則和榜樣示范發(fā)生“漣漪式”的連鎖反應實現社會關愛。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應該走向冷漠和疏離,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組成了現代社會,這就決定了處于社會中的人應當承擔一定的道德責任。尊重他人,就是承認他人與自己的平等性,作為獨立平等的個體,需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尊重他人的正當權利和勞動成果。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原則,更是國與國之間交往的界限,這種對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的履行,對社會的平等自由原則的遵循,適用于治國理政和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對于新時代的中國來說,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培育能夠擔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怎樣擔負時代重任?那就是具有社會關愛精神,能夠擔當實現民族復興的社會責任。
人格修養(yǎng)是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形成的過程和最后達到的綜合素質、人生境界。修養(yǎng)作為動詞來講是修身的行為,作為名詞來講是修身達到的境界。但無論是通過修身來達到修養(yǎng),還是修養(yǎng)本身就是目的,這一途徑本身發(fā)揮的是文化中“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功能。儒學道德修養(yǎng)體系是以修身為起點的,安身立命既是起點也是重點,也是所有價值指向的旨歸。人格修養(yǎng)的目的是形成完善的人格,走向圣賢境界。人格修養(yǎng)作為道德情操和價值追求的定位,規(guī)范著古代儒生的言行。這是儒家哲學最為看重的價值規(guī)范和行為標準,也是君子的成才之路。古人通過立志、為己、慎獨、求諸己、自省、改過、力行、磨煉成為圣賢,成就“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品格?!罢?、篤志、崇德、弘毅”也是從保持理智、堅守志向、崇尚道德、果敢剛毅提出的仁人君子要達到的修養(yǎng)目標。這些內容對新時代中國人民的道德建設仍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國就有了科學的理論武器,并產生了民主革命時期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兩種文化形態(tài)。這兩種文化形態(tài)如同鋼鐵一般被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緊緊澆鑄在一起,成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堅強基石。
革命文化作為新時代文化自信傳承的基礎,上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下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只有深刻了解革命文化,自覺將其內化為民族精神,我們的文化自信才能接續(xù)發(fā)展。革命文化集中體現在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當中[注]王炳林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依據》,《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年第6期。。這些革命精神伴隨著中國共產黨誕生、成長、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卻有著共同的精神內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為了革命理想不斷奮斗的精神支撐;艱苦奮斗不怕犧牲是中國共產黨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無往不勝的堅強后盾。這些精神共同筑起黨不忘歷史、觀照現實、面向未來的思想豐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物質文化建設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人就認為艱苦奮斗過時了,不需要再過苦日子了。我們現在堅持艱苦奮斗的要義并非要回歸過去,憶苦思甜,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享受,專門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要提倡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前有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兩彈一星”精神、甘當革命“螺絲釘”的雷鋒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鐵人精神,后有新時期的載人航天精神、經濟特區(qū)創(chuàng)業(yè)精神以及勞動模范群體體現出的勞模精神。新時代的艱苦奮斗就是愛國奉獻、艱苦奮斗、求實創(chuàng)新。無論革命時期的密切聯系群眾,還是改革開放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抑或是新時代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置于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從人民出發(fā),一切為了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不變的初心,也是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積累和沉淀下來的革命文化,是我們需要長期堅持和傳承的文化瑰寶。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每一個勝利,創(chuàng)造的每一個奇跡,都離不開革命精神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哪怕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依然將艱苦奮斗作為共產黨的政治本色,提倡勤儉節(jié)約,反對腐敗。鄧小平也說中國式的現代化,就是要老老實實創(chuàng)業(yè),就是要吃點苦,否則不可能有今后的甜[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141頁。。新時代的中國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期,我們的發(fā)展依然矛盾重重,我們的國家依然困難不斷,我們的事業(yè)仍處于爬坡階段。越是在困難面前越需要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激發(fā)民族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勇敢追夢。無論在社會物質財富相對充裕的當下,還是在不久的將來,革命文化中的瑰寶和傳統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財富,值得中國人民一代一代地發(fā)揚和傳承。
文化自信來自我們自己實踐著的當代文化和現實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汲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繼承了革命文化中的優(yōu)良傳統,是經過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它以富國強民為主線,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時代前進的號角和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氣質品格。民族精神代表著民族的品格,是民族氣韻之所在,也是民族的獨特性標志。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中,最為突出的表現是眾志成城的集體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衷共濟的尚合精神、克己奉公的奉獻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這些精神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延續(xù)發(fā)展的精神動力,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財富。對內,民族精神是民族成員歸屬感的主要源泉,可以激發(fā)人們對民族利益做出貢獻的責任感。民族精神的共同價值理念和共同價值目標基礎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心理,可以整合國家和民族的思想意志,產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對外,民族精神以價值的形式塑造著民族形象。作為民族文化價值系統和民族認同意識的核心,民族精神對于形成民族特質、確定民族界限、培育民族主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時代精神是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代表該時期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集體意識。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長期的改革實踐中,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逐步總結出了一系列時代精神:攻堅克難的創(chuàng)新精神、奮勇爭先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真抓實干的務實精神、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作為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等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激勵著中華兒女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逐夢路上銳意進取。在具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產生的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就是時代精神的典型代表。這些精神是中國人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時代象征,是社會主義事業(yè)能夠持續(xù)進步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民族精神以傳統文化為根基,依托傳統文化存在,但在時代發(fā)展的過程中,用時代精神不斷豐富自身的內涵。時代精神是所處時代特有的精神特質,是時代風貌的精神表達,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精神支撐,同時,時代精神也要以民族精神為價值依托,從民族精神之中獲得價值支持,豐富自身的時代內涵。這兩種精神互相依存,共同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特質,成為新時代鼓舞人們團結奮斗的精神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精神保障和文化支撐。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本質、中國道路、中國文化內涵的集中凝練,旨在回應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巨變,提升人民的道德水準。經過四十年的改革,中國經濟不斷飛躍,社會結構不斷調整,社會生產關系發(fā)生新的變革,然而社會總體的道德水平卻下滑嚴重,道德失范層出不窮。雖然道德危機并非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獨有的現象,但就中國的現狀來說,在改革開放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一直注重經濟指標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在經濟模式定型之后,價值的缺乏將阻礙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加上文化的發(fā)展本身就滯后于經濟、政治和社會發(fā)展,它需要沉淀積累的過程。面對西方文化強勢入侵,本土文化的轉型,我們急需建構適應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的文化體系,重塑中國文化的自信。新時代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反映了現階段中國人民最大的價值認同和共同期待,它是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內核,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從國家視角來看,國家的富強、政治的民主、文明的進步、發(fā)展的和諧是當代中國的奮斗目標和最大利益,有助于增強國家的凝聚力,保證國家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從社會角度看,人身的自由、權利的平等、司法的公正、法治的保障,有利于保障人們的基本權利,推動社會進步,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個人視角看,愛國主義、敬業(yè)精神、誠信意識、友善態(tài)度作為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和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中國人獨特精神氣質的體現,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社會關系,激發(fā)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個人的自我實現。這三個層面的價值觀是對當代中國核心價值的精準凝練,也是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規(guī)范。
對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說,它的內容遠不止氣質品格、話語表達、靈魂精髓這么簡單,前文只是選取最為突出的表現形式和核心內容加以闡述。在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我們不光要有價值自信,更要有價值自覺,發(fā)揮先進文化的價值引領優(yōu)勢,增強核心價值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展現出超越資本主義,創(chuàng)造人類新文明的強大生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自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中國文化就進入到了社會主義的文化形態(tài)。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與之相伴隨的文化也以全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樣態(tài)呈現。在黨的十七大中,文化地位進一步提升,上升為“四位一體”重要戰(zhàn)略布局的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也隨著國家步伐進入新時代,關乎國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念被凝練出來,成為引領社會發(fā)展的價值準則。習近平將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新時代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文化支撐和價值基點[注]趙劍英:《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形成過程和基本內涵》,《哲學研究》,2014年第1期。。十九大之后,文化自信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推向新階段。
習近平系統闡發(fā)了“文化自信”的提法。2011年,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從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進行概括,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十八大報告在沿用這一方法基礎之上,從“自信”視角首次提出了關于中國道路、中國制度和中國理論的自信命題。之后,習近平在多次會議和講話中將“三個自信”并提。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的第十三次學習中,習近平在提及如何普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時,首次使用了“文化自信”。同年3月,習近平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正式提出“文化自信”,在習近平看來,我們要堅持已有的“三個自信”,還要堅持文化自信,這是其他自信的基礎,是更加根本的自信[注]萬群,趙國梁:《堅守發(fā)展和生態(tài)兩條底線 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同步提升:習近平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側記》,《貴州日報》,2014年3月10日。。此后,習近平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如2014年10月15日的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2月20日和澳門大學學生座談,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期間會見外方代表的講話,以及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習近平都將文化自信看作“三個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基礎”、“本質”?!八膫€自信”并提,標志著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習近平第一次將文化自信與“三個自信”并列,是在主持政治局第33次集體學習提及對黨員的要求時,提出“引導黨員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為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人民日報》,2016年6月30日。。之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進一步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注]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盵注]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頁。其后,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盵注]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0頁。
習近平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是對文化發(fā)展的時代意義和歷史定位以及經濟功能再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和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的再認可和再肯定,是對“全盤西化”“文化復古”“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的反擊,是對自身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信心增強,更是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堅定。習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實質就是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自信,對民族復興中國夢的自信,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自信,更是對全體中國人民頑強奮斗精神的自信。習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就是文化自信與“三個自信”的關系問題,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因為它來源于價值自信,價值自信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構成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的基礎。習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目的就是堅定“兩個鞏固”“兩個維護”。“兩個鞏固”是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來看文化自信,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從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出發(fā)的,鞏固全體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基礎出發(fā)的,這“兩個鞏固”是文化自信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皟蓚€維護”從政治的視角擴展了文化自信的內涵,從根本上來講,文化自信也是政治制度自信的根源,這一思想是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最終還要維護黨中央的權威,維護習近平的領導核心。
縱觀改革開放后文化在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的各個階段承載著不同的使命。從改革開放初期強調文化為經濟建設服務,到文化體制改革方案的產生,文化軟實力概念的提出,文化發(fā)展地位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文化強國戰(zhàn)略周詳的部署,直到十九大將文化推向大發(fā)展大繁榮。從十八大至今,黨對文化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文化已經突破原有的認知局限,從促進國家經濟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的工具手段提升到國家民族復興的靈魂,更是國家發(fā)展總體構建之中的“五位一體”的組成部分,這種不斷創(chuàng)新的文化觀是社會主義的文化觀,更是中國與世界發(fā)展大歷史脈絡中的文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