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布貼的傳承與利用研究

2020-01-19 03:43尹可昕譚元敏
關鍵詞:陽新文化遺產物質

尹可昕 譚元敏

(1.武漢輕工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023; 2.湖北理工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

引言

我國人民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遷與發(fā)展,它是中國的無形文化財產,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表現(xiàn),對民眾、民族和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外來文化和現(xiàn)代化生活方式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造成了破壞性的沖擊。民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認知不夠,自主保護意識薄弱,導致部分具有極高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逐漸衰敗甚至消失。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1]因此,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fā)展性保護和活性傳承刻不容緩。

一、陽新布貼的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

陽新縣隸屬于湖北省黃石市,“位于長江中游南岸,贛鄂交界處,地理位置相對閉塞?!盵2]受地理條件影響,過去的陽新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居民生活清苦。于是,在物質生活貧乏的情況下,當地婦女為了節(jié)省物資,開發(fā)新用途,將做衣服剩下的布料經過裁剪、拼貼、縫制和刺繡等工藝加工后,制成具有淺浮雕效果的手工藝品,就是“陽新布貼”。陽新布貼屬于貼布藝術的一種,貼布藝術大多起源于普通百姓,是具有生活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手工技藝。陽新布貼于1985年被湖北陽新畫家尹關山先生發(fā)現(xiàn),后續(xù)引發(fā)了研究熱潮,并據民俗學家推測,陽新布貼至少已有2000年的歷史。陽新布貼的制作工藝、圖案設計和布料剪樣等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蘊含著陽新當地厚重的歷史文化,是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經典民間工藝美術作品。

陽新布貼作為楚文化的承載者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于2008年入選“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后,地方政府開始探索“生產性保護”,于2011年成立“陽新布貼傳習所”,由陽新縣文化館組織管理,對陽新布貼進行搶救性保護,并在同年6月將“陽新布貼”注冊為商標,主要生產工藝美術鑒賞品。盡管將非遺保護與市場化結合起來運作,但陽新布貼的市場化發(fā)展并不成功。2011年9月,陽新布貼在武漢開了第一家實體專賣店,但不到半年就歇業(yè)倒閉;2011年,陽新布貼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上沒有接到一個訂單;2015年、2017年舉辦的兩屆中國長江“非遺”展示會中銷售量也只有個位數[3]。陽新布貼的商業(yè)化利用遇到瓶頸。與此同時,陽新布貼的傳承也面臨著困難。布貼作為一個純手工的工藝品,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陽新布貼的實用性大大降低,其經濟效益不足以支撐手工藝人的日常生活。

二、陽新布貼的價值

(一)藝術價值

陽新布貼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布貼的造型、色彩、構圖、題材和做工上。陽新布貼的造型體現(xiàn)了一種傳統(tǒng)質樸的美。陽新布貼的創(chuàng)作靈感大多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民眾在創(chuàng)作時會“運用概括與加強的手法將自然物象與主觀感受映射在布上進行剪樣”[4],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特有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陽新布貼有著“大氣而飽滿的構圖形式、原汁原味的色彩表達,”[4]既保留著民間藝術的質樸,也不缺乏藝術感。陽新布貼的色彩豐富多樣。陽新布貼主要的色彩效果是黑漆點金,以深藍色或黑色布料為底色,同時巧妙地搭配不同顏色的布塊,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增加了陽新布貼的層次感和藝術美感,使得整個布貼呈現(xiàn)出一種明亮又灑脫的藝術風格。陽新布貼的構圖模式并不固定,制作者會根據情況進行不同的設計構圖。陽新布貼題材選取極具生活氣息,大多與制作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相關,取材范圍十分廣泛,內涵寓意也非常豐富,主要題材有動物、花草、神話傳說、宗教文化等。陽新布貼做工精致復雜,在制作時,為了將零碎的布塊融入底布,會采用豐富的刺繡紋樣和多種刺繡方式,提高細密性和設計感,以提升作品的品質。

(二)實用價值

陽新布貼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為了節(jié)省布料,將零碎的邊角布料合理利用,具有一定實用性,可以制作成衣物、玩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在過去的陽新,女孩子大多在十幾歲就開始跟著母親或祖母學習制作陽新布貼,到出嫁時,新娘會遵循習俗,將制作嫁衣剩下的邊角布料裝進布包中帶到夫家,等到懷孕時,再拿出來制作成各式各樣的布貼,比如給小孩做衣物和玩具,也可以做成裝飾品隨身攜帶。做好的布貼作為禮物送給有小孩的親戚朋友以表祝福。

(三)文化價值

陽新布貼是典型的楚文化風格,無論從色彩還是圖案都飽含地方特色。從色彩上來看,“楚人多喜紅、尚黑”[4],因此陽新布貼的底色多為藍、黑為主,圖案設計多采用紅色,也符合古人認為紅色象征吉利和楚先民多喜紅色的文化特色。陽新布貼的每個圖案均采用諧音、寓意或象形等表達方式,來表達制作人的祝福和愿望。陽新布貼不是單純的手工藝品,制作人會將自己的生活習俗、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抽象化的東西,通過布貼的制作具體化。因此在古代,陽新布貼作為比書籍更普遍的文化傳播載體,起到了傳播傳統(tǒng)美德和文化教化的作用。陽新布貼無論是造型、色彩、構圖、題材,還是做工,都是對當時陽新地區(qū)民風民俗的一種表現(xiàn),在一代一代地傳承過程中,不僅是在豐富陽新當地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也是對民風民俗的一種傳承。對陽新布貼的起源、發(fā)展、制作進行研究,不僅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方向,也為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載體。

(四)工藝價值

陽新布貼使用的原材料雖然簡單樸素,但制作工藝卻十分復雜。為了使零碎的布塊等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制作陽新布貼需要經過剪樣、拼貼、縫制等步驟,“需要補、納、綴、拼、貼、鑲、堆、縫、絎等不同技法”[5],并在整個過程中結合了剪紙、刺繡、手繪等傳統(tǒng)工藝的技巧和制作工藝。陽新布貼獨特的藝術風格不僅是因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也在于這種集合各大傳統(tǒng)工藝精華的制作工藝。為了提高陽新布貼的舒適度和滿足功能性需要,還會在布貼中填充棉花、稻草等。隨著時代發(fā)展,許多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工藝歷經時代變遷,或受到戰(zhàn)爭破壞、人口遷移等影響,面臨著技巧失傳和后繼無人的困境。陽新布貼的制作工藝復雜,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為研究傳統(tǒng)手工藝技巧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和渠道。

三、陽新布貼傳承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保護機制不夠完善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政府一直很重視資產屬性的挖掘和商業(yè)價值的開發(fā),并通過申遺的方式進行保護。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在短期內提高非遺的知名度,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忽略了非遺背后的厚重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價值。申遺雖然幫助非遺建立了高大上的形象,但申遺后如何正確合理地規(guī)劃非遺的后續(xù)發(fā)展問題?如何保持非遺的原真性?如何提高非遺的市場價值?這些都是政府應該解決和籌劃的事情。根據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制定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于2011年6月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但少有地方政府根據自身非遺的現(xiàn)狀和保護計劃制定更貼合實際的非遺保護條例。陽新雖然成立了陽新布貼傳習所,專門負責陽新布貼的傳承教學工作,但關于如何合理開發(fā)和利用陽新布貼沒有專門的法規(guī)條例,使得陽新布貼的日常保護工作無法可依,統(tǒng)籌和規(guī)劃也缺乏科學性。

(二)產品發(fā)展規(guī)劃不合理

在市場經濟的貿易環(huán)境下,陽新布貼想要能長期傳承下去,必然要將保護與市場相結合。2006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中提出了“生產性保護”的概念,2015年《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再次強調“生產性保護”的必要性,希望“對具有生產性技藝和社會需求,能夠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轉化為文化產品的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醫(yī)藥藥物炮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扶持、引導、規(guī)范對項目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實行生產性保護”[6]。但陽新布貼作為一項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品,進入市場時,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第一,產品類型單一。陽新布貼在市場中的定位為工藝美術鑒賞品,主要銷售市場為家居裝飾和紀念禮品,生產出的商品也多為壁畫、掛件等[7]。這類商品的裝飾性和觀賞性較高,但實用性卻大打折扣,這就導致商品的銷售受消費者鑒賞水平的影響,不符合大眾審美的傳統(tǒng)工藝——陽新布貼的市場需求較低。第二,產品品質較低。陽新布貼的傳統(tǒng)工藝均為手工制作,但為了適應市場化的生產,陽新布貼在制作中存在用機械化代替手工和偷工減料的制作行為。例如,為了節(jié)省布貼制作時間,在粘貼布塊時沒有采用制作工藝繁瑣的糯米漿,而是用了成本更低的雙面膠,導致布貼不能水洗,成了“一次性”產品。這種粗制濫造的產品只注重經濟效益,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陽新布貼的產品形象,不利于陽新布貼的市場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三,產品審美價值下降。陽新布貼的制作材料為邊角布料,受當時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制作材料的色彩和制作人的審美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但現(xiàn)在市場中的陽新布貼產品整體造型色彩都有所下降,匠氣更多而無靈氣。一些制作者對制作圖案和色彩搭配的內涵一無所知,只是單純完成工作任務的生產與制作,使得陽新布貼缺失原有的情感內涵。綜合來看,陽新布貼進行“市場化保護”是有必要的,但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保護效果,甚至對陽新布貼的傳承造成了負面影響,亟需制定新的市場化發(fā)展規(guī)劃。

(三)專業(yè)人才缺乏

陽新布貼是一種純手工的工藝產品,人在其生產、傳承和發(fā)展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從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規(guī)劃來看,陽新布貼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傳承人、設計人才和管理人才。從傳承人來看,陽新地理位置較為封閉,經濟發(fā)展一般,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老齡化嚴重。再加上陽新布貼的經濟效益較低,愿意學習和傳承布貼工藝的年輕人少之又少,而且掌握傳統(tǒng)工藝的老手藝人年事已高,因而陽新布貼面臨著傳承后繼無人的情況。從設計人才來看,傳統(tǒng)陽新布貼的圖案大多為花鳥蟲魚、宗教符號、神話故事等,這些具有想象力的夸張圖案與現(xiàn)代審美不符合,嚴重影響了陽新布貼的市場化經營,急需有專業(yè)的設計人員在不完全脫離傳統(tǒng)圖案的同時,設計受眾率較高的新型圖案。從管理人員來看,陽新布貼要想在市場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需要提高對市場的認知和產品規(guī)劃,目前的陽新布貼缺乏對現(xiàn)代市場的正確判斷,以至于生產的產品樣式、形式不符合大眾審美。總之,陽新布貼的產品創(chuàng)新、產品定位和發(fā)展規(guī)劃都需要專業(yè)人才進行整體設計和管理,以便更好地融入市場經濟,為大眾喜聞樂見。

(四)普遍缺乏保護意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貼近人生活的傳統(tǒng)文化寶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實際生活中,民眾忽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認為陽新布貼制作過程麻煩而不愿意學習,普遍缺乏保護意識。民眾作為陽新布貼的潛在傳承人和消費者,不具備保護與傳承意識,會嚴重影響陽新布貼的傳統(tǒng)工藝傳承,不利于陽新布貼的長足發(fā)展。

四、陽新布貼傳承與利用的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地方非遺保護條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遺留,是勞動人民精神與智慧的結晶,更是一個國家歷史與文化的見證和縮影。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客觀要求,也是保護文化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價值的必然選擇。我國雖在1982年已出臺《文物保護法》,但該法更注重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視不夠。隨后,由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逐漸重視,我國開展了非遺文化保護立法工作。但在國家法律出臺之前,云南省于2000年5月26日通過了《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成為中國第一個頒布地方性非遺保護法規(guī)條例的省市,開創(chuàng)了制定地方性非遺保護條例的先河,為其他省市頒布地方非遺保護條例提供了參考。2001年9月,淮南市政府頒布了《淮南市保護和發(fā)展花鼓燈藝術條例》,將保護條例具體到某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制定的保護和發(fā)展條例更具有針對性。2002年7月,《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開始正式實施,隨后寧夏、浙江、江蘇等地區(qū)也都根據當地非遺保護現(xiàn)狀和形勢,制定了發(fā)展計劃或保護條例。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探索,我國于2011年6月頒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有效推進和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保存工作,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邁出的一大步。但由于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問題不同,解決辦法不能一概而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在具體實施上只能使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并不能提供具體指導方針。各級地方政府應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fā)展的保護條例。

陽新布貼作為楚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一直面臨著傳承無人、產品滯銷的問題。陽新地方政府應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基礎上,參照其他省市經驗,積極制定相關法規(guī)條例。第一,始終堅持以保護工作為主導。陽新布貼想要進行市場化發(fā)展必須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防市場化導致陽新布貼的傳統(tǒng)意義和文化內涵被破壞;陽新布貼的任何發(fā)展規(guī)劃都應在保證其文化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政府主導能有助于堅持這一原則。第二,明確和保護好陽新布貼傳承人的切實利益。積極組織陽新布貼技藝的學習和培訓,為發(fā)展新的傳承人做準備;建立傳承人保障體系,給經濟困難的傳承人提供生活補貼,為傳承人提供良好的制作與傳承環(huán)境。第三,可設立傳承陽新布貼的激勵機制。通過設立獎金、名譽稱號等方式,鼓勵更多的青年人學習和傳承陽新布貼,讓更多的人加入保護和傳承陽新布貼的工作中來。陽新縣政府應該認真學習其他地區(qū)性非遺保護法規(guī),并結合陽新布貼的傳承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盡快制定地方法規(guī),因地制宜保護和傳承陽新布貼。

(二)合理規(guī)劃陽新布貼產品發(fā)展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合理的市場化保護和開發(fā),一直是各類非遺必經的發(fā)展路徑。針對陽新布貼的工藝性和實用性,陽新布貼的產品開發(fā)可針對性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豐富產品類型。政府可組織研究陽新布貼的學者對布貼中的歷史價值和文化特色進行更深刻的研究和挖掘,對陽新布貼的價值和意義有更詳細和準確的認知,以便豐富陽新布貼的形式和內涵。聘請專業(yè)人士根據陽新布貼的特點設計相應的產品形式,使得產品既沒有破壞陽新布貼的傳統(tǒng)性,又符合現(xiàn)代消費者的審美。例如,具有祝福含義的宗教文化圖案可以做成掛件、墜飾和宗教用品,以傳播美好的祝愿;抽象的動物圖案可以用于服裝產品的設計,原本陽新布貼就是用作兒童服飾和玩具等物品;經過改進的圖案更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也可用于成人服裝設計。

第二,提高產品質量。提高陽新布貼的產品質量,保留原工藝制作過程,是保護與傳承陽新布貼的基本要求。但傳統(tǒng)手工藝的制作費時費力,并且難以保證成品質量的統(tǒng)一,因此,應對原工藝進行合理創(chuàng)新,制定規(guī)范、標準,積極開發(fā)和尋找新制作材料,以使陽新布貼的發(fā)展順應產品市場、消費市場。

第三,提高產品的審美價值。陽新布貼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傳統(tǒng)故事、地方生活、宗教傳統(tǒng)等,無論配色還是造型都非常有藝術感。但由于生產者對于歷史文化的不了解,導致其作品缺乏靈氣,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歷史文化底蘊。因此,建議對陽新布貼的生產者進行培訓,加深其對陽新布貼歷史文化內涵的認識,在對市場消費傾向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對陽新布貼的生產和設計進行調整,在不丟失傳統(tǒng)特色的基礎上,進行新的造型設計和色彩搭配,使傳統(tǒng)手工藝品更能符合現(xiàn)代審美。還可舉辦陽新布貼設計大賽,汲取專業(yè)設計靈感,豐富陽新布貼的設計形式;收集和整理當地民間故事并用陽新布貼進行演繹,增強陽新布貼作品的文化內涵。在保留陽新布貼核心技藝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陽新布貼的造型和色彩,多措并舉提高陽新布貼的審美價值。

(三)多方面和多途徑引進人才

陽新布貼的傳承與利用不僅僅需要傳承人,還需要創(chuàng)意、設計、生產、流通和銷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人才。由于陽新布貼是傳統(tǒng)工藝,并且目前沒達到市場化,經濟效益較低,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從事陽新布貼相關產業(yè)。但一個產業(yè)如果想得到系統(tǒng)化的發(fā)展,必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因此,陽新縣政府應當廣納人才。

從人才儲備來看,目前,陽新布貼的推廣銷售方式雖然已有專門部門負責,但負責人員缺少專業(yè)的經營知識,無法為陽新布貼的市場化經營提供高效的經營方案?!盁o論是哪種產品定位,哪種生產方式,傳承人+精英人才+教育研發(fā)團隊+志愿者的系統(tǒng)化人才組合模式或知識儲備都是必要的支撐,”[3]陽新布貼的管理部門也可以嘗試與學校合作招收志愿者和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生。從人才政策來看,陽新縣政府應當出臺相關法律條例,為招收來的人才提供相對優(yōu)裕的生活保障和獎勵制度,才能招來人才和留住人才,使得陽新布貼的產業(yè)發(fā)展形成完整的人才鏈和產業(yè)鏈。

(四)加大非遺保護宣傳

無論是為了提高陽新布貼的知名度,還是為了號召更多人來保護陽新布貼,我們都需要加大對陽新布貼的宣傳,只有打開知名度,才能讓社會認識到陽新布貼的價值,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陽新布貼的保護中來。進行宣傳可分為社會和教育兩個角度進行:

從社會角度來看,陽新縣政府需要通過展覽、講座、廣告等多種途徑加強對陽新布貼的宣傳。合理利用新媒體和互聯(lián)網,用較低成本,在短時間內全方位展示陽新布貼的歷史和制作工藝,讓廣大民眾通過最簡單直白的方式,了解到陽新布貼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工藝價值;通過對陽新布貼的宣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知識的介紹,讓民眾了解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增強民眾的非遺保護意識。

從教育角度來看,可以讓非遺宣講走進校園。將陽新布貼納入當地中小學教育體系,例如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學習陽新布貼的制作;請專家講座,讓學生學習陽新布貼的歷史和文化;組織觀看非遺宣講紀錄片,既豐富課余生活也能增強學習樂趣。非遺進校園,不僅是為了擴大陽新布貼的知名度,更是為陽新布貼的傳承培養(yǎng)潛在繼承人。同時,在當地高??砷_設相關專業(yè),為陽新布貼等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fā)展培養(yǎng)接班人,增強全民保護非遺的責任感。

五、小結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項事關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系統(tǒng)工程,這個工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參與和奉獻。希望在這個外來文化沖擊嚴重、文化產品豐富、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的時代,能有更多的人意識到非遺保護的重要性和參與到非遺保護行動中來。陽新布貼作為中國眾多非遺中的一個,有其特有的價值和意義,值得被重視和保護。陽新布貼不應該只存在于陽新,它應該被傳承、推介,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歡它,讓世界看到它。

猜你喜歡
陽新文化遺產物質
喝茶養(yǎng)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yǎng)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唐山旭陽新材料建設30萬噸/年尼龍66及配套工程項目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小浣熊火鍋店
與文化遺產相遇
選 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印江| 山东省| 大连市| 通河县| 霍州市| 建德市| 廊坊市| 云龙县| 辽阳县| 曲麻莱县| 建水县| 张家界市| 长宁区| 游戏| 静乐县| 宣城市| 康定县| 大埔区| 泰州市| 民县| 新蔡县| 桐庐县| 海林市| 新密市| 廊坊市| 鹤山市| 大丰市| 安多县| 德庆县| 房产| 白玉县| 青浦区| 都匀市| 闽清县| 沁阳市| 织金县| 原平市| 阿城市| 双桥区| 屏东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