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英
【關鍵詞】 中學生;閱讀名著;語文素養(yǎng);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3【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3—0118—01
初中階段是學生閱讀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階段注重名著閱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筆者重點分析名著閱讀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引起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并重視名著閱讀。
一、 目前名著閱讀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名著閱讀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有兩個突出表現(xiàn)。首先,閱讀過于功利化。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能應付考試,給學生提供了名著導讀講義,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了解名著的內(nèi)容,這不僅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而且使學生無法意識到名著閱讀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其次,淺閱讀成為主要方式。很多學生并不喜歡閱讀名著,且基本上處于被動閱讀狀態(tài),這使得學生在閱讀中只能獲取文字的表層意思,很少思考或者不去思考。這樣的閱讀是一種淺閱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甚至會讓學生的閱讀能力退化,產(chǎn)生浮躁心理。
二、巧用名著閱讀,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 利用名著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在名著閱讀中引入多媒體,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就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播放著名的影視作品,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筆者將課內(nèi)文章與課外文章相結合,從課內(nèi)、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以教學《出師表》為例,筆者鏈接了三國演義的內(nèi)容,給學生播放了劉備三顧茅廬的視頻,之后給學生講了相關故事,讓學生認識到諸葛亮的雄才偉略與劉備的禮賢下士。
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出師表》時,更容易體會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表達的情感。教師也可以嘗試以圖片展示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紅樓夢》時,可以用圖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將金陵十二釵的圖片以及每個人的評價單獨做成PPT,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這樣學生不僅能簡單了解其中的人物性格,而且能帶著問題去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 利用名著閱讀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關鍵是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閱讀方法。因此,在名著閱讀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讀,切不可走馬觀花。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品讀《紅樓夢》時,很多學生認為林黛玉太過矯情,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讀,體會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指導學生全面了解《紅樓夢》中的每一個人物,從人物的優(yōu)缺點方面進行分析。其次,要求教師正確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明確重點與非重點的內(nèi)容。初中生學習壓力大,閱讀時間有限,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知道知識的重要程度,分清著作的主次。比如,在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時,筆者讓學生精讀重點部分《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之后引導學生做好閱讀摘抄,讓學生將閱讀到的好詞、好句等摘抄到記錄本中,如此加深學生對名著的記憶。比如,在閱讀《紅樓夢》時,其中黛玉的葬花詞有些部分寫得出神入化,如“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抔凈土掩風流”等等,長期堅持摘抄,既能增加學生的積累,也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3. 利用名著閱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文學名著中往往凝結著作家對人生、社會以及時代的獨特看法和深刻思考,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然能受到熏陶和影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故事情節(jié),了解人物魅力,在深入感知、理解文意和思考的同時,領會作品中的深邃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終提高綜合能力。名著閱讀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煉,是不斷積累和進步的過程,因為學生在閱讀文學名著時,通過仔細品味與揣摩,重點理解與把握,可以掌握一定的經(jīng)典句子,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等提供了保障。大量閱讀文學名著,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語感,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名著講讀對初中生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110)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