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苗
導演Mickey? Duzyj2016年拍攝了一組特殊的紀錄片《失敗者之光》,講述了日本一匹明星賽馬的故事,它出名,不是依靠戰(zhàn)績,而是因為它每次都竭盡全力,卻總也跑不贏。若干年后,這位導演再次奉獻出新作《鎩羽》,目光再次聚焦losers(輸家)。這世界有那么多贏的人,也有一些拼盡全力總也贏不了的人。他在用鏡頭尋找,尋找那些失敗經(jīng)歷中真正獨特的東西。
古往今來,勝利者的名字熠熠生輝,失敗的人們是否配得上擁有美名?一位參加狗拉雪橇比賽的選手,本已遙遙領先,中途意外遭遇惡劣天氣,因不忍心讓心愛的狗狗在風雪中艱難前行,心甘情愿再次與冠軍失之交臂。抱憾賽場的惋惜與對愛犬的憐愛,究竟哪一個更值得鐫刻在靈魂的墻壁?轉(zhuǎn)折濃縮了故事的情趣,失敗成全了選手和愛犬的佳話。
悲情英雄馬修·埃蒙斯兩次與奧運會冠軍擦肩而過,每一次都戲劇性地在遙遙領先、勝券在握的緊要關頭射出失敗的最后一槍。2004年雅典賽場折戟沉沙,2008年仍舊沒有在大家的期盼中東山再起。成功、失敗無非是一種結(jié)局而已,出發(fā)時的勇敢和過程中的堅持,值得深情懷緬用心記憶,更應該贏得一份真誠的注目禮。無冕之王,同樣書寫了一段生命傳奇。
“這是令人絕望的冬天,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我們眼前一無所有,我們眼前又什么都有。”腳踏失敗的廢墟,插上一面飄揚的旗幟,山窮水盡的時刻不被痛苦消沉和憤世嫉俗的怨氣淹沒,選擇出發(fā),選擇挑戰(zhàn),選擇迎難而上,峰回路轉(zhuǎn)處的柳暗花明,才是真正的高光時刻。
(作者系北京赫德雙語學校語文教師,兒童閱讀、親子閱讀推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