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寧忻 王志軍
摘要:隨著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日益發(fā)展,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獨具一格的音樂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也日趨增進。古箏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古箏不管是從音色、樂調到外觀通體都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情趣,體現著中華民族音樂藝術的神奇魅力?,F在很多流行音樂中也開始運用古箏元素,民族樂器在搖滾樂中的運用也是民族符號的一個重要元素。本文將從古箏在當代搖滾樂中的運用來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古箏音樂? ?搖滾音樂? ?演奏
中圖分類號:J63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1-0003-03
箏,作為一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tǒng)樂器,經常與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多方位的融合、碰撞,以及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這種融合、跨界的現象在影視劇配樂、流行音樂中的運用也時常出現,并且能達到所需要的音響效果。
早在1989年,在崔健的《解決》這張專輯中,《讓我在雪地里撒點野》這首歌曲開頭處那段蕭瑟的古箏成為了整首歌曲的點睛之筆,搖滾樂中加入古箏元素使人眼前一亮,古箏演奏家王勇為搖滾音樂錄制古箏即興部分。而在王勇1996年的《往生》這張專輯中,也將他最熟知的古箏運用到他的音樂當中。在謝天笑的音樂當中,古箏、搖滾都成為了他每一次現場的固定標簽,他將民樂和搖滾用他自己想要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嫁接出新風格、新作品,使東西方的文化得以融合,從而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目前,越來越多的樂隊也在自己的音樂中加入了以古箏音樂為代表的傳統(tǒng)音樂元素。
一、古箏的形制特點
箏,被人稱為仁智之器。晉代傅玄描述“箏,上圓似天,下平似地,中空而準六合,設之四象在,鼓之五音發(fā)”,這也是古箏的精神所在。古箏的音域橫跨四個八度,音色變換多樣,古箏的琴弦也從唐宋時期的十三根弦,后來增至到十六根、十八根,到現在的二十一根弦。弦的增設,使琴的音域拓寬,也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的豐富。
二、古箏在搖滾樂中的演奏特點
在搖滾樂與民樂的結合中,筆者注意到,在古箏的演奏過程中,多數使用的是吉他的撥片進行上下掃弦,用來演奏激烈的樂段,抑或是選擇不帶義甲,運用古箏中夾彈托劈的技法來擴張音樂的表現力。因搖滾樂最初的精神內核就是叛逆、批判,所以,古箏行云流水的音樂狀態(tài)并不是太適合這種音樂環(huán)境,演奏者在自己的搖滾音樂中也不會加入這種音色,相反會加入一些符合自己音樂感覺的一些演奏技法來充分的表現自己的音樂風格。近年來,古箏演奏者們也不僅僅局限于琴弦的音色,而是把更多的關注的目光放在了樂器特殊的音響效果上面,比如古箏的面板、琴箱體及側邊琴板位置的敲擊的特殊音響效果,也被廣泛的運用在了演奏上面,進一步擴大了箏的音樂表現力及音色特點。
三、古箏運用于當代搖滾樂的原因
藝術和社會總是處于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的關系之中。藝術是社會生活不斷升華的體現,社會則為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無盡的源泉。因此,古箏和當代搖滾樂的融合和創(chuàng)新也可以說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全球化的日益發(fā)展而形成的藝術現象。
(一)增加欣賞趣味,注入新鮮活力
由于現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音樂的大熱,人們對于傳統(tǒng)藝術的欣賞趣味也逐漸增加。隨著當代文化自信的增強,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浸透和融合也十分的明顯,人們稱這種形式為“新民樂”,這種“新”也并非偶然,而是根據連續(xù)不斷地發(fā)展而逐漸顯現出來。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同時也受到了西方音樂的一系列影響,中西結合成為現代音樂的主流發(fā)展趨勢。因此,在音樂發(fā)展的進程中,需要在保持傳統(tǒng)的基礎上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引起觀眾的注意,讓更多觀眾可以感受到民樂不僅僅是傳統(tǒng)形式,也是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下進行更好的融合發(fā)展,增加人們的欣賞趣味。
(二)古箏不古,以古撞今
對于古箏運用于當代搖滾樂的這一現象,是時代的不斷變化所展現出來的新的音樂轉型方向,是經過一系列的革新和對現代音樂發(fā)展的不斷地碰撞,對古箏自身發(fā)展的不斷反思之后所形成的現象。古箏雖是一件流傳兩千多年的古老的傳統(tǒng)樂器,一提到古箏音樂,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是《漁舟唱晚》《高山流水》等著名作品,這些經典旋律之音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如數家珍,但除此之外,讓人記憶猶新的就寥寥無幾。而當代的演奏家們思考的是如何將這一件古老的樂器與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完美的結合到一起,如若一直沿著傳統(tǒng)的路線不斷地走下去,那勢必會漸漸衰退,無法與當代社會相連接。因此,古箏與西方音樂形式或搖滾樂的結合更多的為即興演出,演奏家根據旋律情感走向,根據所思所想進行即興的二度創(chuàng)作,以古撞今,在音樂中擦出火花,找到意想不到的音樂形式。
(三)新的音樂風格的產生
傳統(tǒng)與新型的融合和碰撞本身就是一種大膽的嘗試,所帶來的沖擊讓人耳目一新,這種大膽的嘗試能夠讓觀眾提高對于藝術的審美能力,融合現代,形成一種新的音樂語言風格,給古箏或是搖滾帶來了無盡的可能性。對于搖滾來說,古箏的加入無疑是豐富了搖滾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古箏的悠揚清靜與搖滾的叛逆,更好的體驗出中國搖滾的東方氣韻,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的文化。
四、古箏如何運用于當代搖滾
搖滾音樂是當代搖滾音樂人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武器,用來反抗社會上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中國搖滾也是一個文化全球化的產物。崔健說:“搖滾音樂像一把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刀子,用來切入社會的深處和陰暗面,以便他能夠找尋到真實的生活?!痹诋敃r的社會環(huán)境下,對于主流來說,這是一種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的藝術形式,而對于普通聽眾來說,這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們是可以通過搖滾音樂來表達他們對某些社會現象的不滿和訴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一些中國搖滾音樂人已經開始通過不同的途徑將搖滾與其他社會文化和傳統(tǒng)并存,重新組建新的文化傳統(tǒng)。
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左小祖咒喜歡用各種方式來表達音樂的魅力,他把剪刀放在琴弦之間來改變古箏的聲音,顛覆了古箏傳統(tǒng)表演那種悠揚、平和的風格,把古箏的聲音變得異常的刺耳和嘈雜,完全違背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美學 ,這種先鋒主義的音樂人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音樂表達方式。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證明搖滾音樂本地真實性的方法就是在中國搖滾中以傳統(tǒng)或不傳統(tǒng)的方式使用各種中國民族樂器,與世界音樂接軌。要想讓西方聽眾對中國搖滾感興趣,體驗中國文化,無論傳統(tǒng)還是現代,關鍵是要在與西方文化不同的方面著重加以強調。
中國搖滾區(qū)別于西方搖滾的方式在于表演者的聲音、形象和表演等,由于文化的差異,絕大部分的西方聽眾是不能明白中文歌詞的,更談不上聯系社會文本來懂得中國搖滾的內涵,因此這對于真實化的中國搖滾至關重要。2006年7月在意大利舉辦的第三屆地中海音樂節(jié)中,謝天笑的古箏表演和聲音給西方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認為,古箏的使用給謝天笑的音樂賦予了典型的東方之聲。
中國的搖滾音樂人要想在中國搖滾音樂內嘗試使用傳統(tǒng)樂器、民樂旋律或古典調式等,可以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要想真正的把二者融合到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搖滾就不可能依靠一時的靈感了,而是要依靠中國搖滾音樂人的素質或者通過不斷的學習去改進自己的音樂特點。
在竇唯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出現了對多種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嘗試,他將戲曲音樂不顯山不露水的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慢慢轉回到東方音樂中。忽視傳統(tǒng)文化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因為這樣中國搖滾音樂人更難獲取文化身份,而中國搖滾則更難融入中國文化和吸引更多的聽眾。筆者認為,在中國搖滾中采用古代中國元素,包括詩詞、繪畫、樂器等,能夠幫助中國搖滾音樂人吸引更多的聽眾,同時會顯得更為真實。各種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和搖滾音樂的融合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它賦予了中國搖滾中國創(chuàng)造的標簽,并幫助它扎根于中國文化之中。
五、結語
在當代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型的音樂形式應運而生,人們適應全球化的發(fā)展的能力越來越強,對于審美的轉變也越來越快,所以作為當代的音樂工作者,我們更應該以包容的心去看待這種傳統(tǒng)與現代的變化,更要以自身的力量去適應融入新的音樂形式,在保持傳統(tǒng)音樂形式不變的情況下將古箏與搖滾樂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將它變成一種“快餐式” 的表演形式,而是要一直更好的發(fā)展下去,這是我們每一個音樂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黔.搖滾危機:20世紀90年代中國搖滾音樂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2]崔健,周國平.自由風格[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3]屠金梅.論當代中國搖滾樂反叛性的缺失[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4]吳蠻.談傳統(tǒng)音樂的“跨界”[J].人民音樂,2016,(01).
[5]李佩玉.以華陰老腔與搖滾結合作品《給你一點顏色》看民間音樂藝術的突圍[J].北方音樂.2018,(12).
作者簡介:王志軍(1970-),男,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音樂史、音樂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師范大學2019年度校級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項目名稱:古箏運用于當代搖滾樂的調查與研究,項目編號:2019XKT738,課題起止年月:2019.3-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