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活力課堂顯然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是傾向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智力開發(fā),以高效課堂、優(yōu)質課堂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初中生來說,活力課堂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更適合他們的學習習慣和接受能力,也更容易把他們引入化學世界。對此,教師要設計趣味化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活動多樣化,創(chuàng)設情境生活化。
關鍵詞:初中化學;活力課堂;構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4-00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058
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初中生來說,活力課堂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更適合他們的學習習慣和接受能力,也更容把他們引入化學世界,讓他們樂于、愿意深入地探索化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那么,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如何在教學中結合化學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新時代初中生的學習規(guī)律,打造活力課堂呢?本人總結了以下幾點認識與思考,希望能為初中化學教學帶來一點思考和啟發(fā)。
一、設計趣味化的教學內容
化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新鮮的、陌生的學科,雖然有一部分學生早早地認為化學難學、抽象、不易理解,心中會多多少少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化學知識的神秘性、科學性還是會讓學生覺得新鮮,有想學習、想了解的沖動。教師要充分利用初中生剛接觸化學,又對化學充滿好奇的這種心理,在教學中喚醒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讓他們對化學學習保持應有的積極性。其實,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知道,化學雖然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但它的一些知識點還是比較抽象、不好理解的。所以,教師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要想徹底喚醒學生的興趣,使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可以持久延續(xù),那么,教師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就要有趣味性,如利用化學反應、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化學實驗演示等,實現(xiàn)化學的活力課堂,消除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恐懼心理,讓學生愛上化學學科,愛上化學課堂,從而提高學生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教學活動多樣化
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它的教學形式不應該拘泥于說教,更不應該局限于傳統(tǒng)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它應是豐富的、多樣的,具有探究性的,這樣才能讓好動、活潑的初中生更好的學習,也才能使初中化學課堂充滿活力。所以作為化學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把多種方式結合起來,靈活穿插運用,以此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例如化學中的實驗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把實驗過程中遇到的知識點進行記錄,理解。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總結能力和分析能力,增添課堂活力,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當然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激活學生思路,豐富學生思想,讓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思考問題的方向,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互助解答,合作學習,互相促進,一起探索知識的真諦,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這樣還能增添課堂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學生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化學教學。
三、創(chuàng)設情境生活化
實踐證明,化學知識與我們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說我們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時時用化學。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思想缺乏靈活性,他們在教學中沒有意識把課本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總是把知識停留在課本上,讓學生覺得學習化學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與生活無關。這種教學方法顯然讓學生對化學產生錯誤的認識,還讓學生對化學知識始終保持距離感,使他們對化學學習缺少情感。這不但影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活力,也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的學習缺少熱情,不夠深入。所以,化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化學知識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化學知識的生活性,把它與生活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生活化,這樣既能讓學生調動他們的生活經驗更好地學習化學,還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活力,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氧氣》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與氧氣有關的生活中的圖片,如醫(yī)生搶救危急病人、燃燒的火炬、潛水員帶的氧氣瓶等等,這些都能讓學生體驗到化學知識與我們生活的親近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推動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總之,初中化學是一門豐富、神奇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從發(fā)展學生的目的入手,結合化學本身的特點以及初中生的學習規(guī)律,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初中化學課堂充滿活力,從而喚醒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努力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成績,實現(xiàn)化學教學的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水金,侯倩,蔡千喜,et al.中學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
[2]張翼.新課程標準條件下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探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5).
[3]王后雄,孫建明.中學化學過度教學:問題、成因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
[4]黃浣清.構建中學化學活力課堂的探索與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張芳(1978.10— ),女,漢族,甘肅隴南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