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麗雙
作為語文教師,我想無論是誰都會了解語文教學中“讀”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在閱讀教學中應該以“讀”為主線,在課堂教學中更應該加強學生的“讀”的活動。?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語文老師們作了大量的探索,得出不少寶貴的經驗。在學習別人的經驗的同時,作為一名在教學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我也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益于積累的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語文就是學習語言。學生讀得多了,自然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讀中習得語感,內化為能力。多讀多背可以習得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就可以內化為能力。
(1)速讀速記。開課伊始,出示課文主題相關的名言,以名言速記導入。再進行感情渲染,并開啟創(chuàng)造之門,串起名言,引導學生進行“生生接讀”,可以如小詩一般娓娓道來。速讀速記有利于提高學生記憶的速度、廣度。幫助學生積累名言,為后期的語用打基礎;同時讓學生感受經典的力量,雖不求甚解,但唇齒留香,并通過讀,享受經典的朦朧美,也可以作為源頭活水,在孩子日后的閱讀中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2)填空背誦。背誦是一種讀書方法,也是讀書的基本功之一。新課程教材多選用名家、名篇,或根據教育教學需要改編剪輯,文字或精美、或簡潔,都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所以新課程標準有著明顯的強調讀背的意識。教學中,可以用師生對讀、生生對讀、提示關鍵詞語讀等變化方式的多種讀后,出示的段落框架,讓孩子借助提示背誦整段,潤物無聲地解決了教學目標。
(3)聯帶對比讀。把不同篇目的相關內容、對應的段落,或類似的語言形式,或不同表達形式的相同內容,進行對比或遷移。如:在教學《搭石》時,指導學生對比《寫作<搭石>的前前后后》,并自主批注不同之處,帶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了解,即開展雙篇對比讀,積累語言、活躍思想的同時,習得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歸類概括能力、梳理選擇能力和語言鑒賞能力。
(4)拓展補充讀。有的教材要放在特定的歷史或者時代背景去理解,我們只有拓展文本的外延,給學生適當的史料,考察作者和課文中人物所處年代和社會背景、作品背景,才能豐滿人物形象,拓寬學生的視野,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激發(fā)思考。增補有度,使局部精雕細琢的效度更鮮明,教學的廣度與深度得到提升,迅速而有效地擴大學生的吸收量,加寬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蘊。
二、益于理解的讀
新教學改革重視語文的學科性,讀作為重要形式之一,要求我堅決抵制“進行繁瑣的內容分析”,以讀促思,以讀促悟。同時從心理學上看,兒童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穩(wěn)定,而大聲的朗讀可以使他們精神集中,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參與。
(1)古今對讀。在語文教學體系中,古詩、古文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文言文的特點,要理解其意思卻不宜,甚至很多人都有對文言文的畏懼之情。在教學中用文言文與相應的白話文配對出現,引導男女生對比讀。這樣就不需要老師的任何解釋,學生在對比讀中自然而然地明白文言文、古詩詞的意思,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難度,避免了對古文的畏懼情緒的產生。
(2)加、減、換詞對比讀。品讀句子,常常是通過品讀句子中的某些詞,通過理解詞義以及詞語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對于比較長、難理解或含有妙詞的句子,可采用加詞、減詞、換詞,來引導學生比較的方法,學生通過分析體會,找出重音、停頓等區(qū)分出不同之處,使學生感悟朗讀的技巧,從而把句子讀好。在讀中解詞;讀中品句;讀中悟請;讀中明理。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沒有多余的提問,只有學生的朗讀體驗。
(3)創(chuàng)設情境讀。為了促進理解關鍵詞句,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走進遐想的情景,回歸生活的情景,回憶成長的情景、進入人物角色的情境等,調動學生的多元感官,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把語言化進學生的身心。
三、益于語用的讀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他們密切關系,相輔相成。
(1)補白發(fā)散讀。教材中有很多補白,如果我們巧借教材,創(chuàng)設機會,引導交流,學生的思維、表達欲望就會被激發(fā)。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孩子們發(fā)散思維,“補白”豐富動作、表情、語言等細節(jié),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后的幾個動作,可以孩子們的寫作就會更生動,更有真情實感。
(2)聯動創(chuàng)作讀。課堂上,“讀得有法、讀得充分”,讓學生“讀有所得”,對課文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學生對寫作手法熟稔于心,并有躍躍欲試、一展身手的架勢。此刻便是讀寫聯動的最好時機,讓學生“讀有所用”,結合所學指導說話就變得水到渠成。長此以往,以教材為契機,以讀積淀方法,以課堂為主要陣地進行讀寫聯動教學,扎扎實實地完成語言訓練,學生的習作水平、語文綜合素養(yǎng)都會有大大的提高。
讓我們將“讀”進行到底,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里,美美地、有滋有味地把課文讀上幾個來回,在讀中品文味,在讀中悟文法,在讀中感文情,在讀中積累。以讀為本,課堂節(jié)奏緊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達到“讀”近旨遠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