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鑫玉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子信息技術蓬勃發(fā)展,網絡大數據時代下,權利的客體將不斷地豐富,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正式實施,其中第一百二十七條提及了網絡虛擬財產的部分內容,這意味著網絡虛擬財產正式納入法律的保護范疇。但是關于網絡虛擬財產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在《繼承法》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網絡虛擬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不能作為遺產進行保護似乎與《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七條相悖。另一方面,關于虛擬財產繼承的訴訟也層出不窮,因此本文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加以討論。
關鍵詞 網絡虛擬財產 虛擬性 繼承法
中圖分類號:D923.5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64
2003年,北京出現了首例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案件,玩家李某因游戲裝備不翼而飛而將運營商訴至法院。首例而非孤例,不斷出現的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因為沒有具體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因此對現有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zhàn)。網絡虛擬財產正式納入了我國的保護范圍,成為民事權利客體,但是由于其屬性等問題,在繼承法中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問題一直處于模糊地帶。
(一)網絡虛擬財產的概念
網絡虛擬財產一般與傳統(tǒng)的財產類型為對應,是存在于網絡中具有財產價值的數字化財產,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僅僅是指在網絡上支付一定電子貨幣,從而獲得的可以支配的并可供交換的網絡資源;廣義上是指存在于網絡虛擬世界中所有具有一定價值的網絡資源,其中不僅包括了狹義的網絡虛擬財產,還包括如網絡域名、網絡電子照片等。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屬性我國存在爭議,目前主要存在物權說、債權說、知識產權說以及新型財產權說四種。本文認為,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是物,即與實體財產權利相對應的虛擬物,是互聯(lián)網大數據時代下物的特殊形式。因此虛擬財產權利人享有物權,這種意見,以楊立新教授提出的意見作為代表。
(二)網絡虛擬財產的特征
其具有區(qū)別于一般傳統(tǒng)財產的顯著特征:其一,虛擬性,虛擬財產是指狹義的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又是一種無形的財產,這種虛擬性表現為其必須依存于網絡空間并外化為各種各樣的角色、武器和貨幣等具象;其二,依附性,正如第一個特征所討論的,必須依附于網絡空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
(一)利于維護經濟價值
網絡虛擬財產具有高度的價值性,以網絡游戲為例,現在的網絡游戲公司為了更好地吸引網絡用戶,設計各種道具讓網絡用戶購買或者耗費時間練等級,因此每一個賬號中的虛擬財產背后都代表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是公民私有財產的另一形式,允許繼承不僅對保護了《憲法》所規(guī)定的私有財產權,同時不會因為公民死亡而導致資源上的浪費;另一方面,具有高度人身性質的虛擬賬號如QQ、微信、支付寶等,網絡用戶在該賬戶中存儲了金錢,若不能繼承,一定時間支付寶不使用,支付賬戶注銷,用戶的財產便會被運營商獨享或者收為國有,這是極度不合理的。
(二)利于維護精神價值
大多人喜歡通過網絡平臺來分享日常信息,抒發(fā)內心的感情,另一方面,網絡用戶會將有紀念意義的視頻照片上傳在網絡平臺,這些網絡信息所承載的精神價值不可比擬,以“QQ號碼案”為例,即湖南長沙王先生在生前將與其妻子的照片存放至QQ,并且賬號中還有許多與其妻子的聊天記錄,但王先生由于車禍不幸去世,其妻要求騰訊公司提供王先生QQ號碼的密碼,但騰訊公司以死者生前與騰訊公司之間的協(xié)議為由拒絕提供。對這類財產繼承的更多的是一種回憶,一種社會關系的傳遞、更是延續(xù)代系之間信息的傳遞,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此類網絡賬號,其代表的即被繼承人本人,繼承人可以繼承其內容、但是賬號本身是不能夠繼承的。
(三)鼓勵創(chuàng)新
網絡虛擬財產中也包含了網絡用戶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允許繼承也能夠鼓勵創(chuàng)新。一部分的網絡虛擬財產是由網絡用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經營創(chuàng)造以及其中所體現的創(chuàng)新構想,若以繼承的方式得以保留,網絡用戶的繼承人則可以繼續(xù)開發(fā)創(chuàng)造,可以激發(fā)繼承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
(四)互聯(lián)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網絡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網絡覆蓋面積不斷擴大。但是目前與互聯(lián)網相關的立法具有滯后性,落后于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狀態(tài)?,F行與網絡相關的立法主要有以下特征,偏向于公法保護,現行法律規(guī)定對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限制主要為了滿足國家網絡安全以及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需要,私有財產保護的功能不足;互聯(lián)網各方面出現大量的法律空白點,如缺乏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利益的保護、對侵犯網絡虛擬財產的實體與程序都沒有相應的規(guī)定。在信息社會中,網絡已經成為公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當重視當前在網絡中出現的問題,加緊立法工作,完善網絡虛擬財產的法理知識的同時,制定確定的法律規(guī)范以供遵行,才能在更大程度上避免互聯(lián)網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好地享受互聯(lián)網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五)緊跟潮流,時代要求
互聯(lián)網在全球范圍內飛速發(fā)展,關于互聯(lián)網的立法少之又少,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問題有明確立法規(guī)定的也不多,有學者研究少數發(fā)達國家關于較為全面且嚴謹的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規(guī)定。美國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認為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必須得到合法授權或者被繼承人生前做出明確聲明,無獨有偶,在英國、瑞典等國已經立足于互聯(lián)網時代制定了新制度——“網絡遺囑”,即網絡使用者可以在生前訂立遺囑,將其生前使用的社交軟件賬號、游戲賬號網絡賬號及裝備、網絡貨幣等網絡虛擬財產在其死后分配給其繼承人;韓國雖然沒有對網絡虛擬財產如何繼承如何保護作出具體規(guī)定,但是也在立法上明確了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客體地位。
(一)立法缺失
我國的網絡技術起步較晚,對于互聯(lián)網的法律法規(guī)相對較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實務過程當中已經存在了很多網路虛擬財產要求被繼承情況,由于法律沒有規(guī)定,所以處理結果也是不同,雖然大多也是根據案件做出的正確的裁量,但是如沒有立法的規(guī)定,就沒有一個行為的準繩,會出現更多的此類糾紛案件。另一方面,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本身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網絡運營商更會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來拒絕繼承人的繼承請求,造成運營中的混亂。我國《繼承法》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收入,第七款為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若將虛擬財產納入遺產范圍,繼承主體、繼承方式等能否適用于虛擬財產的繼承,除了這兩個問題,還存在繼承客體的范圍問題,網絡世界紛繁復雜,網絡產品多樣,因此對客體的歸納分類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這樣有利于科學立法,在執(zhí)法的過程中更便利。
(二)技術限制
由于是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所以需要強大的網絡技術的支持;一方面,在舉證困難,網絡用戶基本都是私人賬戶,若被繼承人離世,其賬號信息的知悉者只有該網絡運營商,如果網絡運營商為謀取不當利益,拒絕提供相關資料信,那么對于普通大眾來說想要收集相關資料則是無能為力的;另一方面,在價值評估上,因為大部分的網絡財產是網絡用戶直接購買的,因此其價值的評估比較容易,但是在網絡用戶的長期使用過程中,如網絡游戲,其價值會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變化,可能需要更為專業(yè)的價值評估。
(三)網絡虛擬財產繼承與被繼承人隱私的平衡
具有人身屬性或者兼具人身屬性的虛擬財產在繼承中存在繼承是否侵害了被繼承人的隱私權,有學者認為涉及個人隱私的虛擬財產不得作為遺產繼承,也有學者認為涉及個人隱私的虛擬財產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繼承人有權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并具有維護死者隱私的義務,傳統(tǒng)財產中的信件、日記等涉及個人隱私的財產也是由被繼承人繼承并承擔隱私保護義務。
(一)國家方面
立法應當作出具體規(guī)定網絡虛擬財產應當屬于《繼承法》第三條所規(guī)定“遺產”。如今在沒有規(guī)定的情況下,就導致了公眾不知道自己是否享受這項權利,網絡運營商商和法官在實務過程中會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請求。對于沒有人身屬性的網絡虛擬財產,可以按照現有《繼承法>的規(guī)定進行繼承;對于具有強烈人身屬性的網絡虛擬財產,如QQ賬號,應當分為三個部分,賬戶中的金額應當繼承,但是對于賬號里面的日志、照片等如果有被繼承人的遺囑便可進行繼承、若沒有則不能被繼承,這是基于保護隱私權的考量;第三個部分則為賬號本身,其人身屬性是不能通過約定所磨滅的,網絡上的信息交流是虛擬的,賬號被繼承,其他網絡用戶是不能知悉的,為了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認為賬戶本身不能被繼承。
另一方面,網絡運營商缺乏監(jiān)管機構的有效監(jiān)管。應當出臺相關的指導意見,網絡運營商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與社會責任,在規(guī)范網絡運營商行為的同時,還要明確網絡運營商在繼承或者虛線糾紛積極配合,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二)網絡運營商方面
網絡運營商在及成果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中間人”,因為網絡虛擬財產存在于網絡服務提供的服務器上面,所以網絡運營商需要將其控制下的網絡虛擬財產移交相關繼承人,就需要網絡服務提供商的積極配合,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關系中,形成了由繼承人、網絡服務提供商、被繼承人的一個三方結構,網絡服務提供商在該關系中處于中間位置,即為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發(fā)揮著紐帶作用。為了構建一個有序的網絡環(huán)境,必須要有網絡運營商的積極參與以及有序的活動,不僅需網絡運營商嚴格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以及相關部門的指導意見,同時也需要有內部規(guī)章制度進行監(jiān)管,在嚴格保護個人信息的基礎上,尊重網絡用戶的網絡虛擬財產請求權的保護。
(三)網絡用戶方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個人財富的數量以及種類都在逐漸增加,因此遺囑的意義以及價值日益顯著,不僅更符合個人意愿也有利于遺產糾紛案件的減少,進一步維護家庭以及社會的穩(wěn)定。所以社會公眾應當摒棄陳舊的觀念,重視自我財產的保護,在這個越來越注重個人隱私的時代,虛擬財產的繼承中,對于具有人身屬性的日志以及照片、視頻都可以通過遺囑的方式明確是否可以被繼承,既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也可以為后世保存記憶,有利于情感的維系。
這是一個互聯(lián)網下的時代,公眾的生活與網絡息息相關,公眾在網絡上抒發(fā)感情、與他人聯(lián)絡、購買商品、開辦網店甚至存儲現金。越來越多的財產都會在網絡這個平臺上,若不重視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公民的財產權將得不到保護,這就與我們《憲法》、以及新頒布的《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相悖。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問題是當代互聯(lián)網那個進軍人類生活中涌現出的新興問題,這對《繼承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時代挑戰(zhàn),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一方面不僅需要國家立法機關以及執(zhí)法機關的支持,如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立法經驗并根據我國現實與法制的具體情況,不斷完善我國繼承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運營商嚴格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網絡虛擬財產所有者能夠有一定的權利意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