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斗全
古今不但多有“依法行事”語,也多有依法行事案例。蘇東坡《東坡志林》所載一事,頗有意思。
北宋元豐初,河南白馬縣有縣民被殺,因為畏懼強賊,無人敢報告官府。于是有人投匿名書于縣衙門口,弓手撿到而不識字,讓門子看,聽門子讀后,即去把強賊捕獲。而處置此事時,殺人者須法辦外,縣吏還認為:法禁匿名書,門子知為匿名書而讀給弓手,實已犯法。匿名罪按法當(dāng)流放,所以覺得有些為難,于是上報府里。開封府尹蘇子容因此上殿論奏,以為殺人并不關(guān)門子事,而門子告捕,雖認可匿名,但不足深究,可以免罪。神宗趙頊雖也覺得此情節(jié)較輕,但不能有法不依,還是應(yīng)該治罪,“乃杖而撫之”。雖免門子流放,但須施以杖刑,打了卻又“撫之”。
無論宋神宗的“撫之”,是心疼地撫摸門子的紅腫處問痛嗎,還是吩咐下屬給慰問品讓門子好好養(yǎng)傷,總歸法理人情兩不失。這等不依官員意志而必須依法行事的做法,值得后人深思。
(海棠無香摘自《今晚報》2019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