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燕
【摘 要】目的:分析整體護理在自發(fā)性氣胸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患者100例,隨機摸球法分為對照組50例主要為常規(guī)性護理,觀察組50例進行整體護理,對比兩組干預方式下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和住院時間、費用等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更短,知識掌握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狀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自發(fā)性氣胸患者患者予以整體護理時可有效提升整體療效,控制臨床觀察指標,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整體護理;自發(fā)性氣胸患者;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2
自發(fā)性氣胸為常見肺部外科疾病,臨床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胸痛,主要致病因素為肺大皰破裂,繼而引發(fā)粘連連帶撕裂肺組織漏氣所致。治療不當則會引發(fā)為血氣胸以及張力性氣胸,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多數患者治療過程中較為疼痛進而降低護理依從度。為提升患者整體治療效果,選取合理護理方式進行干預便十分重要。有分析認為整體性護理對控制患者不良狀況,提升整體護理效果十分有效[1]?,F選取我院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各種干預方式的效果,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我院自發(fā)性氣胸患者100例,對照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23~74歲,平均年齡(46.28±2.16)歲,面部紫紺14例、二氧化碳潴留19例、雙下肢水腫17例;觀察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6.32±2.15)歲,面部紫紺15例、二氧化碳潴留18例、雙下肢水腫17例,患者基礎性信息并無較大差異,可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主要為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進行護理知識講解,同時指導患者定期用藥,對不同治療方式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干預。
觀察組患者則為整體性護理。首先成立整體護理熊族,設計層級管理制度,以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為管理者,其它通過考核的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主要負責正常工作實施。其中組長主要負責監(jiān)督,同時分析患者自身狀況制定護理計劃。小組成員則負責具體護理措施實施,輔助其他護理人員進行工作。
護理過程中重視氣胸護理問題解決,并處理好特殊護理問題。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狀況,同時也需認真觀察引流口狀況,對胸痛和出血以及漏氣狀況則需及時處理,同時叮囑醫(yī)生做好處理。引流液體性狀和顏色控制中,確保處于液面下3~4cm,治療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呼吸頻率,同時觀察患者波動深度,患者主要取半臥位,確保呼吸順暢。護理過程中也為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叮囑其多聽輕松音樂,放松心情,對疾病恢復狀況及時分析,提升治愈自信。
出院后為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定期其學習自發(fā)性氣胸疾病。進行電話隨訪,再次進行學習狀況確認。同時叮囑畫著1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正常飲食和生活。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變化,其中主要分析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護理知識掌握度。其中主要護理知識掌握度主要以護理人員自主評分為主。(2)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焦慮狀況,主要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進行焦慮狀況分析。其中主要分析干預前和干預后1周、2周時焦慮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取SPSS24.0軟件處理患者數據,以X2檢驗基礎性資料(%、n),以t檢驗觀察指標和焦慮狀況資料(),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患者臨床指標變化
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7.62±2.16)d、知識掌握度(86.24±2.16)分;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6.32±1.06)d、知識掌握度(95.29±2.05)分。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更短,知識掌握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患者臨床焦慮狀況評分
干預或觀察組患者焦慮狀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3 討論
自發(fā)性氣胸主要為肺部組織或胸膜破裂所引發(fā)的疾病。多發(fā)于男性青壯年,且有肺氣腫或結核患者。由于疾病為急癥,因此需采用有效方式進行控制[2-3]。本次護理干預中不僅為患者進行生命狀況檢測同時也更為重視組織結構調整,提升護理整體有效性。本次護理時首先成立整體性干預小組,所有成員均通過技能考核,只有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方可進行工作。同時由于所有護理計劃均有護士長制定,因此可確保護理流程有效性和專業(yè)性。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整體狀況分析,從身體狀況至飲食進行全方位干預[4-5]?;颊叱鲈汉笞o理為重要內容,為確保出院后護理質量,更為重視患者自主護理知識培訓,通過宣教和監(jiān)督的方式進行指導。分析本次護理效果可知,干預后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更短,知識掌握度更高。出現此種狀況主要和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更為重視知識教育,因此護理有效性更高有重要關系。同時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分析時發(fā)現,患者焦慮狀況評分更低。此種狀況主要和護理時為其進行心理指導有重要關系。
綜上所述,為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進行整體護理時可有效控制患者焦慮狀況,降低住院時間,提升知識掌握度,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劉美蘭.整體護理模式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06):231-232.
張文學,石林.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運用整體護理模式的心得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06):172-173.
呂娜,李穎穎,龐艷杰,沈俊麗.全程護理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9,28(12):2281-2282.
葛廣林,李宏芹,彭小樂,王文忠,劉鼎義.青少年原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患者胸腔鏡術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9,28(05):387-390.
閆美美.臨床護理路徑在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3):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