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雄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成縣 7425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開宗明義,指出了辦好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所要解決的三個根本問題,即“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其后講話,緊緊圍繞這三個問題,為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講好思政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其中關于 “怎樣培養(yǎng)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肯定思政課教師所具有的“關鍵”地位的同時,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等六點要求。
“強深新廣嚴正”,其中“強”是靈魂,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信道才能明道。“政治要強”是思政課教師的生命線,既是底線也是高線?!吧钚聫V嚴”是保證?!吧睢痹谝粋€“情”字,情之不深,意自不切。只有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才能把目光自覺地投向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yè)?!靶隆痹谝粋€“學”字,學然后知不足,學不可以已。只有勤學不輟,學以致用,才能自如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和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皬V”在一個“明”字,明辨是非,明達曉暢。只有將知識、國際、歷史等視野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才能把道理講明白、把邏輯講通暢、把問題講清楚?!皣馈痹谝粋€“真”字,課上課下、網(wǎng)上網(wǎng)下、人前人后、表里如一。嘴和心要統(tǒng)一,心和身要統(tǒng)一,身和行要統(tǒng)一?!罢笔腔A,是載體。沒有“正”,“強”便無所寄托,“深新廣嚴”便根基不穩(wěn)。
《辭?!防铩叭烁瘛庇腥椇x:一是人的性格、氣質(zhì)、能力、作風等方面的總和;二是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三是作為具有社會權益和義務的人的資格[1]。第一項含義,是心理學概念中的“人格”,屬廣義范疇。有一種觀點將其視同于“個性”,看作是持久的心理特征。此說有其合理性,不足在于:得之特殊而失諸一般,得之內(nèi)而失諸外,得之己而失諸人。人格就個體而言有其特殊性,就群體而言又存在相互印證的一般性。第二項含義,是倫理學概念中的“人格”,屬于狹義范疇。第三項含義,是法學概念中的“人格”,不在本文探討范圍。而本文所論之“人格”,是對狹義和廣義的綜合。
有一種觀點將人格定義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性情、氣質(zhì)和能力等內(nèi)在特征的總和,由此展現(xiàn)出的人格形象也就成為一個人總體的內(nèi)在品格的外在表達?!盵2]該觀點正是對《辭?!防锶烁袢椇x的一、二項含義的綜合,并用“內(nèi)在品格的外在表達”,兼顧了內(nèi)外,準確地反映了“人格”的內(nèi)涵和外延。同時文章還以政治、道德、情感、智能等四個維度區(qū)分了不同類型人格的特點、作用和要求。本文同此。
“正”是對思政課教師的人格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盵3]可見,人格正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信其道”,而學生“信其道”的關鍵是從“親其師”開始的。一個讓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一定是德才兼?zhèn)涞模加诓湃A,終于人格。具體而言,思政課教師的正人格之美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吸引是指“把其他物體或別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這方面來?!盵1]吸引力是因吸引而具有的力量,其關鍵在于對別人注意力的吸引。思政課教師一旦具有了正人格,就必然由內(nèi)而外地從道德品質(zhì)、性情、氣質(zhì)和能力等諸多方面,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注意。
感染是“給予積極影響;通過語言行動等激起別人相同的思想情感”[1]。感染力是“能夠引起別人產(chǎn)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盵4]感染是結果,感染力是根據(jù)。二者都指向了思想情感所引起的效果,與“靈魂喚醒靈魂”的表述異曲同工。思政課教師一旦具有了正人格,就能夠通過自己的言行,給予學生積極的影響,并最終做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
思政課教師所具有的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其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其生成的過程是一個復雜而美妙的過程,也要經(jīng)歷如王國維所論的三重境界,由“立”到“守”再到 “得”。吸引力和感染力既相互區(qū)別,又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吸引力是前提,感染力是結果;從空間的角度來看,二者又互為前提,互為結果。吸引力因感染力而升華,感染力因吸引力而恒久。
思政課教師因人格正,而具有了贏得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這是正人格之美的集中體現(xiàn)。換言之,思政課教師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得益于思政課教師的人格,而人格又得益于“正”。
“正”作為一種價值尺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吨芤住っ韶浴肪鸵呀?jīng)有“養(yǎng)正”的觀點。其彖辭曰:“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盵5]蒙卦彖辭將“正”作為教育的目標,與“蒙”相對,同時把教育者培養(yǎng)教育對象由蒙入正的過程,視作圣人之功德。《論語·子路》里孔子也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6]孔子所講正是人格正的魅力,施政者擁有正人格,自然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自然上行下效“不令而行”。朱熹也說“圣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朱熹把光明和正大聯(lián)系在一起,還是對坦蕩公正的正人格的追求。王守仁講“此心光明”,光明之心即正大之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價值追求。
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不僅從傳統(tǒng)中為塑造“人格要正”汲取了養(yǎng)分,而且賦予其新意,豐富其內(nèi)涵。從毛澤東青年時代“當以身心之修養(yǎng)、學問之研求為主”的誓言,到劉少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共產(chǎn)黨人修養(yǎng)的角度闡釋“人格要正”的問題。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干部特別是政治干部要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統(tǒng)一起來”[7]。這些都足以證明“人格要正”的問題,一直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高度重視的問題,是“守初心”的應有之義,是“擔使命”的力量之源。
1.至善之正
“正”有兩種讀音,陽平和去聲,人格要正的“正”字發(fā)音屬后者。以《說文解字》為例,“正”被解釋為:“是也。從止,一以止?!盵8]其中,“是”是字義,“止”和“一”是字形?!墩f文解字》 曰:“是,直也。從曰正?!盵8]又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盵8]曰:“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盵8]據(jù)此可知,“正”的本義就是糾偏,由偏入直,由非入是,是個不斷修正、完善的過程。從“止”和“一”的會意來看,“止”是動作,是實踐,是手段;“一”是目標,是方向,是標準?!洞髮W》所謂“止于至善”,即正之意也。于是“正”就是要通過 “止”來獲得合乎“立于一”的至善之道。
2.中和之正
中和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命題之一?!吨杏埂烽_篇講“致中和”,認為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達道”。所謂“大本達道”就是“正”所具有的中和之意。中就是不偏不倚,和就是無過不及。中和就是恰當,合適,和諧,不偏?!吨芏Y·春官宗伯·典同》曰:“凡聲,高聲礘,正聲緩,下聲肆?!编嵭忉尅罢暰彙保爸^上下直正,則聲緩無所動”[9],他把緩當動詞來講,其實按文意,緩應該看作是形容詞。于是緩就有“寬、柔軟、和”[10]三種解釋。因此“正”即中和之正,正聲即中和之聲?!吨芤住ば柝浴峰柁o曰:“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盵5]“正中”是對需卦九五爻位,即天位的贊譽;也是對卦辭“有孚,光亨,貞吉”的歸因。正中就是恰當、合適的位子。
3.正直之正
《論語·憲問》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6]《管子·權修》曰:“凡牧民者,欲民之正也?!盵4]這兩句古語中的“正”字都當正直來講。正直是人的一種道德品質(zhì),通常外化為浩然之氣,即正氣。自孟子首倡“浩然之氣”,至文天祥一曲《正氣歌》,這種“至大至剛”的精神氣質(zhì),就成為中華兒女道德品質(zhì)上的不懈追求。
4.榜樣之正
甲骨文之正字,從囗從止,以囗象城,以止為足,其會意腳向方城,寓意為征伐[11]。另有解釋,以為“正”的本義是箭靶,并引《詩經(jīng)·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為佐證[12]。于是“正”字便引申出標準、準則、榜樣等含義?!渡叹龝ら_塞》曰:“訟而無正,則莫得其性也?!盵4]《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盵4]《周易·漸卦》彖辭曰:“進以正,可以正邦。”[5]皆為此意。
以上考諸字源所得到的關于“正”的四種含義,其中至善、榜樣是目標,中和、正直是人格狀態(tài)。思政課教師人格要正,就要以中和而正直的人格魅力去追求至善,并最終成為學生效法的榜樣楷模。
思政課教師 “人格要正”的養(yǎng)成之道,就是思政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路徑方法,就是要不斷地去使自己的思心言行合乎“正”的要求。其總要求就是要做到思以學道、心以信道、言以弘道、行以載道、身以守道。
“思以學道”的關鍵是學,“人不學,不知道”?!安恢馈保匀徽Z焉不詳,信道更無從談起。好比飲食,佳肴在盤,不食不知其味。不知其味,有即無有。“心以信道”的關鍵是信,信就是誠,就是心的肯定,就是意志的堅定不移。人無信不立,道無信亦不立?!把砸院氲?、行以載道”的關鍵是落實,落實到一言一語上,落到一舉一動上。“身以守道”是學道、信道、弘道、載道的綜合表現(xiàn)。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職業(yè)認同感的有無、強弱直接關系到思政課教師正人格的養(yǎng)成。一方面只有思政課教師擁有了職業(yè)認同感,才有可能積極地提升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另一方面只有職業(yè)認同感較強的思政課教師,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正人格所應具有的魅力。培養(yǎng)思政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的方法涉及社會、學校、家庭,工作、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除了工資待遇、社會地位等外部環(huán)境之外,關鍵還是在于思政課教師對所從事職業(yè)的深刻認識。
首先,要明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古今中外關于教育的經(jīng)典論述有很多,重視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人類的普遍共識。中國共產(chǎn)黨有重視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始終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zh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增強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13]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從民族、社會、個人、今天、未來等多個方面,揭示了教育事業(yè)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這是思政課教師培養(yǎng)職業(yè)認同感的根本前提,如果沒有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職業(yè)認同感的培養(yǎng)就無從談起。
其次,要明確教師職業(yè)的神圣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yè)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圣的職業(yè)之一?!盵13]“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盵13]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重在肯定教師職業(yè)的歷史地位,旨在指明教師職業(yè)的神圣使命。思政理論課教師只有明確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才能增強職業(yè)認同感,肩負起時代的重擔。
最后,要明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diào),“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3]。思政課是教育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思政課教師是教師隊伍的重要一員。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每一位思政課教師既感到無上榮光,又感到責任重大。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鈣,是人前進的方向,是人前進的動力。思政課教師人格要正,離不開理想信念的支撐。
首先,要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樣才能做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其次,要用自己堅信不疑、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tài)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自信源于實力,思政課教師人格要正,離不開專業(yè)本領的支撐。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格的底氣就是思政課教師自身所具有的過硬本領。
首先,過硬的專業(yè)本領支撐職業(yè)自信,職業(yè)自信為正人格的養(yǎng)成提供適宜的土壤。
其次,練就過硬專業(yè)本領的過程,本身就是充滿正人格的過程,這里面既有刻苦精神的魅力,還有因飽學而獲得的腹有詩書氣質(zhì)之美。
思政課教師人格要正,就要堅定文化自信。
首先,要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人格。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頭,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中有益于養(yǎng)成正人格的養(yǎng)分十分豐富,只要善于挖掘,并掌握好揚棄的尺度,就一定能以其博大精深的內(nèi)容滋養(yǎng)人格。
其次,要用紅色革命文化鍛造人格。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強調(diào):“新中國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盵14]革命先烈們用熱血鑄就的紅色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鍛造人格的強大武器。
最后,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浸潤人格。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性質(zhì),又突出了先進性的本質(zhì);既富有時代氣息,又具有厚重的傳承,是浸潤人格的最佳養(yǎng)分。
總之,思政課教師 “人格要正”的養(yǎng)成之道是一個系統(tǒng)而又復雜的過程。以上四種途徑,相輔相成,相互協(xié)作,共同作用。其基本遵循是“四有好老師”的素質(zhì)標準,服務對象是學生,總?cè)蝿帐橇⒌聵淙?,根本目標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yǎng)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