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文
[提要] “中文諺語之豐富與普及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語言都難于媲美的?!斑@是一百多年前研究和翻譯中文諺語的西方人所總結的。完成于十多年前的《中國諺語集成》搜集了各地流行的諺語七百多萬條。但是,諺語研究的諺語學建設則遠遠落后于相關的學科研究,如民間故事和神話等。在此,針對“姜還是老的辣”這條諺語,以中國諺語發(fā)展史的階段劃分和特征歸納為前提,探討該諺語的起源與變異,同時簡介“反用諺語”和“戲用諺語”等諺語研究概念和方法,最后以有關老年和老齡化現象的諺語來闡釋中國文化中的人生觀。
本文旨在探討諺語與中國文化中的核心信仰與價值觀體系的關系,①有關中國文化中的核心信仰與價值觀體系,本人有另文討論,參見張舉文:《傳統傳承中的有效性與生命力》,《溫州大學學報》,2009 年第5 期;《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國文化的自愈機制》,《民俗研究》,2018 年第1 期;《民俗認同:民俗學關鍵詞之一》,《民間文化論壇》,2018 年第1 期;《文化自愈機制及其中國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8 年第4 期;《民俗認同是日常生活與人文研究的核心》,擬刊于《文化遺產》2021 年第1 期。提出一個闡釋框架,并以“姜還是老的辣”為例,從方法論角度審視其起源與變異進程,再針對有關老年的諺語追溯這些諺語所反映出的中國文化特有的人生觀。為此,本文首先對諺語的搜集與研究歷史做簡略概述,也提及近代西方傳教士對中國諺語的翻譯。其次,以有關老年的諺語為核心,分析“老年”的文化內涵的歷史變化。第三,以“姜還是老的辣”為核心,從其起源、傳承和變異角度探討該諺語的意義與變異特征。最后,以相關諺語闡釋中國文化中的四種人生觀。如此,期望拋磚引玉,激發(fā)中國的“諺語學”研究,②本文的寫作有兩個直接動因:一個是不久前我完成了編譯沃爾夫岡·米德(Wolfgang Mieder)有關諺語研究的文集,期待近期出版;另一個是受到安德明教授的鼓勵,我們對中國諺語學的建設都有共同的期待。他是《中國民間文學大系》的諺語組負責人。也期望通過諺語的研究增進當代的跨文化交流。
本文不側重討論諺語的定義問題,而采用國內代表性的觀點,即“諺語”是“俗語”的一種,“俗語”包括“諺語”“歇后語”和“慣用語”三類③呂叔湘:《中國俗語大詞典·序》,《語文研究》 ,1987 年第8 期;溫端政主編:《中國諺語大全》(辭海版),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年,第1 頁。;也不討論諺語的“創(chuàng)作者”問題,盡管國內主要的觀點是認為諺語是集體創(chuàng)作的④鐘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年,第310 頁;溫端政主編:《中國諺語大全》(辭海版),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年,第9 頁。,而國外的諺語學者多認為諺語是個人創(chuàng)作,然后由集體改造,最后成熟的⑤Mieder, Wolfgang. Origin of Proverbs. In Introduction to Paremiology. Eds. H. Hrisztova-Gotthardt and M. A. Varga. Warsaw/Berlin: De Gruyter Open Ltd, 2014.p.28.。此外,本文的局限是,所概括的歷史與翻譯狀況只是為了提供一個大背景,沒能深入展開;所用的諺語以漢文化中的諺語為主,沒包括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或方言中流傳的諺語;也沒有足夠涉及其他有關學科對諺語的研究,如語言學和對外翻譯等。
盡管可能會掛一漏萬,有失偏頗,本文還是想借機會對中國諺語的搜集與研究歷程的階段性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畢竟,有關中國諺語的研究著述即使在中文也很少①陳娟娟:《中國諺語研究70 年》,《民間文化論壇》,2019 年第4 期;安德明:《諺語編》, 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1—608 頁;安德明:《諺語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 年。,更不用說外文的②如Mateo, Fernado. “Linguistic and Literary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Proverbs”. Tamkang Review, 1971-72 (2-3): 453-466; Eberhard, Wolfram. “Proverbs in Selected Chinese Novels”. Proverbium, 1985(2): 21-57; Kordas, Bronislawa. “The Poetic Function and 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Proverbs”. Chnoperl Papers. 1990(15): 85-94; Weng, Jianhua. “K?rperteilbezeichnungen in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Phraseologismen”. Proverbium, 1992(9): 249-266; Yan, Hairong. “The Concept of ‘Face’ in Chinese Proverbs and Phrases”. Proverbium, 1995(12): 357-373; Park, Nancy. “Power in Imperial Chinese Proverbs”. Proverbium, 1998(15): 243-263; Rohsenow, John S. Proverbs.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49-159.,盡管有關中國諺語的詞典和對外翻譯方面的著述出版了不少③如Lau, Theodora. Best-Loved Chinese Proverbs. NY: Harper Collins, 1995; Heng Xiaojun and Zheng Xuezhi.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 and Proverbs. Tubengin: Niemeyer, 1998; Lin, Marjorie and Leonard Schalk. Dictionary of 1000 Chinese Proverbs. NY: Hippocrene Books, 1998; Huang, Huanyou. Chinese Proverbs, Quotations, and Fables. Fellinfach/Wales: Llanerch, 1998; 溫端政:《古今俗語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Rohsenow, John S. ABC Dictionary of Chinese Prover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Herzberg, Qin Xue and Larry Herzberg. Chinese Proverbs and Popular Sayings: With Observations on Culture and Language. Stone Bridge Press, 2012; Zhou, Yanxian. Two Thousand Zhuang Proverbs from China with Annotations and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2016; Paczolay, Gyula. European proverbs in 55 languages with equivalents in Arabic, Persian, Sanskrit, Chinese and Japanese. Veszprem: Veszpreni Nyomda, 1997.。而在國外,一百多年前傳教士們的翻譯仍然在重印銷售。的確,中國諺語之豐富與普及是世界上獨有的。例如,編纂過《中國諺語700 句》的哈特曾感嘆道,“沒有任何別的國家有像中國那樣繁榮和豐富的諺語?!雹蹾art, Henry H. Seven Hundred Chinese Proverbs. xix. Translated. Foreworded by Patrick Pichi Su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編纂過《中國諺語》的傳教士明恩溥曾認為,“更重要的是諺語作為展示中國的思想模式的價值。”⑤Smith, Arthur H.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02. p.6.
本文將從諺語學的視角,對中國諺語的起源與搜集做一個階段性的概括。這樣的歷史階段不同于歷史學或文學史的劃分。⑥有關中國歷史,見白壽彝:《中國通史》22 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有關中國文學史,見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4 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這一分法在根本上與安德明對諺語發(fā)展史的分段不矛盾,即他以先秦、秦漢至隋唐、宋至清為三個階段⑦安德明:《諺語編》, 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1—608 頁(另見擴充版,祁連休、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8 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 年)。。所分出的四個階段一方面突出了各個階段的諺語搜集與使用情況,另一方面,這四個階段的特色也代表了中國諺語的四個主要源頭,可以看出與西方諺語的起源和源頭有著明顯的不同。⑧米德歸納的歐洲諺語的四個主要源頭是:古典時代的文獻、圣經、中世紀的拉丁文以及近現代美國的影響。Mieder, Wolfgang. Origin of Proverbs. In Introduction to Paremiology. Eds. H. Hrisztova-Gotthardt and M. A. Varga. Warsaw/Berlin: De Gruyter Open Ltd,2014.p.32.
(1)第一階段暨第一源頭:古典時代(7 世紀以前)
這是中國文化思想成型和成熟的階段。6 卷本的《古今俗語集成》①溫端政主編:《古今俗語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前兩卷從古典文獻中搜集了八千三百多條,其中一半多屬于這個階段。而現今的“成語”絕大多數也是來自這個階段。例如,《詩經·國風》中有: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王風·采葛》)/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衛(wèi)風·木瓜》)
而后一句在《詩經·大雅》中則被“雅”化為: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大雅·蕩之什·抑》
隨著“成語”的成熟和影響,這句表達又被提煉為:
投桃報李。
但是,其內涵則在民間得到傳承和發(fā)展,出現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類似的情況可以追溯到很多來自古典時代的諺語性表達。這里不再贅述,而只需提到有關古典諺語的研究近年來出現了增長的勢頭②趙瑤丹:《中國古代謠諺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會科學評論》,2009 年第1 期;馬洋洋、趙瑤丹:《近十年來中國古代謠諺研究(2008—2018)》,《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9 年第1 期;齊向語:《〈史記〉謠諺研究》,遼寧大學博士論文,2013 年;王軼:《兩漢謠諺興盛探源》,《古籍研究》,2015 年第2 期;孫立濤:《漢代謠諺文化研究綜述》,《蘭州學刊》,2013 年第8 期;黃錦石:《先秦兩漢的讖謠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5 年;許逸民:《唐以前歌詩謠諺的總集》,《文史知識》,1984 年第10 期;王凱旋:《關于中國古代謠諺民俗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化學刊》,2010 年第5 期;劉明怡:《風俗通義的文體特點及其文學意義》,《文學遺產》,2009 年第2 期;王素珍、貢覺:《俗說、謠諺與敘事》,《民間文化論壇》,2014 年第1 期。。這些研究中有些側重諺語的政治、社會或文學功能③王樹山:《中國古代諺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李曉瑞:《政治謠諺: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重要的輿論形態(tài)》,《新聞愛好者》,2007 年第2 期。,也有對《水經注》等地理文化的關注④徐中原:《水經注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年。,又因為中國是以農業(yè)為主的文化,所以對農業(yè)和天氣方面的諺語的關注尤其多⑤韓忠治:《〈農政全書 〉與〈 齊民要術〉農諺異文考辯》,《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5 年第1 期;田沖:《〈齊民要術〉中的諺語研究》,《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9 年第2 期。。例如,《齊民要術》中的諺語包括:
天氣新晴,是夜必霜。/濕耕澤鋤,不如歸去。/耕而不耢,不如作暴。
耕鋤不以水旱息功。/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
而《孟子》中也有:
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錤,不如待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于儒家思想在這個階段占有重要地位,它也成為家庭和社會倫理教育的核心。中國的“家書”傳統便體現了這個歷史傳承。例如,《顏氏家訓》就影響到后來的《朱子家禮》等家書的形成。這些訓誡性的教導多以“古人云”或“古諺曰”來突出諺語的權威性。顏之推在其序言中就使用了:“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在談論對少兒的教導時,引用孔子的話,“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以及“古諺”:“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在談到對孩子的懲戒時,使用了“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這后一句在后來又發(fā)展為:“慈威并濟方得良子”,也無疑鋪墊了現在的說法:“嚴父出孝子”和“棍棒底下出孝子”。其中,他所引用的漢代劉向在《說苑·建本篇》中的故事,促進了這些諺語的流傳: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或,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或,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
總之,如同民歌等其他民俗和民間文學類型一樣,所記錄下的諺語在古典時代主要被用來“教化”“移風易俗”“觀風”“聆音”“察理”等,最終推崇“仁”之德行。
(2)第二階段暨第二源頭:后古典時代(7 世紀至19 世紀)
這個階段的分隔主要是因為“俗文學”在唐代的產生和發(fā)展。這樣做是從諺語研究的視角來看的,而不是說民間文學傳統的斷裂。此外,唐宋時代的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互動,加之印刷技術的發(fā)展,都是促進諺語從文言向半文言或“俗”語發(fā)展的因素。
這階段記載諺語的主要文獻有《全唐文》《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永樂大典》以及《四庫全書》,當然也有許多沒有被收入到這些百科性的典籍中的。這些文獻也記錄了大量的其他民間文學作品,如民間故事①如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短綇V記》收錄了《酉陽雜俎》,而后者記錄了“葉限”故事,成為中國版的“灰姑娘”(ATU510),也被視為最早的文字記錄。《太平廣記》中的諺語有:
一飲一啄,系之于分。(卷一百五十八定數十三)
一雞死, 一雞鳴。(卷三百六十三妖怪五)
而《太平御覽》中有:
不救蝕者,出行遇雨。(卷二十二)/天有冬夏,人有二黃。(卷二十二)
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 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兇吉。(地部。卷五十八。引“墨子曰,古語”)
《冊府元龜》中的諺語包括:
以心度心,間不容針。(《將帥部·輕敵》,卷四百四十七)
天無二日,土無二主。(《帝王部·寬恕》,卷四十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帝王部·知子》,卷一百四十八)
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宗室部·智識》,卷二百七十三)
此外,還有以諺語為主的文集所收錄的:
女愛不敝席,男歡不敝輪。(明·楊慎:《古今諺》。商務印書館。1960 年)
恭敬不如從命。(清·林伯桐:《古諺箋》。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81 頁)
馬異視力,人異視識。(清·林伯桐:《古諺箋》。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81 頁)
遠親不如近鄰。(清·曾廷枚:《古諺閑譚》。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85 頁)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清·曾廷枚:《古諺閑譚》。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86 頁)
樹怕剝皮,人怕傷心。(清·李惺:《老學究語》。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98 頁)
若要好,大作小。(清·毛先舒:《諺說》。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98 頁)
遠水不救近火。(清·平步青:《釋諺》。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699 頁)
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清·平步青:《釋諺》。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700 頁)
六十勿過夜,七十勿過旴。(清·范寅:《越諺》。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703 頁)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清·范寅:《越諺》。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707 頁)
衣要新好,人要舊好。(清·胡式銓:《竇存》。引自《古今俗語集成》,卷二,716 頁)
千里送鵝毛。(清·顧張思:《土風錄》)
明代的《增廣賢文》所收錄的近千條諺語無疑是珍貴的記錄,但遺憾的是該諺語集沒有提供語境或背景信息,是所謂純文本的記錄。該集子中的不少諺語也被19 世紀的傳教士翻譯成西文①例如,Perny, Paul. Proverbes Chinois, Recueillis et mis en ordre. Paris: Firmin Didot Fraeres, Fils et Cle, 1869.。仍被常用的包括:
難合亦難分,易親亦易散。/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丑。
枯木逢春猶再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平日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古謠諺》②杜文瀾:《古謠諺》,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似乎是這階段最具研究性的諺語集。該集子包括了選自八百多種古籍的3300 條諺語,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34 條是有關氣象的③王建莉:《古謠諺二十四節(jié)氣諺語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2018 年第3 期。),例如:
錢無耳,可使鬼。/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端午晴干,農人喜歡。/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盡管古典文獻包含了大量的諺語文本和諺語集④溫端政:《古今俗語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 但是這些收集者或研究者都“只重視諺語文本”⑤安德明:《諺語編》, 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5 頁;陳娟娟:《中國諺語研究70 年》,《民間文化論壇》,2019 年第4 期,第35 頁。。正因為此,當代諺語研究就需要文本與語境并重,正如安德明所指出的,“在搜集整理過程中,應調查與諺語作品相關的語境信息,了解其流傳的時間和地域;理清所搜集諺語的字面意思和實際意義;拍攝與重要諺語對象相關的圖片;全面記錄諺語的自然文化背景、適用場合、使用方法、應用時的上下文關系、使用者和表達效果等,并予以釋義”。⑥《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通訊》(第三期)中的“諺語卷編纂體例”,《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印制,2018年5月15日,第85頁。另見,陳娟娟:《中國諺語研究70年》,《民間文化論壇》,2019 年第4 期,第34 頁。此外,對諺語的起源、變異(如“反用諺語”“戲用諺語”)、翻譯、流行度等問題都需要借助跨學科的方法去深入研究。
(3)第三階段暨第三源頭:現代(20 世紀)
20 世紀初,隨著新文化運動而出現的“白話文”運動對諺語有著重大影響。當時“歌謠征集”活動所收集到的歌謠包括許多諺語。這階段的一個特點是諺語的“白話”化或“俗語”化。例如,“孤掌難鳴”更多地被“一個巴掌拍不響”所取代。
這期間最重要的諺語研究是郭紹虞⑦郭紹虞:《諺語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年。原載于《小說月報》1921 年第2—4 期。和薛誠之⑧薛誠之:《諺語研究》,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36 年。的研究,⑨岳永逸:《諺語研究的形態(tài)學及生態(tài)學——兼評薛誠之的〈諺語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19 年第 2 期;陳娟娟:《中國諺語研究70 年》,《民間文化論壇》,2019 年第4 期,第27—29 頁。代表了現代諺語研究起始。而在20 世紀后半期,朱介凡(1912—2011)的《中國諺語志》(1989 年,11 卷,包含52000 條諺語)將中文諺語研究推到一個新高度⑩過偉:《民間諺語學家朱介凡與〈中華諺語志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1997 年第3 期。。同時,溫端政主編的6 卷本《古今俗語集成》(1989)從古文獻中收錄了約20000 條,稍后編輯的《中國諺語大辭典》(2011)也包括15000 條,但這些都是純文本的再收集,而不是民俗學者可能會做的對口頭的搜集。
史無前例的《中國諺語集成》(1984—2009,馬學良主編),作為“三套集成”(民間故事、歌謠、諺語)的一個部分,包括了30 卷,718000 條諺語①劉錫誠:《20 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年;陳娟娟:《中國諺語研究70 年》,《民間文化論壇》,2019 年第6 期,第33 頁。。其重大意義是對當時的口頭應用的收集,但遺憾的是相應的語境信息不足。
(4)第四階段暨第四源頭:當代(21 世紀)
21 世紀伊始,“非遺”推動了民俗學和相關學科的進步,對諺語也有直接推動作用。比如,“滬諺”(2011 年第三批)和“陜北民諺”(2014 年第四批)都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啟動于2017 年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工程無疑是注意到先前工作的不足,計劃將近百年來的民間文學,特別是沒有被“三套集成”收錄的,盡可能完整地收錄或記錄下來。這項工程將“諺語”做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凸顯了對諺語研究的重視。②另見安德明在本專欄中的文章:《開拓中國諺語研究的新局面》。無疑,“大系”工程與當代的“非遺”等其他文化活動以及經濟和政治發(fā)展,特別是國際交流是分不開的。
總之,21 世紀也意味著建設中國諺語學的條件趨于成熟了。一些學者開始對諺語進行更系統的理論研究,提出了“諺學”③李耀宗:《中國諺學若干問題譚要》,《海南大學學報》,2001 年第1 期。和“諺語史”④付建榮:《論“多元一體”民族觀視域下的中華諺語史構建》,《內蒙古社會科學》,2018 年第4 期。等概念,相關論文有幾十篇。
有關“諺語學”(paremiology)的理論與方法,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框架規(guī)模,而國內還很少形成這些方面的對話研究。例如,除了對傳統或標準的“諺語”(proverb)的研究外, 還有必要對“反用諺語”(counter-proverb)和“戲用諺語”(anti-proverb)進行研究。本人在試圖翻譯這兩個概念時,幾乎找不到有關的中文論文,這情況本身便說明很多問題。
反用諺語是指與某一“傳統”或“標準”諺語意義相反的諺語,而兩者之間是相對,即彼此是對方的反用諺語。換言之,一條諺語與其反用諺語是相對的:如果A 是“傳統”或“標準”諺語,那么B 是它的反用諺語,反之亦然,如“光陰似箭”與“度日如年”;“有緣千里來相會”與“不是冤家不聚頭”;“姜是老的辣”與“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戲用諺語是指對慣用的諺語的戲用,即改變某個詞或字的用法,由此改變整個諺語的意義,為的是有利于所要表達的目的(無論是要說服一種觀點還是要推銷一種產品)。一般來說,戲用諺語是為了特定的修辭效果,但如果過分歪曲意思,就可能是濫用諺語,則是在用法和意義上的極端,常常得不到流傳。還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戲用諺語因為得到流傳可能也會獲得正常諺語的地位。例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便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的戲用,并且得到了流傳。其中原來的“度”是“度量”“寬容”;而戲用諺語中的“毒”則是利用相似的發(fā)音,但完全不同的意思,表達一個人要“毒”“狠毒”“耍橫”(等不道德的事)才能成為“大丈夫”(有財氣的男人)。
戲用諺語這個概念的界定最早是由沃爾夫岡·米德在1982 年提出的。盡管這種用法從古至今都有,但將其作為一種諺語類型,無疑是方法論上的巨大進步。
2020 年初在世界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義不容辭”被戲用為“疫不容辭”,“仁至義盡”被戲用為“仁至疫盡”,成為一個褒義的用法,得到民間、媒體和官方的認可。⑤參見《關于這次疫情的諺語 防控抗擊疫情的諺語 關于疫情的順口溜》( https://www.fangjial.com/yanyu/26925.html)。另見《仁至疫盡、疫不容辭:上海司法局推出依法戰(zhàn)“疫”成語新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893673),2020 年5 月20 日訪問。
此外,諺語學研究還要關注“新”諺語的創(chuàng)作或吸收。例如,許多順口溜會發(fā)展成諺語。外來的諺語也可以本土化。有意思的是,目前有一定流行度的“一圖勝千言”(One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常被視為外來的,并在《人民日報》等媒體也有使用。①參見《一圖勝千言:世界各地海浪攫人心靈的美》,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120/c107182-29656718.html。其他翻譯有《一圖值千言》。另見楊京:《一圖勝千言 當驚江城殊》,《長江日報》,2018 年8 月13 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GB/n1/2018/0813/c1003-30223962.html。可是,這條英文諺語被考證是始于20世紀20 年代的,而且是翻譯中文“百聞不如一見”的異文②Stevenson, Burton. Stevenson’s book of proverbs, maxims and familiar phrase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p.2611. Mieder, Wolfgang. American Proverbs: A Study of Texts and Contexts. Bern: Peter Lang.1989.p.6; Mieder, Wolfgang.“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from advertising slogan to American proverb”, Southern Folklore 47,1990.p.208.。
令人鼓舞的是當前的許多研究擴展了傳統的課題。除了在對 “傳統的”諺語作為一個學術課題的夯實外③許晉、李樹新:《20 世紀中國諺語搜集整理與出版》,《中國出版》,2016 年第18 期;溫端政:《二十世紀的漢語俗語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安德明:《諺語編》, 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對氣象諺語④王建莉:《〈古謠諺〉二十四節(jié)氣諺語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2018 年第3 期。、農業(yè)諺語⑤李林青:《20 世紀以來中國農諺研究概評》,《山西農經》,2016 年第5 期。、古典諺語⑥安德明:《諺語編》, 載于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趙瑤丹:《中國古代謠諺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會科學評論》,2009 年第1 期;馬洋洋、趙瑤丹:《近十年來中國古代謠諺研究(2008—2018)》,《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諺語的哲學和宗教意義⑦劉守華:《道教與諺語》,《中國道教》,2004 年第3 期;李麗芳:《諺語格言中的儒家思想精髓》,《民族藝術研究》,2005 年第2 期。也有發(fā)展,同時,所編纂的詞典⑧溫端政:《古今俗語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溫端政:《中國歇后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年;溫端政:《中國諺語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年; 鄭宏峰、姜瑞良: 《中華諺語》4 卷,北京:線裝書局,2008 年。也數量可觀。此外,也出現許多新的課題:諺語中的性別(女性)問題⑨Zhang, Hong.“Image of Women in Chinese Proverbs”. In Locating Power. Ed. Kira Hall, et al. Vol. 2. Berkeley, CA: Berkeley Women and Language Groups.1992.pp.601-609. 耿靜靜:《諺語中的中國古代女性文化透視》,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05 年;王利:《諺語中的中國古代女性文化透視》,《蘭州學刊》,2006 年第12 期。;少數民族的諺語⑩李耀宗:《少數民族諺語漢譯三題:〈中國諺語集成〉譯編手記》,《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 年第5 期。,如哈薩克?袁勤:《國內哈薩克諺語研究綜述》,《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3 年第1 期。、蒙古族?美麗:《蒙古族諺語研究綜述》,《中國蒙古學》,2018 年第3 期。、土家族?雷艷:《土家族諺語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06 年。、藏族?扎西華旦:《藏族諺語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1 年。、維吾爾族?付東明、陳得軍:《維吾爾諺語研究趨勢與反思》,《語言與翻譯》(漢文版), 2014 年第1 期。等;方言中的諺語?張靜容:《現代化進程中的閩南俗語研究》,《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2 年第8 期;胡曉研:《近百年來東北官話俗語研究回顧與前瞻》,《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5 年第11 期。;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諺語使用?沈立冉:《近二十年對外漢語俗語教學研究綜述》,《聊城大學學報》,2011 年第2 期;王江英:《對外漢語教學及教材的俗語研究》,中國海洋大學博士論文,2012 年。;行業(yè)諺語,如醫(yī)學?羅寶珍、林端宜:《福建民間諺語的醫(yī)藥文化內涵》,《全國第十一屆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年。、手工藝?龐娟:《漢語傳統工匠類諺語研究》,內蒙古大學博士論文,2017 年。、武術?彭衛(wèi)國:《中華武術諺語》,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88 年;崔花云:《中華武術諺語文化特征管窺》,《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 年第 6 期。;以及當代政治領導人對諺語的使用?? 馮鳳麟:《試以〈鄧小平文選〉的諺語選用談諺語的修辭作用》, 《淮海工學院學報》,2001 年第10 期;李社:《習近平講話中的古語名言》,《理論與當代》,2015 年第3 期。。
西方對中國諺語的翻譯和研究是“漢學”的一部分,有著約五個世紀的歷史,①David Honey: Incense at the Altar: Pioneering Sinologi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logy(《祭壇前的香火:西方漢學史》). Philadelphia: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1.其目的是為了輔助傳教士理解中國文化。這些翻譯作品一方面讓整個西方對中國有了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造成許多“刻板印象”,甚至影響到今天。比如,將中國文化中的“ 天”與基督教的“天堂”對應,這使西方民眾不知不覺地認為中國文化也是一神崇拜,具有排他性,而事實上,中國文化是多神崇拜,極具兼容性。西方傳教士一直遵循著將諺語(以及其他傳統事象)的研究作為工具②張志娟:《西方現代中國民俗研究史論綱(1872—1949)》,《民俗研究》,2017 年第2 期;張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國“歌謠運動”》,《民俗研究》,2020 年第1 期。,以達到“尊儒、同儒、去儒”的目的。
具體到諺語的翻譯,可以追溯到18 世紀,③例如,法國耶穌會士Joseph de Premare(1666—1735)翻譯了《禮記》(1728 年完成,1831 年出版),突出了許多諺語式表達,還有James Wilkinson’s ( ?—1736)出版了Hau Kiou Choaan or the Pleasing History (1761), 包括許多有關的諺語。特別是法國的Joachim Bouvet ,翻譯了51 條諺語,特意將中國的“天”對應于基督教的“天堂”(heaven)和“上帝”(Lord):E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en figures gravées par P. Giffart sur les dessins apportés au roi par le P. J. Bouvet ( Paris, 1697)。中文版為 Kou kin king thien kien (《古今敬天鑒》)。盡管多數是在19 世紀。例如,英國駐香港外交官德庇時(John F. Davis,1795—1890)編譯了許多諺語;④Hien Wun Shoo. Chinese Moral Maxims, With a Free and Verbal Translation (1823)。法國傳教士童文獻(Paul H. Perny,1818—1907)翻譯了《增廣賢文》中的許多諺語。⑤Proverbes Chinois, recueillis et mis en ordre (1869)。
在諸多類似的諺語翻譯和評論出版物中,⑥Justus Doolittle(1824-1880), 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Romanized in the Mandarin Dialect (1872, 2 vols.),包含了大約700條諺語。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美國長老會傳教士),A Course of Mandarin lessons based on Idiom (1892),約含200條諺語。另見,E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en figures gravées par P. Giffart sur les dessins apportés au roi par le P. J. Bouvet( Paris, 1697)。較突出的是英國傳教士沙修道(William Scarborough,1841—1894)的《中國諺語集》,包括2720 條諺語,并首次進行了分類、索引,也寫了很深刻的分析前言。⑦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5. [Reprint by HardPress Publishing, 2013]. (1875, 1926 rev.),再就是明恩溥的翻譯和評論⑧崔若男:《明恩溥與中國諺語俗語研究》, 載于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26 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9 年,第291—304 頁。,包括對近2000 條諺語的研究。⑨Arthur H. Smith (1845-1932), 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from the Chinese: together with much related and unrelated matter, Interspersed with Observations on Chinese Things-in-general (1888-1902)。這兩位對中國諺語的分析闡釋對反思中國文化有一定幫助。
20 世紀初,還有一些諺語出版物。⑩Albert J. Brace. Five Hundred Proverbs Commonly Used in West China (1916); Joseph Van Oost. Dictons et Proverbes des Chinois Habitant la Mongolie Sud-Ouest (1918); Edwards, Evangeline D.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in Mandarin). London. 1926. 法國學者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0) 在其《中國古代的節(jié)慶與歌謠》( Fê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1919)中研究《詩經》,也涉及諺語。另外還有,Dawson-Grne, H. Ming Hsien Chi: Being a Collection of Proverbs and Maxim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1911.其中包括170 條諺語。其中,羅金聲(Clifford H. Plopper,1885—1965)的Chinese Religion seen through the Proverb(1926)收錄2448 條諺語,并有較詳細的分類分析。?該書于1935 年再版。此外他還有一本Chinese proverbs(1932)。此外,亨利·哈特(Henry H. Hart,1886—1968)的700 Chinese Proverbs(1937)也有比較好的分類和翻譯,但沒有提供語境信息。無疑,其中的西方一神教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無形中也造成了許多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但這些譯本對諺語研究和文化交流的確起到很大推動作用。沙修道的譯文就集中列出了“老年人”這個分類,收錄了18 條諺語,其中就有本文將要探討的“薑桂之性,愈老愈辣”。①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1875,p. 210.
從語義上看,“老”在甲骨文中是拄著拐杖的老人,是個象形字。《爾雅·釋言》中“老”被用來解釋“耋”,而《易經》和《左傳》認為 70 歲為耋,《詩經》和《說文》則將80 歲釋為耋。此外,還有專門指不同年齡的老人的詞語:黃發(fā)、齯齒、鮐背、耇、壽等。
《說文》很清楚地把“老”解釋為70 歲以上。這與《禮記·曲禮上》是一樣的。而《管子·海王》認為“ 老男”是60 歲以上,“老女”是50 歲以上。
將年齡與個人壽命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在儒家倫理盛行的兩千多年里,孔子的話可能是流傳最廣的說法之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墩撜Z·為政》)
相關的立志諺語也由此流行起來:
人老則守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因為流傳孔子73 歲去世,孟子84 歲去世,所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或,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死)得到流傳。
《增廣賢文》中的一些有關“老人”和“老年”的諺語包括: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無錢方斷酒,臨老始讀經。/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善必壽老,惡必早亡。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防年老不多時。/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
天晴打過落雨鋪,少時享過老來福。/修起廟來鬼都老,拾得秤來姜賣完。
當然,民間的“壽星”,作為“三星”之一,也是對“老”和“壽”的信仰與價值觀的體現。此外,“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也是長壽或老的正面象征。在面臨今天的 “老齡化”等問題時,這些傳統概念必然受到沖擊。例如,過去的“ 半百”在今天不再被視為“老”了。
將50 歲視為“ 老”,這個觀念體現在古典諺語“ 五十不為夭”。比如,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就用此諺語表達自己已過60、死而無憾的態(tài)度。王維(701—761)在寫“ 老年惟好靜”時還不到60 歲。白居易(772—846)也在《詠懷》等詩中寫道:“五十不為夭,吾今欠數年?!碑斎?,孔子的“ 五十知天命”對文人有著很深的影響。
將60 歲視為“老”,這主要是受“甲子”之說的影響,60 為一輪。民間仍然以60 為重要的轉折點,有“花甲”和“還歷”之說。而孔子的“耳順”則主要是對文人的影響??傊?,60 歲生日的慶祝在中國、日本和韓國都有很深的影響。相關的諺語有:
五十歲不交錢,六十歲不交言。/六十不赴宴,七十不留宿。/六十歲學吹打, 心有余力不足。
以70 歲視為“老”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上所示。民間常用的諺語包括:
人過七十古來稀。
人生稀有七十余,多少風光不同局。/七十不留步,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與這些“老”概念相關的就是“風燭殘年”等描述(見后文)。因此,死亡也是不可回避的,如對應婚禮的“紅喜”就是喪葬的“百喜”。
現在,受到聯合國或國際上的概念和法律影響,中國將“老齡化”的年齡也從幾十年前的60 歲改為65 歲。①參見聯合國文件:“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19: Highlights”:在世界,65 歲和65 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從1990 的百分之六增長到2019 年的百分之九。預計到2050 年達到16%,即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或以上的,https://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df/ageing/WorldPopulationAgeing2019-Highlights.pdf,第1 頁。之前,60 歲被定義為老年。對此,中國預測到2040 年65 歲以上的人口可達總數的30%。而“退休”等概念就是現代對“老年”的一種社會意義上的界定。因此,“告老還鄉(xiāng)”“落葉歸根”等觀念也在不斷修正。近年來流行的歌曲“常回家看看”②戚建波作曲,車行填詞,歌曲發(fā)行于1999年2月15日,收錄于專輯《好好工作》。1999年“春晚”演唱。以及類似主題的音樂影視作品充分反映了當代民眾與社會對“老年”的倫理反思。
基于上面概括的大背景,在此就“姜還是老的辣”從起源與變異,從文本到語境做些追究,也作為對諺語研究方法的一種探討。
(1)起源
根據現有的一些諺語詞典③朱祖延:《漢語成語大詞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560 頁;宋永培、端木黎明: 《漢語成語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 年,第365 頁。,“姜還是老的辣”的最早書面記錄是《宋史·晏敦復傳》。其中記載是,紹興八年(1138 年),宰相秦檜為了達到私利,欲與金媾和,派部下去說服大臣晏敦復。晏敦復斷然拒絕道,“吾終不為身計誤國家,況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請勿言?!?/p>
從此,“姜桂之性,到老愈辣”成了代表剛正不阿、忠誠報國的象征。但是,“姜桂之性”在此前就已成為一種說法,如漢代劉向的《新序·雜事五》記載,“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劉勰的《文心雕龍·事類》有“夫薑桂同地,辛在本性”,只是沒有與人品連在一起,而“到老愈辣”則是一個諺語的發(fā)展,隱喻的運用,也由此使這個表達成為標準的諺語。
(2)變異與異文
這條諺語的文本變異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將此諺語分為兩部分,只用其中一個部分,或合并為一個簡單句,符合歇后語的用法,同時也有諺語隱喻,還符合四字“成語”的句式,如“姜桂之性”①劉潔修:《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年,第528 頁。。宋代的李昂英在一首獻壽詩中(《水調歌頭·壽參政徐意一》)寫道:“松柏蒼然長健,姜桂老來愈辣,勁氣九秋天?!钡诙€階段是直接以比喻手法使用,并具有口語性,如,“姜是老的辣”②董小玉: 《俗語小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5 年,第156 頁。。第三個發(fā)展是加上副詞“還”,“姜還是老的辣”③胡家喜、傅玉芳: 《諺語小詞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年,第83 頁。,這也突出了使用語境,突出使用者與使用對象的關系等問題。此外,也發(fā)展出多個異文:
姜桂之性,到老愈辛。(清·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 花木》)
姜桂之性,老而愈辣。(清·沈復《浮生六記》卷四)
堇荼易地味不甘, 姜桂到老性愈辣。(《謝惠椒醬等物》)
薑桂之性,至老不移。(清·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六)
這句諺語的流行,不僅是其隱喻本身,可能與當時使用者和使用對象有很大關系。畢竟,秦檜被視為民族敗類,而晏敦復及其上下幾代都以忠孝揚名,載入史冊。
(3) 當代應用:傳承與革新
然而,諺語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的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刀”,其具體意義必須根據使用語境來確定。下面這些在傳承中的革新便說明了這條諺語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姜桂之性,愈老愈辣。/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姜還是老的辣。/姜老姜辣,蔗老蔗甜。
姜老辣味大,人老經驗多。/姜老味辣,人老膽豪。
姜是老的辣,醋是陳的酸。/生姜老的辣,勾蔥白兒長。
姜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辣椒還是老的紅。/姜是老的辣,梅子嫩的酸,夕陽也曬人。
姜是老來辣,茶是后來釅。/姜越老越辣,藕越老越粉。/姜在地里長,土里要干爽 。
其中,可能現在最常用的是:
姜是老的辣/姜還是老的辣/姜是越老越辣
之所以說“可能”,也是想借此說明一個諺語研究方法問題,即諺語的生命力在于其當下的流行性,而流行性是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學方法來印證。在這方面,諺語學家們曾借助統計學方法,利用民俗資料室、參訪、問卷等結果,由此來看一條諺語在什么年齡群體、性別群體、社會階層、語言或方言中達到什么百分比的流行度。這里所說的“最常用”就沒有經過任何統計調查。④在這方面,米德的一些研究文章是很好的樣板,參見Mieder, Wolfgang.“No Tickee, No washee: Subtleties of a Proverbial Slur”. Western Folklore, 55 (1): 1-40.1996.
在近年對廣州民眾的一次調查中,有這條諺語,“蔗要老來甜,姜要老來辣”,明顯體現了一種結合當地生活方式的革新⑤華夏:《廣州話諺語與歇后語使用狀況調查:兼論詈語》,中山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10 年,第43 頁。,盡管該調查沒有提供更多的語境信息。而上面的有關“醋”“茶”“酒”“蔥”等革新應用就反映了不同地域和行業(yè)的情況。
自然,反用諺語和戲用諺語也會得到發(fā)展。例如,
姜是老的辣; 蔥是嫩的香。/姜是老的辣; 辣椒可是小的辣。
姜是老的辣; 腕是老的大。 /姜是老的辣; 情是舊的好。 (老婆還是原裝的好)
有些沒有用“姜桂”,但也表現了類似的隱喻意義: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初生牛犢不怕虎。/老漢不提當年勇。
人老不值錢,拖累討人嫌。/門神老了不捉鬼。/老牛吃嫩草。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把后浪推到沙灘上。
長江后浪推前浪,把后浪拍死沙灘上。/長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沙灘上。
可見,“姜還是老的辣”逐漸包容了多層意義,也發(fā)展出多個異文甚至獨立諺語。至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有關“老年人”的諺語所反映的人生觀問題了。
諺語的諺語性除了其語音韻律、句式結構等語言學層面的特征外,從民間文學或民俗學角度來看,就是它的兩面性或模糊性以及靈活性,可以表達兩個對立的意義或態(tài)度。所以,“姜還是老的辣”既可以是贊美老年人的睿智,也可以是 “老滑頭”等貶義意思。無論如何,有一點可以明確,有關老年的諺語反映了中國文化中的四種人生觀,也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的核心信仰與價值觀①張舉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國文化的自愈機制》,《民俗研究》,2018 年第1 期;張舉文:《文化自愈機制及其中國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8 年第4 期。。以下是簡略的概括:
(1)入世觀
這個觀念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的“靈魂不滅”“和而不同”以及“入鄉(xiāng)隨俗”等核心信仰與價值觀。這些也是儒家倫理觀的核心,反映在日常對孩子的教育和自我修養(yǎng)的態(tài)度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例如:
活到老, 學到老。/活到老學到老,一生一世學不了。
螞蟻爬樹不怕高,有心學習不怕老。/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不怕人的年齡大,就怕人的心態(tài)老。
樹老果不多,人老心不老。
人怕老心,樹怕老根。/人老志不衰。/人窮莫泄氣,人老莫喪志。
年老心不老,人窮志不窮。/世無老而不學之理。/年齡長一歲,責任重一分。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明珠盡出老蚌。/人老智多,樹老根多。
姜老辣味大,人老經驗多。/酒陳味香,人老識深。
當然,作為諺語,其兩面性也反映在其“反用諺語”和“戲用諺語”中:
松樹越老越青,人越老越精明。(其中,“精明”可以是褒義的,也可以是貶義的)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后生可畏。/小人手多,老人口多。
狗老咬人痛,人老還擊狠。/人老無能,神老無靈。/冷鐵難打,老竹難彎。
樹老生蟲,人老無用。/人老珠黃不值錢。
(2)出世觀
這種人生觀體現了道家的“無為”“隱逸”和佛家的“超脫”思想,與“入世觀”形成互補關系。這不同于一神崇拜中的“異教”觀,而是人生過渡中的階段性選擇。儒家的《論語·公冶長》所載,“道不行,乘桴浮于?!?,《論語·泰伯》中的“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便是明確的表述。而《周易·系辭》中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也是這種思想的較早的表述,其核心信仰與價值觀是“天人合一”。歷史人物如唐代的王維,便是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幾次改變,遵行的就是這種人生觀?,F代的人物如鄧小平,“幾上幾下”,也是最終以“出世”達到“入世”,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表達這些人生觀在老年的體現的諺語或俗語常有:
少而寡欲顏常好,老不求官夢亦閑。/告老還鄉(xiāng)/人生苦短
返老還童/百年隨時過,萬事轉頭空。
老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勞其身者長壽,安其樂者短命。
人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人生知足何時足,到老偷閑且是閑。
(3)來世觀
這種人生觀將希望更多地放在未來——自己的“來世”或后代的“福分”上,以此來幫助渡過(或“忍”過)眼前的困難。當然,這種人生觀主要體現在佛家和道家的思想與行為上,也融合了儒家對“家”的興旺的期待。因此,當代的“小皇帝”“小太陽”現象也就自然成為傳統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再表達。某種程度也是“出世觀”的表現。在有關老年的諺語中,既可以從積極也可以從消極角度來理解,取決于使用語境:
今天脫下衣和襪, 不知明天穿不穿。/人老貓腰把頭低,樹老焦梢葉兒稀。
人老無用,物老出古,禽獸老了成精。/長江一去無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
相應地,這些表達死亡的俗語更多地體現了儒家珍惜“現世”的態(tài)度:
老了 去世/去了 故世/走了 謝世
作古了 百年(之后)/入土了 落葉歸根
而這些體現了道家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升天 仙去/登仙 仙逝
佛家的思想則體現在這樣一些俗語中:
西去了 駕鶴西歸 (去)/上西天了 見閻王了
當代有政治意義的是:
去見馬克思/見馬克思去了
(4)渡世觀
這種人生觀主要表現在“趨吉避兇”這個核心信仰與價值觀上。當然,在日常生活中,這種人生觀也體現在“入鄉(xiāng)隨俗”“和而不同”的行為中。從古代占卜到當代算命,人們希望“求好運”“求福命”“求吉祥”,在日常生活中“積善積德”,由此達到渡過此生、履行家庭和社會責任與義務的意義。的確,以“天人合一”或中國文化之根本的“久”思想來看,人生就是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務”的過渡。這個任務在不同信仰與價值觀體系中有不同闡釋,但多是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傳宗接代,而不是做對家庭、社會和自然有破壞性的事。《論語·述而》中記載的孔子說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莊子·至樂》中記載的莊子為自己的妻子去世而“方箕踞鼓盆而歌”,佛家的“普度眾生”,這些都是以不同方式“度世觀”的表達。范熱內普所歸納出的“過渡禮儀”模式也表明,人類生活都有共同的“分隔”“邊緣”“聚合”階段,而整個人生就是一種“邊緣過渡”①[法]阿諾爾德·范熱內普著:《過渡禮儀》,張舉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當然,渡世觀也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去理解或闡釋。民間的“混世”觀便是一種,可能最有代表性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但積極的諺語表達有:
雁過留聲,鳥過留名?/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先天不足后天補。/積善積德,必有余慶。
在日常生活中,對待“老人”的態(tài)度有:
家有一老,黃金活寶。/牛老角硬,人老藝精。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樹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老馬識途。
吃過的鹽比吃過的飯都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
以“養(yǎng)生”來“度世”的價值觀融合了儒家與道家的思想。由此,也出現了“中醫(yī)”和各種健身術,如太極、五禽戲等。而有關“武術”的諺語表達就有幾千條①彭衛(wèi)國: 《中華武術諺語》,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88 年。,如:
能動能靜,所以長命。/動則體壯,練則壽長。
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節(jié)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
拳后百步,到老不進藥鋪 。/拳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高興一回,年輕一歲。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老來忙,壽命長。
今年筍子來年竹,少壯體強老來福。
千斤難買老來瘦。/有錢難買老來瘦。
山中易找千年樹,人中難找百年翁。/螞蟻爬樹不怕高,有心鍛煉不怕老。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筋長一寸,壽長十年。/生命在于運動。
此外,對老年人的“描述”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調節(jié)。這些諺語人幫助進入“老年”的人調整自己所處的新身份認同,畢竟,人是萬物之一,有生有滅。正確調理好心態(tài)是“度世”的關鍵。常見的諺語有:
人老貓腰,樹老焦梢。/人老病多,樹老根多。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人老先從腿上老。/樹怕空,人怕松/黃土埋到脖子了。
同時,人生的“?!焙汀靶腋!敝幸渤31憩F在“天倫之樂”中:
老婆孩子熱炕頭。/患病需要好醫(yī)生,年邁需要好老伴。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好人老睡成病人,病人老睡成死人。
樹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人老疼孩兒,貓老嚼孩兒。
買盡天下物,難得子孫賢。/要求子孝,先敬爹娘。
敬老得富,敬田有谷。/夕陽紅;黃昏戀;二度青春。
最后,有關“姜還是老的辣”,一個戲用諺語表達諺語形成與變異的特征。1961 年上演的歌劇電影《洪湖赤衛(wèi)隊》②謝添等導演,112 分鐘。同名的歌劇首排于1958 年,2012 年再排演出。中,有一句地下黨接頭的“暗號”:“人老了弦也調不準了?!睂τ谀莻€時代的觀眾來說,這句話很快就流傳開來,包括在兒童群體中。直到今天,本人作為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人也仍然常用,并常聽到同輩人使用。無疑,它體現了一條諺語誕生和發(fā)展的特征。同理,作為諺語,它也產生了反用諺語和戲用諺語,可以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諺語意義,如,
人老了,弦也(都)調不準了 。(肯定或陳述句式,表達的是老人在行動上的遲緩,是對現實的肯定。)
人老了,弦都調不準了(嗎)?(以疑問句式,表達的是“不服老”或再肯定的意思。)
人老了,弦真的調不準了嗎?(以強調的疑問或反問句式,表達的是要“老驥伏櫪”的意思。)
以上,通過概述諺語在中國歷史上的搜集與研究及其教化等作用,特別是以“姜還是老的辣”為代表的有關老年的諺語,進一步說明這些諺語與中國文化中幾種人生觀的關系。同時,也提出一些有關諺語研究的概念和方法問題。其主要目的是在諺語研究方法上的探討,但顯然也是對建設中國的“諺語學”的呼吁。畢竟,中國諺語之豐富與普及,中國文化之深厚,不僅是跨文化交流中中國人的文化認同之根本,也是交流活動中的“調料”。正如一百多年前的傳教士所注意到的,“中國諺語是無人不用的,從龍椅上的皇帝到磨坊中的農婦?!雹賁mith, Arthur H.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02.p.7.總之,研究和闡釋有關老年人的諺語,這有助于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有助于社會態(tài)度的修正。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將或快或慢地步入“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