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的70年的風雨歷程,取得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若我們用全局性的眼光來看待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不難發(fā)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和國家團結帶領中華各族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性進展的根本保證。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yōu)勢概括為13個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中國道路獲得如此巨大成就背后的制度支撐,指出我國在保持經濟長期中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仍保持社會穩(wěn)定的制度原因,體現了黨中央對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而對中國之制背后的優(yōu)勢來源,我們應該從其內在邏輯進行深度分析和探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我們長期以來所積淀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演進過程中所形成的關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及成功實踐是我們的“根”和“魂”,是培育制度體系和治理理論的肥沃土壤,為我們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起了奠基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發(fā)展道路。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tǒng)決定的。”[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舶來品,不是飛來峰,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的中國化的制度體系。
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產生了“天下為公”的思想,這深刻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對大同社會的向往,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觀念的重要內容?!抖Y記·禮運篇》這樣描寫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為大同。”[2]這種社會大同的社會理想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在規(guī)劃未來社會理論、創(chuàng)建新型國家制度的優(yōu)秀理論根基。到了近代,康有為的《大同書》描述了大同社會的理想主義,但是戊戌變法的實踐證明這仍然是空想。中國共產黨人在傳統(tǒng)大同思想上對其進行一定的繼承和發(fā)揚,并提出具有科學性的全新概念:不管是毛澤東所提到的“經過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3]的論斷,還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都體現了傳統(tǒng)“社會大同”思想在新時代國家治理方面的運用,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共同體思想在當今中國實現的新發(fā)展。
德治和法治思想也是中國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以倫理和道德為治國本位的社會,強調魅力型統(tǒng)治的權威性。統(tǒng)治者向來注重德治思想,他們認為君主既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又要以德政的理念進行國家治理,并且將道德教化當成引導民眾的主要手段,提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以德”等政治準則[4]。而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們就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思想:由管仲提出的“以法治國”,強調“以法治國,則舉錯而已”[5]。后期唐代開始禮法合流,強調更加簡單、容易實施的法律條文,用法律的強制力來推行倫理觀念,又用德治來加強法對人民約束;在明末清初,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時,以黃宗羲為代表的強調民主法治思想的政治家,否定封建王權統(tǒng)治下所實行的法治,認為應該“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6]。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從建設與發(fā)展的正反兩方面汲取經驗,始終重視德治與法治的內在統(tǒng)一性,讓德治與法治實現緊密結合,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治理背景下更加注重人文關懷,以“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理念進行執(zhí)政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
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民本思想萌芽于上古時期,在《尚書·五子之歌》中首次出現,提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在商周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發(fā)展,在儒家思想家手中達到其頂峰:孔子主張仁政,孟子較為明確地提出民本思想,認為“民貴君輕”,荀子強調富國強民,“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這些都是傳統(tǒng)民本思想在國家治理思想中的體現[7]。古代思想家認為,國家治理在經濟上應該利民富民,在政治上做到順民得民,文化上理應教民養(yǎng)民,但是這些思想并沒有跳出封建制度的固有藩籬,有其普遍存在的歷史局限性。中國共產黨批判性地吸收了這些民本思想的合理內核,克服其客觀存在的階級狹隘性,讓其成為中國政治制度歷史流變之根源,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形成當代“以人民為中心”的唯物主義人民立場,是當代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密切聯系群眾、充分保障人民權益等強大政治優(yōu)勢的歷史根基,并且在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轉化成強大的治理效能,將歷史價值轉化為強烈的時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它與我國人民傳統(tǒng)內蘊的價值觀相互融通,與中國傳統(tǒng)治國理政的歷史文化有異曲同工之處,具有其內在的理論邏輯和融合發(fā)展上的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扎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又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引導,更凝結著近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和心血,是在傳統(tǒng)的中國本土思想體系和治理制度的基礎上,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根基的政治制度,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優(yōu)越的自我調整完善能力。
20世紀末,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蘇共解散、蘇聯解體的惡果,就是因為沒有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輕易否定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引領,最后將革命的勝利成果毀于一旦。而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之所以欣欣向榮,就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我們黨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8]
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正像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9]。馬克思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觀,并且科學洞察出資本與資本的關系實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多年以來所探尋的資本社會運行的問題填上了答案。科學社會主義以此為起點,與空想社會主義劃清了界限,開啟了另一個嶄新的理論時代。兩者的一大區(qū)別,就在于前者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也不會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做具象描述,而是把社會主義看作一個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實踐過程,只給未來社會作科學的宏觀理論引導。正是因為有馬克思主義這一最先進也是最強大的思想武器,用其真理光芒和思想巨焰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我們國家才能在歷次生死存亡時刻作出最正確的決定,才能深刻洞察到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內在邏輯性,不斷推動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fā)展,不斷推動中國之制的完善和發(fā)展,不斷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新境界。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時代性。馬克思主義從來都不只是書齋中的孤本文集,它產生于對時代問題的批判和追問,立足于社會生活,以改造現實世界為旨歸,為建設未來社會而不斷努力,以現實的人的生活狀況為起點,突出了對人的普遍關注,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人類美好生活的歸屬,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實踐性。任何科學理論和制度,必須本土化才能夠起到真正的作用[10]。當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馬上將中國的現實問題作為實踐拷問,對內追蹤現代化建設問題的現實回應,對外響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時代呼喚,形成了既反映時代特征,又引領時代發(fā)展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它從來不是一個窮盡了的真理,而是開辟的一條永遠走在真理上的道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盵11]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國在進行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過程中始終堅持的理論原則,并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不斷結合新的具體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跟著時代的變化而持續(xù)加固自身的建設。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進行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的7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我們一直遵循的指導思想,始終是我們前行路上的指明燈、定盤星,我們始終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引建設,在保持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目標和建設道路的發(fā)展定力上,又堅守了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和價值取向。我們始終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本土國情、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當成判斷的標準毫不動搖,始終堅持基于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繼而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使當代中國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
在世界風起云涌的今天,西方世界金融危機持續(xù)蔓延,逆全球化浪潮滾滾而來,尤其是美國的做法將其推向了國際道義的對立面,深刻展現了資本主義系統(tǒng)危機下西方中心主義的困境。我國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無論是載人航天、載人深潛、航空母艦、大飛機,還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等,這一系列重大成果和關鍵性突破都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當成行動指南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探索的成功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之制是我國國家治理過程中一系列規(guī)章準則的系統(tǒng)集合,也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集大成物,其執(zhí)行程度的高效與否成為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衡量標準。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便一次次對自己在革命、建設、改革中所形成的制度體系進行“復盤”調整,不斷使之更加適應新時代和新形勢下的發(fā)展,不斷在總結國內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理論,又是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起到了前行的定向作用,也是探索實踐的具象成果。
中國之制的形成是階段性實踐的集合: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基于新中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而創(chuàng)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發(fā)展于改革開放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在這個實踐探索過程中,有四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
第一個時間節(jié)點是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它對新民主主義國家制度進行了初步的描繪。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就在局部執(zhí)政過程中進行了多方面的實踐,在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qū)創(chuàng)立了人民政權,這為建立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三大戰(zhàn)役已經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后,為了建立新的人民政權,中國共產黨于1949年在西柏坡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會議中,毛澤東指出在我們取得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點必須回到城市上,做到城鄉(xiāng)兼顧,并且解決了在城市斗爭中依靠誰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從農業(yè)國轉為工業(yè)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方向,提出經濟建設中各經濟成分所占的比重以及我國之后發(fā)展的經濟戰(zhàn)略問題等,并且還進一步確定了新中國的國體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任務。毛澤東在會議第一天所做的報告,與之后所撰寫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共同構成了之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的政策基礎,明確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建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外交政策等內容。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具有強烈的目的指向性,就如毛澤東所說的,要“在全國范圍內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12]。
第二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是黨的八大的召開。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標志著一個獨立的人民政權的產生,還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范圍由局部擴大到了全國。在各級人民政權建立起來以后,我國開始進行“一化三改”,并在1954年正式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后,我們黨開始從“以蘇為鑒”到走適合中國自己的路的轉變,而這條道路探索的標志性起點就是1956年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提出,這篇文章的發(fā)布也為之后召開黨的八大做了理論準備,并且第一次以黨的文件形式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至此,中國的基本制度有了初步的框架。從新中國建立到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我們在不斷地對國家制度體系進行探索和構造,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大廈的建立提供了四梁八柱,為接續(xù)的建設發(fā)展做出了寶貴的經驗準備。
第三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起點,同時也是我們黨歷史上又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我們在此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局面。在會上,我們黨提出改革開放的總任務,強調要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制度層面為后續(xù)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在20世紀末,面對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黨中央積極應對國際上的復雜形勢,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同時維護國內外的政治穩(wěn)定,對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創(chuàng)新概念,標志著我們走向了極具民族特色、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和治理現代化的新局面,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第四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是黨的十八大,伴隨著國內、國外形勢的不斷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的歷史方位。為了解決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新挑戰(zhàn)、新問題,以及社會主要矛盾產生的新變化,我們在以往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更加注重生態(tài)文明建設;更加注重人民主體地位,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注重黨的自身建設,健全黨的領導體制機制;強調全球各個國家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率先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建立國家監(jiān)察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直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更加成熟定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改革已經頗有成效,頂層設計和多層次的系統(tǒng)性制度管理基本形成,制度建設覆蓋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社會經濟工作,為我國后續(xù)的建設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根基。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歷次治國理政探索都是中國之制的實踐經驗基礎,同時也是中國之制具有自我調節(jié)完善能力和諸多顯著優(yōu)勢的來源與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基礎上得到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的,它的出現代表著中國人民僅用了70年的時間,就趕上了西方世界兩三百年的現代化進程,用中國速度打破了世界發(fā)展史上的常規(guī)定義,創(chuàng)造了驚世駭俗的發(fā)展奇跡,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盵13]政黨總是以實現政治統(tǒng)治為目標的,而為哪個階級的政治目標服務是不同性質政黨的本質區(qū)別。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從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歷史背景中走出來的,始終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始終以解放全人類作為自己終極使命的政黨。它不是某一特殊利益群體的代言人,而是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堅持黨的領導實際上就是堅持將人民立場當作最根本的工作立場,堅持為人民群眾謀福利,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正因為中國共產黨有如此堅實的群眾基礎,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同德,所以我國才能實現黨政領導下的全國建設總動員,擁有全國上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制度優(yōu)勢。
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的失敗時說:“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盵14]讓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到重大挫折的蘇聯解體事件,也是因為戈爾巴喬夫在改革時丟棄了黨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由此造成亡黨亡國的惡果。而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必須始終遵循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歷程表明,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對國家治理來說至關重要。如果黨中央失去權威,就像樂隊失去指揮,所有的政策都會變成一盤散沙,因此黨的集中領導力量的維護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雖然我國已經躍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發(fā)展中所處的國際國內形勢都十分嚴峻:在國內,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轉變,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愈加顯著;一些邊疆地區(qū)的分裂勢力聯合國外不法分子,企圖破壞我國的統(tǒng)一完整性;國際勢力借助“普世價值”觀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進行侵蝕,用“中國威脅論”“國強必霸”等荒謬言論企圖在國際上孤立中國,試圖阻礙我國的現代化發(fā)展進程。面對這種局面,我們必須確保有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在穩(wěn)定民心、把持大局的情況下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同國內外的敵對分子斗爭,防止一切不法勢力插手我國的內政外交,維護我國的領土完整性。從大局出發(fā),宏觀調控地區(qū)間的發(fā)展,領導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xié)力為我國盡早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當成了重點工作,強調要提高對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把控,樹立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核心地位,進一步積極有效地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站在中國步入新時代這個嶄新的時代命題面前,我們正面臨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考驗,比完成發(fā)展建設的現代化目標更復雜的是,如何有效統(tǒng)籌建設的整個過程并且有效規(guī)避其帶來的不利后果。而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就是解決這個發(fā)展性矛盾的堅實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了國家建設和發(fā)展過程中的道路和方向毫不動搖,有預見性地避免了出現一些傳統(tǒng)社會主義國家的顏色革命危機,以其堅強有力的領導保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推進了國家建設的現代化,走出一條既科學有效又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論調,為世界上所有的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條行遠致穩(wěn)的可借鑒之路。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盵15]之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理論史上始終占據道義的制高點,就是因為它始終代表著世界上絕大多數被壓迫者和被剝削者的利益,具有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中國之制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極具科學性的制度,其具有顯著優(yōu)勢的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了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觀:它堅持了兩個“絕大多數”的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信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現實基礎,也是中國在發(fā)展和建設現代化過程中的決定性力量。鄧小平說過:“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盵16]國家制度產生于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狀況下,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運行機制,但是它最終會回歸于社會,繼而滅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系列發(fā)展和完善都順應了歷史唯物主義提出的發(fā)展規(guī)律,其改革的實質就是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高度集權模式,真正做到簡政放權、還權于民、權力下放。制度回歸于人民,是制度改革的依歸,而使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制度依歸,也必須取決于人民的意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注重從各個層次和各個領域加強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推動人民廣泛參與治國理政,促進人民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積極保障人民群眾各項基本政治權利,不僅將公民民主參與的領域從政治領域擴大到公共領域和基層社區(qū)領域,而且改變了公民參與的性質,將傳統(tǒng)的實體空間政治參與同虛擬網絡參與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擴大了民主參與的范圍;積極培育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構建基層公共事務多元主體治理機制,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以利益共享作為前提,將人民的訴求放在第一位,激發(fā)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活力,努力打造社會共同體,在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地位的基礎上為各主體賦權賦能;建立健全多層次監(jiān)督體系,公開透明各項辦事制度,實現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增強政府的公信力,有效地避免了“塔西佗陷阱”在中國之治中的出現。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發(fā)展目的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問題,進一步提升共同富裕的實現程度,使改革的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從質的程度上,提升人民群眾的需求,擴大全面發(fā)展的覆蓋范圍,囊括不同群體的發(fā)展利益;在發(fā)展主體上,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依靠群眾作為發(fā)展主體,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更多地向群眾求教、問策,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群眾的政治參與度,樹立整體人民觀,營造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社會環(huán)境;在發(fā)展方法上,堅持一切從問題出發(fā),以民生問題作為發(fā)展的導向,作出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際成效;在發(fā)展成果上,堅持一切由人民檢驗,將人民當成黨和國家工作的最終評判者,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利益的政績觀,著眼于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實踐證明,中國之制將最廣泛和真實的民主作為目標,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中國制度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堅持將民心所向當成政策評價的最高標準、政策選擇的主要依據,這也是中國之制具有顯著優(yōu)勢的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根本立場所在。
中國之制具有13個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這彰顯了我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自信和底氣,體現了中國改革實踐邏輯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的有機統(tǒng)一。而面對世界發(fā)展之大勢,我們應該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四個自信”,延續(xù)以往的政治優(yōu)勢,始終堅持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歷史根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科學引領,結合我們在治國理政過程中積累的實踐經驗,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力量源泉,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勝關鍵期進一步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