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瑛
1980年的初夏,陽光透過蒼翠的松枝,落在北大燕南園57號三松堂的書桌上,馮友蘭先生的目光隨著透亮的陽光環(huán)顧著熟悉的書架,《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貞元六書》……數(shù)十年的光陰流轉(zhuǎn),這些凝聚著生命的溫度、思想的力度的文章構(gòu)成了他人生中最堅實的陸地。
“三松堂”這一書房雅稱,取自燕南園57號園內(nèi)三株松樹,馮友蘭的女兒、作家宗璞在文章中寫到:“三棵樹中的兩棵高大穩(wěn)重,一株直指天空,另一株過房頂后作九十度折角,形貌別致,都很有魅力,可以依靠。第三棵不高,枝條平伸作傘狀,使人感到親切……”
同一個園子里的松樹在櫛風沐雨的生長過程中,都會有全然不同的形貌,而他的生命之旅在宏闊的歷史時空中展開,個人的命運匯入了時代的大江大河,浪奔浪涌,近百年的人生旅程折射了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沉浮。
1918年6月,馮友蘭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自從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長后,北大正是人文薈萃、新知舊學交匯之際,新舊兩面的知識和學問他都收納眼底。在臨畢業(yè)的最后一年,適逢胡適和梁漱溟二位來到北京大學任教,馮友蘭幸逢其會,受益匪淺,對他以后研究中西哲學,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的關(guān)系多有啟迪。
1919年,馮友蘭考上了公費留學。赴美前夕,他專程求教胡適,“美國哪一所大學比較好”,胡適回答他,“美國兩所大學最有名,一個是哈佛,另一個是哥倫比亞,前者偏舊傳統(tǒng),后者偏新思想”。于是馮友蘭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哥大的哲學系當時享有盛名,是實用主義和新實在論的大本營,他帶著“舊邦新命”這一問題,師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
馮友蘭到了哥大這座西方哲學的寶殿,并沒有主修西方哲學,而是通過對西方哲學的學習和理解,利用自己豐厚國學功底的優(yōu)長,開始對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進行比較研究。他后來在回憶留學的目的時說,中西文化和新舊文化的矛盾貫穿于中國歷史的近代和現(xiàn)代?!皷|西文化不同,因為其根本思想不同。它們的根本思想,就是它們的‘哲學。”“我是帶著這個問題去的,也可以說是帶著中國的實際去的。要著重從哲學上解答這個問題。這就是我的哲學活動的開始?!?/p>
馮友蘭留學美國的目的是學習西方新思想,以救國民精神饑荒。1921年,蔡元培到美國考察,在哥大留學生的歡迎會上的演講更是明確了馮友蘭的研究方向,中國需要的不是西方現(xiàn)成的理論,也不是對純粹的西方思想進行專門的研究,而是要學習西方的方法,研究中國問題,建設(shè)中國文化,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開辟路徑。
具有強烈使命感的馮友蘭自然沒有躲進象牙塔中去鉆研西方哲學,而是在學到西方哲學的原則和方法之后,研究中國哲學,比較中西哲學,建設(shè)中國哲學。他研究哲學和歷史,他“闡舊邦”是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是為了“輔新命”;他創(chuàng)立學說,“極高明”是為了改善民生,為了“道中庸”。
1924年,馮友蘭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隨后他返回中國。1926年他離開廣東大學到燕京大學任教授。1928年,馮友蘭開始講授中國哲學史。1931年和1934年,對中國哲學界來說意義非同尋常,在這兩年中,馮友蘭出版了《中國哲學史》上下卷。該書是繼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之后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表了上個世紀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書后來還被馮友蘭的美國學生卜德譯成英文,成為現(xiàn)今西方人了解中國哲學的著作之一。
在這部巨著中,他自稱為“釋古派”而與胡適的“疑古派”相區(qū)別。他著力論證了儒家哲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正統(tǒng)地位。胡適稱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為正統(tǒng)哲學史。從1927年到1937年是馮友蘭集中精力研究中國哲學史的重要時期。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抗戰(zhàn)的烽火燃遍中華大地。目睹著神州大地上燃燒的火光、流淌的血水、英勇的反抗與堅定的不屈,馮友蘭感受著自己內(nèi)心的悲憤與憂傷,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更頑強地堅持教學與研究。從長沙到昆明,他出任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箲?zhàn)時期,昆明常有空襲,聯(lián)大師生也常跑警報,師生們有的時候,在亂墳堆中也照常上課。當年馮友蘭先生曾經(jīng)站在彈坑里給學生上課,他堅持在廢墟里也要上課,弦歌不輟,育人不止,就是為了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就是西南聯(lián)大的精神——剛毅堅卓最生動的注解。
他堅信:有著五千年文明之深厚基礎(chǔ)的中華民族絕不會滅亡,長夜過去是黎明,抗戰(zhàn)必勝,中華民族和文化必興!正是憑此信念,馮友蘭更加勤奮地鉆研學問,埋首著述,潛心整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離開北京,南渡八年,馮友蘭相繼完成了《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合稱“貞元六書”,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新理學”哲學思想體系。他在《新原人》自序中表明心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哲學家所應自期許者也。況我國家民族,值貞元之會,當絕續(xù)之交,通天人之際,達古今之變,明內(nèi)圣外王之道者,豈可不盡所欲言,以為我國家致太平、我億兆安身立命之用乎?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日能之,愿學焉。此《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及此書所由作也?!?/p>
馮友蘭以著書立說踐行著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剛毅堅卓的精神完成著自己的文化使命,迎來了抗戰(zhàn)的勝利。1946年西南聯(lián)大解散,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返回北平。馮友蘭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邀請,赴美任客座教授一年。
馮友蘭十分珍惜歷經(jīng)戰(zhàn)火動蕩后的和平歲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他深思不倦,筆耕不輟,厚積薄發(fā),于1947年完成了《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明確了西方哲學對于中國哲學的意義,他在文章中指出:“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論,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永久性貢獻,是邏輯分析方法?!薄八o予中國人一個新的思想方法,使其整個思想為之一變?!庇谑邱T友蘭更加努力挖掘中國哲學中具有普遍意義和永恒價值的東西,凸顯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讓西方世界讀者進入中國哲學的殿堂,了解中國哲學的魅力。
1947年,解放戰(zhàn)爭節(jié)節(jié)勝利,馮友蘭婉言謝絕了至親好友的挽留,毅然返回了祖國。1948年秋天,馮友蘭當選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馮友蘭辭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的職務,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diào)整后,他重返北京大學,任哲學系的教授。在玉簪花初放的7月,馮友蘭先生從清華園乙所遷到北大燕南園54號。1957年開始,全家搬入燕南園57號。
回憶,是回憶讓馮友蘭在現(xiàn)實的時空中,乘上了通向往日的列車。他身沐著1980年代的陽光,心穿越了數(shù)十年的時光,回望著自己人生岸邊不時變幻的風景,時常有驚濤拍岸的驚心動魄。
馮友蘭慢慢地起身,走到書架前,取下書,打開看,與其說是看,不如說在感覺,近來他的視力越來越弱,已經(jīng)看不清書上的字了,而這些文字凝結(jié)著他的思想,這些章節(jié)連接著他的生命,這些篇目蘊含著中國哲學的光芒。歷經(jīng)四十多年的斗轉(zhuǎn)星移,時代的滄桑巨變,這些著作依然有著堅實的力量,而他已是耄耋之年,深感血肉之軀的衰弱,回想四十多年前,西南聯(lián)大的艱難歲月,自己是那樣的堅強有力,心懷必勝的信念,完成了《貞元六書》。
1945年在抗戰(zhàn)勝利的喜悅中,他更是豪情滿懷為西南聯(lián)大紀念碑撰寫了碑文。他揮毫行文,氣勢磅礴,旨正意遠,文采橫溢,“千秋恥,終已雪;見仇寇,如煙滅。大一統(tǒng),無傾折;中興業(yè),繼往烈!維三校,如膠結(jié);同艱難,共歡悅。”他如今回首,仍感慨不已,“以今觀之,此文有見識,有感情,有氣勢,有詞藻,有音節(jié),寓六朝之儷句于唐宋之古文。余中年為古典文,以此自期,此則其選也。承百代之流,而會乎當今之變,有蘊于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今日重讀,感慨系之矣”。此文被旅美史學家何炳棣稱為20世紀的一篇雄文。
而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是整個民族沉重壓抑的記憶,更是他憂心如焚的歲月。在十年浩劫中馮友蘭受到點名批判:要學習帝王將相,就去找北大的翦伯贊,要學唯心主義,就找北大的馮友蘭。直到1968年秋,馮友蘭夫婦才被允許回到燕南園57號,回到他闊別了幾年自己的家,算是寬大處理。翦伯贊先生選擇了自殺,而馮友蘭對弟子們堅定地說,“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我不會自殺”。
往事并不如煙,但往日已然無法更改,馮友蘭一生都把舊邦的革新看成自己的使命,他決不能讓自己的學術(shù)生涯終止于那些年里留下的違心之作,即使是八十五歲的高齡,他也要重新出發(fā),開始一個人的征程,再次登上一個學術(shù)的高峰:他開始撰寫《中國哲學史新編》,不懈努力探尋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新路。
從此馮友蘭的日常生活的作息全都按照工作而展開,整齊劃一,單調(diào)刻板。每天清晨,從臥室傳來一陣陣嗆咳聲,那便是他的起床號。然后,他摸索著前進,走到自己的“崗位”上,讓史料在心中回放,讓思想從口中傾吐,讓助手一絲不茍地筆錄,完成了一節(jié)后,助手念給他聽,他思慮審核。他視力和聽力都嚴重衰退,卻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地細聽、辨析和思量,他堅持工作三個小時直到吃午飯。
中午他天天午休,養(yǎng)精蓄銳,下午他閉目靜坐,心中構(gòu)思,讓思想的快馬在心中馳騁。第二天清晨,他又開始一天的工作,重新開始滔滔不絕地口授,如此這般的工作,除非累倒住進醫(yī)院,他幾乎沒有中斷過一天。他并不以寫這部書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芻一樣,細細咀嚼儲存的草料。他是在細細咀嚼原有的知識儲備,用來創(chuàng)造新的篇章,他以苦為樂,不僅感覺津津有味,簡直是其味無窮,其樂也無窮。
馮友蘭著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幾乎不做卡片。曾有外國朋友問,“在昆明時,各種設(shè)備差,圖書難得,你到哪里找資料?”他回答:“我寫書,不需要很多資料,一切都在我的頭腦中?!?/p>
燕南園57號三松堂仿佛有一個強大的氣場,在書房內(nèi)外,也在屋外的園子里、松竹間。他的一生充滿著對文化使命的堅守,那是“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執(zhí)著。他以這樣的堅守與執(zhí)著,艱難而又快慰地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唯有完成文化使命,才能解開他的心結(jié)。在生命的最后兩年中,他的身體衰弱得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幫助,咀嚼也困難了,但什么也不能阻擋他的哲學思考。有一次,他心臟病發(fā)作,急救車將他送進了醫(yī)院,他躺在病床上,斷斷續(xù)續(xù)地說:“現(xiàn)在有病要治,是因為書沒有寫完,等書寫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p>
友人擔心他完不成大家最想看到的第七冊,就建議他放下中間幾冊,先寫第七冊,或者先列出提綱,而馮友蘭還是堅信天已降大任于己,必能給他完成大任的時間。他仍以剛毅堅卓的聯(lián)大精神,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以異常清醒的大腦,完成了《中國哲學史新編》。讓我想起了魯迅對《史記》的贊譽“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更重要的是,這回他做到了“不依傍別人”,做到了“修辭立其誠”,寫出了自己真正的“所見”,終于,他不辱使命。
從1981年到1989年,整整七卷本,洋洋一百五十萬言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完成了,這是他嘔心瀝血的八年,這是他一個人抗戰(zhàn)的八年。也許肩上的使命越是沉重,心中的信念越是巍峨,唯有心沐中國文化,專研中國哲學才是他的諾亞方舟,承載著他穿過歲月更替中的風刀霜劍,越過時代嬗變中的滔天巨浪,唯有思想和寫作,唯有完成使命才讓他感受到生命的尊嚴和價值。
馮友蘭先生在九十高齡時對拜訪他的學生說過一段話。他說:“人類的文明好似一籠真火,幾千年不滅地在燃燒。這是因為古往今來對于人類文明有貢獻的人,都是嘔心瀝血,用自己的心血腦汁作為燃料添加進去,才使這籠真火不滅。他為什么要嘔心瀝血呢?他是欲罷不能。這就像蠶,它既生而為蠶,它就只有吐絲,‘春蠶到死絲方盡,它也是欲罷不能?!?/p>
這種欲罷不能,對文化使命的執(zhí)著,使他從1921年發(fā)表《中國為什么沒有科學》到1989年完成《中國哲學史新編》,六十八年間,馮友蘭在中國哲學這一領(lǐng)域含英咀華、辛勤耕耘,他也不愿只做一個哲學史家,不愿只循著歷史“照著講”,他還做到了“接著講”,開創(chuàng)了中國哲學的新篇,漫長而曲折的學術(shù)生涯中,他深入探尋、不懈專研,為中國文化找尋新路徑。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shù)的經(jīng)典,他也成為中國20世紀最杰出的哲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