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康寧
(廣西醫(yī)科大學 實驗動物中心,廣西 南寧 530021)
大小鼠是醫(yī)學動物實驗教學中的常用實驗動物。小鼠屬于哺乳綱、嚙齒目、鼠科,體型較小,成熟早,繁殖力強,操作方便,適用于大量的動物實驗,容易滿足統(tǒng)計學要求,其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和重復性高,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科研實驗中。大鼠屬于哺乳綱、嚙齒目、鼠科,一些不便于在小鼠身上進行的實驗可選用大鼠。
大小鼠實驗基本操作技術是醫(yī)學高等院校實驗教學內容之一,也是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必需掌握的技能之一,主要包括捉拿保定、性別鑒定、標記編號、灌胃與注射給藥等。目前針對大小鼠實驗基本操作技術的課程學時有限,幾乎無法滿足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術的需求,對于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并為后期很好地運用到實踐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和意義并不是很大。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術的培養(yǎng),對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十分必要。
“大小鼠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實驗課多采用教師操作演示結合視頻播放為主、學生動手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學生實操基礎較薄弱,大多數(shù)學生為第一次接觸實驗大小鼠,有限的課堂教學資源對學生相關的能力培養(yǎng)作用非常有限;2.實驗課上幾個甚至幾十個學生同時圍觀,部分學生難以清楚地觀察到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3.教師如果沒有具體安排每個小組、每個成員的分工,很可能造成部分學生沒有動手機會的結果。動物實驗過程中,學生參與程度將直接影響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因此應用新型教學手段規(guī)避以上不足,是實驗教學重要的有益補充。
本教研室的團隊成員平時積累了很多實驗素材,對大小鼠進行基本操作時要錄制視頻,同時配上講解說明,對大小鼠的捉拿保定、性別鑒定、標記編號、灌胃與注射給藥等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且按照理論課的結構順序整理好。后續(xù)加工錄制好的視頻,并且配上字幕,方便學生學習記憶。錄制好的視頻可以用于線上教學,也可以用于線下課堂教學。
微信公眾號是開發(fā)者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應用賬號,通過公眾號,開發(fā)者可在微信平臺上實驗和特定群體進行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大膽地將微信公眾號應用到教學當中,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又將教學內容以一種大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傳遞,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建立大小鼠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學習公眾號。拍攝常用的實驗大小鼠照片置于公眾號中,每張圖片標注大小鼠的學名、種類,通過點擊圖片還能展示出大小鼠的生物特性、解剖學特性、生理機能、基本操作視頻講解、常見疾病臨床癥狀、醫(yī)學應用領域等信息。這樣學生就很容易通過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學習鞏固相關知識,加深理論,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實物投影是通過一個投影機和一個實物展示臺將教師動物操作的全過程投影到屏幕上,讓所有學生觀察得更加清楚細致,很好地解決了因為多人圍觀所導致的展示效果差的問題。虛擬仿真實驗系統(tǒng)是讓學生利用軟件閱讀理論知識,觀看動物操作視頻并模擬動物操作,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動手參與機會少的問題[1]。虛擬仿真實驗系統(tǒng)的推廣應用對實驗教學效果改善作用非常明顯[2-3]。
“大小鼠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實驗課的開設,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課知識,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后期臨床實踐工作打下基礎。對于實驗課的安排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而不僅僅只是看教師演示一下操作過程,學生模仿做一次,課程結束后,如果不及時反復練習,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是未能有理想的提升。
反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反轉了教師和學生,教師不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配合者[4]。學生通過課本、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預先對操作技術內容進行課前學習,總結出其中的難點,疑點,將自己需要教師課堂上解決的問題提前歸納總結好。教師把重點放在學習效果的檢驗檢測上面,放在與學生交流問題上面。將反轉課堂應用于教學中,顛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增強學習意識。但前提是教師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計劃之中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引入小組合作和組間競爭機制,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將實驗任務分解到每個小組,再由組長協(xié)調每個同學的任務,讓人人都可參與,人人都珍惜動手機會[5]。課堂上,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就各自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之后組間討論,最后教師點評總結。教師根據(jù)各個小組的總體表現(xiàn),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分排名,這樣小組與小組之間形成了競爭關系,有利于促進組內合作,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除了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以外,還要開通開放實驗室,采用微信公眾號預約制,在預約的時間段內進行動物實驗操作,并在操作之后通過微信提交到實驗總結,說明已經(jīng)掌握的技能以及希望進一步提高的技能,為下一次預約做基礎。教師根據(jù)學生使用開放實驗室的效果修改開放形式,如每日開一次、每周開一次、每月開一次等。
利用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學效率,使得學習更加自由化,輕松化,脫離機械模仿與死記硬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學生與實驗動物可以形成良性互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